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OZt45g'><strong id='OZt45g'></strong><small id='OZt45g'></small><button id='OZt45g'></button><li id='OZt45g'><noscript id='OZt45g'><big id='OZt45g'></big><dt id='OZt45g'></dt></noscript></li></tr><ol id='OZt45g'><option id='OZt45g'><table id='OZt45g'><blockquote id='OZt45g'><tbody id='OZt45g'></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OZt45g'></u><kbd id='OZt45g'><kbd id='OZt45g'></kbd></kbd>

    <code id='OZt45g'><strong id='OZt45g'></strong></code>

    <fieldset id='OZt45g'></fieldset>
          <span id='OZt45g'></span>

              <ins id='OZt45g'></ins>
              <acronym id='OZt45g'><em id='OZt45g'></em><td id='OZt45g'><div id='OZt45g'></div></td></acronym><address id='OZt45g'><big id='OZt45g'><big id='OZt45g'></big><legend id='OZt45g'></legend></big></address>

              <i id='OZt45g'><div id='OZt45g'><ins id='OZt45g'></ins></div></i>
              <i id='OZt45g'></i>
            1. <dl id='OZt45g'></dl>
              1. <blockquote id='OZt45g'><q id='OZt45g'><noscript id='OZt45g'></noscript><dt id='OZt45g'></dt></q></blockquote><noframes id='OZt45g'><i id='OZt45g'></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〇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8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基于并行卡尔曼滤波的递推最小二乘』测频算法
                孟真, 于进勇, 阎跃鹏
                2011, 28(3): 1-5,1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并㊣ 行卡尔曼滤波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对卡尔曼滤波的并行多路收敛输↙出值进行二次优化估计.将本算法应用于正弦波测频,与只采用卡尔曼滤波的算法相比,可使频率估计精度得到明显提高.仿真证明在信噪比0~100 dB区间内采用本算法为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测频误差的1/10左右.
                线程划分中的寄存器依赖问题分析
                李美蓉, 韩博, 赵银亮, 赵永刚
                2011, 28(3): 6-12.
                摘要:
                推测多线程主要针对编译器生成的指令进行线程划分,在控制流和数据流分析基础上,实现串行程序的自动并行化.模拟器作为检验线程划分算法的有效手段,不仅能验证程序执行结果的正确性,而且可以评估程序并发执行的加速比性能,进一步也可以反映线程划分算法的合理性.针对Olden Suite程序在模拟器上的运行时统计信息,分析〗线程划分中所存在的寄存器依赖问题.同时,结合实例详细讨论造成寄存器依赖的主要原因.最后,针对寄存器依赖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线程划分方法.
                移动环境视频编码功率-码率-失真模型研究
                韦耿, 吴乐南, 朱斌
                2011, 28(3): 13-16,22.
                摘要:
                在前期建立视频编码动态功耗模型的基础上,将功率因子引入到经典率失真理论,并对经典码率〓模型及失真模型进行修正,进而建立视频编码功率-码率-失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为实现功耗约束条件下视频质量、带宽、功耗达到动态平衡的最优提供理论指导.
                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双重扰动支持向】量机集成方法
                马超, 陈西宏, 姚懿玲, 韩明
                2011, 28(3): 17-22.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模拟电路故障诊断准确率,提出一种特征和模型参数双重扰动的集成支持向量机新算法.首先在集合覆盖思想下设计基于混沌︾蚁群算法的属性约简算法将特征样本空间划分成若干子空间☉,然后针对每个子空间,在"低偏差区域"内进行模型参数扰动,经过两次多数投票法得到最终集成结果.故障诊断实例〓表明,该方法比多分类支持向量机、Attribute Bagging(AB)算法、Bagging方法等具有更好的故障诊断率.
                面向方面的动态软件架构研究
                方义秋, 王桂丹, 葛君伟
                2011, 28(3): 23-26.
