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Cf3Fau'><strong id='Cf3Fau'></strong><small id='Cf3Fau'></small><button id='Cf3Fau'></button><li id='Cf3Fau'><noscript id='Cf3Fau'><big id='Cf3Fau'></big><dt id='Cf3Fau'></dt></noscript></li></tr><ol id='Cf3Fau'><option id='Cf3Fau'><table id='Cf3Fau'><blockquote id='Cf3Fau'><tbody id='Cf3Fau'></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Cf3Fau'></u><kbd id='Cf3Fau'><kbd id='Cf3Fau'></kbd></kbd>

    <code id='Cf3Fau'><strong id='Cf3Fau'></strong></code>

    <fieldset id='Cf3Fau'></fieldset>
          <span id='Cf3Fau'></span>

              <ins id='Cf3Fau'></ins>
              <acronym id='Cf3Fau'><em id='Cf3Fau'></em><td id='Cf3Fau'><div id='Cf3Fau'></div></td></acronym><address id='Cf3Fau'><big id='Cf3Fau'><big id='Cf3Fau'></big><legend id='Cf3Fau'></legend></big></address>

              <i id='Cf3Fau'><div id='Cf3Fau'><ins id='Cf3Fau'></ins></div></i>
              <i id='Cf3Fau'></i>
            1. <dl id='Cf3Fau'></dl>
              1. <blockquote id='Cf3Fau'><q id='Cf3Fau'><noscript id='Cf3Fau'></noscript><dt id='Cf3Fau'></dt></q></blockquote><noframes id='Cf3Fau'><i id='Cf3Fau'></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27卷  第11期

                显示方式:
                一种基于映射阈值的图像@ 增强方法
                李仁和
                2010, 27(11): 1-3,9.
                摘要:
                针对灰度变换中映射范围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映射阈值进行图像增强的新方法.在直方图灰度的映射变换过程中,自动搜索目标区和背景区峰值间的最低点,并将其作为阈值进行关于图∏像灰度范围的映射,以调整图像的灰度覆盖范围,从而实现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增强.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调整图像增强后的灰度动态范围,取得比常规直方图灰度变换更好的增强效果.新方法解决了映射变换中的灰度范围确定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增强方法.
                基于MDA的语义Web服务的组合与验证
                朱正东, 蓝荣贵, 陈彦萍, 李增智
                2010, 27(11): 4-9.
                摘要:
                针对语义组合Web服务的◆验证问题,研究了模型验证相关技术、统一模型语言(UML),提出了基于模型驱动架构(MDA)的组合方法.该方法使用UML类图和用例图对OWL-S进行静态组合建模,使用活动图对OWL-S进行动态组合建模,实现了语义组合Web服务的UML描述,然后将该描述转换为Promela语言代码,在Promela代码之后增加LTL的声明,使用SPIN工具进行正确性、安全性和活性验证.该模型保证了组合过程的正确性.
                一种基于运动搜索的运动检测和边缘检测算法
                刘振宇, 周莉, 陈杰
                2010, 27(11): 10-13,16.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搜索的运动检测和边缘检测算法并估计了其硬件消耗.该算法利用视频编码器在编码过程中的中间过程计算数据,相对传统的视频编码器,以很少的电路结构消耗实现了运动检测和边缘检测两项功能.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快速、有效地获得满意的运动检测和边缘检测结果,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基于DLP的自认证多接收者签密方案
                王之仓, 俞惠芳, 乔小妮
                2010, 27(11): 14-16.
                摘要: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实现了一种基于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问题(DLP)的自认证多接收者签密方案.方案避免了公钥系统中的证书存在问题和密钥托管问题,为具有多名合法接收者的签密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算法简单,安全性高,适合于在实际中应用.
                一种基于双帧动态时间规整的语音识别新方法
                张亚歌, 张太镒
                2010, 27(11): 17-19,2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帧动态时间规整(Double Frame Dynamic Time Wrapping)的识别方法,通过缩小帧匹配距▃离矩阵(Frame Match Distance Matrix)的规模从而减少计算量,提高识别速度.实验表明,基于双帧动态时间规整的识别方法在识别率有所提高的条件下,缩短了识别时间,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一种新颖的向量基-8布斯乘加器的设计
                张喆, 张盛兵, 黄小平
                2010, 27(11): 20-24.
