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W12GeH'><strong id='W12GeH'></strong><small id='W12GeH'></small><button id='W12GeH'></button><li id='W12GeH'><noscript id='W12GeH'><big id='W12GeH'></big><dt id='W12GeH'></dt></noscript></li></tr><ol id='W12GeH'><option id='W12GeH'><table id='W12GeH'><blockquote id='W12GeH'><tbody id='W12GeH'></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W12GeH'></u><kbd id='W12GeH'><kbd id='W12GeH'></kbd></kbd>

    <code id='W12GeH'><strong id='W12GeH'></strong></code>

    <fieldset id='W12GeH'></fieldset>
          <span id='W12GeH'></span>

              <ins id='W12GeH'></ins>
              <acronym id='W12GeH'><em id='W12GeH'></em><td id='W12GeH'><div id='W12GeH'></div></td></acronym><address id='W12GeH'><big id='W12GeH'><big id='W12GeH'></big><legend id='W12GeH'></legend></big></address>

              <i id='W12GeH'><div id='W12GeH'><ins id='W12GeH'></ins></div></i>
              <i id='W12GeH'></i>
            1. <dl id='W12GeH'></dl>
              1. <blockquote id='W12GeH'><q id='W12GeH'><noscript id='W12GeH'></noscript><dt id='W12GeH'></dt></q></blockquote><noframes id='W12GeH'><i id='W12GeH'></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8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图像序列的视频流开发及网络发送的实现
                刘怀广, 陈幼平, 谢经明, 彭向前
                2011, 28(1): 1-6.
                摘要:
                Raw文⌒件是一种原始图像,对其序列文件视频流的开发〗是获取图像信息的重要手段.利用DirectShow 技术开发出源过ξ 滤器和发送过滤器,实现了Raw序列文件的读取和发送.文件映射和中间▼缓存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文件读取和视频流的传输效率.
                TSP问题的一种快速求解算法
                王建忠, 唐红
                2011, 28(1): 7-10.
                摘要:
                针对现有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和容易"早熟"两大缺陷,提出一种新的遗传算法求解TSP问题.该算法融入不同的启发式算法分别作为交叉和变异算子,并引入外部最优个体集,以改善局部搜索能力弱ω 的情况和增加群体◎多样性.通过对该算法的测试,论证了其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利用递归分治策略,将上述算法并】行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得到理想的解和收敛速度,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一种新型超高频射频识别射频前端电路设计
                汪飞, 王春华, 何海珍
                2011, 28(1): 11-15,22.
                摘要:
                设计了一种低功耗高线性度的新型超高频射频识别射频前端电路.在LNA的设计中,通过在输入端采用二阶交调电流注▲入结构以提高线∮性度,在输出端采用开关电容结构以实现工作频率♀可调;在混频器〓的设计中,在输入◎端采用同LNA相同〗的方法以提高线性度,而在输出端采用动态电流注入结构以降低噪声.该电路采用0.18 μm CMOS工艺,供电电压ξ 为1.2 V,仿真结果如下:输入阻抗S11为-23.98 dB,IIP3为5.05 dBm,整个射频前端电路的增益为10 dB.
                一种OFDM小数倍和整数倍频偏联合估计方法
                吴斌, 张振东, 周玉梅, 朱勇旭
                2011, 28(1): 16-22.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通过峰值联合检测和频偏联合计算实现快速、宽范围、高精度、鲁棒性的频偏联合估计方法.采用并行双自相关器和鲁棒性的自♀相关峰值检测机制实现相↓关峰值的联合检测.采用频偏取值状态控制器〓和取值执行器完成包括小数倍和ぷ整数倍频偏的精确估◥算.该方法在WLAN接收机系统的◣频偏仿真测试表明,在IEEE TGN多径信道A~F条件下,峰◣值检测正确率达100%(SNR>5),频偏估计均方误差<10-2.12(误差SNR>10),频偏估计范围达正负2.5倍子载波频率间隔.
