--> -->

  • <tr id='WbV1qW'><strong id='WbV1qW'></strong><small id='WbV1qW'></small><button id='WbV1qW'></button><li id='WbV1qW'><noscript id='WbV1qW'><big id='WbV1qW'></big><dt id='WbV1qW'></dt></noscript></li></tr><ol id='WbV1qW'><option id='WbV1qW'><table id='WbV1qW'><blockquote id='WbV1qW'><tbody id='WbV1qW'></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WbV1qW'></u><kbd id='WbV1qW'><kbd id='WbV1qW'></kbd></kbd>

    <code id='WbV1qW'><strong id='WbV1qW'></strong></code>

    <fieldset id='WbV1qW'></fieldset>
          <span id='WbV1qW'></span>

              <ins id='WbV1qW'></ins>
              <acronym id='WbV1qW'><em id='WbV1qW'></em><td id='WbV1qW'><div id='WbV1qW'></div></td></acronym><address id='WbV1qW'><big id='WbV1qW'><big id='WbV1qW'></big><legend id='WbV1qW'></legend></big></address>

              <i id='WbV1qW'><div id='WbV1qW'><ins id='WbV1qW'></ins></div></i>
              <i id='WbV1qW'></i>
            1. <dl id='WbV1qW'></dl>
              1. <blockquote id='WbV1qW'><q id='WbV1qW'><noscript id='WbV1qW'></noscript><dt id='WbV1qW'></dt></q></blockquote><noframes id='WbV1qW'><i id='WbV1qW'></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〇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27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基于置乱排序的身份认证协议研究
                姜楠, 杨日璟, 袁克杰, 刘向东
                2010, 27(6): 1-4.
                摘要:
                在分析经典的身份认证方案,特别是一次性口令认证方案中S/KEY方案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身份认证协议COTP.在本协议中,采用了基于混沌置乱排序表的设计算法,在用户登录过程中用置乱排序后的次数代替真正的迭代▓次数,对协议中用到的种子进行了加密处理.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COTP认证协议能抵御小@数攻击、重放攻击及内部人员攻击,能对传输的种子和迭代次数进行加密,并实现了客户和服务器的双向认证.
                在VLIW处理器上实现视频图像的运动估计算法的方法
                谷俊丽, 何虎, 孙义和
                2010, 27(6): 5-7,12.
                摘要:
                利用超长指令字(VLIW)处理器处理单指令多数据(SIMD)的优势,采用加速SIMD指令计算的数据拼接方案和多方向并行搜索方法以及适合图像数据复用的插值图像存储结构,优化实现『了一个高效的ME软硬件结合的架构,分别在TMS320C64××及自行设计的LILY Processor上实现了H.264的QCIF图像数据的搜索及H.263的CIF图像数据的搜索.测试实验表明ME的搜索速度提高了3倍到15倍.
                分支指令特性与分支预测器的性能研究
                喻明艳, 张祥建, 王晨旭
                2010, 27(6): 8-12.
                摘要:
                根据分支指令的特性,分析了分支行为ξ 与分支预测技术对单发射嵌入式处理器CPI栈(CPI stacks)组成的影响,并在RTL级设计了分支预测器的时序精确模型,通过硬件模拟方⊙法对分支指令特性和分支预测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考察了分支指令在分支预测器命中或缺失时的不同跳转统计特性,验证了分支预测器对CPI栈影响的理论推导,为单发射嵌入式处理器中分支预测器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精确的实验依据.
                功耗及信噪比双重约束下ΣΔ模数调制器积分器优化
                殷树娟, 李翔宇, 孙义和
                2010, 27(6): 13-16.
                摘要:
                针对前馈级联ΣΔ模数调制器结构,详细分析了调制器信噪比及功耗与Class-A类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各级积分器等效输入噪声功率及功耗间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于给定调制器信噪比及功耗双重约束的前馈级联ΣΔ模数调制器各级积分器参数参考值的优化选取,包括:采样电容、开关导通电阻、输入晶体管宽长比等,从而有利于低功耗高精度ΣΔ模数调制器设计者确定满足给定功耗和信噪比双重约束的ΣΔ模数调制器优化设□计方案,指导晶体管级电路设计,缩短设计周期.