                摘要:
                提出一种新颖的部分冗余向量基-8布斯编Ψ 码乘加器,快速地处理了部分积中的正负三倍被乘数项,并以亚字并行的方式支持单指令多数据流操作,可以完成16*16的有符号乘法运算以及两个8*8的有符号乘法运算.使用了4∶2压缩器进行部分积的压缩,并使用进位控制逻辑来控制短向量间的进位.
                模糊概念图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刘培奇, 张林叶
                2010, 27(11): 25-29.
                摘要:
                模糊概念图作为一种模糊不确定知识表示方法,已经引起人工智能学者的广泛关注.在MORTON提出的模糊概念图表示方法中,用模糊度表示概念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将模糊数学理论同传统模糊概念图相结合,从模糊不确定知识表示方面对概念图进行研究,采用模糊集表示模糊概念图中概念节点和关ξ 系节点的模糊度,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概念图知识表示方法,设计了相应的存储结构,并研究了模糊概念图的匹配操作. 改进的模糊概念图已经应用于主观题自动阅卷方法中,正确率较高.
                正交信号幅度的快速近似计算方法
                何文涛, 徐建华, 叶甜春
                2010, 27(11): 30-32,36.
                摘要:
                用于FFT频谱分析和数字正交解调中的正交信号处理技术,一般都需要快速地计算一对正交信号的幅度.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基于A=aX+bY模型的一线近似算法,该算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速度快,但是会有10%左右的误差.由此提出了一种三线近似算法,在计算复杂度没有明显提高的情况下,计算误差小于1%.
                具有单跳与多跳路由选择功能的层次路由协议
                胡荣, 杨春, 何军, 李奇
                2010, 27(11): 33-36.
                摘要:
                分析了层次路由协议中聚类内部以及聚类之间单跳与多跳路径的能量消耗情况.提出了一种混合路由方案,节点自主地根据剩余能量,与邻居节点的距离,以及当选首领的总时间来竞争聚首,同时为了减小节点远距离通信带来的能量开销,无论是在聚类内部还是聚类之间,节点在数据传输阶段均遵循单跳与多跳路由的选择规则.通过和LEACH,DEEG协议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路由方案不仅均衡了聚类负载,还增加了数据收集次数,有效提高了传感器节点的利用率.
                一种适合血细胞图像分割的改进流域分割算法
                刘莉莉, 王铮
                2010, 27(11): 37-39.
                摘要:
                针对流域分割算法中的过分割问题,提出几点改进:增加预处理,采用改变了流程的流域分割.整个过程是基于局部流域变换的迭代剥离,降低了程序储存空间.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方法能使医学图像中的血细胞区域被有效分割出来,成功地解决了目标粘连现象对后续分析、测量产生干扰的问题.
                可兼容AES-128、AES-192、AES-256串行AES加密解密电路设计
                韩少男, 李晓江
                2010, 27(11): 40-45,50.
                摘要:
                通过分析AES算法的基本原理,对算法中的AES-128、AES-192、AES-256三种不同的加密解密模式进行了综合设计,有效地利用了公共模块,与单个分别实施各个加密解密模式相比,大大减少了硬件电路面积.针对目前AES实现方法中的key产生模块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现电路结构.设计出的串行AES硬件加密〖解密电路经综合后得到的芯片面积为31 286门,最高工作频率为66MHz,可以满足目前的大部分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交换速率的需求.
                一种用于大规模无线传感网RF前端电路的dB线性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黄晓辉, 杨靖华, 郭桂良, 杜占坤, 阎跃鹏, 曾云
                2010, 27(11): 46-50.
                摘要: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大规模无线传感网RF前端芯片的数字控制CMOS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该放大器采用五级增益单元级联结构,每个增益单元采用了固定增益放大器加可编程衰减器的结构,且具有直流漂移抑制功能.增益的变化通过两步完成,R-2R梯形电阻网络实现6dB增益步进,而0.75dB步进由串行电阻网络来完成.后仿真结果表明,放大器的动态范围为10~88dB,0.75dB步进,增益精确度为0.7mdB,最大增益下输出三阶交调点为16.1dBm.可编程增益放大器采用SMIC 0.18μm 1P6M混合信号CMOS工艺实现,核面积约为0.08mm2.
                基于差异和模块重构技术的动态可重构设计
                王开宇, 夏书峰, 刘东旭
                2010, 27(11): 51-54.