                摘要:
                基于面向方面编程(AOP)技术,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的AODSA模型.通过将横切关注点和系Ψ统需要更新的组件定义为方面组件,利用AOP的动态编织技术将其≡织入源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动态演化.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通过一个可动态演化的网络投票系统得以验证.
                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陈占伟, 李骞
                2011, 28(3): 27-30.
                摘要:
                为较好平衡粒子群算法中全局搜索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分析了PSO算法中的惯性权重与种群规模↓、粒子适应度以及搜索空◥间维度的关系,并把粒子惯性权重定义为这三者的函数.通过在每次迭代后更新每个粒子的惯性权重,实现了自适应调整全局搜索能力与局部搜索能力,并结合动态管理种群的策略提出了改进的粒子群算法.通过在多个常用测试函数上与已有惯性权重调整算法々测试比较,证明新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与较高的搜索效率.
                基于JTAG的矢量生成≡型边界扫描架构设计与实现
                颜学龙, 胡和娟, 李海辉
                2011, 28(3): 31-34.
                摘要:
                在结合IEEE1149.1标准的基础上,利用半跳变(Half Transition,HT)模型的基本思想,提出新的HTF模型新的矢量施加方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实现基于JTAG的矢量生成型边界扫描架构№.该架构的设计思路为:在兼容1149.1的基础上,通过自定义SI测试指令,实现JTAG对信号完整性测试的支持,拓展了边界扫描的应用范围.
                面向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MPI实现
                郭德源, 何虎, 杨旭
                2011, 28(3): 35-38,42.
                摘要:
                为嵌入式VxWorks实时操作系统提出了一种并行编←程解决方案,首次将MPI并行编程平台引入〒到Vx-Works系统当中,以Linux系统中的开源MPI实现mpieh2为基础,对mpich2中的MPI函数库部分和smpd进程管理程╱序进行跨系统移植,通过解决Linux与VxWorks系统之间的诸多差异,如系统》函数支持、进程创建方式等,为VxWorks系统提供了一款基于socket通信接口的MPI实现--eMPI,搭建了嵌入式MPI并行应用开发平台.
                基于离散型均匀分布的集群负载均衡机制
                李海生, 史鸿雁
                2011, 28(3): 39-42.
                摘要:
                提出了一个动态自适应的加权负载▆均衡运算机制.它以离散型均匀分布的原理为基础,通过各服务器向均衡器发送不同⌒速率的请求流来实现集群节点负载的动态负反馈.仿真测试结果显示该算卐法优于静态算法,与动态算法相比,也减轻了前端负载均⌒ 衡器的负担.
                Wimax系统双二进制Turbo码的译码算法及VLSI实现
                李江鹏, 刘海洋, 陈杰
                2011, 28(3): 43-47.
                摘要:
                设计了一款应用︼于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的双二进制Turbo码译码器.该译码器对传统Max-log-MAP译码算法进行改进,在增加很少』计算复杂度下有效地补偿了传统算法中max计算带来╳的误差.此外,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适用于Wimax系统中所有Turbo码码长的通用□ 交织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Max-log-MAP译码算法在误码率10-4下相对于传统算法获得了约0.35~0.4 dB的译码增益;提出的通用交织器结构明显降低了译码器的计算复杂△度和面积,提高了系统的吞吐率.该译码器可以在200 MHz工作频率下得ζ到20.91 Mb/s的吞吐率,完全满足Wimax系统数据率的要求.
                一种基于数字匹配滤波的高灵敏度GNSS信号位同步算☆法
                何文涛, 徐建华, 叶甜春, 殷明
                2011, 28(3): 48-50.
                摘要:
                提出的基于匹配滤波的位同步算法有效利用了这种信号结构,可以显著提高位同♂步的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以NH(20)次码信号结构的信号为例,采用2s的位●同步时间,在错误位同步概率为le-3的情况下,位同步灵敏度■可以达到12 dB-Hz.