                模拟退火算法的WLAN信道分配中的应用
                刘超, 戎蒙恬
                2010, 27(6): 17-19,23.
                摘要:
                无线局域网在大规模部署时信道分配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提出了以最大化最小信干比为目标的无线局域网信道分配模型,并把︼模拟退火算法应用到模型的求解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求解效果,能显著提高整个无线局域网覆盖区域上的信干比.
                基于图像建模系统中图像拼接算法研究
                易成涛, 王孝通, 徐晓刚
                2010, 27(6): 20-23.
                摘要:
                为解决各型航海、航空模拟器中基于图像建模系统的重建物体视觉外观真实感较差问题,研究了对于在不同角度下拍摄的不在同一平面的图像的自动拼接与融合算法.算法首先基于SIFT算子提取图像特征;接着采用近似最近邻的优先搜索算法以及极线约束条件获取精确的特》征匹配点对;然后采用RANSAC算法鲁棒地估算变换矩阵;最后实现自动拼接与融合.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拼♀接效果较理想,鲁棒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视频信号处理SoC中异步时钟处理技术
                杨平中, 孙义和
                2010, 27(6): 24-27,31.
                摘要:
                为了解决视频信号处理SoC中处理器与众多接口驱动处于异步多时钟域可能产生的〒亚稳态问题,分析了亚稳态产生的原因,研究了格雷码、同步器、FIFO技术,结合VLIW视频信号处理SoC的结构,设计了FIFO和帧缓存存储模块,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可保证SoC中处理器和接口驱动间稳定的数据通信,而不会发生亚稳态现象.
                基于小波概◤率神经网络的彩色纹理识别
                肖淑苹, 杨建雄, 陈一栋
                2010, 27(6): 28-31.
                摘要:
                提出了一种将颜色信息融▃入到纹理识别中的新方法——基于小波概率神经网络的彩色纹理识别.首先将RGB彩色纹理图像转化为HSV彩色模型,用小波变换(WT)进行树形结↓构小波分解提取彩色纹理的特征,然后使用概率神经网络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识别效果比较好.
                混合模式通信网络信息传输机制研究
                张烨, 张跃鹏, 曾军
                2010, 27(6): 32-34,38.
                摘要:
                针对包含无线电台网络和有线局域网络的混合通信网络,提出了一种信息传输转换机制.通过建立的通信中心平台实时监测通信网络的使用状态,并利用windows消息机制以多线程方式实现数据收发和转发流程控制,保证整个通信网络中用户之间的可靠通信.在实际应用中通信效果良好.
                虚拟装配中基于双目视觉的用户化身研究
                杨东梅, 印桂生, 赖初荣
                2010, 27(6): 35-38.
                摘要:
                推导了双目成像的视差与场景点深度信息的关系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在双目视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用户化身视觉模型用于虚拟场景的成像变换,并探讨了真实感头部化身技术.将Agent技术应◆用到虚拟化身中,提出虚拟装配中完全自主模式的化身模型.
                基于本体的元搜索引擎4级结果处理算法
                秦杰, 王春云, 谢蕙, 朱海丰
                2010, 27(6): 39-42,46.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元搜索引№擎4级结果处理算法.该算法结合用户的兴趣本体库,计算网页特征与本体库概念的语义相关度,把无相关性或相关性低的网页信息进行过滤.通过验证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加大无关信息的过滤量,提高了搜索引擎查询结果的相关性.
                IPv6环境下SYN-Flood攻击防范的⌒ 研究
                连红
                2010, 27(6): 43-46.
                摘要:
                在分析几种常规防范DDoS方法特点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包流量检测技术和改进的TCP Cookie技术,在IPv6环境下建立了一种数据包检测---智能过滤PDIF(Packet Detection and Intelligence Filter)防御SYNFlood攻击的模型.通过检测数据包流量是否超出阈值来分析是否发生攻击,同时采用∑一种验证远程客户端TCP连接有效性的算法来实现智能过滤,将DDoS攻击分组拦截而让正常的网络流量通过,在实验室测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种有效带宽均衡的路由协ξ议
                王锦程, 陈少平, 李德识
                2010, 27(6): 47-49,53.
