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hcmFwp'><strong id='hcmFwp'></strong><small id='hcmFwp'></small><button id='hcmFwp'></button><li id='hcmFwp'><noscript id='hcmFwp'><big id='hcmFwp'></big><dt id='hcmFwp'></dt></noscript></li></tr><ol id='hcmFwp'><option id='hcmFwp'><table id='hcmFwp'><blockquote id='hcmFwp'><tbody id='hcmFwp'></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hcmFwp'></u><kbd id='hcmFwp'><kbd id='hcmFwp'></kbd></kbd>

    <code id='hcmFwp'><strong id='hcmFwp'></strong></code>

    <fieldset id='hcmFwp'></fieldset>
          <span id='hcmFwp'></span>

              <ins id='hcmFwp'></ins>
              <acronym id='hcmFwp'><em id='hcmFwp'></em><td id='hcmFwp'><div id='hcmFwp'></div></td></acronym><address id='hcmFwp'><big id='hcmFwp'><big id='hcmFwp'></big><legend id='hcmFwp'></legend></big></address>

              <i id='hcmFwp'><div id='hcmFwp'><ins id='hcmFwp'></ins></div></i>
              <i id='hcmFwp'></i>
            1. <dl id='hcmFwp'></dl>
              1. <blockquote id='hcmFwp'><q id='hcmFwp'><noscript id='hcmFwp'></noscript><dt id='hcmFwp'></dt></q></blockquote><noframes id='hcmFwp'><i id='hcmFwp'></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27卷  第8期

                显示方式:
                KMP算法在Web服务语义标注中的应用
                曾诚, 李兵, 何克清
                2010, 27(8): 1-3,8.
                摘要:
                对Web服务进行语义标注是指基于领域本体对Web服务进行语义描述,使其能够被计算机所理解,因此●标注算法的优劣直接会影响到Web服务标注的准确率.目前人工标注方法繁琐,而全自动标注方法又无法保〖证其准确性,因此研究半自动语义标注是很有必要的,提出了一种概念相似度标注算法,重点介╱绍了KMP算法在其≡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Web服务语义标注的效率和准确率.
                面向分布式系统集成的Web服务管理方案
                吴靖, 彭启瑞, 李清, 刘永青
                2010, 27(8): 4-8.
                摘要:
                针对我国企业目前普遍面临的分布式应用集成难题,为解决SOA架构下Web服务资源共享管理和跨域访问安全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服务管理方案.通过建立一种服务访问代】理架构和全局认证授权机⌒制,以较低的成本确保了集成系统的安全性,同时采用一种基于全局ID的服务注册发现和动态调用机制,有效提高了SOA系统的敏捷性和松耦合性.该方案在典型集团企业工△程应用中展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价值.
                一种基于身份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广播方法
                曹晓梅, 吴亮, 杨庚
                2010, 27(8): 9-13.
                摘要:
                从基于身份密钥体系出发,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轻量级广播⌒ 方法——IBESB(Identity-Based Encryption Scheme For Broadcasting).首先简要介绍了安全证明基础,然后给出广播算法,并在随机预言模型中就选择密文安全性和完整性给出了基于BDH假设的证明,与经典算法▽在计算复杂性、内存需求等方面进行的分析比较表明,IBESB在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最后讨论了可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一种分↓布式Web服务内容的匹配方法研究
                李文清, 张常有, 段淑凤
                2010, 27(8): 14-16.
                摘要:
                为了提高非结构化对等网络中Web服◤务查找的准确性,研究〖了一种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内容匹配方法.首先,为对等网络中的服务提供者设计了以功能为关键词的服务内容模型;然后,针对计☆算服务,建立了语义字典;最后,以对等网络中服务内容为检索对象,设计⌒了分布式发现的节点结构,以及相应的匹配度算法.根据对算例的分析,可知匹配度在值域范围内有较好的分布性,能够满足◢计算服务的需要.
                一种多维向◢量并行查询算法
                黄海, 侯颖, 朱圣平
                2010, 27(8): 17-19.
                摘要:
                为了解决多维向量数据快速查询问题,在查卐询范围上限已知的条件下,通过对数据集♀合采用最近邻准则进行空间划分,构造一种多叉扩展平↓衡索引树,并设计了索引树的串行和并行查询算法.最后,对并行查询算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信息对象开放式采集系统的形式化描述
                赵正旭, 张常有, 刘立嘉
                2010, 27(8): 20-23.
                摘要:
                为获得研究对象的描〓述特征,设计一种面向Internet的开放式采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信ω息对象的登记、登】记信息查询、对象信息录入、对象修改、对象浏览等.在此〗基础上,使用Z规范对系统需求进行了形式化描述,能够有效避免二义性,并有利于系统的进一步模型检测.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应用流分类方法
                柳斌, 李之棠, 涂浩
                2010, 27(8): 24-26,30.