                交换式以太网实时√消息可调度性分析
                檀明, 魏臻, 韩江洪, 钟伯成
                2011, 28(3): 51-54,58.
                摘要:
                针对交换◆式以太网不能满足工业数据通信的实时性要求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在站点和交换机端均使用EDF算法的消息调度模型,并由源Ψ 站点和目标站点以分布式方式对实时消息在链路♀的可调度性进行判定,从而简化了交换机的设计.另外,为保证实时消息在交换式以太〓网传输的实时性,分别给出了实时消息在发送和接收链路的可『调度性判定条件,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证明.
                粗糙集-遗传神经网络在挖掘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胡平, 彭纪奎
                2011, 28(3): 55-58.
                摘要:
                针对当前单一的故障诊断方法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粗糙集一遗传神经网络分类︾器模型,实现对挖掘机故障分类,该模型首先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属性约简,以减少神经网络的工作量;利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解决神经网络易陷入局部极小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最后利用约简结果和优∏化的BP网络进行网络训练,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用于故障诊断的有ㄨ效性.
                遥感图像快速镶嵌并行算法研究
                陈晨, 谭毅华, 李海涛, 顾海燕
                2011, 28(3): 59-62.
                摘要:
                提出了基于Flexible Image Blending算法的遥感图像镶嵌并行▃算法,该算法根◥据像素点到中心点的归一化距离计算出相应的羽化≡权值,克服了现有镶嵌算∞法需要将图像拆分为两两镶嵌的缺点,能够完全自动地对多幅遥感图像同时进↓行无缝并行镶嵌,并行遥感图像镶嵌实验结果表明,不仅在视觉效果上有了较大的改善,而且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在大规模镶嵌时有着很大的性能优势.
                一种基于不变矩和BP网络▂的目标识别方法
                孙红辉, 王红霞, 田涛
                2011, 28(3): 63-65,69.
                摘要:
                为了有效地提高旋转、尺度变化目标的识别率,首先提取目标图像的不Ψ变矩,以此作为目标识别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将附加动量项与自适应学习速率相结【合的改进BP算法实现对目标的分类识别.字符图像仿真实验表明,这种针☉对旋转、尺度变化目标的识别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基于组合特征和HSI颜色空间的阴影】检测
                李子龙, 刘伟铭
                2011, 28(3): 66-69.
                摘要:
                为了更有效地检测视频序列中的阴影,提出基于组合特征和HSI颜色空问的阴△影检测算法.对提取的前景,先采用扩展的不变矩和Gabor小波变换分别抽取待识别区域∩的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来建立组合特征向量,再通过建立的HSI空间的Ψ阴影颜色模型来准确检测出目标的阴影.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阴影检测效果.
                无相位截断误差的DDS设计实现
                沈志, 王宏远, 王振
                2011, 28(3): 70-72,76.
                摘要:
                通过修改传统的直接数字合成(DDS)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无相位截断误差的DDS设计方案.该方案降低了系统正弦采样存储表的需求空间,减轻了存储量对提高信号@ 精度的限制,消除了传统设计中相位截断给最终输出信号频谱的影响,提高了DDS的性能.该方案可以应←用于载波合成,频偏调制等通信信号处理领域,可采用FPGA,DSP,MCU等各种硬件平台予以实现.
                基于多智能体社会的僵尸网络协同ㄨ防御模型
                李基初, 唐俊
                2011, 28(3): 73-76.
                摘要:
                针对〖现有僵尸网络检测体系结构中协同功能的不足,给出№了一个基于多智能体社会的协同防御模型.模拟多智能体社会中的成员间的协同关系,设计了侦⌒ 查、检测与反制三种社会成员角色,提出了基于协◣同防御模型的三层协同【防御体系.典型案例分析表明本文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和可交互性,可以灵活地部署在各种要保护的网络上,适应各种应用环境,具ξ 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基于子带二次谱熵的语音◇端点检测
                朱建伟, 孙水发, 但志平, 雷帮军
                2011, 28(3): 77-80.
