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anmj9K'><strong id='anmj9K'></strong><small id='anmj9K'></small><button id='anmj9K'></button><li id='anmj9K'><noscript id='anmj9K'><big id='anmj9K'></big><dt id='anmj9K'></dt></noscript></li></tr><ol id='anmj9K'><option id='anmj9K'><table id='anmj9K'><blockquote id='anmj9K'><tbody id='anmj9K'></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anmj9K'></u><kbd id='anmj9K'><kbd id='anmj9K'></kbd></kbd>

    <code id='anmj9K'><strong id='anmj9K'></strong></code>

    <fieldset id='anmj9K'></fieldset>
          <span id='anmj9K'></span>

              <ins id='anmj9K'></ins>
              <acronym id='anmj9K'><em id='anmj9K'></em><td id='anmj9K'><div id='anmj9K'></div></td></acronym><address id='anmj9K'><big id='anmj9K'><big id='anmj9K'></big><legend id='anmj9K'></legend></big></address>

              <i id='anmj9K'><div id='anmj9K'><ins id='anmj9K'></ins></div></i>
              <i id='anmj9K'></i>
            1. <dl id='anmj9K'></dl>
              1. <blockquote id='anmj9K'><q id='anmj9K'><noscript id='anmj9K'></noscript><dt id='anmj9K'></dt></q></blockquote><noframes id='anmj9K'><i id='anmj9K'></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9卷  第10期

                显示方式:
                确定性小世界特性记忆网络的建模与算法
                张兰华, 薛绍伟, 唐一源
                2012, 29(10): 1-5.
                摘要:
                为了形象直观的了←解脑功能记忆小世界网络的形成及演化机制,采用◎复杂网络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对记忆过程进行模拟,通过记忆节点及连边的抽取,建立符合记忆解↓剖特征和逻辑意义的连边机制.以集合为数据结构的建模算法仿真了小世界特↓性的记忆网络,同时数据元素的检索算法符合记忆特征.通过理论分析和数据仿真表明对脑功能记忆网络进行确定性建模是可行的.
                面向■功耗的三维片上网络路由协议
                秦云海, 李丽, 虞潇, 王佳文, 潘红兵, 张宇昂
                2012, 29(10): 6-9.
                摘要:
                建立了一个适合3D-NoC片上实现的路由器功耗模型,并且结合奇偶拐弯模型提出了一种面向功耗卐的3D-NoC路由协议.根据网络的功耗状况动ζ态路由,优化网络功耗分布,有效避免局部功耗ζ过大.实验结果显示,该协议能够明显改善网络功耗分布,其最大功耗和功耗方差在最优情况下可分别优〗化11.57%和24.61%.
                LOMM:移动网格中的移动性管理』机制
                鞠宏军, 杜丽娟
                2012, 29(10): 10-13,17.
                摘要:
                基于移动网格的覆盖网体系结构,本文提出基于分层覆盖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机制LOMM.移动节点在入网和移动时,动态的将其位置∩信息向固定节点构成的●核心覆盖网络中进行注册和更新;通信节点则通♂过核心覆盖网络的结构化路由方式来解析移动节点的当前位置.最后对移动性管理机制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
                隐︻马尔可夫模型在P2P僵尸网络检测中的应用
                万巍, 李俊
                2012, 29(10): 14-17.
                摘要:
                针对P2P僵尸网络的特点,将隐马尔可夫模型应用于P2P僵尸网络检ζ 测技术中.首先根据当前僵尸网络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P2P僵尸网络的生命周期和ω 行为特征;然后对僵尸主机的状态划分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P2P僵尸网络进行数ω 学建模,并提出一种P2P僵尸网络的检测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
                无线传感网节◤点自适应优化定位研究
                李福芳, 罗飞, 齐德昱, 谢冬青
                2012, 29(10): 18-21.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基于RSSI的无线传感网节点自适应定位优化算法.该算法用对具体环境条件下RSSI测距的自适应』校正及误差修正来提高测距精度,基于小世界网络理论遴选侯选锚节点,结合MDS-MAP算法进行定位.与▲同类算法相比,该算法能适应不同的应用环境,且▲定位稳定性和精确性均显著提高.