                定点运输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姚如贵, 赵雨, 李晓波, 张三奇
                2011, 28(1): 23-26,30.
                摘要:
                提出了基于GPS/GSM/GIS的车辆管理系统结构,分析了无←线通信链路、客户分中心与服务器通信模式设计等关键技术.针对砼罐车调度管理系统应用,深入分析了砼罐车调度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和模块划分∴,研究了实现过◣程中3个关键技◢术:采用距厂距离变化率准√则和方位一致性判断准则的联合判断准则提高去/回程判◆断准确性;采用B/S和C/S混合模式实现客户分中心与网络客户服务平台的通信;采用自动设定和手动设定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目的地GPS位置设置/修订功能.最后给出了软件实现结果.
                一种ECC加密芯片抗功耗█攻击研究
                李浪, 焦铬, 李仁发, 李静
                2011, 28(1): 27-30.
                摘要:
                设计了ㄨ随机掩码在ECC加密算法╱中的应用方法,为了降低加密芯片的功耗和面积,提高◤运算性能,研》究设计了关键步固定值掩码算法,实验证明提出的方法在资源增加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抵抗一阶差分功耗攻击.同时,其他加密算法也可参考此关键步固定值掩码算法来高效设计抗功耗攻击加密芯片.
                1553B总线NCS的CPN建模
                毕经存, 张璟, 杨卫军, 樊莉
                2011, 28(1): 31-33,37.
                摘要: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存在多任务、多消息并发执行,容易产生死锁〒,研究了对1553B总线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任务和消息建立着色Petri模型,设计了任务与消息颜色〖集,并利用CPN tools对模型进行卐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可以检测出系统是否死锁.
                一种基于Core点及特征■点的指纹匹配算法
                仲元昌, 朱树阔, 林永, 李飞
                2011, 28(1): 34-37.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Core点和特征点的指纹匹配算法,建立了用Core点确定参考点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确定了指纹的匹配范围,通过引入特征点到参考点的脊线条数因子n以提高匹配的精度.并以Visual C++6.0建立了该指纹识别算法的实验平台,对提出的指纹匹配算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复杂度较低,匹配□ 精度较高.
                应用预取策略的行缓冲指令Cache设计
                李伟立, 于立新
                2011, 28(1): 38-41.
                摘要:
                行缓冲是一种有效的低功耗方〗案,但其极大地降低了处理器的运算性能.设计并实现了使用预取策略的行缓冲Cache,使用一个缓冲行来预取存储在L1 Cache中的指令,从而降低了行缓冲结构中由于容量缺失而造成的流水线停顿,提升了处理器的运算性能.以Leon2的VHDL模型为试验环境进行了验证,带有预取策略的行缓冲结构较原来的结构平均提升了12.4%.
                一种具有共模反馈的低抖动LVDS驱动器
                李伟伟, 刘辉华, 徐小良
                2011, 28(1): 42-45.
                摘要:
                LVDS即低压差分信号,因其固有的优点在♂对信号完整性及共模特性⌒要求较高的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非理想传输线和焊盘寄生效∑ 应的影响,输出波形有抖动且共模电压无法稳定.设计的LVDS驱动器采用一种新型预加重技术,通过引入高频极点的方△法降低输出抖动,输出较为平滑ζ 的波形;而且共模反馈可以稳定共模电压.在0.18 μm的工艺下,抖动减小70 mV,共模电压偏移小于0.46%.
                基于GPU的快速二维沃尔什变换研究
                童莹, 张健
                2011, 28(1): 46-49,53.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计算统一设备架构)平台的快速二维沃尔什ω 变换(Walsh Transform)实现方法.该方法利用GPU的并行结构和硬件特点,从算法实现、存储类型、逻辑构架『设置等方面提高了沃尔什变换㊣ 的运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图像分辨率的增加,沃尔什变换在GPU上运行时间远低于CPU,GPU比CPU具有更明显的加速效果.