                摘要:
                为了提⌒高在强噪声环境下语音端点检测的准确度,提出基于子带二次谱熵的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把子带二次谱熵作为端点检测新的特征参数,首先计算每帧语音信号的二次谱,再多子带分析,计算二次谱熵;引入顺序统计滤波对二次谱熵平滑处理;将有限状态机判别方法与子带二次谱熵相合,形成新◣的语音/噪@ 声判别算法,有效地解决单门限法易出现的两类误判.实验表明:与传统的︼两种方法相比,提出的端点检测算法具有□ 准确性高、抗噪性强等优点.
                基于攻击效用的复合攻击预测算法
                陈灿, 阎保平, 李俊
                2011, 28(3): 81-84.
                摘要:
                网络攻击以复⌒合攻击形式为主,但当前的安全设备只能检测无法预测,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攻击效用的复合攻击预测方法,通过该方法识别攻击者的最终意图,预测攻击者下一步可能进√行的攻击行为.该方法利用攻击意图描述复合攻击过程,建立了基于攻击意图的复◢合攻击逻辑关系图,并引入攻击效用的概念,表示入侵者在攻击过程中完成每步攻击所获得ζ的收益的大小,是复合攻击预测的重要参考,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改进的动态改变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
                杜振鑫, 王兆青
                2011, 28(3): 85-88.
                摘要:
                惯性□ 权重在粒子群算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综合考虑了影响惯性权重的几种因素,提出基于进化速度、聚集度和相似度的动态改变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实验证明改进算法在收敛率、收敛精度和全局寻优能力●方面都优于几种有代表性的动态改变惯性权重的算法.
                基于G.9960协议的高阶QAM调制与解∞调
                李正明, 姚如贵, 王伶, 黄登山
                2011, 28(3): 89-93.
                摘要:
                G.9960是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下一代家用网络标准,采用正交Ψ 频分复用(OFDM)和高阶QAM调制相结合的技术,实现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将讨〓论高阶QAM调制和软解调的算法,偶数阶调制使用方▲形星座图,将▂格雷码形式排列的二进制序列,映射成复数点;奇数阶调制〇使用十字型星座.将格雷码形式的二进制序列映射为复数点后,再依据一定的规则加以旋转.基于Bahl等卐人提出的逐符号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算法,推导了对数似然比计算公式;由于对数似然比计算涉及对数运算,因▃此利用取最大值代替指数对数运※算来进行简化.仿真结果表明,在AWGN信道下,信噪比为8 dB时,使用简化的软解∞调算法,2048QAM-LDPC系统的误码率可达到3×10-5,4096QAM-LDPC系统的误码率可达到5×10-4.简化的软解调算法,计算量较小,误码率低,具有良好的性能①.
                基于穷举和回溯的自反馈测试▂生成算法的实现
                杨鹏, 邝继顺
                2011, 28(3): 94-98.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穷举和回溯的自反馈测试生成↙算法,并在Xilinx Virtex - Ⅱ Pro开发环境下实现了测试生成算法,穷举和回溯算法用软件设计实现,算法中状态矩阵的计▼算和检测用硬█件设计实现,系统的整『体设计在型号为XC2VP30的实验板上进行【了验证.
                单片集成CMOS光接收前端电♀路设计
                刘帅锋, 梁远军, 李磊
                2011, 28(3): 99-102,107.
                摘要:
                文中采用SMI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适用于芯片间光互连的的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将跨阻放大器(TIA)和限幅放大器(LA)集成于同一块芯片】中,跨阻放大器采用调制型共源共栅(RGC)结构来提高其带宽,限幅放大器采用二阶有源反馈结↙构和有源电感负载来获得高的增益带宽积.整个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具有85dB中频增益,-3dB带宽为4.36GHz.芯片的面积为1mm×0.7mm,在1.8V电源电压下功耗为144mW.