                基于再生核空间的自适应图像彩色化算法
                陈颖, 姚恒, 舒明磊
                2012, 29(10): 22-25.
                摘要:
                针对传统的图像彩色化算〓法中彩色化结果质量◎不佳、参数设置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再生◥核空间的自适应灰度图像彩色化算法.该方法通过求泛函极值建立非线性方程,设置与图像像素亮度相关的自适应〓再生核,用最小二乘法对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得到彩色化结果.与其他灰度图像彩色化技术相比,该方法能在ㄨ自适应选择参数的同时,有效提高图像彩色化质量.
                基于聚类和高斯过程回归的超分辨率重建
                华书娜, 王培康, 朱高
                2012, 29(10): 26-29.
                摘要:
                在样本学习的思想框架下,针对图像超分辨率问题的研究,提出了数据【聚类和高斯过程回归相结合的解决方法.使用K-means对数据◥进行聚类,在各类中利用高斯过程回归对样本库中高低分辨率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学习.根据得到的学习模型对需要处理的低分辨率图像所对应的高分辨率图像进行预测,有效地利用了↘高低分辨率图像之间的统计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超分辨率重建效果「.
                一种基于风险分析的软▓件集成测试方法
                胡文生, 赵明, 杨剑峰, 贾国荣
                2012, 29(10): 30-33.
                摘要:
                基〇于统一建模语言(UML)用例图和序列图在描述系统的功能及完成相应功能方面的特点▼,结合风◥险分析技术,提出了以用例的使用概卐率为基础,按照完成用例功能的场景即序列图中所涉及到》的组件使用概率和风险程度,从◤中选出使用概率最高的和风险程度最高的组件为核心,依照三明治≡的软件集成方式逐个将其◤他的组件集成进来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集成测试.这种测试方式对系统的风险进行控制,实现了部分的可靠性测试.
                一种短时间间隔测量方法的研究①及其FPGA实现
                蔡德胜, 方寿海
                2012, 29(10): 34-36.
                摘要:
                介绍Ψ 了基于FPG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的系统结构及关键技术.采用锁相环对时钟源▆进行倍频、相移产生多路相关联的参考时钟,对短时间●间隔进行双边沿采样测量,从而等效提高∑ 时钟频率,减小量化误差,提高了时间间隔测量的分辨率.最大分辨率可达█625ps,测量范围优于20s,为更高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提供更小的测量范围,从而为精细测量专注于更高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打下基础.
                0.13微米CMOS双通道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张弘, 梁元
                2012, 29(10): 37-41,46.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款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并对设计流程进行分析仿真.该低噪放采用双通道结构,有效的输入阻抗匹@配、平稳的增益和低噪声等性能可以⌒同时实现.应用ADS工具TSMC 0.13μm CMOS工艺库的仿真结▲果表明,其最大功率增益为14.2dB,在8GHz频点的ⅡP3为-4dBm,输入、输出反射系数分别小于-10.2dB和-10.89dB,噪声指数单调下降到1.46dB,并且总功耗和带内最▼大增益摆幅较低.
                数字IP核的IEEE Std1500外壳架构设计研究
                李广进, 陈圣俭, 牛金涛, 高华
                2012, 29(10): 42-46.
                摘要:
                IP核可测○试性架构的多样性、互不兼容ㄨ性给SoC的测试带来不便,IEEE Std1500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标准的、可配置〓的可测试性架构,如何设计实现这种架构便成为SoC测试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IEEE Std1500,利用边界扫描技术,结合自『行设计的IP核,本文给出标准化架构的设计过程,利用quartus ii平台仿真验证了多种测试指令下设计的有效性〖.提出的外壳并行配置设计打破传统串行测试的ξ 局限性,为实现SoC中IP核的并行测试、缩短测试时间提供新的思㊣ 路.
