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OEsAaZ'><strong id='OEsAaZ'></strong><small id='OEsAaZ'></small><button id='OEsAaZ'></button><li id='OEsAaZ'><noscript id='OEsAaZ'><big id='OEsAaZ'></big><dt id='OEsAaZ'></dt></noscript></li></tr><ol id='OEsAaZ'><option id='OEsAaZ'><table id='OEsAaZ'><blockquote id='OEsAaZ'><tbody id='OEsAaZ'></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OEsAaZ'></u><kbd id='OEsAaZ'><kbd id='OEsAaZ'></kbd></kbd>

    <code id='OEsAaZ'><strong id='OEsAaZ'></strong></code>

    <fieldset id='OEsAaZ'></fieldset>
          <span id='OEsAaZ'></span>

              <ins id='OEsAaZ'></ins>
              <acronym id='OEsAaZ'><em id='OEsAaZ'></em><td id='OEsAaZ'><div id='OEsAaZ'></div></td></acronym><address id='OEsAaZ'><big id='OEsAaZ'><big id='OEsAaZ'></big><legend id='OEsAaZ'></legend></big></address>

              <i id='OEsAaZ'><div id='OEsAaZ'><ins id='OEsAaZ'></ins></div></i>
              <i id='OEsAaZ'></i>
            1. <dl id='OEsAaZ'></dl>
              1. <blockquote id='OEsAaZ'><q id='OEsAaZ'><noscript id='OEsAaZ'></noscript><dt id='OEsAaZ'></dt></q></blockquote><noframes id='OEsAaZ'><i id='OEsAaZ'></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1年  第28卷  第12期

                显示方式:
                低噪声低直流失调零中频WLAN接收前端设计
                郭本青, 文光俊
                2011, 28(12): 1-5,9.
                摘要:
                提出一种低噪放和混频器融合结构的零中频接收方案:采用折叠结构降低开关对@的偏置电流取得良好的闪烁噪声性能,同时具有优越的增益性能;通过共模与差模反馈来改善直流失调,稳定◇中频输出;利用差分电路结构以及版图优化布局获得高的二阶交调指标.基于Chartered 0.18μm CMOS工艺的Spectre-RF模拟◇仿真表明,电路在802.11a频段取得了良好的噪声,直流失调等电学性能.芯片整体功耗为16.5mW,占用面积为0.23mm2.
                基于P2P的无线Mesh网中SIP服务器协作@ 方案
                李文翔, 况海龙, 吴静, 李倩
                2011, 28(12): 6-9.
                摘要:
                在SIP服务实现中,传统的多服务器独立工作方案存在资源利用率低和信息更新代价大的问题,基于对等计算的╳思想,将所有的SIP服︼务器组织到覆盖网中,对Chord路由表的结构进行改进,采︽用基于等距地址Hash的多副本发布策略,提出一种改进的多服务器协作方案.给出了该方案与多服务器独立工作方案、基于传统Chord的服〖务器协作方案的性能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确保较高的消息查询成功〖率和转发速度,减小网络流量开销.
                Windows服务隐藏技术研究与实现
                曹磊, 蔡皖东
                2011, 28(12): 10-13.
                摘要:
                恶意程序利用Windows服务可以实现自启动及部分隐藏功能,研究服务隐藏♀技术能够提高对此类恶意程序的检测能力.研究了Windows服务的启动过程♀及服务对象的内部数据结构,提出一种结合内存隐藏和注册表隐藏的多点联♀合隐藏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该∩方法的服务隐藏程序,在实验条件下测试了此方∩法的隐藏效果,分析了应对该类型服务隐藏技术的检测策略.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在不影响服务功能的前提下,有︾效隐藏服务,躲避各类检测工具.
                一种改进的免疫算法研究及其应用
                胡伟, 徐福缘
                2011, 28(12): 14-16.
                摘要:
                针对传统免疫算法收敛速度慢、参数设置复杂和亲和度计算存在误差等缺点,采用抗体间探测半径Rprobe度量抗体浓度▅的策略,提出一种改进的免疫算法,该算法将抗原︼和抗体分别对应于解空间X和一个解xi,把X分成Kopt个簇,每个簇首xoptRprobe为半径的范围内向所有xi发送消息来♀感知其周围抗体,其抗体浓度计算方法可以实现实数非均匀变异,可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从局部最小中逃逸的能力.