                基于Chord覆盖网络索引结构的多属性查询
                刘金岭
                2011, 28(3): 103-107.
                摘要:
                文中给█出了一种基于 Chord 覆盖网络索引结构的多属性查询处理技术.利用卡诺图计算查询结果所在的节点,并以多播树的方式将◎查询请求发送到对应的节点上,从而实现了相邻数据之间的快速路由.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在处理多属性查询时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种基于梯度的亚像素边缘检测算法
                张丰收, 王飞, 崔凤奎, 刘建亭
                2011, 28(3): 108-110,114.
                摘要:
                采用 Sobel 算子确︽定图像边缘的大致位置,然后用三次样条插值函「数对灰度边缘图进行内插计算,使目标边缘定位达到亚像素级.再对插值后的图像采用阈值迭代算法得到阈值特征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能〓精确定位目标边缘,达到亚〖像素精度,优于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缺省规则的推理算法
                张彪, 文坤梅, 许家伟
                2011, 28(3): 111-11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将特定缺♀省规则转换成描述逻辑 Abox 实例的推理算法,该算法针对特定缺◣省规则的改变通常不影响 Tbox 的情况,将缺省】规则映射成为 Abox 中实例的变化,简化了推理过程,同时保持描述逻辑推理的可判定性,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并通过推理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一种基于超节点和能量优先的无々线传感器网络的高效查询算法
                胡华, 苗媛媛, 庄毅
                2011, 28(3): 115-118,122.
                摘要: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超节点和能量优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高效查询算法.该算法包括传感器节点的层次聚类算法及基于能量代价模型等支撑技术,主要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1)数据如何从传感器节点传送到汇聚节点;(2)通过对传感器节点进行①聚类,形成︼超节点,使得在查询过程中减少对无关节点的访问.实验表明ω该算法在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查↓询效率的情况下,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
                基于敏捷开发的构件化软件可靠性研究
                王世安
                2011, 28(3): 119-122.
                摘要:
                通过对敏捷开发中基于构件的增量迭代开发过程的分☆析,并结合缺陷纠正率和测试充分度提出了一种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将基于构件的敏捷开发软件项目划分成优先级不同的功能构件,通过对每次迭代过程中各个构件的可靠性点估计,获取迭代结束时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最后以实际例子说明了方法的√应用.
                新的自适应免疫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朱颢东, 李红婵
                2011, 28(3): 123-125,129.
                摘要:
                为了克服粒子群优化算法早熟收敛以及粒子在进化过程中缺乏▓很好的方向指导的问题,算法中采用了量子技术以及免疫机制来提高粒子群的╳收敛速度和寻优能力,从而获得了一个新的自适应免疫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LED 恒流驱■动电路研究与设计
                辛晓宁, 陈丽丽
                2011, 28(3): 126-129.
                摘要:
                基于 CSMC 0.5μm BCD 工艺给出 LED 恒流驱动电路.利用 MOS 管饱和区恒流特∴性以及电流负反馈结构,给出三种恒流驱动方案.比较三种方案的》恒流工作电压,确立№最终结构.采用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恒流工作电压并实现利用外接电阻控制恒流输出的大小,驱动电流范围为 14.5mA 到 91.5mA.驱动电流可以通过外接 PWM数字信号实现输Ψ 出使能控制,控制响应时间为 7ns.可用于 LED 显示屏.通过 Hspice 软件进行仿☆真,5V 的电源电压波动±10%时驱动电流波动小于 1.85%.环境温度╱由 25℃变化到 85℃时驱动电流变化 2.14%.外接电压由 0V变化到 5V,此时的驱动电流变化小于5.5%.当驱动■电流为 91.5mA时,恒流工作电压仅为0.38V.
