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cmZ44t'><strong id='cmZ44t'></strong><small id='cmZ44t'></small><button id='cmZ44t'></button><li id='cmZ44t'><noscript id='cmZ44t'><big id='cmZ44t'></big><dt id='cmZ44t'></dt></noscript></li></tr><ol id='cmZ44t'><option id='cmZ44t'><table id='cmZ44t'><blockquote id='cmZ44t'><tbody id='cmZ44t'></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cmZ44t'></u><kbd id='cmZ44t'><kbd id='cmZ44t'></kbd></kbd>

    <code id='cmZ44t'><strong id='cmZ44t'></strong></code>

    <fieldset id='cmZ44t'></fieldset>
          <span id='cmZ44t'></span>

              <ins id='cmZ44t'></ins>
              <acronym id='cmZ44t'><em id='cmZ44t'></em><td id='cmZ44t'><div id='cmZ44t'></div></td></acronym><address id='cmZ44t'><big id='cmZ44t'><big id='cmZ44t'></big><legend id='cmZ44t'></legend></big></address>

              <i id='cmZ44t'><div id='cmZ44t'><ins id='cmZ44t'></ins></div></i>
              <i id='cmZ44t'></i>
            1. <dl id='cmZ44t'></dl>
              1. <blockquote id='cmZ44t'><q id='cmZ44t'><noscript id='cmZ44t'></noscript><dt id='cmZ44t'></dt></q></blockquote><noframes id='cmZ44t'><i id='cmZ44t'></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卐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 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8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一种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器芯片的设计与实现
                梁科, 李国峰, 王锦, 高艺, 林列
                2011, 28(6): 1-4.
                摘要:
                完成了10/100 (Mb/s) 以太网介质访问控制器芯片的设计与实现, 介绍了芯片的架构和主要模块的设计方法, 给出了仿真结果.芯片采用0.25μm CMOS工艺流片, 工作电压@ 为2.5 V/3.3 V.测试表明, 芯片性能完全符合IEEE802.3标准, 达到了设计要求.
                非对称集群存储系统的块虚〗拟化方法
                范中磊
                2011, 28(6): 5-7.
                摘要:
                非对称集群存储系统以其在高I/O性能、高可扩展和易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存储虚拟化是提ζ 高其可扩展性和易管理性的关键技术卐之一.从构建智能存储路由器的思路出发, 提出了一种分层映射的块虚拟化方法, 可实现资源的集中式管理和分布式映射.该方法支持物理存储资源的动态添加, 从而㊣可使整个存储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RNS与Delta-Sigma编码的位数据流的数值转换〗算法及硬件实现
                佟国香, 李毅
                2011, 28(6): 8-11.
                摘要:
                利用RNS (余数数制ω 系统) 可以执行并行⊙的数据处理以及实现快『速无进位算法, 在VLSI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设计中表现出低功耗、占用面积小和◆时延少等优良特性.根据中国剩余定理, 基于(2n-1) 2n (2n+1) 模组, 利用Verilog语言设计】了RNS到位数据流的数¤值转换接口电路.以使传统的多位数 (Bit) 的◥复杂运算转化为多个并行的较少位数的◇简单运算, 从而〒降低单次运算的复杂度、时延和功耗.该转换电路々面向“Σ-Δ”编码的◢数据流, 不同于传统的二进制数据转换, 可以方便地与基于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 的Delta-Sigma系统进行无缝连接.
                数据↘集的分形维数及其算法实现
                吴新玲, 周国强
                2011, 28(6): 12-15.
                摘要:
                基于数据库和数据挖掘等应用领域的需求, 介绍了计盒维数和广义分形维数的定义, 重点︼介绍了基于多层网格结构的分形维数的线性计算算法, 并对算法的数据结构提出了改进方案.新☆的数据结构保持了算法的线性, 降低了算法∏的空间复杂性, 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基于PDS和ENNS的快速K-Means聚类算法
                禹贵辉, 潘志斌, 乔瑞萍, 邹彬, 姜彦民
                2011, 28(6): 16-21.