                摘要:
                针对水下传感器网络中水声信道传输条件严重受■限的特点,定量分析了路径衰减和噪声影响对信号带宽的影响.根据传输距离与带宽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有效带宽均衡的路由协议.在进行路由选择时,总是按照可用带宽最大建立默认路由,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带宽资源,在源头上减少拥▽塞的可能性.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实现各支路的带宽均衡,同时实现能量均〓衡,有效延长网络生存周期.
                蚁群算法在分布式智能答疑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郑耿忠, 刘秋梅
                2010, 27(6): 50-53.
                摘要:
                针对分布式智能答疑系统的特点,在对基于蚁群优化的分类规则发现算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蚁群智能分类算法,并对该算法在分布式智能答疑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实践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对分布式智能答疑系统的〗范例库进行数据挖掘,进一步提高智能答疑系统检索的效率和智能性,使分布式智能答疑系统的应用进入一个新台阶.
                一种改进的支持向量机BS-SVM
                郭亚琴, 王正群
                2010, 27(6): 54-56.
                摘要: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VM:BS-SVM,它先对训练样本进行分类,根据每个样本到模式类样本均值的距离,将训练样本〓分为三种:好样本、差样本、边界样本,然后用边界样本训练得到分类器.实验表明,BS-SVM相比SVM在分类正确率、分类速度以及使用的样本规模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
                MANET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
                程铃
                2010, 27(6): 57-59,63.
                摘要:
                移动自组网(MANET)是由移动节点自组织形成的无线网络,由于其动态拓扑的特点,容易遭受各种安全威胁,而入侵检测技术能有效地保障移动自组网的安全.对已有的分级入侵检测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区域分级的入侵检测系统(IDS),避免了对节点的重复监控及尺寸小的簇▲的形成,减少了节点的运算负荷与通信负荷,提高了簇头的稳定性,避免簇头频繁选举带来更多的资源消耗.
                一种融合FTA与BAM的故障诊断方法
                苗伟, 范波, 王新勇, 马建伟
                2010, 27(6): 60-63.
                摘要:
                在研究故障树分析(FTA)和双向联想记忆(BAM)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融合FTA和BAM的故障诊断方法.故障树存贮了系统关于顶事件发生的全部知识,利用FTA得到系统所有的故障模式,进而归纳出BAM的学习样本,即故障树中故障现象(监测点状态组合)和底事件发生与否之间的对应.BAM通过联想记忆矩阵并行联想,得到诊断结果,扩展综合故障诊断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解决此类问题↑是有效的.
                基于感应数据值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张兴, 韦潜
                2010, 27(6): 64-66.
                摘要:
                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簇算法,用于协助基于簇的】入侵检测方案检测网络中的各种恶意攻击行为.它将整个网络划分成若干个簇,使得簇内各传感器节点物理位置临近,并且采集的数据值接近.这一特性使得识别异常节点非常容易,并且保证入侵检测方案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较低的误报率.该算法也使得网内数据处理变得异常简单,从而能够有效节省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延长网络的寿命.
                10-WD类音频功放输出级电路的设计
                武振宇, 马成炎, 叶甜春
                2010, 27(6): 67-71,75.
                摘要:
                基于CSMC 0.5μm 40V高压BCD工艺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功率D类音频※功放的输出级电路.通过合理设置功率管栅驱的死区时间,避免了功率管的同时导通,并使总谐波失真(THD)低至0.05%;通过减缓功率管的栅驱信号边沿,减小了功率管上的尖峰电流,从而使电源上的毛刺电压减小到0.24V;通过对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的整体考虑,确定了最优的功率管尺寸,在合理的版图面积条件下,达到了93%的效率.
                一种新的自适应负载均衡的QoS多径路由机制
                焦佳佳, 付宇卓
                2010, 27(6): 72-75.