                一种高效节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梁潘, 冯朝胜
                2011, 28(3): 130-132,136.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 MAC 协议的作用与要求,给出一种基于 CDMA 的 MAC 协议改进方案.根据网络负载变化采用周期性的侦听/睡眠机制,使大多数节点』处于睡眠状态,节省能耗;同时结合 CDMA 技术给节点分配网内唯一的具有正交性的高速伪随机码(PN)来调制数据信号,使之在时域和频域重叠,实现数据的大规模实时传送.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在保证系统低延时和高吞吐量的同时,能明╱显减少能量消耗.
                一种蚁群和信任结合的P2P节点选择机▽制
                孔令明, 谢圣献, 李俊青
                2011, 28(3): 133-136.
                摘要:
                借鉴蚁群算法思想,文中构建了一种蚁群算法和信任相结合∞的节点选择机制(简称 Ant Trust).此机制不仅在信任建立初期可以提高节点的→响应率,并且可以在信任建立以后,提高下载成功率.该机制∏在斯坦福大学的查询周期平台上得以实现,并通过实验分析了机制的有效性.
                基于平均负载混沌预测的服务器老化研究
                葛君伟, 陈善凤, 方义秋
                2011, 28(3): 137-140.
                摘要:
                首先通过 G-P 算法分析关联维数与嵌入维数的变化识别时间序列混沌特性,然后用小数据量方法求→最大 Lyapunov 指数,基于最大 Lyapunov 指数对平均负载时间序列建」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能比较精确的对 Web 服务器系统平均负载进行短期预测,依据平均负载能㊣有效地推测服务器老化情况,为执行软件自愈提供依据.
                基于布隆过滤器的事务存储架构中的高速缓◎存
                时磊, 杨骅, 王红梅, 张铁军, 王东辉
                2011, 28(3): 141-143,148.
                摘要:
                在基于硬件的事务存储多核处理器中,高速缓存具有暂存事务执行结果、检测事↘务间冲突以及当发生冲突时解决冲突的功能,是系统的核心模块.为了简化∑ 上述功能,研究并设计了一种基于布隆过滤器的高效△缓存结构,提升了事务的执行」效率,并且新增的硬件开销也比较小.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指令旁路模板分析方法
                吴恒旭, 陈开颜, 邓高明, 张鹏, 邹程
                2011, 28(3): 144-148.
                摘要:
                提出一种微控制器指令逆向恢复方法.根据微控制器内执行的指令与功耗、电磁等旁路信号之间的相关性,为不同指令分别构建旁∑路模板,将未知指令的旁路轨迹与模板进行匹配来恢复指令.为解决旁路轨迹@中样本点数量较大,导致的模板构建与匹配效率较低的问题,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的方法从功耗轨迹中提取旁路信号主成分.实验结果显示,在约400个样本点中选取约30个分量的相同条件下,PCA 方法获得的匹配正确率比人工选取有效⊙点方法提高近50%.
                基于Camera Link接口的高帧频数字图像采集显示系统
                王鸣浩, 陈涛, 吴小霞
                2011, 28(3): 149-152.
                摘要:
                设计了基于 FPGA 的嵌入式图像采集显示系统,并对该系统采用的接〓口协议、匹配端口和软硬件架构进行了研究.给出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对系统中接口模块的信号时序和图像数据缓存处理架构进行了软件编写及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满足了降低【成本、节约空间、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工作带宽的要求.
                一种基于时间权重的Petri Net工作流过程建模
                王亚文, 刘智平
                2011, 28(3): 153-156.
                摘要:
                为了研究 Petri Net 工作流模型的时间性能,首先给出了一种基于时间权重的工作流过程□模型,此模型在变迁中引入时间,然后对此模型进行了时间性能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此模型在工⊙作流的时间性能分析上是可行的.