                摘要:
                在将部分◥失真搜索算法PDS, 等均值最近邻搜↑索算法ENNS集成到K-Means算法迭代过程中的基础上, 进【一步利用迭代过程中已获取的历史索引信息构造优先搜索序列来减小K-Means算法的∞计算量, 降低时间开销.实验结♀果表明↓, 此算法提高了聚类的速度, 在利用标准测试Lena图生成不同尺寸码书「的情况下, 能够ζ将计算时间降至传统全搜索K-Means的8.6%~4.5%.
                使用SystemC设计片上自演化系统
                王晓艳, 姚睿
                2011, 28(6): 22-25,30.
                摘要:
                提∩出片上自演化系统的概念和基于SystemC的片上自演∩化系统设计方法, 给出片上自演化系统的总体结构, 使用SystemC建模搭建自演化系统实※验平台.以典型低通切比雪夫滤波器为例, 验证了实ㄨ验平台的有效性.使用SystemC设计自演化系统既可在较高的抽象水平搭建自演化系统模型, 加速验证、性能分析和探索系统结构, 又可方便地进行软硬件协同设计, 并最终达到硬件实现.
                多♀标准宏块预测与边界强度计算的VLSI架构及应用
                陶昱良, 何卫锋, 王琴, 毛志刚, 李涌伟, 郑吉君
                2011, 28(6): 26-30.
                摘要:
                提出一种支持H.264 High Profile 4.1和AVS JiZhun Profile 6.0的多标准宏块预测与边界滤波强度↓计算的VLSI架构, 该架构根据解码器的▅算法特点, 实现了H.264和AVS标准中控制占优的帧内模式预测、帧间运动矢量预测以及边界滤波强度计算算法, 能应用于当前▓的可重构多媒体系统.对该架构进行实现后, 采用TSMC 65nm工艺综合, 工作频率可达到←312 MHz, 解码一个H.264和AVS宏块最大分别消耗351和189个时钟周期, 能够满足H.264和AVS高清 (1080p) 实时处理的需求.
                一种16位高速数模【转换器(DAC)的设计与实现
                孔瀛, 王宗民, 许军
                2011, 28(6): 31-35.
                摘要:
                基于Mixed-Signal CMOS工艺, 设计了一种采用分段式电流舵结构的高速高精度DAC.电路设╲计中同时在该DAC的内部电路中采用了一∞种新的电流校准技术, 既保证了DAC电路的高精度, 又减小了梯度误差的影响◣.电路流片后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 该16位DAC在400MSPS转换速率下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一种结合分↙离滤波器与局部二进模式的快速人眼定位方法
                邓亮, 张新曼, 许学斌, 沈虹晖, 张海涛, 韩九强
                2011, 28(6): 36-40,45.
                摘要:
                为了解决低质Ψ 量人脸图像中的快速人眼定位↙问题, 提出一种结合分离滤波器与局部二进模式 (LBP) 的快速人眼定位算法, 该方法快速ξ 有效地计算多尺度局部二进模式 (LBPs) 值, 并且利用串级ㄨ的思想, 结合分离滤波器与LBP, 进行快速精确的人眼定位.仿真实验【表明, 与一般的LBP方法相比, 该方法在保证人眼定⌒ 位精度的同时, 具有更快的计算速度, 在BioID人脸库中, 在两个尺度上计算, 平均每幅人→脸图像的计算时间下降近40%.
                基于视点的分块LOD大规模地形生成算法研究
                原庆红, 韩燮
                2011, 28(6): 41-45.
                摘要:
                针对虚拟战场环境仿真中构建大规模地形的速度问题, 介绍了一种基于视点和分块的LOD大规模地形生成算法, 能够快速地构建海量数据的地形模型.该算法首先对海量地形▲数据分块后以四叉□ 树结构存储;然后应用简单的圆锥视景体快速⌒裁剪地形块, 丢弃与视景体相离的地形块, 对于与视景体相交地形块剪裁出位于视景体内的四叉树结卐点.根据视点到节点距离〇和地形本身的粗糙度, 选用◇合适的LOD渲染地形, 最后应用基于视点的方法消除裂缝.在数据▼相同情况下, 该算法比四叉树算法减少约1/2时间, 并且更逼真地生成了大规模数据地形.本算法也可用于逆向工程设计中重建物体等问题※.