                一种高速高精度比较器的设计
                郭永恒, 陆铁军, 王宗民
                2011, 28(1): 50-53.
                摘要:
                基于预放大锁存快速比较理论,提出了▲一种高速高精度CMOS比较器的电路拓扑.该比较¤器采用负载管并联负电阻的方式提高预放大器增益,以降低失调电↓压.采用预设静态电流的◎方式提高再生锁存级的再生能力,以提高比较器的速度.在TSMC0.18 μm工艺模型下,采用Cadence Specture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比较︽器在时钟频率为1 GHz时,分辨率可以达到0.6 mV,传输延迟时间为320 ps,功耗为1 mW.
                一种适用于导航系统的维特比译码器电路设计与仿真
                桂琼, 李晓江
                2011, 28(1): 54-57,60.
                摘要: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导航系统的低功耗、串行维特比译码器电路.介绍了设计的维】特比译码器电路的整体结∮构和各部分硬件电路的设计与特点,仿真结果显示设计的维特比译码器电路能够正常译码,并能纠◥正传输过程中的错误比特;SMIC 0.18 μm工艺下的综合结果表明译码器ぷ电路的面积只有4 102门,功耗为399.514 μW.
                基于pairings的自认证多接收者代理签密方案
                俞惠芳, 王之仓
                2011, 28(1): 58-60.
                摘要:
                结合代理签密和自认证签密的理论,构造了一个基于pairings的自认证多接收者代理签密方案.由于用户公钥具有自认证性,无需权威机构签发证书,同时用户私钥也只有自己知道,因此,与已有文献相々比,此方案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基于部◤分积优化的高速并行乘法器实现
                李康, 林钰凯, 马佩军, 史江义, 梁亮
                2011, 28(1): 61-63,68.
                摘要:
                提出了部分积产生与压缩单元的改进结构,通过对部分积产生算法进行优化,采用选择器结构来替换传统的与或门,提高了部分积电路的◣性能,并降低了该模块的面积与功耗.对压缩单元的优化提高了部分积压缩的速度.对16×16并行乘法器综合验证表明,改进的乘法器性能提高14.5%,面积减少7.1%,同时功耗下降17.2%.
                新的分数阶混沌系统及其同步控制
                王慧, 白晨希
                2011, 28(1): 64-68.
                摘要:
                研究Ψ了一个新的分数阶系统的混沌动力学行为.基于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和数值模拟,发现在该新的分数☉阶系统中存在混沌,并且得出该分数阶系统能产生混沌吸引子的最≡低阶数为2.49阶.根据分数阶动力╲系统稳定性理论,通过设》计非线性控制器,实现了新的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投影同步,该方№法设计简便,并且不需要计算Lyapunov指数,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该同步方法的有效性.
                多模式卫星导航接收机中双频段LNA设计
                庄海孝, 马成炎, 叶甜春, 黄伟, 潘文光, 于云丰, 武振宇
                2011, 28(1): 69-73.
                摘要:
                设计出一款应用于多模式卫星导航接收机射频「前端的双波段LNA,该电路可◇以工作在1.575 GHz和1 267 GHz两个波←段附近,覆盖〒了当今各种卫星导航系统的载波频段.LNA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均被匹配到50 Ω,电路采用0.18 μm CMOS工艺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在1.575 GHz和1.267 GHz两个波段上噪声系数分别为0.88 dB和0.78 dB,功率增益分别为25.5 dB 和25.9 dB,S11分别为-16 dB和- 12.5 dB,1dB压缩点分别为-23.4 dBm和-23.6 dBm,1.8 V供电电压条件下〇静态工作电流均为4.0 mA.电路在→上述两个频段上稳定性均满足要求.
                基于多策略的三角网格面快速重构算法
                倪小军, 姜晓峰, 葛亮
                2011, 28(1): 74-77,82.