                摘要:
                针对MANET中AODV,DSR等典型按需路由协议未考虑负载均衡导致网络拥塞和性能急剧下降的严重不足,提出了新的路由机制-ALBQM (Adaptive Load Balance QoS Multipath).ALBQM主要包括:(1) QoS可用带宽的负载感知模型,减少网络冲突和拥塞;(2)采用最大不相关多径并行通信,自适应分配数据流量,提高数据递交率.基于OPNET网络仿真平台对ALBQM应用于DSR进行性╱能验证,与DSR及其多径路由SMR相比,在重♀负载网络中有更好的性能表现-在不增加额外控制开销的条件下提升数据递交率,减少端到端平均延迟及路由错误总数.
                一种新的公平有效的可分电子货币系统
                潘剑峰, 唐西林
                2010, 27(6): 76-79.
                摘要:
                基于schnorr盲签名和非交互的零知识证明构造了一种新的公平有效的可分电子货币系统.该系统中可分电子货币的计算利用了一重离散对数和抗强碰撞的Hash函数.系统中◆使用了C值以界定其安全性.C值可以是C1,也可以由C1,C2级联得到,其中C1可在发生多重消费时揭示用户身份,而C1C2结合则使得B(银行)和T(可信方)进行货币追踪和〒用户追踪简便易行.此外,该方案还能够实现多重花费和多重存款的追踪,并通过限制T的权限,有效防止B和T联合作弊.
                深亚微米抗辐射加固设计的SPICE仿真验证方法
                王丹, 岳素格, 孙永姝
                2010, 27(6): 80-84.
                摘要:
                由于在抗辐射加固设计(RHBD)中采用了环形栅的版图结构,由此引发了直栅SPICE仿真验证方法对RHBD不适用的问题.通过分析深亚微米工艺技术下环形栅结构的特性,建立了环形栅的有效栅宽长比算法,同时构建了环形栅的SPICE仿真模型,并针对抗辐射加固设计提出了如何有效地提取版图参数网表的策略,从而解决了╳传统SPICE仿真验证对RHBD不适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仿真验证,确保电路性能,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非线性动力系统在软件需求分析中的研究
                葛君伟, 葛智, 方义秋
                2010, 27(6): 85-88.
                摘要:
                在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中,其过程也是不断变化和逐步完善的.为了减少由需求缺陷和需求变化而导致的软件系统失败,需求的演化过程应该是在稳定的状态下完成的.提出了一个非线性方程来描述此过程,初步研究显示,当需求变化率在一个稳定的范围里,演化√过程就是稳定的且需求也是可变的.
                基于GPU编〓程的三维烟雾实时渲染
                陈阁, 何伟, 李云飞
                2010, 27(6): 89-91,96.
                摘要:
                以实际项目为研究背景,结合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的特点,采用Stam的半拉格朗日方法,将MacCormack格式用于NS(Navier-Stokes)方程的对流项♂求解,利用光线投射法渲染烟雾,在GPU上实现了NS方程的求解和烟雾的绘制,比较真实地模拟了三维烟雾.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定性与定量对比研究
                孙强
                2010, 27(6): 92-96.
                摘要:
                对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通用计算模型和定性计算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种定量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该方法使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过程中风险值的计算更加科学和准确,解决了以往定性分析方法数据计算粗略、不准¤确和难于区分风险的重要程度等问题.
                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拓片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路晓菊, 张太镒, 张亚歌, 董俊伶
                2010, 27(6): 97-100.
                摘要:
                针★对传统边缘检测算法在处理拓片图像时,容易将模糊的细节部分丢失或者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特征的拓片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预处理部分采用了unsharp算子对细节部分进行保护和增强,利用局部标准差『均值比(Local Standard Deviation Mean Ratio,LSDMR)对图像进行边缘描述,对LMSDR进行处理以得到图像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拓片图像模糊细节的边缘检测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校园网络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吕伟春, 胡洪新
                2010, 27(6): 101-104.