                一种适用于Buck型DC/DC变换器的高精度片上电流采样电路
                吴了, 郭苗苗
                2011, 28(6): 46-50.
                摘要:
                电流采样电路作为电流控制的DC/DC变换器重要组成部件之一, 其精度和响应速度已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提出的电流采样电路没有使用运算放大器, 简化了电路结︽构, 降低☆了功耗.同时, 电路中引入的补偿电流进一步提高了采样的精度∑ .基于0.5μm CMOS工艺实现该电路, HSPICE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较高的采样精度, 最高可达99.9%, 且在负载、输入电压、温度变ζ 化时〖, 采样精度波动很小.
                基于概率补偿的无哈夫曼树变长压缩编码
                杨多星, 刘蕴红
                2011, 28(6): 51-53,57.
                摘要:
                现在广泛使用的压缩编码方法都要通过哈夫曼树来实现, 这样围绕着哈夫曼树就存在着¤许多运算过程.为了化简编码过程, 提出了一种无需哈夫↓曼树就能实现的变长最佳编码方法, 通过一个概率补偿的过程, 可以直接得到所有∏信源的最佳码长.知道码长和概率后也无需通过哈夫曼树就可以确定最后的编码, 并且可以证明结果满足变长最佳@编码定理和前缀编∩码.经测试, 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得到变长最佳编码, 并简化了变长编码的运算存储△过程.
                一种基于ξ节点能量的机会网络概率路由算法
                袁俊玲, 陈莉
                2011, 28(6): 54-57.
                摘要:
                在机会网络中, 节点之间可能不存在端到端的路径.为了节省网络中节点消耗的能量, 在概率路由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能量的概率路由算法 (Energy-based Probabilistic Routing Protocol using History of Encounters and Transitivity, EBPROPHET) .首先, 计算两个节点相遇时节点的通∮信开销, 然后相遇节点的剩◣余能量作为一个参量引入算法, 选择节点剩余能量多的节点作♀为转发节点, 最后, 进行消息①的转发.仿真表明, EBPROPHET算法具有良好的路由性能, 降低了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 延长了◣网络的生存周期.
                一种基于iSCSI协议的︽动态扩容机制
                田龙, 张延园, 张晓
                2011, 28(6): 58-61,66.
                摘要:
                为了解决海量存储系☆统研究过程中PB级硬件需求过高的问题, 实现了一ㄨ种基于iSCSI协议的容量仿真技术, 通过分析文件系统的格式, 进一步提出了更具通用性的地址映射方案和动态扩容机制.目前iSCSI提供了远程存储机制, 在此基☉础上使用一定大小的文件模拟磁盘, 并对磁盘容量进行虚拟扩大和地址映射管理, 实现了小文件到◆大磁盘的仿真, 同时对动态地址映射方案下的〓动态扩容机制予以介绍.最后通过实验对虚①拟磁盘和普通磁盘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 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一种电压控制CMOS电调谐第二代电流传输器(ECCⅡ)
                李沁莲, 陈向东, 王丽娜, 梁建
                2011, 28(6): 62-66.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电压跟随能力强、功耗低、调节ω范围大的CMOS电调谐第二代电流传输器 (ECCⅡ), 通过引入对称的CMOS电流舵◥电路, 保证↑了电流传输精度, 电流增益连续可调, 调节因子-2≤K≤2, 同时避免了电流镜的过多使用, 减小了电流损耗.采用电压调控方式, 增大◤了电流输入范围;将电流→输入端和电流加减电路隔离, 保证了精确的≡电压跟随能力.采用TSMC 0.35μm工艺参数, 在±1.5V电源供电的条件下对电路进行了Hspice模拟, VY/VX, 和IZ/IX的-3 dB带宽分别∞为83.5 MHz和136 MHz, 功耗为1.7515 mW.该电路在♀可调谐连续时间电流模式滤波器的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相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的仿真研究
                郑征, 王聪, 孔德宁
                2011, 28(6): 67-69,73.