                摘要:
                传统的动态重构方案分为基于差异的部分重构和基于模块的动态重构,两种方案存在各自的应用范围.提出了一种将两种方案的优势结合的设计理念,既提高了重构速度又为系统的升级提供了可扩展平台.具体设计了一个由4种不同的超前进位加法器构成的动态可重构系统,通过对系统的布局仿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重构速度和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一种空管系统可靠性评估模型
                黎谦, 杨红雨, 杨凯, 门海艳
                2010, 27(11): 55-58,63.
                摘要:
                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构建了评估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该算法将监督训练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即反馈误差和修正权值,同时自动调整隶属函数的中心值和宽度.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优于BP模型和SOFM模型.
                民航网络自保护模型及其访问控制研究
                杨宏宇, 白雪峰
                2010, 27(11): 59-63.
                摘要:
                提出一种民航网络自保护系统模型,设计其系统结构与分层响应框架,在系统中设计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策略和基于Agent的通信加密机制.实验证明,该系统模型的访问控制策略及通信机制能够有效保护网络自保护系统中的数据安全.
                客户需求获取与分析方法研究
                张超, 刘夫云, 贾焕香
                2010, 27(11): 64-67.
                摘要:
                从客户需求信息入手,提出了一个基于语义Web的客户需求获取与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OWL本体语言对产品的信息模型和客户需求信息进行了描述.然后讨论了基于语义Web的客户需求的推理过程,并通过推理机对客户需求信息进行自动推理,从而获取具体、真实的客户需求.最后结合某企业的电饭煲实例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改进的AHP算法在选择接入技术中的应用
                张超一, 苗建松
                2010, 27(11): 68-70.
                摘要:
                研究了人在选择判断时候的个人偏好和模糊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构造判定矩阵时,采用三角模糊数(a,m,b)法,并进行推广使用.将之应用于运营商在布网做接入时选择某一种具体的接入技术,简单、高效,减弱了决策者的主观经验判断带来的失误,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改进算法评判的客观性.
                一种基于GPU的方差阴影映射改进算法
                吴跃, 马小虎
                2010, 27(11): 71-73.
                摘要: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差阴影映射的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方差阴影映射中引入透视阴影的概念,在后透视空间中生成深度纹理,以牺牲对远处景物的采样率为代价,获得较高的对近处景物的采样率,减少了因采样率不足而导致的像素与纹元之间的误匹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小了光溢出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方差阴影的生成质量.
                基于量子元胞自动机容错全加器的设计
                张南生, 蔡理, 冯朝文
                2010, 27(11): 74-76,81.
                摘要:
                为提高新一代纳米器件量子元胞自动机(QCA)电路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容错1位全加器,然后通过QCADesigner软件来仿真分析1位容错全加器,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及它具有较好的容错性,该设计对复々杂QCA电路的容错性的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SRAM泄漏功耗分析和估算
                陈志强, 潘兰芳, 吴秀山, 吴晓波
                2010, 27(11): 77-81.
                摘要:
                SRAM的泄漏功耗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需要满足的一个重要指标,对SRAM泄漏功耗的估算也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分析SRAM的结构组成,建立各组成部分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泄漏功耗模型,利用建立模型进行功耗估算.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能够对不同尺寸的SRAM的泄漏功耗进行快速的估算,而且误差可以接受.
                一种基于并行处理技术的插值滤波算法及其FPGA实现
                邓军, 杨银堂
                2010, 27(11): 82-85,90.
                摘要:
                插值滤波器性能直接影响■到全数字接收机的误码率,设计性能良好且易于硬件实现的插值滤波器是设计全数字接收机的关键.在对已有的拉格朗日立方插值滤波器Farrow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使用了并行处理技术来提高滤波器的速度,并对该算法结构进行了仿真,在FPGA上实现.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结构有更快的运行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某型超近程主动防护雷达跟踪滤波算法研究
                李德世, 李涛
                2010, 27(11): 86-90.
                摘要:
                为了研究某型超近程主动防护雷达跟踪滤波算法方案,建立了仿真分析模型并提出了拦截点预测误差椭球的方法,仿真对比了基于卡尔曼滤波、α-β滤波和最小二乘法滤波三种算法的效果,并结合主动防护系统的工作特点,提出雷达跟踪滤波算法方案的建议.
                一种确保电子病历传输安全性的模型
                胡建理, 李小华, 周斌
                2010, 27(11): 91-93.