                摘要:
                网络监测系统是基于Cacti的面向RRDTool的B/S系统,在MySQL数据库中存储∞所有RRDTool创建图像所需要的信息及管理信息,同时集成Nagios监控系统,而所有的在监控范围内的主机信息及监控信息都存储在MySQL数据库中,实现整个系ζ统高度的整合.采用软件工程中的原型法、并发开发法和试验法,参照网络流量统计模型,结合对开源软件的研究,分析,通过相关的程序设计、服务的配置以及设定相应的条件对主机和服务进行监控,在状态变差和变好的时候给出告警信息.
                一种基于直线行扫描的虹膜快速定位算法
                郭荣艳, 胡雪惠
                2010, 27(6): 105-108,113.
                摘要:
                为提高虹膜的定位速度,提出一种粗定位与精定位相结合的虹膜快速定位算法.首先,利用阈值对人眼图像进行分割提取瞳孔,对二值化瞳▃孔区域进行形态学开元算去除瞳孔区域外睫毛【等噪声点;然后对瞳孔区域进行直线行扫描提取瞳孔边界点,并利用边界点进行最小二乘拟合粗略定位内边缘;最后利用圆梯度算子对虹膜内外边缘进行精确定位.对CASIA (version 1.0)虹膜数↓据库中100多幅虹膜图像进行定位实验,所提算法的平均耗费时间为1.38s,圆梯度算子耗时9.8s,Hough变换方法耗时14.3s.定位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对不同质量的虹膜图像定位速度快,精度高,鲁棒性强.
                基于g-l-PSO算◥法的灰度图像增强方法
                罗圣敏
                2010, 27(6): 109-113.
                摘要:
                规则化Beta函数给出了灰度图像对比度变换函数的统一表达形式,但是Beta函数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图像而确定,难于找出合理的参数值.首先分析了传统PSO算法的不足,使用种群的局部最优解为遗传依据々,全局最优解为变异依据,提出综合的g-l-PSO算法.将g-l-PSO算法用于确定Beta函数的参数,通过适应度评估,可以获取最适合当前图像的参数值.通过三幅Pout图像的增强效果分析,可知该灰度图像增强方法切实可行.
                基于随机加速系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黄少荣
                2010, 27(6): 114-117.
                摘要:
                针对粒子群算法中加速系数的取值问题,对C1C2的各种取值策略做了充分调查分↘析,得到参数C1C2对算法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加速系数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迭代的每一代中,加速系数取一定范围内随机产生的一组C1C2的组合,通过非对称的、范围更大的C1C2取值来增加算法的多样性,避免了算法早熟.在典型测试函数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新算法在优化性能和卐稳定性上高于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
                准循环LDPC码最小汉明距离的计算与校验矩阵的改善
                李韵姣, 叶凡, 任俊彦
                2010, 27(6): 118-121,127.
                摘要:
                基于线性代数的基本原理和线性分组码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能准确计算QC LDPC码最小汉明距离的方法,并对计算复杂度进行估计;然后针对QC LDPC码的结构特点,对其校验矩阵进行改善,以增大码字的最小汉明距离,从而得到更好的译码性能.其中,计算最小汉明距离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普通的线性分组码.
                “龙腾R”微处理器分支处理单元的研究与设计
                鄢国丰, 张盛兵, 黄小平
                2010, 27(6): 122-127.
                摘要:
                “龙腾R”是西北工业大学自主研制的32位高性能微处理器.该处理器的分支处理单元(BPU)能有效降低控制相关带来的延迟.通过分析已有的分支方向预测算法和分支目标地址预测策略,在分支处理单元总体约束下,合理分配分支方向预测和目标地址预测的实现代价,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分支预测器和经过改进的目◣标地址缓冲(BTB)结构的分支处理单元结构.该结构不仅比传统的由gshare分支方向预测器构成的分支处理单元预测︼准确率平均高出1%~2%,并具有面积小、功耗低的特点.