                摘要:
                基于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原理与结构组成, 采用电压定向的不定频直接功率控制 (VO-DPC), 通过对其控制结构的分析, 建立其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根据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直接㊣功率控制的控制算法简单, 而且可以提高整流器的功【率因数, 有效」降低谐波含量.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资源受限项目扩展调度方法
                孙晓雅, 林焰
                2011, 28(6): 70-73.
                摘要:
                针对资源受限的项目调【度问题, 提出了一种离散粒子群算法与※扩展调度机制相结合的优化方法.离散粒》子群算法中每个粒子的位置代表一组项目任务的优先权, 迭代中通过交叉策略和局部搜索策略来更新粒子的位置, 这既保持了粒子位置的离散性, 又增加了粒子的多样性, 避免早熟收敛.每个粒』子的位置通过扩展串行调度机制转换成可行的调∑ 度方案.实算表明, 扩展调度机制的引入显著地加速了收敛的进程, 提高了解的精度.这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扩展№调度优化方法是求解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问题的有效方⌒ 法.
                基于SoC和软硬件协同处理的可重构JPEG2000实现
                王怡倢, 李会方, 罗鹏, 吉作约子
                2011, 28(6): 74-78,83.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SOC、具有可重构功能的JPEG2000软硬件协同实现方案.重点分析并实现了一种提升9/7、5/3算法的统一№流水线结构.对于标准算法中的彩色变换、内容模型生成模块、Tier1编码和MQ编码器采用硬件加速处理, 并对▅图像预处理单元、Tier2编码和系统控制功能则采用软件在NiosⅡ嵌入式系统上⊙实现.最后采用∏以Altera公司的EP3C25F672作为核心芯片的开发系统, 对该算法☆进行了软、硬件仿真, 结果⌒证明采用软、硬件协同处理, 能有效地克服JPEG2000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速度和╱灵活性之间的」瓶颈, 具有计算效率高和芯片利用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无线传感网络与以太网无缝结合的应用研究
                顾霞萍, 赵伟, 王宜怀, 钱仇圣
                2011, 28(6): 79-83.
                摘要:
                根据目前无线传感网络无法直接接入以太网的现状, 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提出了eWSN交换机 (使用以太帧格▽式的WSN交换机) 、EI-eWSN交换机 (带以太网接口的eWSN交换机) 以及逻辑网络节点的概念,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TCP/IP协议的无线传感网络系统.系统将以太网地』址应用于无线节点, 并将数据封装◤成以太帧格式进行传输, 实现了无线传感网络与以太网的无缝结合.
                基于T_RBAC的CSCW系统访问控制模型研究
                梁泽梅, 李蜀瑜
                2011, 28(6): 84-87.
                摘要:
                在TBAC和RBAC的基础上, 综合两者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 即基于T_RBAC的CSCW系统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延用RBAC作为系统的总体构架, 在原来的RBAC中加入任务的概念, 再将角色与任务, 权限与任︻务联系起来, 通过任务来实现对权限的动态管理.将工作流程的外部状态引入到访问控制模型中, 与任务的内★部状态共同作用, 控ω 制任务权限的分配, 满足了CSCW系统协同工作的特点.
                一种有效的高维分类数据聚类方法研究
                贾俊芳, 李德玉
                2011, 28(6): 88-91.
                摘要:
                随着数据规模的不断增大, 提高K-modes聚类算『法或模糊K-modes聚类算法的运行效率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高其算法执卐行效率, 提出了ξ一种基于分治法的高维分类数据聚类方法.该方法并不是一次性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聚类, 而是将分类数据集分成若干个子集, 对每个子集同时进行聚类, 最后对聚类结果进行融合以形成最终的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情况下较传统的方法在聚类的速度上有显著的提高.
                基于FGM-MRF模型的图像分割
                苗晓锋, 高荣国
                2011, 28(6): 92-94,99.
                摘要:
                利用Ward聚〓类将图像进行初始分割, 其♀结果作为基于空间邻域信息马尔可夫随机场 (MRF) 模型对图像再次分割的初值, 图像分割的先验概率采用Ising模型, 通□ 过有限高斯混合模型 (FGM) 描述图像像素灰度的条件概率分布, 利用期望-最大 (EM) 算法估计条件概率分布ㄨ模型参数, 用迭代条件模式 (ICM) 局部优化方法, 获得最大◤后验概率 (MAP) 准则下的图像分割结果.通过与其他相关算法分割结果相比较, 这种算法能够明显改善分割效果.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失效的可靠性研究
                徐雪鑫, 梁家荣, 宋小天
                2011, 28(6): 95-99.