                摘要:
                将△半监督学习应用到应用流分类问题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半监督聚类的应用流▲分类算法(PSOSC).首先采用粒子群优化的K均值聚类方法对大量的无标记数据和少量的标记数据进行聚类,利用少量标记↘数据确定簇与应用类型的映射关系,实现应用流分类.实验表明PSOSC算★法有较高的流准确率,同时,降低了对标记数据的需求◥.
                一种基于扩展♂MVVM模式的SaaS面向服务计算模型
                陈明, 李猛坤, 张强
                2010, 27(8): 27-30.
                摘要:
                针对在SaaS系统中资源服务按需推送时,海量数据分析处理对平台⊙造成处理压力超负荷的问题,对标准MVVM模式进行扩展,在Web端增加业务逻辑处▂理模块,并在此◤模块中部署SOC(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环境,设计一个针对SaaS系统的SOC模型,用以支撑对资源服务质量评估的业务逻辑处理→.该模型使得用户在以Web的方式享受云服务的同时,向云计算平【台贡献了本地的计算能力.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地降低资源服务推送对SaaS平台造成的处理压力,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并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充性.
                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虚拟≡集群构建技术研究
                曾龙海, 张博锋, 张丽华, 何冰, 吴耿锋, 徐炜民
                2010, 27(8): 31-35,40.
                摘要:
                为了灵活构建高性能计算集群并根据用户作业▲需求弹性的提供计算资源以及提高∞物理机器的利用率,采用了基于Eucalyptus开源框架构建云计算平台,利用OpenPBS集群管理软件构建了◥虚拟集群(Virtual Cluster),并实现了对虚拟集群的管理及监控,提高了集群资源的利用率及实现了弹性计算的理念,通过若干实验证实了构建∏虚拟集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Web Service柔性异构数据集成系统设计及查询处理
                唐智勇, 吴刚
                2010, 27(8): 36-40.
                摘要:
                提出的异构数据集成系统框架包括源模式层、局部模式Ψ层、全局模式层和用户模式层.利用Web service接口完成从源▓模式层到局部模式层的转换,利用模式融合和冲突解决实现从局部模式到全局模式的转换,并嵌入数据查询过程.用户模式层作为全局模式层的一▃个子集,可以动态调整→■,方便集成数据的查询处理,还∴定义了一个基于XML的统一数据模型以支≡持异构数据的集成中的查询处理,提出了一个相应的查询处理过程.
                基↓于问题域的领域模型库度量
                余敦辉, 何克清, 李兵, 余红卫
                2010, 27(8): 41-43.
                摘要:
                在网络♀化软件中,为了便利地对领域建模所得到的巨量、多粒度、多层次的领域模型进行复用,从而实@ 现按需服务,需要以问题域为单位↘对领域模型进行组织.为此,以领域问题域的内聚度和耦合度为指标,对问题域的划分合理性进行度量,基于该度量结果能够实现领域问题域的合并和细分等优化,从而为实现领域问题域的强内聚和弱耦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最终提高领域模型复用的便利性.
                XEN虚拟IO的调度╱优化
                王宇新, 惠新忠, 郭禾, 刘玮
                2010, 27(8): 44-48.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驱动域授权表和优先级加权的虚拟IO调度策略,根据不同」客户域与请求资源的差异,得出IO请求的调度优先级,实现虚拟IO调度.实验证明,兼顾不同优先级域的调度策略提高了系统〇的吞吐率,驱动域授权表机制减少了㊣IO虚拟化中授权与页面映射操作的开销.
                DSP编译器中一种基于子图的分簇算法
                郑启龙, 汪胜, 夏霏
                2010, 27(8): 49-52,56.
                摘要:
                为了提高发射宽度,高端DSP普遍采用分簇结构设计.分簇结构的处理器依赖编译器在代码生成的时候指定每条指令所在的簇.针对传统分簇算法中存在参考信◎息太过局部的问题,提出一种依据资源压力将指令依赖图划分「成多个子图◎,然后对子图进行分簇的算法.最后,验证了该算法能够提高分簇效率.
                一种基于时间延迟机制的分布式成簇算法研究
                尚凤军
                2010, 27(8): 53-56.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获取大量详实而可靠的信息,可以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工业控制、环境监测、交通管理、医疗保健、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但是,传感器节点一般只靠电池供电,有效的利用传感器节点的能量是传感网络通■信协议设计的重要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定时器策略的具〓有能量效率的分布式成簇算法,称为LEACH-T算法.该算法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簇头选择时引入定时器策略,使得能量较大的节点具有更高的概率成为簇头;二是引入竞争机制,使得簇头均匀分布,进而能有效平衡簇头节点的能量使用情况;三是构造了基于能量和距离的花费函数以平衡节点的能量效率.理论和仿真结果均说明该算法优于LEACH,生命周期比@LEACH延长达到40%.
                网】格环境下一种基于T-RAG图的关◇联任务迁移算法
                张千, 刘昶
                2010, 27(8): 57-60,65.