                物联传感网噪声过滤的自适应线性权值算法
                凌云
                2012, 29(10): 47-50.
                摘要:
                针对物联传感网络由于数据类型不一致造成散∮粒噪声.提出一种物联传感网ζ 络散粒噪声过滤的自适应线性权值算法.提取物联传感网络散粒噪声特征参数,对上述参数进行线性变换,获取噪声关联特征参数自适应线性权值,完成物联传感网络散粒噪声过滤.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过滤物联传感网【络中的散粒噪声,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基于VHDL故障注入的处理器敏感性分析
                武振平, 付方发, 肖立伊
                2012, 29(10): 51-54,59.
                摘要:
                针对航天◣应用的处理器敏感性评估需求,采用仿真命令技术开发了一种基于VHDL的故障注入工具】.以LEON3处理器为目标模型进行了故障注入实验,得到了流水线寄存◆器的敏感性,并对敏感性较高的寄存器加固△之后再次进行可靠性评估,从而验证了该故障注』入工具的有效性.本故障注入工具适用于基于VHDL的RTL级处理器的软错误敏感性分析.
                一种面向单片DC/DC的低压高效片上电流检测技术
                魏海龙, 刘佑宝, 刘智, 廖雪
                2012, 29(10): 55-59.
                摘要: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电流模式单片开关DC/DC转换器的低压高效◢片上电流采样电路.该电路利用功率管等效电阻电流检测技术和无需OP放大器的源极输入差分电压放大技术,使电路的应用范围可低达2.3V;-3dB带宽12MHz;在最大负载电流情况下的静态电流峰值仅19μA,比常规采用功率管镜像电流检测技术的★静态电流峰值低1.5个量级左右¤.转换器基于0.5μm 2P3M Mixed Signal CMOS工艺设计制作.测试结果表明,电流检︽测电路的最大检测电流1.1A,转换器的输入最低电压2.3V,重负载︽转换效率高于93%.
                基于矩阵的数据流频卐繁模式预测算◣法
                任永功, 李雪兰
                2012, 29(10): 60-63,68.
                摘要:
                随着数据挖掘的广泛应用,许多实际的数据挖掘应用需要用过去和当前数据对未来数据状态进行预测,针对这一现√状,文中提出基于矩阵的数据流频繁模式预〇测算法(MFP).MFP算法可预ζ测在下一时间窗口中可能性较大的频√繁项集,以满足用户需要.该算法首先将数据转换为0-1矩阵;然后通过矩阵剪裁和位运算更新矩阵,并从中挖掘频繁项集;最后,利用当前窗口数据预测下一时间〓窗口中可能出现的频繁项♀集.实验结果表明,MFP算法在不Ψ 同实验环境下能有效预测频繁项集,该算法是可行♀的.
                基于PCA-K-means的卫星遥感图像的颜色特征提取技术
                赵蔷, 解争龙, 李红, 李小林
                2012, 29(10): 64-68.
                摘要:
                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对卫星遥感图▃像进行颜◤色特征提取的PCA-K-means算法.该算法去除了图像的R、G、B之间的相关性,在动态聚类◥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区域分类的空间一致性原则合并空间信≡息,使得该方法能高效◥的描述卫星图像的颜色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性能好,准确度高,是对多频谱遥感图像的颜色特征提取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基于阵列信号融合的路面平整度检测原理研究
                王建锋, 宋宏勋, 马荣贵
                2012, 29(10): 69-73.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信号分析原理的激光路面平整度检测方法.利用阵列信╱号处理方法,将路面信号转化为阵列信号▆源个数的估计;将激光检测系统相对于路面的Ψ运动转化为阵列信号波达方向的估计;将多传感器检测▼数据共同信息的提取转化为阵列信号中多信号々权向量的加■权处理;利用最佳权向量重构出路面断面形状.实验◣证明此方法简单实用,可以为路面平整度检测设备的改良提供一种全新且好用的方法.