                摘要:
                针对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性计算复杂, 资源消耗大的≡问题, 提出↓一种可靠性计算的快速算法.和直接用容♀斥原理计算相比, 该算法包含更少的项和◆算术运算, 通过不交和运算生成一些新网络来计算各个节点到sink节点的可靠性或者得到可靠性的表达式.所得到的⊙中间网络结构简单, 可靠性容易『计算.最后通过算例演示和算法复杂度分析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一种用于温补晶振的EEPROM修调电路々设计
                沈红莉, 徐静平, 钟德刚, 雷青松
                2011, 28(6): 100-104.
                摘要:
                设计了一种用于温度补※偿晶体振荡器 (TCXO) 的数字修调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 (EEPROM) 电路.该电路具有正常工作模式和RAM WRITE、EEPROM WRITE、EEPROM READ三种测试模式, 用于TCXO中模拟补偿电压的修调.在SMIC 0.35μm工艺下, 采用HSPICE工具对设计的电路进行了仿真与验证, 结果表明该↑电路具有可靠性高和功耗低的优▲点.
                基于B树的否定选◥择算法及其应用
                许小润, 吴贵芳, 张庆华
                2011, 28(6): 105-108,112.
                摘要:
                针对传统的方法在带钢㊣ 表面缺陷图像①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B树的否定选择算法.根据影响成熟检测器生成的因素, 通过低频和高频变异生成初始检测器集合, 改变检测器的表示方式, 以数值型的检测数代替二进制字符串形式的检测器, 提取●自体数值、检测数值和待检数值, 使用B树建立索引并构建自体信息树和检测信息树, 来实现㊣其质量检测.实验表明, 该方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图像检测算法, 提高了检测效率.
                应用于14bit SAR ADC的高精度比较器的设计
                陈幼青, 何明华
                2011, 28(6): 109-112.
                摘要:
                基于预防大锁存理论, 设计了一款带有三级前↓置运算放大器和latch再生电路的高精度比较器.为了实现高精度, 采用了输入失△调储存 (IOS) 和输出失调储存 (OOS) 级联的消失调方法, 有效降低了比较器的输入失调电压.传统的比较◥器动态失调测试方法非常耗时, 为此采用新的带负反馈网络的动态失调测试电路, 从而大大提高了比较器的设计和仿真效率.Hhnec CZ6H (0.35μm) 工艺下, 仿真表明, 比较器能够分辨的最小信号为33.2μV, 满足14 bit SAR ADC对比较器的性能要求.
                不确定奇异系统的模糊保成本控制
                史德嘉, 王莉, 刘志强
                2011, 28(6): 113-117.
                摘要:
                基于T-S模糊模型, 研究一类具有状态和输入滞后的≡不确定奇异系统的模糊保成本控制◤问题.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 (LMI) 的可解性, 给出了状态反馈保成本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 该条件保证闭环系统是二次型稳定的, 还能获得闭环成本↓值的上界, 所有结果均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基于双向牵引技术的射频功放设计与仿真
                高金辉, 李迎迎, 丛密芳
                2011, 28(6): 118-121.
                摘要:
                射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通信系统ξ 的核心部件, 其输出功率和附加效率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现有方法很难在功率和效率之间取得一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文中在综合考虑谐波←分量以及负载阻抗、源阻抗对输出功率和附加效率影响的基础上, 采用新型多谐波双向阻抗牵引技术, 结合实例设计了一种高效率的射频功率放大器.在ADS中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功放在获得最佳附加卐效率的同时又有较高输出功率, 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SoC的存储器Wrapper设计及故障测试
                谈恩民, 马江波, 秦昌明
                2011, 28(6): 122-125.