                摘要:
                针对三维散乱点云模型,设计了一种基于多策略的三角网格面快速重构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自适应策略寻找自适应k邻,将其进行投影后在局部区∩域利用相交不可见策略建□ 立顶点连接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角度阈值策略和Delaunay准则变换策略对顶点关系进行优化,最后№将此顶点关系逆映射到三维空间,得到卐三维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达到三角网格面快速重构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简单高效,处理速度快,重构效果好,并且对点云数据均匀性要求相对不高.
                基于MDPI的多维关联规则算法的研究
                彭硕, 吴昊
                2011, 28(1): 78-82.
                摘要:
                多维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此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多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该方法通过引入MDPI-tree(多维谓词索◆引树)结构,有效地将数据立☆方体技术和频繁项集挖掘算法FP-Growth结合起来,能用于〗挖掘维间和混合维关联规则.最后将此算法应⌒用于移动通信交叉销售模型,通过实验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J2EE与ArcGIS的测绘成果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陈云华, 曾碧, 曾洪周
                2011, 28(1): 83-87,91.
                摘要:
                针对网络环境和异构数据对WebGIS的体系及功能提出的新要求,分析了J2EE架构和ArcGIS开发平台的特点,采用J2EE多层分布式应用模式和ArcGIS平台构建了一个测绘成果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可¤方便地实现组件的复用、组装.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总体架构设计以及功能模块设计;在系统实现部分介绍了利用EJB组件技术实现测绘成果空间信息发布和非空间信息维护的∏实现过程.
                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定位方法研究
                姚金杰, 韩焱
                2011, 28(1): 88-91.
                摘要:
                针对现有定位∑ 求解算法复杂和标准粒子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在迭代过程中指数更新惯性权重,择优选择粒子,并根据种群适应度方差值自适应地调整变异概率的大小,增强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目标的¤定位精度,在♀随机噪声干扰方差为0.5的条件下,定位均方误差不超过0.8 m.
                基于PCA算法和小波包变换的人脸识别技术
                杨颖娴
                2011, 28(1): 92-94,98.
                摘要:
                在人脸识别领域,如何提取人脸特征和降低特征维数是关键.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变换和主元分析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小波包具有能够保留图像的主体信息又保留不同方向细节信息的优点.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包变换,把人脸图像分解成不同尺度的低频和高频部分,提取最优≡基,再采用PCA方法进行人脸的识别.在ORL人脸数据库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人脸识别性能,具有较高识别率.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组合数据融合算法
                陆三兰, 程铭东
                2011, 28(1): 95-98.
                摘要:
                针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①传感器节点本身能量有限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组合数据融合算法.先对传感器网络的当前值依据各组数据的标准差进行聚类,然后对每一类数据组,用D-S证据推理算法进行融合,将其结果看成一个虚拟传感器节点数据,最后通过计算马哈诺比斯距离得出㊣虚拟节点数据向量的异常∞值,把它作为加权权重进行加权融合.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识别♀目标的可信度高于 D-S推理法,且在计算复杂度上也♀有明显优势.
                教育资源本体OntoER创建研究——基于行业技术规范的本体创建案例
                薛小平, 耿壮, 薛元韬
                2011, 28(1): 99-103.
                摘要:
                以W3C发布的Web Ontology Language (OWL) 为本体语言标准,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发布的<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为知识领域研究如何创建教育资源本体--OntoER.研究结果可作为<教育资源语义Web>的技术内核,为研制下一代互联网--语义Web突破技术瓶颈,使得在一个知识领域率先创建语义Web成为可能.通篇采用描述逻辑数学工←具,对研究对象、研制过程及结论进行形◤式化表述与抽象,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利用硬件抽象机模拟执行技术设计JAVA处理器
                王海晨, 赵祥模
                2011, 28(1): 104-107.