                一种基于区域颜色信息的宽基线立体匹配算法
                李竹林, 刘彦保
                2012, 29(10): 74-77.
                摘要:
                立体匹配技术是立体视觉研究领域的难点,利用图像的特征信息解决对应问题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在ぷ提取基于边缘仿射不变区域检测器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区域颜色信息和几何信息的彩色图像立体匹配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所提取的不变区域进行颜色空间量化,在此基础上根据两种色彩之ㄨ间的距离进行色彩聚类,然后计算直方图的二次距离,并进行相似性⊙度量,最后根据区域间几何性质进行误匹配剔除.实验证明,该算法能降低解决对应问题的复杂性,提高正确匹配率.该方法对→于目标识别、三维重建、非接触测量等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种木马电路的实现与特征分析
                郑朝霞, 韩玲, 李阳, 邹雪城
                2012, 29(10): 78-80.
                摘要:
                由于硬件木马等恶意电路的隐蔽性,攻击者可以利用其窃取机密信息,破坏硬□ 件电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危害.本文基于典型的芯片设计流程与EDA工具,首先建立硬件「木马的电路模型,然后尝试在一简单ADC芯片中,利用@其电路的剩余空间,设计实现了一种计数器木马电路.该木马电路的规模大约占芯片总面积的5.6%,将受污染的电路与真实电路△一起用标准CMOS工艺HJ0.25μm流片,然后卐采用旁路功耗分析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实验数▼据表明,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受污染和没受污染的芯片功〇耗并无明显差异,而当木马触发条件满足时,受污染的芯片却成功的实现了攻击.
                基于扩展空间直方图的红外目标跟踪方法
                赵方舟, 李俊山, 杨威, 杨建明
                2012, 29(10): 81-84.
                摘要:
                针对传统均值漂移算法中仅仅利用目标←的颜色信息而导致目标模型分辨能力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空间直方图的红外目标均值漂移跟踪方法.首先对空间◎直方图进行扩展,构建了一种结合目标颜色分布和空间约束关系的联合空间颜色模型,有效提高了目★标模型的分辨能力.通过给定目标空间位置和颜色联合概率密度函ξ 数,定义目标区域与候选区域概率密度的相似性度量,进而实现了红外目标的准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有效,能准↙确跟踪前视红外目标.
                基于DSP的H.264/AVC解码器运动补偿模块的优化
                姜峰, 尚书林, 梁利平
                2012, 29(10): 85-88,93.
                摘要:
                针对H.264/AVC解码器中运动补偿模块存取密集、计算复杂度高的↓特点,对参¤考数据读取方式和亚像素插值计算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提出了运动补偿参考数据读入的并行机ζ制和亚像素插值的优化算法.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解♀码速度,TI DM642DSP平台下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运动补偿模@块的计算速度提高为原来的19倍.
                基于导@频辅助的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算法
                赵慧冬, 黑勇, 乔树山, 叶甜春
                2012, 29(10): 89-93.
                摘要:
                针对低压电力线信道卐噪声强、衰减大的问题,基于OFDM技术的电力线通信系统采用时域扩充结构,提¤高导频数据的可靠性.确定了在OFDM时域扩充结构中应用LMMSE准则时最大多径时延的最优取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更适合时域扩充系统的信道估计优化算法,通过利用OFDM符号内所有导频参与信道估计从而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获得更低的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与传统LMMSE算々法相比具有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在信噪比低于0dB时改进算法的性能优势更加明显.
                基于灰关系与信息增益融合的文本分类模型
                刘海峰, 李凯齐, 汪泽焱
                2012, 29(10): 94-98.
                摘要:
                针对信息增益︼模型在文本分类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关系与信息增益的文本分类算法.首先基☆于改进的χ2统计进行类别特征选择用于类内文本表示,提高类别中心向量的表示能力;其次针对IG模型对低频☆词赋权过大问题,提出了基于频数◤和位置的改进加权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灰关系的文本相似度计算途径,改善了基于↑距离的相似度计算模式的不足.试验表明,此算法提高了文本分类效率.