                一种高温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董攀, 范隆, 岳素格, 杜守刚, 郑宏超
                2011, 28(12): 17-20,24.
                摘要:
                航天器件在空间环境中存在着单粒子效应,根据研究可知高温会提升单粒子效应的敏感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评估器件的抗辐射性能,有必要建立一套高温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通过建立高温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选择ASIC和SRAM进行高㊣ 温测试实验,完成了电路高温下的单粒子效应检测,证明了温度提升单粒子效应敏感性的事实.
                基于用户分层①的电子商务智能信息推荐策略
                何波
                2011, 28(12): 21-24.
                摘要:
                针对全体用户采用同一推荐方法的传统推荐策略已不能满足当前电←子商务企业和用户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用户为中心,在充分挖掘用户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荐.将电子商务用户分层▂为新用户、高端用户和普通用户,提出了基于用户分层的电子商务智能信息推荐策略.针对用户的不同,设计有针对性的推荐方法,以实现企业与用户的双赢.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推荐策略和推荐方法是有效的.
                基于GA-MMAS算法的片上网络低能耗映射
                穆屹峰, 吴宁, 葛芬
                2011, 28(12): 25-29.
                摘要:
                针对片上♀网络的低能耗IP映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该混合算法的映射算法——GA-MMAS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优先映射通讯量大的核的方法代替启发因子来确定启发信息,以改善最大最小→蚁群算法 (MMAS)的最优解,然后将MMAS与GA结合,利用GA的快速性得到MMAS初始信息素,来弥补MMAS的前期信息素匮乏的缺点,提高了最优解的精确性,从而得到通信能耗更低的映射结果.实验表明,该映射算法与初始映射相比,能耗可以节省36%~60%,与已有的GA, AS和MMAS相比分别能节省3%~25%, 10%~30%和3%~30%的能耗.
                TA-MAC:一种流量感知的低能耗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舒俊浩, 白光伟, 沈航
                2011, 28(12): 30-33.
                摘要:
                提出一种流量感知的信道访问控制协议TA-MAC.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引入自适应机制来适应↓流量变化,根据负载的大小动态调整侦听期的实际长度,有效减小了空闲侦听.仿真结果表明, TA-MAC在满足保持丢包率为零,只轻微增加时延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能耗.
                基于网格点覆盖模型的高效传感器网络节点配︾置算法
                姚盼盼, 姚向华
                2011, 28(12): 34-39,45.
                摘要:
                节点配置问题是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关键问题.在DhillonS.S.的模型化方法基础上,完成了两种改进的高︾效节点配置算法.以最少化传感器数目为目标,通过减少局部冗余、优化整体性能以及考虑传感器检测范围的有限性,修改算法的初始化模型等方法,对现有的传感器节点配置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仿真分析,充分验证了两种模型的可行性与性能的优越性.
                基于PDSOI单粒子翻转物理机制的SPICE模型研究
                范紫菡, 毕津顺, 罗家俊
                2011, 28(12): 40-45.
                摘要:
                通过研究半导体器件单粒子翻转的物理机制,利用Synopsys TCAD工具对基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开发的0.35μm部分耗尽SOI器件进行单粒子翻转的模拟,讨论了器件模拟物理模型的选择,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对重离子撞击引起◇的瞬态电流过程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单粒子翻转存在两个放电阶段,第一阶段过量电子漂移扩散电∮流组成激增电流部分;第二阶段部分耗尽SOI器件寄生三极管放电机制以及过量空穴放电机制引起的缓慢电流放电"尾部".结合激增电流的物理意义,提出合理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描述此电流的一维解〓析解;对于缓慢衰减的"尾部"电流,提出子电路模@ 型,并基于SPICE三极管模型进行参数提取,着重讨论了单粒子翻转的敏感参数.最后给◤出了以反相器为例的SPICE模拟与TCAD模拟在瞬态电流,输出◤节点电荷收集, LET阈值的对比结果,验证了SPICE模型的合理性卐和精确性.