                摘要:
                网格计算中的大型应用程序往往被分解为多个关联任务.关联任务提交到网格环□境后,由于网格环境的异构性和不确定性,当任务执行发生异常时,需要对该任务¤实施迁移.通过分析任务的迁移代价,以Total-Copy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T-RAG图的关联任务□ 迁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大规模的关联任务,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协调性能,并且提高了关联任务的执行效卐率.
                一种融合○负载感知和检测点的Web服务适应性失效检测∮机制
                陈宁江, 李昌武, 俞闽敏
                2010, 27(8): 61-65.
                摘要:
                针对Web服务可靠性保障的需求,探讨了在动态多变的网络环境下的Web服务适应性失效检测机制.基于一个层次型服务失效检测框架,融合了消息发送频率、丢包率等因素,设计了一种可感知网络负载的、基于检测点的服务失效检测算@ 法,以增强︼对网络情境的适应性,改善失效检测的服务质量.模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保障在动态◎环境下的Web服务失效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可取得较好的快速性权衡.
                一种改进的聚类方法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李涵
                2010, 27(8): 66-69.
                摘要:
                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它是信息安全保护体系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异常检测◢是入侵检测的一种方法,因其能够检测出未知∞的攻击而受到广泛的研究.以基于数据挖掘的◢异常检测技术为研究内容,以提高异常检测的检测率、降低误报率为目标,以聚类〗分析为主线,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聚类检测算法和模型,并进行仿真实验.算法首先去除了数据集中明显的噪声和孤♀立点,通过分裂聚类、合并聚类以及利用超球体的密度半径确定k个初始聚类中ω 心,以减小◣初始k值的选取对聚类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异@常检测效率,并以此ω构造入侵检测模型.利用KDD CUP 1999数据集对模型进行实验测试,并对改进算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实验证明,新的检测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基于事件的分布式系卐统行为分析框架
                殷跃鹏, 郭长国, 李小玲, 王怀民
                2010, 27(8): 70-73,76.
                摘要:
                为了分析分布式软件系统的运行时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的分布式系统行为分析框架,基于复合事件描述软件行为,并设计了行为规约检查机制,实现了一个针对Java语言ξ的原型系统.详细描述了分布式系统行为分析框架的结构,阐述了该框架中各组成模块及其相互关系,最后,结合一个∞典型实例,进一步介绍了该原型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
                多核处理器预取策略的∞研究
                方娟, 张红波
                2010, 27(8): 74-76.
                摘要:
                多核处理器的内存和Cache共享策略使内存访︼问延迟成为影响多核↘处理器性能的瓶颈,预取技术能够隐藏访问延迟,对提高多核处理器的性能有重要意义.分析并比Ψ 较了一系列典型的预取策略,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对几种新颖的基于硬件的多核预取技术提出了改进方□ 案,讨论了在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下,预取策略面临的挑战和必须考虑的设计问题,为多核预取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结合地理位置与语义聚卐类的P2P叠加网构建
                霍英, 陈志刚
                2010, 27(8): 77-81,85.
                摘要:
                针对目前P2P叠加网效率不高与拓扑失配问题,以基于超节点体系结构的文件共享应用为背景,提出了一种结合网络节点位置信息与语☉义聚类的P2P叠加》网拓扑构建策略POCLS.POCLS中节点依据物理位置信息就近组成各自治域,域中节点再根据共享资源的语义形成多个语义聚类,利用域和聚类对P2P叠加网进行双重管理.仿真表明POCLS在保证查询成功率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查询延时与网络→冗余流量,提高了P2P网络性能.
                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聚类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
                李飞, 夏士雄, 牛强
                2010, 27(8): 82-85.
                摘要:
                针对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CM)中聚类结果受初始聚类中心影响突出的缺陷,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全局优化能力显著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改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PSO-C-FCM).该算法首先通过PSO优化算法得到一个最优值,然后利用该最优值初№始化FCM聚类中心,从而优化〒了FCM算法的聚类结◤果.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电机故障诊断中,实验表明,该算法弥补了FCM算法的缺陷,提高了聚类的效率和准确性,改善了故障〇诊断结果.
                基于ASM的普适→环境下的服务动态组合
                曾慧清, 黄林鹏, 陈俊清
                2010, 27(8): 86-90,95.
                摘要:
                在综※合研究已有的服务组合的各种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层次结构的服务组合框架,同时利用回溯树进行服务的动态组合,最后用ASM建立一个普适环境下服务动态组合的基础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化,同时通过CoreASM对该模型进行模拟执行验证.
                基于蚁群优化算法㊣ 的多QoS选播ぷ路由算法研究
                李陶深, 肖猛, 葛志辉, 赵志刚
                2010, 27(8): 91-95.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多QoS选播路由算法.算法设计了合理的路径评价方法,从平衡网络负载的角度出发,寻找适当的选播路由路径.通过对迭代最优解路径上的∏信息素的调整和算法重启的策略,算法有效地避免了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扩大了算法的搜索卐范围.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找到满【足QoS约束的全局最优解,并在资源预留的ζ 基础上较好地满足用户对于带宽、时延的要╱求.