                摘要:
                提出◆了一个基于硬件抽象机的流水线微处理器设计框架,创造性地使用了一种基于标签结构的模拟执行技术.基于这一ξ 框架,描述了一个堆栈抽象机△的工作原理,实现了一个Java指令级并行处理器.利用堆栈硬件抽象机◇和堆栈指令折叠技术的组合解决了Java处理器中的堆栈依赖瓶颈问题.软件模拟证明了该处理器能够最ㄨ大限度地挖掘出Java程序中的指令级并行,并且拥有更高的处理能力.
                一个用于12位40-MS/s低功耗流水线ADC的MDAC电路设计
                陈利杰, 周玉梅
                2011, 28(1): 108-112.
                摘要:
                文中设计了一个用于12位40MHz采样率低功耗流水线ADC的MDAC电路.通过对运放的分时复用,使得一个电路模块实现了两级MDAC功能,达到降低整个ADC功耗的目的.通过对MDAC结构的◇改进¤,使得该模块可←以达到12bit精度的要求.通过优化辅助运放的带宽,使得高增〖益运放能够快速稳定.本设计在TSMC 0.35μm mix signal 3.3V工艺下实现,在40MHz采样频率下╱,以奈奎斯特采样频率满幅(Vpp=2V)信号输入,其SINAD为73dB,ENOB为11.90bit,SFDR为89dB.整个电路消耗的动态功耗为9mW.
                一种基于DWT-SVD的彩色图像水印嵌入方法
                任小康, 范丽, 白勇峰, 李颜瑞
                2011, 28(1): 113-115.
                摘要:
                为了进一步加强多媒体的信息安全和版权保护问题,文中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和奇异值分解理论,提出将RGB三色通道ω的水印图像分别嵌入到载体RGB三色通道中,其特点是以彩色图像作为水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水印具有不可见性好、嵌入信息⌒量大、抗攻击能力强等特点.
                基于多核多线程的排序算法优化和实现
                钱晓捷, 李秀芳
                2011, 28(1): 116-119.
                摘要:
                根据各多线程技术和多核特点,提出了归并排序基于多线程的改进方法.并采用各排序算法组合的方法,使用WIN32 API多线程编程方法实现了新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算法效率有很大提升.
                旋转运动模糊图像的空间差分恢复研究
                陈树越, 冯军, 邹凌
                2011, 28(1): 120-122.
                摘要:
                通过对退化图像的几何变换,利用模糊函数具有的空间不变ω 性,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域差分恢复的旋转运动图像的复原方法.首先对模糊图像进行坐标变♂换,然后在直角坐标空间下采用差分恢复方法,最后反变换得到恢复后的图像.计算机仿真结果和应用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仿真的并发流媒体汇聚特性分析
                赵昕, 陈庶樵, 张校辉
                2011, 28(1): 123-126.
                摘要:
                通过仿真的方式,分析不∞同汇聚程度下的流媒体业务时延特性和汇聚流量自相似特征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流媒体流量科学汇聚能够明显改善节点处理时延,同时随着汇聚规模★的增大汇聚流量的自相似性能够显著弱化.这些结果ω 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下一代广电网(NGB)等网络的建设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基于VC6.0开发平台的矢量量化算法实现及优化
                姜彦民, 乔瑞萍, 潘志斌, 林辉
                2011, 28(1): 127-130.
                摘要:
                矢量量化是一种高效的有损压缩技术,但其存在编码算法实现实时性不高的问题.为了提高编码算法在PC机上的执行效率,文中从现有的成熟矢量量化有效算法(基于不等式删除准则)入手,针对PC机上intel CPU的工作特点,分析了▃矢量量化算法优化的特点,提出了采◆用MMX指令等有效的优化方法.
                多接口多信道无线网状网的信道动态切换研究
                谢桂芳, 段盛, 曹菊英
                2011, 28(1): 131-133,137.