                摘要:
                在系统芯片SoC测试中,存储器的可靠性测试是一项非常重要内容.IEEE Std 1500是专门针对嵌入式芯核测试所制定的国际标准∩,规范了IP核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标准接口.基于此标准完成针对SoC存储器的Wrapper测试壳结构和控制器的设◆计.以32×8的SRAM为测试对象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的诊断出存储器存在故障.
                基于入侵检〗测的分布式防火墙的应用研究
                胡平, 李臻, 彭纪奎
                2011, 28(6): 126-130.
                摘要:
                针对分布式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各自存在的不足, 文中提出基于入侵检测的分布式防火墙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主⌒ 机防火墙内部增加入侵检测模块, 形成一种动态分布式防火墙.主机防火墙过滤模块◢通过修改数据包结构以减少入侵检测量, 入侵检测结果快速返回管理中心, 及时动态更新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解决了分布式防火墙策略更新慢、内部通信被非法〗用户截获、无法及时╳发现入侵攻击等问题, 同时也解决了入侵检测模块的★数据检测量大和无法阻◣断攻击等问题.
                一种基于LEACH协议的阈值模式簇头更换算法
                许建真, 郭丽, 台德鑫
                2011, 28(6): 131-134.
                摘要:
                针对传统LEACH协议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通过改变原有LEACH协议中簇头以轮为单位更换的方案, 采用多个条件判定其簇头节点是否变更, 从而节省簇头更换所带来的能量消耗, 增加了数据传输总量, 可以增加sink节点接受到的数据总量.仿真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LEACH协议相比, 改进后的算法LEACH_CHE具有更高的能量使◆用率, 更长的ぷ生存时间而且接受的数据量更多.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主动反馈的反垃圾邮件技@ 术的研究
                蒙海涛
                2011, 28(6): 135-137.
                摘要:
                在分析传统垃圾邮Ψ 件过滤技术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用户反馈的反垃圾邮件技术.通过引╳入用户反馈机制, 使用神经网络分类方◎法, 构建面向特定用户的过滤器, 从而进行垃圾邮件过滤.实验证明,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误ㄨ报率, 提高反垃圾邮件系统的可用性, 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一种新的嵌入式Linux实时调度算法
                霍华, 崔欢欢
                2011, 28(6): 138-141.
                摘要:
                针对现有实时调度ζ 算法在实时性能上的不足, 提出了▅一种新的实时任务分类调度算法, 根据实时任务的到达情况进行↘分类, 划分为周期任务和非周期】任务, 并对不同类型的实时任务使用不同的改进的实时调度算法.通过实验, 证明此算法与现有实时调度算∩法相比, 综合实时性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基于着色Petri网的汽车关键零部件协同设计平台
                周爱国, 王闻莉, 陆亮, 周治平, 高卫民, 戴轶
                2011, 28(6): 142-147.
                摘要:
                在基于Web的协同设计平台上, 引入了工作流管理的概念, 用着色Petri网 (CPN) 定义、分析、优化的工作流流程模型, 应用于平台的任务路由.此平台协同设计的理念配合CPN定义的流程模型, 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分配, 项目Ψ的进度分析, 以及协调设计成员间的◤工作, 它将为汽车产品的协同创新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开发环境.
                LS-SVM在桥梁※结构健康预测评估中的研究
                于重重, 王竞燕, 谭励, 涂序彦, 杨扬
                2011, 28(6): 148-152.
                摘要:
                桥梁的结构变形包含的桥梁∮结构内涵信息丰富, 具①有非线性、时序性和样本ぷ容量小的特点.利用支持向量★机, 以杭州湾大桥实测变形数据↘为研究对象, 提出了基于LS-SVM的桥梁结构变形预测模型, 通过实验证明了运用其对桥梁结构健康状况ㄨ进行评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并且通过实验结果对比显示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在变形预测中的优势.
                一种基于角点的直线段特征提取新方法
                李竹林, 刘芬, 赵宗涛
                2011, 28(6): 153-155,159.
                摘要:
                直线特征的提㊣取是图像分析、理解以及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关键技术.然而, 由于直线端■点定位难、直线易受损等因☉素, 使其成了一项挑战性很强的任务.由此提出一种基于SUSAN角点】算子的直线段提取方法, 解决了直线两端不易定位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效率高、准确性好、抗噪能力强, 检测率达到90%以上.该方法提取的直线对目标的识别与三维重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研究
                田雨波, 潘朋朋
                2011, 28(6): 156-159.