                基于SVD分解的小波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
                夏菽兰, 王吉林, 赵力
                2010, 27(6): 128-130,133.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SVD分解与小波分解的小波隐形水印算法.通过奇异值分解实现盲提取,把水印图像嵌入小波分解的中频子带,最后运用归一化互相关函数(NC)和峰卐值信噪比(PSNR)进行定量分析,验证该算法有很好的不可见性与鲁棒性.
                功率VUMOSFET器件阈值电压最佳化设计
                石广源, 王新, 孙永斌
                2010, 27(6): 131-133.
                摘要:
                从功率VUMOSFET器件结构出发,通过使用模拟软件SILVACO进行工艺和器件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器件沟道掺杂浓度分布对阈值电压的影响,进而提出工艺改进的措施.对功率VUMOSFET的设计与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Jabber无线环境可靠传输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杨云, 张洁
                2010, 27(6): 134-136,141.
                摘要:
                提出采用UDP协议,在C语言编※程环境下设计和实现基于UDP协议的Jabber系统,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发挥无线网络传输协议本身功能的目的.并在Jabber系统模块中,实现无线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和连接保持等功能.
                一种基于角色的使用控制授权模型
                谢辉, 张斌, 张红旗, 单宝恒
                2010, 27(6): 137-141.
                摘要:
                综合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和使用控制UCON模型各自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角色的使用控制授权模型.该模型基于属性分配角▅色,通过授权规则、上下文信息约束和属性更新机制来实现动态授权并能有效降低授权管理的规模.对该模型的基本元素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并用动作时态逻辑TLA来分析该模型的动态性和安全性,最后分析了该模型的特点.
                基于J2EE与ArcIMS的WebGIS研究与应用
                陈云华, 曾碧, 曾洪周
                2010, 27(6): 142-144,148.
                摘要:
                针对网络环境和异构数据对WebGIS的体系及功能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J2EE和ArcIMS体系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J2EE与ArcIMS的多层分布式WebGIS系统的框架.并结合卐具体的项目开发实例,详细介绍了系统的逻辑层次与功能部署,重点对系统利用EJB组件实现地理空间信息与非空间信息服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基于小波与分形相结合的图像∞压缩优化算法
                娄莉, 刘天时
                2010, 27(6): 145-148.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与分形相结合的图像压缩优化算法.首先将图像进行Ψ 小波分解后,对低频子带单独编码;在分形编码时,根据不同方向子图的纹理特征不同,采用不同形状的块进行分形预测;同时对高频子带使用二次匹配编码,并且匹配运算只在〓同一方向上进行.实验证明,这种优化算法能够大大缩短分形编码的时间,并取得较高的压缩比.
                应用于UHF RFID阅读器中低相位噪声LC VCO设计
                程知群, 周云芳, 傅开红, 李进, 周霄鹏
                2010, 27(6): 149-152.
                摘要: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860~960MHz UHF RFID阅读器低相→位噪声的CMOS LC压控振荡◥器.电路经过一个SCL结构的1/2分频器输出四相正交信号.电路设计采用SMIC 0.18μm CMOS工艺库和Cadence SpectreRF仿真器.仿真结果表明:VCO在分频前,实现了调频范围为1620~2020MHz;在振荡频率为1.8GHz时,相位噪♀声为-127.5dBc/Hz@1MHz;VCO经过2分频电路后,实现了调频范围为810~1010MHz;在频率900MHz,其相位↓噪声-133.5dBc/Hz@1MHz.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材质边缘检测算法
                宋振辉, 赵理
                2010, 27(6): 153-156,159.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的边缘检测算法,可单独识别同一图∏像中不同材质之间的边缘.不同材质的物体具有不同的表面光学特征,在HIS色彩空间内,其像素的H、I、S三个色彩分量的分布曲面满足不同的规律.该算法在一定的范■围内计算属于该范围的像素的空间分布规律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该范围内存在不同材质的物体,进而计算不同Ψ材质物体的边缘.实验证明该卐方法简单、有效,解决了边缘检测中按材质计算边缘的问题.
                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邢素霞, 吴静珠, 陈天华
                2010, 27(6): 157-159.