                P2P网络中基于云模型的主观信任评价
                张景安, 张杰, 王秀义
                2010, 27(8): 96-99.
                摘要:
                为了解决P2P网络交互的安全性问题,模拟人际交互网络,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理论的主观信任评价模型.通过信任云及信任等级基准云的定义,实现了主观信任定性与定量的统一,客观地反映了信任的模糊性与随机性.通过逆向』信任云算法、信任云合并算法及信任云相似度计算算法,实现了主观信任的综合评价和决策.仿真实验分析表明本方法是有效的和合理的.为开放式网络环境中的信任评估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思路.
                基于LT喷泉码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分发协议性能评价
                刘惠, 李晓军, 杜军朝, 张荧俊, 张云扬
                2010, 27(8): 100-102,107.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设计可靠的网络协议是困难的.在协ㄨ议设计中采用纠删码,发送端将数据进行编码↙并发送,接收端只要接收到足够多¤的编码包,就能够恢复原始数据包.在TinyOS系统中设计并实现了基于LT喷泉码的信○息分发协议,在TOSSIM模拟环境中对其进行了性能评价.模拟结果表明,基于LT喷泉码的信息分发协议能够↑在降低网络负载的同时提高网络的可靠数据传输.
                神经网络训练中的迭代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
                张应博
                2010, 27(8): 103-107.
                摘要:
                基本粒子滤波算法已被成功用于训练神经〖网络,但该算法在建议分布的选择上并没有考虑当前时『刻观测值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在神经网↓络训练中,使用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器来生成建议分布.由于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 器在传递近似建议分布的均值和协方差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观测值信息,从而可以更好地☆描述神经网络权值的◥后验概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神经网络时,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作为▼建议分布的粒子滤波算法训练性能ξ 明显优于基本粒子滤波算法及扩展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EKPF).
                基于网格和队列触发的多维空间Skyline查询算法
                张斌, 孟凡荣, 闫秋艳
                2010, 27(8): 108-111.
                摘要:
                在流〖数据环境下,多维空间的Skyline计算会随着维度的增高影响滑动窗口上Skyline点集的计算々效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SQTS算法,采用网格索引结构,对〓元组进行标记,排除部分非Skyline点集;引入SD队列触发Skyline维护,避免过期数据点的频繁排查,提ω高多维空间下的Skyline计算效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SQTS算法在多维流数据环境下,提高了Skyline点集的计算效率,验证了算法有ㄨ效性.
                一种位宽可配置的对角交叉校验码算法
                卜佑军, 汪斌强, 郭虹, 扈红超
                2010, 27(8): 112-115.
                摘要:
                局部总㊣ 线标准SPI-4.2已经成为在物理层设备和链路层设备之间进行分组或信元传输的最通用¤的接口标准.详细介绍了SPI4.2标准中对角交叉校验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和电路结构,并详细讨论了一种可扩展为16X(X≥1)数据宽度的适合硬件FPGA实现的DIP-4码算法,该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功能∞正确且实现简单方便.
                无线Mesh网络多网关选播QoS路由模型研究
                丘小兰, 李陶深, 葛志辉
                2010, 27(8): 116-118,123.
                摘要:
                无线Mesh网络中网关常常成为网络的瓶颈.为了解决网关的选取问题和提高QoS性能,根据多网关选取问题与选播路由的相似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选播机制的网关选取模型.该模型将所有网关节点抽〓象成一个选播组,带QoS约束的用户端通过有效的选播机制能够自适应地选择最优的网关节点为其服务,以ω 保证无线Mesh网络良好的接◣入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异构环境混合调度策略研究
                范敏, 胡伟
                2010, 27(8): 119-123.
                摘要:
                异构环境下任务调度是NP问题,它关注大规模的资源和任务调度,要求采用的调※度算法能够具有高效性.随着任务数和资源数的增加,遗传算法表现出慢速收敛☆的缺点.为了克服其缺点,在改进的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分组和负载平衡处理策略,提出了一种混合遗传调度策略.仿真实验』表明,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混▲合调度策略比传统的调度策略性能更优,其算法更符合复杂的异构环境,能更好满足系统的时间特性和最小化资源开销的问题.
                基于Bezier样ぷ条的曲线光滑处理及交互降噪方法
                刘丽丽, 陈明, 路游
                2010, 27(8): 124-127.