                一↑种基于核的GPS空时自适应抗干扰方法
                李文元, 解明辉, 樊静
                2012, 29(10): 99-102,107.
                摘要:
                针对GPS接收系统的》空时自适应抗干扰技术,分析目ζ前基于FROST阵列处理的最小均♀方算法LMS (FLMS)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核方法的FLMS算法(Kernel FLMS,KFLMS).通过对空时自适应STAP和算法的建♀模,研究了KFLMS算法的性能.系统仿Ψ 真表明,KFLMS算法不仅能抑制大于阵元个数的多个宽、窄带干扰,而且使接收机整体抗干扰能力达到70dB左右,比FLMS算〓法效果更优.
                校园网在OPNET中的仿真实现
                彭燕
                2012, 29(10): 103-107.
                摘要:
                校园网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网结构需要不断分析优化.网络仿真是网络技术发展研究和预测网络性→能的科学工具,可以模拟现≡实网络,有效地提高网络设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整合→网络资源,降低成本.
                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LDPC码研究
                张建斌, 卢丹, 陆剑
                2012, 29(10): 108-112.
                摘要:
                在系统分析↘LDPC码编译码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特点↘,提出了LDPC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中的设计方案,方案采用(n,3,6)规则LDPC码,校验矩阵采用PEG-QC构造法,编码采用RU算法,译码采用Log-BP算法,并对该方案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基于排序和去噪的广义差值扩展可逆水印
                常志国, 徐健
                2012, 29(10): 113-116.
                摘要:
                针对可逆水印中常用的位置图的两点不足:占用大量空间和压缩处理成本高,提出了一种㊣不使用位置图的大容量可逆∏水印算法.首先将宿主图像分块;然后计算每㊣个像素块的平滑度近似值,该值在水印卐信息嵌入前后保持不变;依据平滑度近似值对像素块进行稳定的升序〇排序;最后,根※据信息隐藏量的大小,按照排序选》取适当数量的像素块,滤除像素块中的差值噪声,利用广义差值扩展嵌入水【印.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PNSR下,该算法的信息隐藏量高于同类算法.
                一种高阶曲率补偿带隙基准的原理与实现
                梁希, 刘文平, 刘智
                2012, 29(10): 117-120.
                摘要:
                基于指数型和二阶曲率补偿技术,设计了一个高阶曲率补偿带隙基㊣ 准.在电路结构上采用电流镜和负反馈回路代替运放反馈回路,不仅避免了运放的失调↙电压所引起的输出误差和温漂问题,而且使得电路相对简单,更适于电路系统集成.;利用二阶曲率补偿和◇双极晶体管的电流增益β随温度成指数型变化的规律,对输出电压温度特性进行补偿,提高了的温度稳定性№.基于0.6μm BiCMOS工艺设计了基准电路和版图.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基准在ΔV=2.8V的电源电压幅●度范围下,具有0.08mV/V的电源抑制特性.在-55~125℃的范围内Vref的温度系数为5×10-6/℃.
                基于特征加权的交通事件检测研究
                王晨, 樊小红
                2012, 29(10): 121-123.
                摘要:
                针对影响交通事件的特征参数较多,参数之间有信息冗↓余】,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加权支持向量机的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影响交通事件的因素包△括上下游交通流的』交通密度、交通量、平均速度较多,各个影响因素的影响大「小是不同的,根据可信间隔最大化确定影响权重.通过实测数据对算法的检测性能进行测试,交通密〖度的权重最大,说明事件发生时,交通密度的变化影响最大,与实际〖情况相符;对于同质量的样本,所提算法的检测率及误报率均优于标准支〓持向量机(SVM)算法.
                一种改〓进的Sobel边缘检测』算法的设计及其FPGA实现
                曹杨, 苏丽娜, 沈琪, 顾晓峰
                2012, 29(10): 124-127,132.