                摘要:
                针对电子病历传输中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模型,利用现有的安全技术充分地保障电子病历传输中的安全性.性能分析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满足电子病历在传输过程中对机密性与完整性的要求.
                基于本地码插值修正的GPS信号捕获方法
                潘邦淦, 毛志刚, 谢憬
                2010, 27(11): 94-98.
                摘要:
                提出了对GPS信号平均下采样捕获方法的改进.首先描述了平均下采样方法中峰值幅度受CA码起始位置的影响,从而会造成大量的运算时间.由此角度出发,通过FFT变换基插值的方法修改本地码,不仅避免了峰值衰减,而且在无需大量增加硬¤件资源的情况下,把捕获的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
                FC-ABS调度算法及在NCS中的应用
                毕经存, 张璟, 杨卫军, 樊莉
                2010, 27(11): 99-101,105.
                摘要: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 Control Systems, NCS)节点中的非周期任务,设计了一种FC-ABS调度算法.该调度算法可以根据非周期任务的时间特性采取不同的调度方式,并通过反馈调度减小非周期任务调度对周期任务的影响.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
                智能视频监控中异常行为识别研究
                陈颖鸣, 陈树越, 张显亭
                2010, 27(11): 102-105.
                摘要:
                通过对HSV空间阴影检测与RGB空间阴影检测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方法对消除阴影的效果,得出采用RGB空间阴影检测方法消除阴影对运动目标的识别更为准确.通过给出人的异常行为判别准则来识别运动目标是否属于消失、攀爬、跌倒等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基于迹正交的多用户满分集空时编码方案
                邓冬虎, 李宏伟, 朱仁飞, 于涛
                2010, 27(11): 106-108,11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迹正交(Trace-Orthogonal)的适合于多用户MIMO传输系统的全分集空时编码(Space-Time Coding)方案.通过引入该码型,可以使得多用户MIMO传输系统可以获得满分集增益,以保证在高信噪比下有较好的误比特性能.并且可以通过改变码型的构造矩阵,来改变用户信息的传输速率.而MMSE检测算法对于该码型仍然适用,与ML检测相比,译码时复杂度大大降低.
                一种面向入侵检测的改进AC算法
                徐红, 秦志光
                2010, 27(11): 109-112.
                摘要:
                在研究入侵检测系统中AC算法应用3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AC算法--双重压缩AC算法.在算法中设计了新的AC状态自动机存储空间压缩方法,并给出与之对应的匹配流程.在Snort中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双重压缩AC算法的空间和时间性能比基本AC算法分别提升了52.2%和73.5%.
                GPS信号并行捕获中互相关干扰的消除
                曾丹丹, 何文涛, 徐建华
                2010, 27(11): 113-116.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峰值相减法,用于在并行捕获中消除互相关干扰.仿真表明,该算法可以至少消除95%的互相关干扰,在整个定位算法的第一步消除互相关干扰,减轻了后面算法消除互相关干扰的负担,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远程数据复制系统的日志保护机制研究
                胡金鹏, 张延园, 姜楠, 李晓宇, 肖强
                2010, 27(11): 117-120.
                摘要:
                提出了一种减少日志溢出的DCM方法,论述了它的原理及实现算法.该方法在远程数据复制系统中得到了实现,在维护系统的高可用性的同时,减少了日志溢出的次数,降低了日志在发生溢出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且可以控制系统的数据相位差.
                自适应遗传算法在场强传播损耗预测中的应用
                杨云, 冯亚
                2010, 27(11): 121-123,127.
                摘要:
                针对移动通信场强传播损耗预测中统计模型的精度问题,通过将已有的统计模型转化为目标函数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场强传播损耗预测的方法.该方法对自适应遗传算法中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进行改进,既克服了简单遗传算法中早熟、精度低等问题,又大大提高了搜索速度.将其运用到实际场强传播损耗预测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收敛速度快,而且显著提高取得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在场强传播损耗预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SpaceWire路由器动态加权轮询仲裁器的设计与实现
                李硕佳, 王剑峰, 王竹平
                2010, 27(11): 124-127.