                摘要:
                图像融合的清晰度直接影响到图像融合系统的实用性.在分析现有主客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亮度、对比度和信息量为基础的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利用多种图像融合算法,对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后的结果进行了质量评价.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实用的、有效的车载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方法.
                一种ζ 基于代理机制的组件组合方法
                刘晓东, 张敏丽, 林连雷, 姜守达
                2010, 27(6): 160-162.
                摘要:
                为了实现快捷▆有效的组件组合,提出了一种基于代理机制的免编程组件组合方法.应用继承的方法统一了组件接口,利用代理组件作为客户端与被组合组件交互的中间件,实现外部消息的分析、决策、组【织与协调.详细介绍了组件规范化、信息存储以及消息传递的方法与原理.航电系统仿真界面的开发实例证明该方法可行.
                基于概率潜在语义分析的Web用户会话识别
                高春贞, 吴军华
                2010, 27(6): 163-166.
                摘要:
                为提高Web用户会话识别的准确性,给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潜在语义分析模型(PLSA)和竞争奖罚(CRP)算法的Web用户会话识别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利用PLSA模型计算出请求页面和每一个活动用户会话的概率,比较概率判定请求页面应该◇归属的用户会话,并采用竞争奖罚算法判别用户会话的结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PLSA模型和竞争奖罚算法的用户会话识别方法的识别成功率高于其他常用的会话识别方法.
                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的GTSPA混合算法
                叶雪梅, 田甜, 陈柏松
                2010, 27(6): 167-169,173.
                摘要:
                为了有效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文中结合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以及粒子群算法的优势,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混合算法GTSPA,并对所设◣计的GTSPA混合算法的总体步骤进行了描述.通过从解的质量、算法的收敛性以及算法的复杂度这几方面对算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GTSPA混合算法是以较大概率收敛于全局最优的,具有很好的收敛性,并且运算相当快、计算复杂度并不高,具有很好的优势.
                觉察上下文计算平台的研究
                王维, 解争龙, 许青林
                2010, 27(6): 170-173.
                摘要:
                由于缺少通用的觉察上下文计算平台,觉察上下文应用发展缓慢.通过研究基于本体的上下文模型,实现了基于本体的推理、基于规则的推理和不一致〗性验证三种上下文推理方法,采用关注分离的思想和插件技术构建了觉察上下文计算平台.该平台推理功能全面,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以满足觉察上下文计算应用的需要.
                一种基于排列变换的数字图像置乱方法
                刘建华, 袁岁维, 范九伦
                2010, 27(6): 174-176,180.
                摘要:
                利用排列变换具有的强不规则性,提出一种数字图像置乱加密方法.借助混沌系统生成的混沌序列得到所需的排列数组,通过对排列数组的数值进行匹配操作,达到对图像行(列)互换的目的,实现对图◤像的置乱加密.方法对图像大小没有限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理想的加密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一种基于固定路径的可靠数据▅传输机制
                郑俊辉, 王焱
                2010, 27(6): 177-180.
                摘要:
                分析了固∞定路径与传统的TCP/IP在传输数据方式不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路径的可靠数据传输机制.并利用着色Petri网(CPN)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正确性与完备性.
                基于二维分段线性映射的图像加密方法
                袁岁维, 范九伦
                2010, 27(6): 181-184.
                摘要:
                提出了二维分段线性映射,证明了该映射是混沌的.利用映射生成图像加密时所需的随机矩阵与随机序列,通过对原图像进行异或运算和循环移位运算,达到加密图像的目的.该方法简单、实用,实验结果表明:加密结果图像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一种新的连续性LOD实现算法
                吴有用, 万旺根, 金龙存, 崔滨
                2010, 27(6): 185-187.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网格简化速度和实现连续性的层次细节(LOD),文中利用球形包围体对模型顶点进行分割,通过基于视距的误差阈值和最小误①差聚类算法综合控制包围球的体积大小并对包围球的顶点进行聚类.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较快、高保真地对模型网格进行简化,并解决了传统算法在层次Ψ 细节实现上非连续性的问题,证明该算法是有效和实用的.