                摘要:
                针对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数字采样信号向模拟信号转化时出现的拟合失真现象,对Bezier样条插值法进行①优化,提出一种基于Bezier样条插值的采样数据光滑曲线拟合方法,并针对个别采样①数据失效,提出了一种可直观交互→的降噪处理方案.在降噪处理中,依据数字采样信号出现异常的物理特点,从待降噪控制点集合中计算出最佳降噪控制点,并对最佳降噪控制点的临近采样点按照合理※的幅度进行降噪,在高效降噪的同时保证了曲线的光滑,保■证了拟合曲线的质量,更加准确地反↑应了模拟信号所代表的物理意义.通过在基于WPF的MVVM模式设计的测井数据处理系统中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基于LEACH的改进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
                杜风雷
                2010, 27(8): 128-131.
                摘要:
                针对经典分簇路由算法LEACH在选取簇头时没有充分考虑节点剩余能量的问题,在LEACH协议@ 的基础上,改进了↓簇首选择、最优簇首数和簇形成过程▅,提出一个自适应分布式算法,即ADCP-LEACH算法,该算法可以应用于周期性的采集数据,根据每个节点竞选簇头时的阈值不同,让剩余能量大的节点当选簇头的概率更大.NS2仿真实验表明卐,改进的协议有效延长了▲网络的存活时间,性能优于LEACH协议.
                现场总线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探讨
                施伟荣
                2010, 27(8): 132-135.
                摘要:
                对现场总线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应用进行技术分析,详细阐述了现场总线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作用,并提出了3种具有代表性的现场总线技术(FF现场总线、Lonworks现场总线和CAN现场总线)的应→用方案.
                集成分类对比:Bagging NB & Boosting NB
                李晓波
                2010, 27(8): 136-139.
                摘要:
                Bagging和Boosting是两种重要∴的投票分类算法,前者并行生成多个分类器,后者通过调整样本权重,串行生∑成多个分类器.将Bagging与Boosting算法与朴素贝叶斯算法相集成,构建了Bagging NB和AdaBoosting NB算法.以UCI数据集为基础,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Bagging NB算法较为稳定,可以产生优于NB算法的分类结果,而Boosting算法受到数据分布中的奇异值影响较大,部分数据集上与NB算法的基础效果较差.
                基于优化成熟度的自适应蚁群优化算法
                王海宁, 孙守迁
                2010, 27(8): 140-144.
                摘要:
                分析了蚁群算法局部信息素更新∏系数与全局信⌒息素更新系数对算法寻优能力与收敛速度的关系,定义平←均路径相似度(ATS)来表征寻优过程●的成熟程度,并据此自适应调整信息素更新系数,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经过与典型蚁群算法在多个旅行商问题测试用例上进行收敛速度与↑全局寻优能力的全面比较,证明了新的算法具有较好的效果.
                一种高『性能异步FIFO的设计与实现
                李冬, 赵志凯
                2010, 27(8): 145-148.
                摘要: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高性能异步FIFO设计方案.首先定义了←FIFO的通信协议和总体结构设计,然后围绕如何提高FIFO性能依次论述了存储阵列设计、读写控』制逻辑和空/满判断逻辑的设计方法.通过与FPGA本身的FIFO模块比较,该方案可以提高FIFO性能30%以上.
                异构CAD协同设计系统中的操作命令转换技术与实现
                张小勇, 宋效东, 朱俊, 窦万峰
                2010, 27(8): 149-152.
                摘要:
                分析了异构△CAD系统协同设计中的主要方法,提出基于特征的操作命令转换方法.通过分析了目前大多数异↙构CAD系统协同设计采用的中性命令建∑ 模机制,提出了最小∏特征建模命令映射集合的构建方法.设计∑ 了一个异构CAD协同设计的原型系统,开发了基于Solid Works 2005和UGNX3.0的插件,实现二者之间的实时操作转换,并通过一个简单零件协同设计过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一种高能效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靳江伟, 刘勇, 黄福睿
                2010, 27(8): 153-156.
                摘要:
                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领域的基础协议和支撑技术.因此,一种能量高效的MAC协议是提高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效率的◎基础.针对无线网络中能量储备有限的特点,在分析了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量高效的MAC协议.通过动态调整占空比和消除边界节点等方式,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效率,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基于SSH架构的课程作业与◤成绩管理系统
                郭广军, 朱昭君, 王剑波
                2010, 27(8): 157-160.
                摘要:
                本系统在对课程作业和成绩管理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基于SSH架构设计↙实现了面向教师的作业布置、评阅及成绩管理和在线答疑,面向学生的完成作业、提出疑问和查询成〖绩等基本功能.实际应用测试表明,该系统运行平稳、可访问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好.
                基于Chord的语义Web服务发▲现与合成的研究
                赵红梅, 夏阳, 赵强, 李琦
                2010, 27(8): 161-164.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Chord的语义Web服务发现与合成模型.将注册中心注册到分布式Chord网络中并基于领域本〗体对注册中心分类,使用本体描述为Web服务加入语◣义信息,语义Web弥补了〗传统Web语义不足的缺点.实验分析表明,该模型系统〖能提高Web服务发布、发现及合成的效率和准确率.
                基于大规模网络信息〖发送的任务调度策略研究
                董海量, 胡华平, 刘建锋, 虞欣平
                2010, 27(8): 165-167,172.