                应用于助听器的带限NLMS反馈抑制算法及硬件实现
                吴兆胜, 黑勇, 袁甲, 于增辉, 陈黎明, 乔树山
                2011, 28(3): 157-160,164.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数字助听器的基于前置高通滤波的带限NLMS(Band-limited Normalized Least-Mean-Square)自适应反馈抑制算法▓.与传统NLMS算法相比,该算法通过前置滤波器滤除输入信号中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的频率部分,提高了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々降低系统失准系数(WEVN),提高收敛稳定性和提升反馈信号抑制比(SFR)等方面都有显著改善.此外,文中给出了该算法的硬件实现架构.在系统1MHz工作频率条件下≡,该模块后仿功耗仅为127μW.
                一种通用片上网络适配器的设计与实现
                山蕊, 蒋林, 李平
                2011, 28(3): 161-164.
                摘要:
                随着片上网络的结构和∴方法的提出,迫切需要一种接口电路来实现处理器,计算单元或者IP核与片上网络之间的通信.文中研究了不同时钟域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通信协议,详述了一种应用于片上网络的通用网络适配器的设Ψ 计方法,并在Altera的stratixⅢ系列FPGA开发板上进行了验证.
                基于混沌序列和CBC模式的数字图像加密算法╱
                廖琪男
                2011, 28(3): 165-169,174.
                摘要:
                为了实现对数字图像信息的有效保护,提出了一种基于Lorenz混沌序列和类似CBC模式的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对Lorenz系统输出的三维混沌序列进行改进,使其具有理想的伪随机特性.然后,根据这三维序列移位图像的像素位置.将图像分№块,根据这三维序列和CBC模式改变每一块的像素值,从而实现图像加密;解密时,给出一种基于邻域相邻像素特性的加密图像抗剪切攻◆击恢复算法.最后应用评价指标对加解密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一种上下文感知编程模型——IPM的实施
                李明, 郗曼, 牛玉洁, 赵万贺
                2011, 28(3): 170-174.
                摘要:
                提出了一种面向上下文的编程模型IPM(Isotope Programming Model)并介绍了IPM的实施.IPM对已有的面向对象模型进行扩展,引入了新的语言元素,将上下文⌒ 感知应用的编程对程序员简化,使其只关心程序的逻辑,而不用关心上下文数据的变化.将IPM与现有的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进行对比,体现了IPM在上下文感知应用开发中的优越性.
                基于构件的层次化WEBGIS模型在公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霍英
                2011, 28(3): 175-177.
                摘要:
                从解决GIS实际应用问题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构件的层次化WebGIS模型,详细描述了模型的各层设计思想,并将模型在韶关公路信息查询服务网中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提出的模型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伸缩性,提高了整个应用的可维护性.
                多重慢启动TCP协议研究
                王国栋, 任勇毛, 李俊
                2011, 28(3): 178-181,185.
                摘要:
                多重慢启动TCP协议是为了适应高速网络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类标准TCP协议的ζ改进协议.本文首先分析了多重慢启动TCP协议的原理,然后详细阐述了近年来提出的一些典型多重慢启动TCP协议,最后对多重慢启动TCP协议下一ω 步的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
                存储器内建自测试的程序控制●方法
                刘蓬侠, 鲁建壮
                2011, 28(3): 182-185.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处理器的指令系统编写特定程序,通过程序运行来控制完成整个存储器内建自※测试过程的方法.基于此方法的设计已经成功应用于一款▼处理器中,有效地提高了芯片的可测试性和应用系统的容错性.
                RFID自助收ω 银研究和设计
                郑方伟, 周明天, 张宇威
                2011, 28(3): 186-189.
                摘要:
                介绍了当前流行的自助收银技术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RFID的自助收银和随时随地支付的方案.对该方案进行了详细设计和分析,并总结了这种方案的优势,最后对相关技术问题作了分析.
                优化NoC性能的存储和通信压缩
                宋朝晖, 马光胜, 宋大雷
                2011, 28(3): 190-194.
                摘要:
                文中针对NoC体系结构,提出了两种数据压缩技术,被称为高速缓存压缩和网络接口控制(NIC)内的压缩.性能实测结果指示压缩能够使NoC设计在较低的网络延迟、较低的功耗和改进应用性能等方面获得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