                摘要:
                为了快速得到边缘更清晰、敏感度更高的实时〖边缘图像数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obel边缘检测算法.对原始图像的边缘进行平滑滤波后,利用2个3×3模板对选定的二维图』像中同样大小区域内的数据进行卷ξ 积,合并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导数得到该区域¤的梯度值,再通过添加的梯度方向模块对该区域进行4个方向的判断以帮助确定边缘,最后通过非极大值◥抑制及二值化处理确定图像边缘.将改进后的Sobel边缘检测算法在FPGA上进行了⌒ 实现并证明了其有效性.
                基于IMM-SCKF-STF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李国伟, 董跃钧, 汤显峰, 葛泉波
                2012, 29(10): 128-132.
                摘要:
                在处理非线性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时,传统的非线性滤波估计算法跟踪误差大且容易引起滤波发散.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将强跟踪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CKF-STF)和交互多模∏型(IMM)算法【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交互多模型强跟踪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IMM-SCKF-STF)跟踪算法.该算法在SCKF基础上引入强跟踪渐消因子,使其不仅拥有应对机动目标状态◆突变的强跟踪能力,同时还具备交互多模型算法的☆优良机动目标跟踪性◇能.因此,新算法在机动目标跟踪方面将获得更高的非线性滤波估计精度,且算法的稳定性和应对状态突变的跟踪鲁棒性能获得显著提高.最后,通过两个仿真例子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与ξ优越性.
                微内核结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邓昀, 程小辉, 王新政
                2012, 29(10): 133-139.
                摘要:
                分析了微内核结构在设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时的优点,设计了一〓个微内核结构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整个系统内核由任务管理、任务通信、时钟管理、中断管理、内存管理等模块组成.内核采用抢占式调度和分时调度相结合的调︼度策略,以及基于查表法的优先级队列管理,使得系统在进行任务调度时能快速的找到所要调度的任务,满足实时性的要ㄨ求.内核提供多种通信方式,并对控制临界资源访问的信号量进行了特别的设【计,便于任务在必要的时候进行优≡先级继承,很好地解决了抢占式嵌入式操作系统中普遍存在的优☉先级反转问题.最后,在基于ARM处理器的EL-ARM-830硬件平台,给出了系统的实≡现.
                一种兼容AMBA总线的实时高效》静态存储管理IP的设计与实◆现
                王文丞, 奉世玉, 陈川, 聂泽东, 王磊
                2012, 29(10): 140-143,147.
                摘要:
                设计了一》种兼容AMBA2.0AHB总线的实时高效存储管理IP——静态存储管理IP.与虚拟存储管理技术相比,IP可以为∩实时系统芯片的高实时性提供良好的保障,它完成一次存储器访问最多需要2个时钟延时,最少可以达到0延时传输.同时它具有结构简单、可支持8个64M的静态存储器、可编程控制以及进行不同数据宽度的Burst传输等特点.设计采用结构完全并行、时序完全同步的状※态机设计思想,采用SIMC.18工艺进行流片,系统芯片整体面积为5mm×3.5mm,测试结果与设计∴目标基本一致.
                RFID标签※芯片验证平台
                李晶晶, 王德明, 胡建国, 谭洪舟
                2012, 29(10): 144-147.
                摘要: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芯片命令及↓其帧格式多样,增加了验证的复杂性,而且验证充分性◥难以得到保障.为了▅能够高效地验证RFID标签芯片以及解决ぷ验证充分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覆盖率和受约束的随机激励的面向▅对象的功能验证平台设计方▲法.验证平台不仅能对单条命令进行验证,也能对特定的和随机的命令流进行验证,并自⌒动检查验证结果.实践表明,该验证平台大大提高了验证生产率,保证了流片后芯片功能的正确性.
                一种图像自适应预测分组编码无损压缩方法
                刘丽莉, 付东翔, 王亚刚
                2012, 29(10): 148-151,156.