                摘要:
                针对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通讯工具的流行,在研究大规模网络信息发送系统组成及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响应∑ 时间的任务调度策略(STSRT),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任务调度策略具有较好的性能.
                一种基于Web服务的信任评估模型
                刘彬, 张仁津
                2010, 27(8): 168-172.
                摘要:
                处于开放网络环境中的Web服务,时刻面临着遭遇恶意欺诈行为的风险,因此在Web服务体系↓中构建安全可靠的信任管理机制成为必然趋势.根据Web服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信任评估模型,把对Web服务的信任度量归@ 纳为业绩信任度和用户ω 评价信任度两种情况.在实施信任度评估时,重点考¤虑服务时间、服务结果、恶意行为对信任度的影①响,并按新的信任评估模型设计了Web服务的体系结构,说明了新体系◤结构下Web服务的应用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信任评估模型能较好地辨▓别Web服务应用中的恶意欺诈行为.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语义角色标注卐
                于江德, 王希杰, 余正涛
                2010, 27(8): 173-176,180.
                摘要:
                提出了基于最大熵模型的语义角色标注方法,该方法以浅层句法◥分析为基础,把短语或命名实体作为标注的基本单元,将最大熵模型用于句子中谓词的语义角色标注.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模型参数估∞计和特征选择.具体※应用中采用IIS算法学习模型参数,并选择□ 基于句法成分的、基于谓词的、句法成分-谓词关系、语义四类特征作为模型特征集.将该方法用于信息抽取中事件表∞述语句的语义↓角色标注,对“职务变动”和“会见”两类事件的表述语句进行事件要素的语义角色标注,在各自ぷ的测试集上分别获得了76.3%和72.2%的综合指标F值.
                一种面向M5的图∩形化并行模拟技术研究
                计卫星, 王永辉, 宋红
                2010, 27(8): 177-180.
                摘要:
                针对目前使用M5模拟器时出现的两个主要问题,提出一种面向M5的图形化配置与并行测试方法,通过可视化界面实现被测试系统中功能部件的连接※和属性配置,并自动生成运行M5所需的Python脚本,同时支持多核处理器上多个测试程序的并行运※行,提高了M5模拟器的使用效率.
                SOArTester4RT:一种面向组合服务演化的高效回归测试工具
                蒋俊彦, 李先贤, 李建欣, 吴茜
                2010, 27(8): 181-185,189.
                摘要:
                提出了一中基于有向图关键路径选择的组合服务回归测试方法.通过分析组合服务执【行流,识别受影响的执行流,选择适当的回归测试路径,并生成相应的回归测试用≡例.基于该方法,在SOArWare平台上实现了SOArTester4RT工具.实例】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该工①具可以对BPMN的各种控制结构加以分析,产生√必需的测试用例,有效提▅高了组合服务演化后的回归测试效率.
                机群系统上长序列最大串联ζ 重复识别并行算法
                陆向艳, 钟诚
                2010, 27(8): 186-189.
                摘要:
                采用∩适当的划分机制,将序列的后缀◥划分为若干组,在并行机群中独立对每组进行序列最大串联重复识别,从而得到完整序列的最大串△联重复,给出╱一种减少了处理时间并降低了空间消耗的序列最大串联重复识别并行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并行算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一种基于中间件的温室远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刘红义, 赵方, 李朝晖, 罗海勇, 宋茂强
                2010, 27(8): 190-193.
                摘要: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间件∞的温室远程监测系统.WSN中间╲件位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之间,对网络协议、节点操作系统和▅硬件底层细节进行屏蔽,为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接口和一组公共服务.使用温室WSN中间件,能够方便地根据具体应用需求,对影响作物生长的温室环境◥因素进行动态、实时地远程监测,从而提高温室生产自动化管理水平.
                一种能量感知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协议研究
                杨显辉, 任洪娥, 景维鹏
                2010, 27(8): 194-196,200.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中可靠性及能量〗有效性,提出能量感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路由EARRP.EARRP通过本地节点选择、路径预留和路径⌒延迟广播来减少由于路径不可达带来的重传,进而提供一个可依赖的传◇输环境.仿真实验表明EARRP优于在汇聚节点和感应节点之间建立有效路径的传统的方法可以有效利用节点的剩余能量和有限存储资源.同时可以均匀的▂分配传输路径,进而实现节能目的.
                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动态组合→框架的研究
                闫志刚, 胡海涛
                2010, 27(8): 197-200.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的Web服务动态组合框架.根据服务接口之间的依赖关系,动态地确定服务组合,使用基于语义∑的概念匹配,完成服务接口之间的匹配.用户根据需求,确定输入『输出参数,程序可以自动地确定服务组合,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基于负载均衡的任务调度改进算法
                韩云, 于炯, 张伟, 王命全
                2010, 27(8): 201-204,209.