                摘要:
                针对BP神经网络初始权阈值的确定所具有的随机性和各个隐含层神经元数的不确定性, 通过利用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来同时优化神经网络的初始权阈值和结构.首先通过混合粒子Ψ群优化算法来确定一←个较好的搜索空间, 然后≡在这个解空间里再通过BP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和学习, 搜索出最优的网络结构和权阈值.通过Iris模式分类、Wine模式分类问题和广义异或问题来对该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 相比遗传算法等其他算法, 该模◤型可以获得更高的正确识别率, 结果表明此方法是可行的.
                基于CMN和PMC算法的语音增强失真补偿方法研究
                苗玉杰, 刘雪飞, 张晓敏
                2011, 28(6): 160-162,167.
                摘要:
                语音增强技术︽在低信噪比情况下, 由于⊙语音增强带来的失真使得系统的识别性能严重下降.因此ξ 提出一种结合特征空间的倒谱均值归一▆化算法(CMN)和模△型空间的并行模型合并算法(PMC)的语音增强失真补偿技术.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有效提高了低信噪比情况下的语音信号识别率.
                一种基于Trie的快速IP路由查找算法
                郜国良, 李广军
                2011, 28(6): 163-167.
                摘要:
                Internet的飞速发展要求〗核心路由器能够实现快速的分组转发和路由更新功能, 实现这一功能的关键是路由表的组织结构和快速的路由查找算法.提出了带有转发域信息树的多分支Trie结♀构路由查找算法, 它由固定步长的@多分支Trie结构的路由表和转发域信息树两部分组成.对于一个长◎度为w的路由◣前缀, 其查找、插入、删除路由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 ((w-m)/n+1), 其中m、n为Trie树的步长.它解决路由查找过程中快速更新的问题, 具¤有算法简单、查◇找速度快、易于更新、空间利用率高、便于向IPv6过渡等优点.
                MapReduce并行编程架构模型研究
                江务学, 张璟, 王志明
                2011, 28(6): 168-170,175.
                摘要:
                针对高质量︻高效率的MapReduce应用程序的开发, 分析了基于Hadoop MapReduce模型的⌒ 工作机制, 从开发类库级阐述了MapReduce并行工作流程, 提出了一个具有通用性的MapReduce开发框架原型, 对开源的Ma-pReduce模型的改进作了一◣些展望.
                基于SVM的医学图像分类器@的设计
                华翔, 孙蕾
                2011, 28(6): 171-175.
                摘要:
                提出了一个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医学图像分类器.能提取形状和纹理特征作为分类算法的特征输入, 进行计算□ 机辅助诊断.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机新算法, 解决了当两类中的样本数量差别较大时, 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能力将会下降的问题.实验表明, 在小样本、两类样本数量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 该算法有着较强的分类能力, 可以极大地提高医学图像◆分类的效率和准确性.
                微波传输网络网管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马素刚, 王亚刚, 李宥谋
                2011, 28(6): 176-179.
                摘要:
                为了对现有微波传输设备进行远程管理,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微波传输网络的◆网管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在原有设备上增加了网络︼管理模块, 扩展了网络ω接口, 实现了Agent程序.编写专用〓管理站软件, 通过SNMP协议对整个网络进行管理.该方案只利用传统微波链路的一ㄨ个时隙 (64 kb/s), 实现了网管数据的快速转发, 能够对所有设备实施集中监控.
                一种VHF频段高性能定≡向耦合器的设计与实现
                胡桐宁, 李冬, 杨军, 余调琴
                2011, 28(6): 180-183.