                一种新型的通用动态查询用户控件的设计与应用
                李竹林, 许淳, 田云娜
                2011, 28(12): 46-48,53.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多表∮的通用动态查询用户控件并将其应用到查询系统中,克服了传统的静态查询方法具有的不灵活、可维护性差、复用性低以及基于单表的动态查询信息量小、数据项独立性差等缺点,方便用户查询到相关的数据项,给用户提供较详细的信息.这种查询方式不仅有利于用户比较、分析数据,同时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测试结果表明,该查询系统的性能较好.
                一个完全□基于混沌的数字图◤像认证方案
                雷正桥
                2011, 28(12): 49-53.
                摘要:
                基于混沌特性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数字图像认证方案.首先利用分段线性混沌映射,基于图◥像的特征信息,生成查询表和二维猫映射的参数;再利用猫映射对原始水印图像进行置乱预◢处理;最后根据查询表和置乱后的水印完成水印嵌入工作.而水印的提取和认证操作极为简便.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案安全高效、定位精确,且具有简①单,可行性好的特点.
                基于梯度塔形分解的GPU加速多源图像融合
                潘晓辉, 张涛
                2011, 28(12): 54-58.
                摘要:
                为了解决多分辨率图像融合算法在单纯CPU上运行效率低的问□ 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在基于梯度塔形分解的图像╳融合算法中使用的新融合规则,并将整个融合算法在图形处理器上进行了设计和高效的实现,将计算密集的任务安排到图形处理器上执行.实验验证,融合图像保留了源图像中的显著特征.并且,与单纯CPU上的融合算法相比,该系统在不同尺寸的图像融合中都获得加速.展现了一种通过图形处理器提高多分辨率图像融合算法效率的方法.
                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峰值优化研究
                陈应显, 牛文庆
                2011, 28(12): 59-62.
                摘要:
                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于多维函数的最优解搜索存在前期易陷入局部最优,后期收敛速度缓慢的问题.将改进的k-中心点聚类分析与PSO相结合ぷ提出了一种混合粒子群算法KM-PSO,用于多峰值问题的优化.在算法中,利用k-中心点聚类分析方法将粒子群划分成若干个子群,结合PSO的隐含并行搜索的优势增强了寻优性能.不仅增加了粒子间的信息交换,抑制了早熟收敛,还提高了全局寻优速度和计算精度.仿真实验结果表明,KM-PS0性能优于基本粒子群优化算法.
                一种自适应Catmull-Rom样条图像缩放算法的设计实现
                魏美荣, 蒋林
                2011, 28(12): 63-67,71.
                摘要:
                针对基于图像边缘缩放处理导致的图像边缘瑕疵或模糊现象,提出一种边缘自适应Catmull-Rom样条图像缩放插值算法.该算法以相邻4个源像素点构造一段以3次多项式函数为基础,自动选择与目标像素点相适应的像素组进行插值运算.重点描述了该算法应用于图像缩放处理的硬件实现结构,并通过功能仿真.最后,由Sobel边缘检测函数对目标图像进行边缘检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获得边缘清晰的卐真彩色目标图像.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软件可靠性分配问题研究
                贾冀婷
                2011, 28(12): 68-71.
                摘要:
                针对软件可靠性分配中不易求解全局最优解这一问题,将可靠性指标分配到每个模块中,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来□ 搜索模型的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求解软件可靠性分配问题时的效果优于遗传算法等其他智能优化算法.
                基于覆盖网络的应用层选播服务的设计与研究
                张园园, 余镇危
                2011, 28(12): 72-74,78.
                摘要:
                针对网络层的选播通信存在着可扩展性和无状态服务等根ξ 本问题,在现有的应用层选播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覆盖网络的应用层选播的结↙构,并把这种结构从代理节点的部署和链路的选取上进行求解,并通过实验对此拓扑结构进行了验证.
                考虑量子效应的短沟道n-MOSFET表面▓电势分布数值模型
                李亦清, 王子欧, 李文石, 李有忠, 陈智, 毛凌锋
                2011, 28(12): 75-78.