                嵌入式DSP地址产生部件的设计
                陈海燕, 蒲伟, 王勋
                2010, 27(6): 188-192.
                摘要:
                地址产生部件(AGU)是DSP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支持多种寻址模式,提高了指令的执行效率.详细介绍了某→嵌入式DSP的寻址模式及其指令编码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该DSP的AGU,使其不仅支持几种特殊的寻址模式,还支持单周期三寻址操作.最后对该AGU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AGU在改善性能和功耗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执行周期.
                滞流控制实现LED恒流驱动
                陈英, 冯全源
                2010, 27(6): 193-196.
                摘要:
                设计了一款降压型LED恒流驱动芯片的滞环控制电路.该芯片采用高边电流检测方案,运用滞环电流控制方法对驱动电♂流进行滞环控制,从而获得恒定的平均驱动电流.设计采用简单的设计理念实现恒流驱动,不需要复杂的电路分▼析,能实现精确的电流控制,且自身具有稳定性.芯片采用0.5μm 5V/18V/40V CDMOS工艺研制,电源电压范围为4.5V~28V,工作温度-40℃~125℃,可为LED提供恒定的350mA驱动电流,通过调节外部检测电阻,可调节※恒定LED驱动电流.外部提供DIM信号,通过DIM的占空比来调节LED的亮度.Hspice仿真结果显示:LED驱动电流为滞环变化的三角波,恒流精度小于6.2%.
                基于硬件模型的Cache设计空间探索
                喻明艳, 姜难难, 杨兵
                2010, 27(6): 197-200,204.
                摘要:
                采用基于硬件的模拟方法——CPU及cache控制器采用RTL级模型,cache体采用电路模型,对cache的性能和功耗进行研究,给出了较为精确的缺失率和功耗随结构参数变化的设计空▂间.最后设计了基于CAM高相联度cache,与基于RAM的高相联度cache相比,其指令cache和数据cache的平均↙能耗分别降低了35.16%和30.68%.
                一种改进的基于AODV的分簇路由协议
                阎英, 刘伯红, 彭海英
                2010, 27(6): 201-204.
                摘要:
                基于距离向量的按需路由协议AODV是移动AdHoc网络研究的热点之一.文中提【出一种基于AODV的分簇路由协议CAODV,该协议通过增加分簇机制,将AODV协议改进为层次型的路由协议.与AODV协议仿真比较后可以看出,改进后的CAODV协议在分组转发率和路由开销方面的性能有较大提高.
                一种基于SIFT和区域选择的图像拼接方法
                张炜, 刘伟, 普杰信
                2010, 27(6): 205-207.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SIFT和区域选择相结合的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采用改进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提取方法获得图像特征点,并充分利用圆形区域的旋转不变性和互信息量最大原则进行特征点匹配,避免了传统的图像配准算法计算量过大、特征点¤匹配不准确等问题,最后采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图像进行融合.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图像间存在的平移、旋转、明暗强度和噪声干扰等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可实现高质量的图像拼接.
                一种客户需求向工程技术特性映射的方法
                张超, 刘夫云, 贾焕香
                2010, 27(6): 208-211,215.
                摘要:
                分析了自相关矩阵对工程技术特性权重的影响,建立了客户需求权重与工程技术特性关系矩阵及工程技术特性自相关矩阵三者之间的数学映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上述数学映射模型的工程技@ 术特性权重确定方法.该方法有助于确定工程技术特性的相对权重,使配置结果更贴近客户实际需求.最后,以某企业的垃圾破碎机产品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
                基于GP4020的GPS接收平台的设计及实现
                陈凯, 陈佳品, 李振波
                2010, 27(6): 212-215.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GP4020的GPS信号处理平台的具体实现.该平台采用GP2015芯片作为GPS接收机的射频前端,使用ZARLINK公司推出的GP4020芯片进行GPS信号的基带处理,该芯片内嵌ARM7核作为微处理器,在上位♀机显示处理结果.具体包括了接收机外围扩展电路的设计以及软件开发环境的建立和软件开发过程.该平台可用以测试不同的GPS算法,扩展性强,应用前景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