                摘要:
                研究了SpaceWire路由器中使用的仲裁机制,提出了ぷ一种动态加权轮询仲裁算法,并且依据这一算法设计了仲裁器模块.动态加权轮询仲裁算法是基于优先级算法和轮询算法混合的仲裁策略,它的特点是避免了优先级算法中,高优先级的端口在提出数据转发请求后独占输出端口的情况,同时也解╳决了轮询算法中各个端口获取服务的权重过于平均的问题,路由器可以根据与之连接的不同有效载荷的性能要求,分配基础权重,具有较高实时性要求的有效载荷能及时转发数据,降低延迟时间.最后介绍了仲裁器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LCS的多机器人路径规划控制体系结构
                邵杰, 杨静宇
                2010, 27(11): 128-131.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分类器的多机器人混合分层体系结构.体系协作规划层中的人工势场√栅格法、协调规划层的学习分类器广播操作及行为控制层的多机器人DSP控制系统,易于实现多机器人间的通信联络及系统的扩充,提高了整个多机器人系统的实用性、实时性和可靠性.
                “线性结构”Ad Hoc网络按需路由协议的性能研究
                盘莉莉
                2010, 27(11): 132-134,138.
                摘要:
                "线性结构"的Ad Hoc网络有很多的实际应用.采用OPNET建立"线性结构"的Ad Hoc网络,对典型的按需↑路由协议DSR和AODV的接收分组数量、路由负载、信道接入时延、吞吐量等参数进行了仿真比较,为"线性结构"的Ad Hoc网络选择路由协议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小波和主元分析的容差电路的故障诊断方法
                孟凡斌, 唐圣学, 谭子尤
                2010, 27(11): 135-138.
                摘要:
                提出了结合小波分析与主元分析的容差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系统方法.利用小波变换作为工具,对信号进行消噪和用小波系数提取能量信息.主元分析具有数据压缩及特征提取的特性,对提取的能量信息进行主元分析,能有效的减少特征向量的维数,简化分类器的结构.电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快速容差电路故障检测与定位,具有准确率高的特点.
                用于可重构计算的FPGA开发平台的研究
                李炳新, 汪波, 张辉
                2010, 27(11): 139-142.
                摘要:
                研究了基于PCI总线和多片FPGA的可重构计算平台.采用PCI9054实现PCI总线接口,通过配置桥接FPGA实现计算机与算法FPGA的数据通信,两片算法FPGA用于并行处理数据.桥接FPGA配置灵活,易于多片算法FPGA扩展,算法FPGA并行处理数据效率高,算法设计通用性强.计算机与算法FPGA数据传输达40Mb/s,算法FPGA实际数据吞吐量为1.28Gb,适合实现视频和音频压缩、数据加密、解密等计算密集型算法.
                一种STL中交错三角片的识别与删除算法
                章雅娟, 姜晓峰
                2010, 27(11): 143-146,150.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STL表示的三角网格模型中交错三角片的识别与删除算法.该方法首先对STL三角网格模型重新建立拓扑关系;接着将网格模型包围盒划分◆成若干个小的立方体包围盒,并记录和各立方体包围盒相贯的三角片ID号;然后检测单个立方体包围盒中的三角片包围盒空间是否重叠,在空间重叠的基础上进一步检测两个三角片是否交错;最后将所有标志为交错的三角片及其拓扑关系删除.算例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并优化了逆向工程相关应用中三角网格模型的质量.
                一种flash存储器的灵︻敏放大器设计
                王艺燃, 于宗光
                2010, 27(11): 147-150.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高速低工作电压的嵌入式flash灵敏放大器,该灵敏放大器由一个新型的位线稳压器和一个折叠共射-共基放大电路组成.基于0.13μm标准CMOS单元库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灵敏放大∑器在-40℃~150℃的温度范围内有快速的读取速度,在最差工作环境下读取时间为17ns,最佳工作环境下为10ns,常温1.2V条件下的读取时间为12.5ns.
                网络设备工作负载综合预测研究
                张靖
                2010, 27(11): 151-153,157.
                摘要:
                充分利用现有成熟预测模型的优势,取长补短,合理选取预测模型,结合负载影响因素,串联或者并联各模型输入或者输出,综合预测,进行网络设备动态负载预测.综合利用灰色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对其算法加以改进来提高预测准确度,分析并提出了一种综合预测模型,给出了具体的预测方法以及过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提高了预测精度,达到了预测目的.实际应用证明,该模型及方法在网络设备@负载定量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有较好的参考和使用意义.
                近▃邻传播聚类算法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的应用
                黄旭, 吕强, 杨凌云, 钱培德
                2010, 27(11): 154-157.