                摘要:
                提出了一种考虑量子效应的短沟道沟道表面电势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源漏偏压对表面势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和二维量子力学数值模拟结果很好地吻合.结果表明:源漏偏压会造成线性区的沟道表面势减小,进而导致阈值电压下跌;而在饱◇和区,源漏偏压的影响更大,会造成表面◇势明显下降,阈值下跌将会更加严重.
                基于Octeon多核网络处理器的IPv6联动IPS研究与设计
                杨吉喆, 王玲玲, 陆建德
                2011, 28(12): 79-83,88.
                摘要:
                对基于Octeon多核网络处理器的新一代IPv6高速⌒ 网络联动入侵防御系统进行研究,设计了新型联动入侵防御原型.系统基于Octeon多核的高速处理,并结合了IPv6网络中入侵的新特点.在基于入侵检测规则库规则匹配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新型的协议分析技术和基于流的检测技术,在Octeon多核间分配控制层与数ㄨ据层的不同执行,采用命名块机制进行多核间通信,通过数据层核向控制层核的反馈,实现了流处理及协议分析模块与控制模块的高速☆联动.系统实现了Gbps级的高速入侵检测与联动■防御处理.
                基于0.18μm CMOS工艺2.5Gb/s宽↑动态范围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设计
                韩良, 孙骏毅, 张颖
                2011, 28(12): 84-88.
                摘要: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适用于2.5Gb/s传输速率的宽动态范围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 (包括前置放大器和限幅放大器).前置放大器采用了RGC输入级的跨阻放大器,并且应用了消直流电路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扩展输入动态范围.限幅放大器采用了按比例缩小尺寸、并联峰化和带有有源负反馈的Cherry-Hooper放大器等方法扩展带宽.仿真结果表明:前端放大电路的中频增益为116dBΩ, -3dB带宽为2.13GHz,输入信号动态范围为40dB (0.01~1mA).
                一种高精度宽电源范围集成电压基准源设计
                马奎, 杨发顺, 傅兴华
                2011, 28(12): 89-91,95.
                摘要:
                在SOC及智能功率集成电路中,对基准电压源的电源电压范围及输出驱动电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csmc 40VBCD工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输出精度高、驱动能力强、电源电压范围宽的▅5V集成基准电压源电路.设计中通过HV_PMOS实现电源电压和基准核心电路工作▅电压的隔离,拓宽了电源电压范围,采用双重电流负反馈保证了基准电压的高精度输出.通过Cadence软件平台下的Spectre仿真器对电路♂的各项电参数进行仿真验证,得到电源电压范围9~30V,在-20~125℃范围内温度系数5.688×10-6/℃,启动时间6.369μs,负载电流0~40mA,输出为5V的集成电压基准源电路.
                基于扩展汉明码的BISR设计优化
                沙亚兵, 李文石
                2011, 28(12): 92-95.
                摘要:
                BISR本质是自动实现电路内部纠错.为监督SARM中的176bit宽并行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扩展汉明码设计BISR电路的优化技术.将并行数据劈裂为两个模块,分别利用基于扩展汉明∞码的独立ECC,组建BISR架构.根据异或逻辑的可交换性,重排子运算项,建立XOR-Tree可合并项的特征图,观察与提取可以共用的子运算项,借助这种"兼容"策略优化XOR-Tree,在TSMC 90nm工艺中满足了降低时延和面积的工程要求.仿真结果显示,时ぷ延与面积分别降低了约28%和约35%,功耗降低约36%.最▂终时延为1.5ns,面积为6 200μm2,功耗是0.54mW,表明了本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蚁群和Ψ模拟退火算法的聚类新方法
                陶红, 史小伍, 李莎, 高尚
                2011, 28(12): 96-98.
                摘要:
                模拟退火算法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而蚁群算法具有良好的分布式并行性和正反馈能力.针对样→本维数大、数目多时聚类效果不满意的问题,提出了混合的蚁群模拟退火算法,思路是利◤用K-均值算法的结果作为初值,再使用蚁群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对初值进行调整聚类,结果表明这种算法比较有效.
                一种可变码长码率QC-LDPC编译码芯片设计与实现
                许仕龙, 李斌, 张晓峰
                2011, 28(12): 99-102.