                摘要:
                首先介绍↓了目前常见的信道动态切换方法,并分别分析了他们的优缺点.然后针对他们的通信节点之间需要同步而难以实现或各个节点需要一个公共控制信道来解决数据信道的争用而影响网络吞吐率等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队列的信道动态切换方法.该方法不需同步机制和公共控制信道,每个接口通过信道队列的队头元素产生下次新的切换信道,较好的确保了各信道传输的公平性;QDSAC能使网≡络中各节点的信道切换序列独立生成,计算代价也∞小,较好的保证了信道切换序列生成的实时性,从而提高网∮络吞吐率.
                基于摩斯码原理的智能模式皮肤听声器研究
                李建文, 赵小羽
                2011, 28(1): 134-137.
                摘要:
                为了研究皮肤听声器对于声音信号的响应,文中从外界声音的过滤,声音信号的采集、分辨、再到基于摩斯码原理的声音模型的建立、智能识别的应用、皮肤对于声音信号的响应等方面探讨了将声音转化为有规律、有语义含义的皮肤听声器的一种改进理论,进一步阐述▂了实现皮肤"听"声的可行性.
                基于语义树的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研究
                安建成, 武俊丽
                2011, 28(1): 138-141,146.
                摘要:
                在分析▲传统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边的深≡度、密度、强度及两个概念的语义重合度、层次差等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树的概念相似度计算方法,并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
                基于多线程多处理器理论的AS/RS调度∑ 策略研究
                王海宾, 张小志, 游凯何
                2011, 28(1): 142-146.
                摘要:
                为了优化自动化立体仓库入库←调度策略,文章引入多线程技术与多处理器理论,并利用该思想对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入库调度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基于多线〒程技术与多处理器理论【的大型AS/RS入库调度策略,有效提高了大型AS/RS入库效率.通过测试用例验证了该调度策略的可行性.
                基于粒子群优化和支持向量机的电力负荷预测
                曾勍炜, 徐知海, 吴键
                2011, 28(1): 147-149,153.
                摘要:
                提出支持向量机的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用电量预测方法.其中,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选取较优的支持向量机训练参数组合.以江西省2008年7月~10月的用电量数据以及相关特征¤数据作为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电量负荷预测精度高于BP神经网络.
                一种改进的网格资源配置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杨庆娜, 李定主
                2011, 28(1): 150-153.
                摘要:
                网格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是一个NP问题,遗传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针对基本遗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不足,提出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该算法通过产生符合条件的初始种群和保护优秀个体的交叉策略,提高了算法的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提出的算法综合考虑了资源任务的通信代价、任务执行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等参数;并结合网格资源的①特点,将所有资源统一描述〗和对待,扩展了资【源的概念,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基于字符密度的车牌识别方法研究
                赵鹏, 赵仲孟
                2011, 28(1): 154-156.
                摘要:
                针对车牌识别系统的开发,提出一种基于二值图像的字符识别算法.在该算法中,采用了新的特征向量,字符的水平密度和垂直密度,分类器采用基于误差反响传播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BP神经网络).采用这种方法可提高系统的字符识别率和系统的实时性,实验表明此算法非常有效.
                基于X3D的富客户端WEBGIS应用研究
                丘威
                2011, 28(1): 157-160.
                摘要:
                应用独立框架的富客户端技术的特点,对WEBGIS在表现@ 交互,地图渲染,图属相╳融合,数据协同等∩方面进行了扩展,并实现了相关模型及原型系统.提出了一个基于X3D的富客户端WEBGIS原型系统设计及其应用,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克服了传统WEBGIS存在的不足.
                片上网络流量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彭元喜, 陈诚
                2011, 28(1): 161-164.
                摘要:
                分析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流量模型:均匀分布、泊松分布、自相似流量模型,并实现了基于这些模型的流量生成器.模拟结果与预期结果符合,目前流量生成器已经应用到实际模◆拟平台之ω中.
                3G USIM卡中安全系统的设计实现
                戴鹏, 叶兆华, 张哲, 王新安, 张兴
                2011, 28(1): 165-168,172.