                摘要:
                聚类是蛋白质结构预测中重要的后处理步骤,许多结构预测中都采取了不同的聚类算法.而AP聚类算法通过在数据点之间传递消息,经过若干次迭代后达到一种稳定状态,是构思巧妙的聚类算法.文中把AP聚类算法应用于蛋白质结构预测中,并在7个不同的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在采用RMSD进行结构相似性度量的情况下,AP算法有67%的结果优于Rosetta聚类算法或相当,是一种适合蛋白质结构聚类的算法.
                平行搜索算法求解约束问题
                赵空, 李文辉, 袁华
                2010, 27(11): 158-161,165.
                摘要: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运用数值方法求解,最普遍的是采用牛顿迭代法,当初值发生微小变动时,用这种方法求解可能会发散或者收敛々到一个用户不想要的解.由于设计者在初始设计阶段的随意性,往往使得系统的初始条件不好,使牛顿法难以收敛.通过分析传统的数值方法在非线性方程组解中的应用,发现存在两大缺陷:(1)对初始点敏感;(2)求解稳定性差.文中提出利用混沌算法的遍历性来解决此类问题.
                一种基于PLI和Simics的微处理器协同验证平台
                周文涛, 樊晓桠, 黄小平
                2010, 27(11): 162-165.
                摘要:
                面向微处理器验证,构建了一种基于Verilog PLI和Simics模拟器的微处理器验证平台.该平台通过Verilog PLI,利用设计的控制模块将待测微处理器设计模型与Simics模拟器相☉连,协同自动化比较运行结果.该平台应用在龙腾≡R处理器的验证中.结果显示该平台有效增加了验证人员对验证过程的可观测性和可控性,具有灵活性高,仿真速度快等特点.
                井下无线传感器网络DV-Hop定位算法的改进
                杨顺, 李龙青
                2010, 27(11): 166-168,172.
                摘要:
                为了满足矿井安全监测和人员定位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V-Hop算法.其主要特点是考虑了定◥位过程中所利用的导标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及与未知节点之间的几何拓扑关系,然后依据一定的原则对参与定位的导标节点进行选择,改进后的定位方法相比原DV-Hop算法具备更优的定位精确度,其适用性也更为广泛.
                ARINC659总线监控卡的设计与实现
                汪迪娜, 樊晓桠, 安建峰
                2010, 27(11): 169-172.
                摘要:
                提出了一种ARINC659总线监控卡的设计方案.介绍了监控卡的系统结构和模块设计,并基于FPGA完成了↘设计实现.该监控卡可判断ARINC659总线接口通信正确与否,具有监听、诊断,处理和通信等功能.经FPGA验证,可正确地对总线上的信息进行监听,为自主研发ARINC659总线提供了▓有效的分析调试手段.
                基于闪存的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设计
                张欣, 刘朝晖, 刘文, 陈萍
                2010, 27(11): 173-176.
                摘要:
                介绍一种基于Flash和FPGA的高速大容量数据存储系统的组成机制和实现方法,并且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流程.在分析了Flash结构和特点的基础上引用并行总线和多级流水技术实现了高速存储,采用ECC数据校验和自动屏蔽闪存坏块的方法提高了数据存储及回放的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存储系统工作稳定,存储∩速度高、容量大、可靠性好.
                基于ARM的智能多串口板监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温婷, 程绪建, 刘晓方
                2010, 27(11): 177-180,184.
                摘要:
                针对某任务计算机系统中多个单板计算机与多串口板之间不能通过背板总线直接进行读、写访问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以多串口板为透明桥梁,通过网络数据包实现▲多个单板计算机与外部设备之间双向数据交互的监控软件解决方案.监控软件充分利用了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的微内核、多任务、组件可裁减特性和消息队列机制解决了同时监听8路外设、实时、大量数据交互等难点问题,实现了一个代码尺寸小、实时性高、处理能力强的监控单元.实验表明:该软件达到了多任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初衷,有效完成了网络与多串口之间的透明互通.
                一种改进型CORDIC算法的FPGA实现
                张建斌, 梁芳, 刘乃安
                2010, 27(11): 181-184.
                摘要:
                为实现CORDIC算法在二、三象限内♀的点的反正切函数的计算,提出了在传统CORDIC算法基础上增加两级初次迭代的改进措施,给出了改进后算法的硬件流水线实现结构,并在FPGA芯片EP1S10F484C5上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后的CORDIC算法的运算结果与反正切函数的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误差很小,可以实现平面上任意一点反正切函数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