                摘要:
                提出一种可变码长码率QC-LDPC编解码芯片结构,并进行∏了硬件实现,包括基于循环移位矩阵向量乘法器的编码模块和基于部分并行循环迭代译码〖结构的译码模块.对该QC-LDPC编解码器的Ψ性能评估结果表明:采用该结构的编解码器性能优良,实现复杂度低,数据※吞吐率高.在此基础上,采用90nm CMOS工艺,对QC-LDPC编解码器进行了逻辑综合和版图设计,芯片版图面▽积为15mm2,功能和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一种曲波域鲁棒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宋依青
                2011, 28(12): 103-106.
                摘要:
                提出了一种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基于特殊选择的傅里叶采样卷绕的快速㊣ 离散曲波变换.利用Arnold变换对水印信号进行置乱加密,将置乱后的信号进行多次重复来↙增加冗余度.按照曲波系数分布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尺度和系数对水印信↙号进行嵌入.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JPEG、加噪、滤波等图像处理具有好的鲁棒性,同时具有好的不可见性∑ .
                基于FPGA的多功能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陆浩, 王振占, 高国兴, 张翔
                2011, 28(12): 107-110.
                摘要:
                采用FPGA取代计算机实现高分♀辨率图像的采集、处理和显示可以解决图像采集速度慢和图像品质低的问题。实现了视频信号的采集、存储、反馈控制传感器、图像增强以及∏液晶显示.详细介绍了系统硬件组成结构,并分析其硬件原理.FPGA具有易擦写和逻辑规模大的特点.处理结果可以通过串口、USB口和上位机通讯并且可以实现板上大容量存储.系统具有集成度¤高、应用度广、使用灵活等特点.
                基于FCM的复杂网络重叠社团结构发现算法
                潘惠勇, 王鹏, 张慧乐
                2011, 28(12): 111-114.
                摘要:
                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发现是对网络数据集进︻行数据挖掘的普遍性问题.针对网络中大量存在◢的重叠社团现象,提出了基于FCM的发现重︻叠社团结构算法,并进一步在NG模块度的基础上,给出了评价重叠社团结构的模块度函数.算法首先将网络的节点映射成欧氏空间的节点,再以此做模糊聚类得到各重叠社团结构,根据模块度函数选择最佳重叠社团结构.最后,在经典网络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得到满意度高的重叠社团结构,而且时间复杂〗度较低.
                基于LSGA的最小测试用例集自动生成
                刘冬, 靳蓓蓓, 阙向红
                2011, 28(12): 115-118.
                摘要:
                测试数据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且其技术和方法还不成熟.根据实现语句覆盖的测试目标,提出了最大稳定遗传算法 (LSGA).该算法充分考虑了遗传算法的稳定性并在构↓造适应度函数和路径编号时提出了"邻近者优先"原则和"就近路径编号"原则.这个算法↓可以生成满足测试目标的最小用例集且其性能明显优于遗传算法.
                一种不携带隐秘信息的安全◣隐写模型
                伍玉良, 陈够喜, 张鹏程, 沈红雷
                2011, 28(12): 119-123.
                摘要:
                基于数字图像的缩放算法,提出一种不携带隐秘信息的◣安全隐写模型.其利用缩放算法推演秘密信息,并非直接将秘密信息嵌入载体图像中.首先选取载体图像,通过相应放大算法将其放大到一定倍数,然后找出秘密图像与新图像中像素信息的相关性,最后再缩小为原图像大小进行传输.由于没有直接修改图像内容,其隐蔽性较好.实验证明,该方法实现简单,运算量小,安全性高,并且对嵌入的信息提取方便,满足隐∞藏信息的不可检测性,适应于图像隐蔽通信.
                一种基于线性分类器的通用指纹分割方法
                邓亮, 张新曼, 沈虹晖, 许学斌, 张海涛, 田中民, 韩九强
                2011, 28(12): 124-128.
                摘要:
                针对不同传感器采集的指纹难以进行统一准确的分割的问题,提出主频率带¤能量比值,归一化的灰度均值及灰度对比度值三个更为通用的╳指纹描述特征,并利用这三个指纹特征,使用SVM方法训练一个线性分类器,对指纹进行有效分割.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对指纹的准确分割,在FVC2002指纹数据库㊣ 上平均分割误差约为2%,并且该分割方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适用各种传感器采集的指纹.