                摘要:
                设计实现了一种智能卡的安全系统,由128 bit AES和1024 bit RSA构成,兼顾加密速☆度和通信安全.该系统在一款3G智能卡中应用,采用SMIC 0.18μm混合信号工艺实现.验证结果表明,AES和RSA具有较好的加密性能,与当前同类智能卡产品相比面积上有较大优化,能很好满足智能卡的安》全业务要求.
                一↘种改进的基于等级的P2P流媒体激励机制
                虞歌, 颜婷
                2011, 28(1): 169-172.
                摘要:
                P2P流媒体系统中自私节点的不合作行为严重破坏¤了P2P流媒体系统的整〓体性能.分析了Habib等人提出的基于等级的鼓励用户贡献转发资源的激励机制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等级的★激励机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能更有效的抑制自私节点的行为.
                采用C语言FPGA技术实现LDPC码译码算〇法
                张培, 陶志福, 周昌雄, 汪一鸣
                2011, 28(1): 173-175,179.
                摘要:
                针对LDPC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译码算法的特点和最新一代Impulse C语言的并行编程技术,提出一种对LDPC码译码▃器进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设计与实≡现的便捷新方案,以获得译码速率和硬件资源消耗的】平衡.在XC2V2000芯片上实现了一种码率1/2,码长2500的(3,6)LDPC码译码器.实验表明当最大迭代次数为10次,主频50MHz时,译码速率可达10Mbps.
                多光谱图像融合中小波分解层数研究
                邢素霞
                2011, 28(1): 176-179.
                摘要:
                首先根据小波变换原理,采用Db9小波基函数,对多组多光谱图像分别进行1~5层小波分解,然后根据小波逆变换原理对系数融合后的╱图像进行逆变换,得到不同小波分解层的融合图↙像.最后,利用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信息熵、标准差、互信息、以及图像融合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等,对不同分解层下的融合图像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在一层小波分解时,图像融合效果最佳.
                一种SPARC V8结构ALU的并行错误检测结构设计
                张洵颖
                2011, 28(1): 180-184,188.
                摘要:
                针对嵌入式处理器在线错误检测的需求,文中基于编码预测的并行错误检测策略,选择Berger编码作为编码预测错误检测编码,设计了SPARC V8结构的加/减、逻辑和移位运算的B0编码预测结构.该结构可以直接集成为带有并行错误检测结构的SPARC V8结构ALU,相比于电路复制这样的结构实现了硬件资源的节省.与对偶复执这样两倍的执行时间●并且附带结果比较的策略相」比,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同态滤波的一种GPU提速实现方法
                张楠, 王建立, 王德俊
                2011, 28(1): 185-188.
                摘要:
                为了提高光照不均图像的增强速率,提出了基于GPU平台的同态滤波并行算法.根据同态滤波算法的并行性,利用CUDA软硬件体系架构,实现了同态滤波算法向GPU上的移植.利用多幅不同分辨率图像作为『测试数据,对比CPU和GPU方案的计算效率.实验结果表明,GPU实现方案大幅度提升了计算效率.
                一种H.264/AVC反变换反量化IP核设计
                李进, 骆丽
                2011, 28(1): 189-192.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H.264/AVC解码器功能完整的反变换反量化IP核的设计.设计中采用同一处理单元完成三种不同的反←变换,反变换反量化的每个步骤采用独立的门控时钟控制,逻辑复用和门控时钟降低了功耗.实现结果表明本设计满足1080i高清码流的实时解码要求.
                面向博客的智能网络蜘蛛技术及其系统实现
                原舒雨, 蔡皖东, 李勇军, 彭冬
                2011, 28(1): 193-196.
                摘要:
                从博客网站的结构特点出◤发,抽象出博客网站的︽链接分级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蚁群算法的"目录链接-博文链接"自适应采集策略,设计并实现了针对博客网站的智能网络蜘蛛系统.实验表明,采用该策略的系统在采集效率上取得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