                摘要:
                网格环境下,任务和资源综合@性能的预测与评估是动态环境下资源与任务合理匹配的前提,也是保证网格〗服务质量的基础.文中基于用户稳◇定性、资源性能、网络带宽以及距〖离因子对可用资源的整体性能和状态进行预测和评估,并利¤用资源和任务的性能预测值设计了一种新的调度策略.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一种抑制时差法超声流量计静态漂移的方法
                段允, 王让定, 朱莹, 姚灵
                2010, 27(8): 205-209.
                摘要:
                时差式超声流量计的静态漂移过大会带来动态计量准确度和精度的下降,对接收到的超声信号的准确判断可以有效抑制静态瞬时流量的漂移.传统的阈值法抗干扰能力○比较弱,存々在较大的静态漂移,严重影响了流量计精度▓的提升.文中提出过零阈值平◎滑模型,对阈值法㊣ 进行改进.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判断接收到的超声信号,有效□ 抑制了静态瞬时流量的漂移,提高了∩计量精度.
                嵌入式Linux2.6的实时性能研究与优化
                李少雪, 吾守尔·斯拉木, 郭凯敏
                2010, 27(8): 210-213,217.
                摘要:
                以Linux2.6内核为对象,对Linux系统ξ 实时性进行了研究.针对Linux中时钟粒度过大、临界区的执行造成系统反应延迟的不确定性和进程△调度算法在任务调度过∮程中的公平性体现不够等,提出根据实时应用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并行高精度定时器以提高时钟精度;采用自旋锁双模块控制方式■对临界区进行管理以减少时延;修改0(1)调度算法∮的双队列操作,同时增加时间片轮询装置和○采用动态计●算通用进程的优先级和时间片的方法以提高调度的公平性和系统快速响应ζ时间.实验测试表明:改进方案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扩充了Linux在嵌入式领域的应〗用性.
                基于关键决策方法的站内搜索研究与实现
                刘凡平, 高艳华, 于炯, 张伟
                2010, 27(8): 214-217.
                摘要:
                通过对站内搜索的设计分析和实现,以及对网页排序算法的研究,充分挖掘网页数据,提出了新一代站内搜索的关◎键决策方法.利用☆任务分解扩展爬虫,利用综合倒排文件和快速排序方法进行站内网页决策〖性排序,建∏立新式站内搜索,并应用于实际.满足了中小型网站的需求,充分挖掘了其站内数据,提升了客户访问量々.
                多维数据流下的top-k支配查询算法研究
                陈加付, 孟凡荣, 闫秋艳
                2010, 27(8): 218-221,225.
                摘要:
                Top-k支配查询算法返回前k个支配得分最高的数据对象,在多维数据查询中有效地限定了结果∮集的大小,但是无法直接应用于数∮据流查询中.文中使用网格索引结构在多维数据流下构建的top-k支配算法,采取动态创建¤网格,反向遍历一次求支配区点数①,剪枝无效单元格等策略,提高了查询的效率↘.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在多维数据流查询中的有效性.
                一种基于与或关系的Web服@务组合算法研究
                李琦, 夏阳, 束长军, 王磊
                2010, 27(8): 222-225.
                摘要:
                Web服务ㄨ组合的有效性取决于实时的网络环境,若仅提供一种较优的Web服@务组合结果,在组合失效时□ 需要重新提出服务组合请求.采◤用基于与或关系的Web服务组合算法,在筛选和匹配相关服务的同时,逐步生成以与或形式描述☉多种组合结果的Web服务组合图.通过对Ψ图的访问,可获取尽可卐能多的组合结果.若一种组合不可用,可有条件地选择其他的组合替代,提高了服务组合的请求╲与生成的效率.通过一个实卐例演示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基于休眠∮调度策略的无线传感々网络分簇协议
                王慧斌, 钟云龙, 张家华, 严锡君, 徐立中
                2010, 27(8): 226-229,234.
                摘要:
                文中设计了一种基于休眠调度策略ζ的无线传感网络分♀簇协议.该协议计算出簇首最佳比例和网络瞬时剩余◥能量,采用固定簇首数目与剩余能量估计的方法对网络进△行分簇,在成簇后的数据传送阶ぷ段采用蚁群算法计算【出节点的唤醒概率,最后通过仿真实验与LEACH、SEP协议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在对目标保持较好探测效果的前提下能更均匀的消耗网络的能量,从而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ㄨ.
                自动制造系统Petri网模型的资源变迁网※性质分析
                岳昊
                2010, 27(8): 230-234.
                摘要:
                资源变迁网NR是自动制造系统Petri网模型N的【简化形式,在系统死锁的分析与控制中有重要作用.文中总结了资源变迁网的若干性质,并指出:对于任意█一个非空资源子集R1,若资源变→迁网NR关于R1的内连子网N1=NR[R1∪(.R1 ∩ R1.)]是强连通的,则一定存在以╲R1为资源集的资源变迁回路,特别地,θ=1,(.R1 ∩ R1.)>就是其中一个.进一步,若θ又满足▓完美条件,则θ即为N的一个完美极大资源变迁回路.