                摘要:
                设计了一种用于功率检※测和获取的无源器件——定向耦合器.首先利用传输线耦合器与集总参数耦合器的等效性, 分析得出了集总参数耦合器各个元件参数与性能指标的︾理论公式.再针对甚高频 (VHF) 频段, 传↘输线耦合器一般无法做到结构紧凑, 而集总参数元器件传输功率的限制等问题, 同时考虑到弱耦合以及高定向性的设计要求, 提出了微带线电感与集总参数相互结合的解决方案】, 并设计出定◥向耦合器的模型.然后, 结合在研RF系统100 MHz中心频率3、00 W传输功率的实际需求为例, 验证了耦合器模型的正确性, 并利用ADS软件对其做出了原理图和矩量法仿真.最后给出了制版后实际测量的性能曲线, 并对测试结果做出♂了分析.
                光纤通道仲裁环L端口的设计与实现
                朱治宇, 何春, 宗竹林
                2011, 28(6): 184-187,192.
                摘要:
                光纤通道(Fiber Channel)是下一代航空电子系统互联的首〇选标准.在充卐分理解FC-FS,FC-AE,FC-AL协议的基础上≡,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提出了※一种仲裁环L端口的总体设计思路,实现了仲裁环网的基本功能.
                基于FPGA的图像卷积IP核的设计与实现
                朱学亮, 柴志雷, 钟传杰, 张平
                2011, 28(6): 188-19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卷积运算IP核的设计方法.充分利用FPGA的并行体系架构和丰富的块存储资源采用规则的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并兼顾可扩展∑ 的原则完成了二维图像卷积IP核的设计, 实现了实时图像卷积运▂算中卷积窗口大小和卷积系数的灵活调整.这种新的卷积IP核在充分节约硬件资源的前提下很好地满足了实际的应用, 使得卷积运算在图像处理应用中↑更加灵活方▃便.
                低压低功耗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设计
                王丽娜, 陈向东, 李沁莲, 梁建
                2011, 28(6): 193-196.
                摘要:
                基于第三代电流传输器, 通过在放大级与输出之间采用隔离补偿电容, 以消除低频零点的方式,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低压低功耗的电流反馈运算放大器.基于TMSC 0.35μmCMOS工艺, 在1.5 V电源电压工作条件下, 采用Hspice在LEVEL49模型参数下对整个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直流增益96.3 dB, 单位增益带宽765 MHz, 静态功耗0.82 mW, 闭环工作状态下有64.3 MHz的固@定带宽.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社团分类研究△
                张兰华, 孙岩, 薛绍伟, 唐一源
                2011, 28(6): 197-200.
                摘要:
                社团分类对研究复杂№网络及其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提出将神经网络的Ψ分类特性应用于社团分类中, 以BP神经▼网络为模型」, 以Zachary研究的俱乐部成员关系网络为测试数据, 利用社团节点与神经网络节点之间关系的相似性模拟社团分类结果, 根据成员关←系图建立邻接矩阵, 利用邻接矩≡阵关系进行实验设计建立BP神经网络, 通过已知样本学习和检验样本检验, 实现成员关系网络的分类模拟, 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文章运用的仿真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一种基于Adaboost.M1的车型分类算法
                卞建勇, 徐建闽, 杨洋, 朱彩莲
                2011, 28(6): 201-204,208.
                摘要:
                神经网络分类器存在容易出现过学习、欠学习、陷入维数ξ 灾以及局部最小等问题,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也存在运算比较复杂, 模型选择和核函数的∑ 构造比较困难的问题, 而贝叶斯分类器只有在训练样本数趋于无▲穷时, 训练结果才趋于真实的模型, 因此, 提出了一种基于Adaboost.M1理论的车型分类算法, 该算法简单易用, 只需要寻找一个精度比随机预测㊣略高的弱分类器, 不需要调节任何参数, 不需要先验知♀识, 而且有足够的理论支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进行车型分类的有效性.
                基于感兴趣区域多特征加权融合『的图像△检索算法
                唐朝霞, 章慧, 吴海华
                2011, 28(6): 205-208.
                摘要: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存在检索性能不高的缺@点.综合兴趣点和多特征融合的优点, 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多特】征加权融合的图像检索算法.采用Harris算法提取图像的兴趣点, 确定感兴趣区域;再采用累积灰□度直方图、共生矩阵和形状不变矩分别提取〒感兴趣区⌒域的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经归○一化后, 最后采用距离函数级融合来度量图像的相似度, 以检索图像.实验表明, 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图像︻的检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