                基于中国余定理的分组码在协】作通信中的应用
                徐华
                2011, 28(12): 129-132,136.
                摘要:
                分组码◆可看作代数方法设计的准循环码,将其作为分量码,利用中国余定理联合设计,可以获得比分』量码更好的性能.首先给出了分组码 (array code)和截短「分组码 (shortened array code)的定义,接着给∞出了基于中国余定理 (Chinese Remainder Theory, CRT)的联合设计方法,进一步简要描述了协作通信系统模型,并给出了基于中国余定理设计的分组码在协作通信系统中的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中国余定理设计的分组码与其分量码相比可以有效」改善系统的性能.
                超薄栅氧MOS器件传统关态栅泄漏电流研究
                胡仕刚, 吴笑峰, 席在芳
                2011, 28(12): 133-136.
                摘要:
                理≡论分析了MOSFET关态泄漏电流产生的物理机制,深入研究了栅氧化层厚◤度为1.4nm MOSFET传统≡关态下边缘直接隧穿栅泄漏现象.结果表明:边缘直▓接隧穿电流服从指数变化规律;传统关态下边缘直接隧穿对长沟道器件的影响大于短沟道器件;衬底反▓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边缘直接隧穿泄漏电流.
                基于关系数据库的大规模网络本体存储与查⌒询研究
                邱彦章, 郭亮
                2011, 28(12): 137-140.
                摘要:
                针对互联网中大规模本体的有效存储和无缝访问的问题,结合OWL本体语言的成分与组织特点,提出了一种易于理解且结构稳定的关系数据库 (RDB)模式,利用RDB对大规模的互联」网本体进行存储.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生成的RDB视图将标准的本体查询▽解释为SQL查询,在保持标准本体查询的灵活性和丰富性的同时,使基于RDB的本体数据存储相对于上层》的面向本体互联网应用保持透明.
                基于语义网格的CSCL系统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吴杰
                2011, 28(12): 141-144,148.
                摘要:
                针对目前CSCL系统普①遍存在"信息孤岛"和资ω源利用率低的现状,提出将语义网格引入CSCL系统的∑ 思路,设计了一个四层的基于语义网格的CSCL系统体系结构,并且在此框架基础上给出了系统实现原型.该系统能够有效解决CSCL资源共享和整合等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高速高精度超声波流量计数㊣字处理模块的设计
                韩宇杰, 杨舟, 王红, 杨士元, 范顺杰
                2011, 28(12): 145-148.
                摘要:
                阐述了一种基于DSP的高速、高精度超声波注量计的数字处理模块的设计方案,并以TMS320C6713DSP为例,从波形的高速收发、高精度的时序协调、控制参数的配置等几方面展开详细介绍并予以实现.实测证明,该方案能够在75MHz的波□ 形数据发送频率下使流量计算的时间误差达到纳秒级精度的要求.
                LDAP目录服务在综合评价决策模型库中的应用
                刘海君, 郑晓薇
                2011, 28(12): 149-152.
                摘要:
                综合评价决策模型库目录管理系统CEM-DMS由若干分布式异构子系统构成,对模型库各子系ξ统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了完整的模型库系统.给出了基于LDAP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采用基于Web和LDAP目录服务实现了系统中模型数据和评价信息的组织与定位以及各子系统中算法信息的发布功能.目录服务采用"全局-局部"的方式管理资源信息,提高了系统的扩展性和可靠性.
                一种虚拟在线浏览系统的通用快速开发方法
                许轶超
                2011, 28(12): 153-156.
                摘要:
                针对目前各行业虚拟在线浏览系统需求的增●长,结合虚拟现实开发平台Virtools的快速的"可视化编程"开发方法和便捷的网络发布功能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虚拟在线浏览系统的快速开发方法,并详细给出了系统实现关键技术和典型功能实现脚本流程图,包括三维场景优化技术、鼠标和键盘驱动的自主♀交互导览实现方法等.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了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高效性,该方法可为各行业人员开发虚拟浏览系统的网络应用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基于RTCP分∩级反馈的IPTV视频质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王玲玲, 杨吉喆, 陆建德
                2011, 28(12): 157-160,166.