                基于改№进的Kademlia协议的P2PSIP系统研究
                刘敏霞, 余杰, 李强, 陈志新
                2010, 27(8): 235-237,241.
                摘要:
                文中研究如何构建高效的P2PSIP系统,以节省SIP系统部署开销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考虑到SIP系统对时延非常敏感,首先改进了Kademlia协议的资◥源定位模型,然后提出了新「型的P2PSIP系统模型.在具有数百万节点的Kad网络上的仿真实验表明,基于Kademlia协议构建P2PSIP系统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维吾尔联机手写字符识别
                任宏宇, 袁保社, 田园
                2010, 27(8): 238-241.
                摘要:
                维吾尔文字的书写特点╱,给手写字符识别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手写维吾尔文字符识别的方法.根据手写体运动轨迹进行特征提取,得到14维的特征编码,利用≡此编码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学习,形成良好的识别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法提@ 高了字符识别的准确率.
                基于TSVM分类器和混↘合型特征选择方法的入侵检测研究
                陈鑫, 梁海洁, 廖腾峰
                2010, 27(8): 242-244,247.
                摘要:
                基于TSVM分类算法和混合型特征选择方法,提出了一种网络入侵检测的新方法,能够高效→地检测网络入侵.通过大量基于著名的KDD Cup 1999数据集的实验,表明其相对于传统的→入侵检测方法在保证较高检测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误报率.
                嵌入式移动系统¤GIS的引擎开发
                姜代红
                2010, 27(8): 245-247.
                摘要:
                许多嵌入式移动系统能够运用GIS图形在终端设备上显示对象的空间位置.基于GIS的移动系统如果利用比较通用的GIS引擎来开发可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方便维护.GIS引擎支持不同的地理管辖区域,支持不同类型移动终端〇,提供必╱要的工具,支持基于GIS应用的的通用功能.GIS点阵图格元模型、屏幕显示域的定义、屏幕显示域的移█动算法及GIS图形自动适应不同类型终端屏幕是实现GIS引擎的重要技术▽.
                基于多跳聚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公平性竞争策略
                缑西梅, 万润泽, 朱彦松
                2010, 27(8): 248-251.
                摘要:
                为了降低节点间广播】消息产生的冲突,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多跳路由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的公平性策略,使得簇内节点在向簇∏首转发数据包时,可以采用一种更为公平的方式竞争信道,各层节点根据自己的权值大小获得发送数据包权限后在∏下一轮进入休眠状态,在保证公平性的同时有效节省监听时耗费的能量,达到提高▼网络生命周期的目的「.
                基于语义划分的多层关№联规则冗余处理方︻法
                李帆, 夏士雄, 张磊, 王志愿
                2010, 27(8): 252-255,260.
                摘要:
                针对多层次关联规则的冗余问题,提出基于语义划分的多层关联规则冗余处理方法.该方法根据↑语义描述信息将冗余规则划分为三类:子规则冗余、同义规则冗余、可规约规则冗余.冗余处理的时候删掉冗余子规则,对同义规々则进行归类视为具有相同意义▽的规则,把只表述了部分信息的可归约规∑则规约到更高层次.使用某手机订阅服务的真实数据进行实验,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对规则进行冗余处理.
                采用CUDA技术的视频图像块效应评价算法
                魏晓娟, 陈庆奎, 王海峰
                2010, 27(8): 256-260.
                摘要:
                为了对视□ 频图像质量进行实时评价,在分析现有块效应评价算法基础之上,提出了在流处理器并行环境下视频图像块效应评价算法,采用CUDA技术实现该算法程序.实验结果表明,在NV Geforce GTX280上实现∮的并行算法比CPU上的串行算法↑提高了近30倍的效率.证明了CUDA技术在数字图像处理应用中具有极大的潜力,尤其是计算密集型任务处理.
                基于SOA的银行非现场稽△核系统中ETL设计与实现
                王珊
                2010, 27(8): 261-264,268.
                摘要:
                本文基于SOA设计思想,采用XML技术实现异构数据源ζ 的通用接口访问方式,提出一种采用配置文件来增强系统灵活性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地完成ETL功能.DCT系统也可方便扩展用于其他行业♀数据仓库的ETL任务.
                一种基于森林火险控制的自适应性WSN分簇算法
                雷建军, 万润泽
                2010, 27(8): 265-268.
                摘要:
                通过对森林防火现状的总结,分析了WSN在火险控制中的特点,文中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分簇算法,将整个传♀感器网络划分成多层.在网络部署初期,为实现监测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各层簇首♂节点采用单跳方式与SINK节点直⊙接通信;当节点对环境数据的监测达到一定程度形成预测趋势后,所有的节点可以自适应进入下◤一个阶段,进行』多跳路由的建立,以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延长传感器节点对火场环境监测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