                摘要:
                分析了RTCP传∩统反馈模型和分级反馈控制模型,研究了反馈控制框架设计,并把RTCP分级质量反馈控制框架应用到IPTV直播系统中,提高服务器端对客户端控制信息的响应速度,保证了合适的自适应视频码流的播放流畅,使IPTV直播系统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Email中基于英文文本的情感监测★系统研究
                于冬梅
                2011, 28(12): 161-166.
                摘要:
                对情感计算√应用方面研究进行拓展和延伸.Email是Internet应用最广的服务之一,在Email中嵌入基于文∴本内容的情感监测系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Email中的语句集来源于数据库Commonsence.对数据库中的语句进行了筛选,根据这些筛选出来的语句结构创建了四种语♀句结构模型,最后通过程序语言实现了英文文本的情感监测.在系统实现过程中,用颜色去标识文本的情感倾向☆.
                基于属性依赖关系的模式匹配方法
                刘金岭, 冯万利
                2011, 28(12): 167-170,174.
                摘要:
                结合数据实例信息和结构信息给出了一种基于【属性依赖关系的模式匹配方法,该方法先是根据实例信息计算出各属性间的依赖度,进而建立关㊣系的属性依赖图,依据属性依赖图计算出属性间的依赖结▓构相似度,最后确定了∑属性之间相对应的关系.在后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其查准率、查全率和一些性能指标与其它方法相比较优.
                基于ARCA3 CPU的嵌入式SoC的FPGA原型验证
                陈达燕, 王进祥, 孙俊, 杨奕
                2011, 28(12): 171-174.
                摘要:
                基于FPGA的验证是SoC功能验证的有效途径,建立一个「基于FPGA的原型验证系统已成为SoC验证的重要方法.ARCA3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国产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在ARCA3和AMBA架构上集成存储器控制器等IP核和外设,构建一个嵌入式SoC,并在FPGA上实现SoC的ㄨ原型验证系统和软硬件协同验证环境.在FPGA原型机上运行Bootloader和操作系统※,验证整个系统硬件的可操作性和软硬件之间的交互.基于FPGA的原型验证←系统的实现可以快速验证基于ARCA3的各种抽象层次的IP核和开发基于≡ARCA3的软←件应用.
                电力系统中假数据注入攻击研究
                杨清宇, 杨洁, 马训鸣
                2011, 28(12): 175-179.
                摘要:
                假数据注入攻击是电↘力系统安全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智能电网发展趋势下№的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电力系统中假数据注入攻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EMS和假数据注入攻击的原理,并对假数据注入攻击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最后总结了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一种改进△的文本分类特征选择算法
                陈建华, 王治和, 蒋芸, 许虎寅, 樊东辉
                2011, 28(12): 180-183.
                摘要:
                现有的一种特征选择算法DPM(Discriminating Power Measure)[1],是通过计√算每个特征在某一类别和剩余其他类别中的文档频,比较了特征对一个类别和对其他类别的贡献,提取出具有强类别区分能力的特征词.在研究此特征选择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特征选择算法,该算法同时考虑了每个特征的类别频次在计算特征类别区分能力方面的重要性.经实验验证,改进后的特征选择算法能够获得较好的分类】效果.
                基于Halcon的图像拼接算法研究
                谭杰, 王殊轶, 王慧芳, 郑加宽
                2011, 28(12): 184-187,19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软〒件MVTec Halcon的图像拼接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摄像机进行标定,以及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Harris角点检测提取特征点●,接着检测出的角点经归一化互相关匹配后使用RANSAC (random sample consensus,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算法剔除误匹配点,估算单应性矩阵,最后用改进↓的加权融合方法进行图像融合.针对提出的算法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并进行了拼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对图像进行无缝拼接,精度可达到0.02mm.
                基于证据推理算法的联合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李业军, 李文元, 方向东
                2011, 28(12): 188-192.
                摘要:
                研究了一体化联合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给出了基于证据推理进行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的数学模型及其在一体化联合作战效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评估实例说明了所给出方法的卐有效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