                摘要:
                结合经典无损预测■编码方法和变长编码思想,提出了一种有自适应性的预测分组编码方法.通过自适应预测编码对不同纹理特征的图像均能有效地做去相╱关性处理,再结合图像数据卐分布规律通过分组编码实现图像的无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这套方法具有高压缩比和】高压缩效率的特点.
                Domatic Partition问题的DNA计算方』法研究
                赵洪超, 刘希玉
                2012, 29(10): 152-156.
                摘要:
                Domatic partition问题是一类经典的NP完全问题,在诸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至今仍没有多项式时间内的解决方案.DNA计算是①一种并行计算能力极强的计算方式,粘贴模型是DNA计算中①一种基于粘贴运算的计算模型,基于∑ 该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domatic partition问题的DNA算法,该算法在多项式的时间内通过两步筛选过程即可以在初始解空间中找出问题的¤解.为证№明该算法的可行性,用java程序对算法进行了仿真模拟,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结果↑证明此算法是正确且有效的.
                MOS电流模逻辑分频器设计
                梁蓓, 马奎, 傅兴华
                2012, 29(10): 157-160,165.
                摘要:
                用参数已经优化的MCML (MOS电流模逻辑)电路设计∑了锁存器,对锁存器的功耗及延迟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ω 该锁存器分别设计了一个二分频和四分▓频电路,二分频电路的最高工作频率达到7.7GHz.四分频电路采用两个二分频电路直接级联,由于ξ 无缓冲连接,不仅减小了第一∏级的输出节点电容,同时减小了芯片的面积.电路仿真均在SMIC 0.13μmCMOS工】艺下完成.
                基于抽象解释的函数不变量▼正确性验证
                武书彦, 苏青琴, 刘久富
                2012, 29(10): 161-165.
                摘要:
                函数不变量检测是提高软件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针对检测方法可能带来无效」的函数不▼变量的缺陷,提出一种以抽象解释理论为基础的函数不变量的正确性验证方法.首先将函数不变量转化成多项式关系;其次结合多项式程序与最弱前置条件抽象解释分析多项式关系正确性的判断依〗据;最后构造多项式关系算法,凭借得到的结果验证函数不变量正确与否.同时通过一◎个C程序中的函数不变量为例对该验证方法进行说明.
                多模态门电路自动合成算法的研究
                杨俊, 甘朝晖
                2012, 29(10): 166-17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模态门电路自动◇合成的方法,利用“图”这种数据结构来表示电路,并专门设计出一系列修改电路结构和参数的操作算子,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多模态门电路的自动合成.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自动合成各●种多模态门电路.
                静态图像中基ζ 于多分类器的人体检测技术研︻究
                胡幸福, 彭先蓉, 吴明军
                2012, 29(10): 173-176.
                摘要:
                首先介绍Haar特征,然后介绍用于分类器训练的Adaboost算法,该方法训练的级联分类器用于人体检测时虽然具有很高︼的检测率,但ω 虚警率较高.为了保持检测率,降低虚警@率,在原有分类器的】基础上再训练两个分类器,一个是利用头肩样本训练的分类器,另一∏个是利用腿部样本训练的分类器.实验证明:该方法设计的分类器在保持较高的检测率的同时其虚警率比原方法设计的分类器降低一个@数量级.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锚节点功率调节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
                吴磊, 侯忠伟, 许登元, 刘晟
                2012, 29(10): 177-180.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锚节点功率调节的加权质心定位算法,通过锚节点◣的功率调节确定各个锚节点对于未知节点的影响』力因子,并将其作为权重计算未知节点的位置,体现了不同锚节点为未知节点位置计算结∴果的影响.仿真表明,该算法减小了节点的平均定位误差,是一种适合于ぷ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
                改进的指纹识别算法嵌入式应用研究
                陈书谦, 傅扬烈
                2012, 29(10): 181-184.
                摘要:
                研究了一种新的指纹识别算法并在电控锁中的应用问题.针对传统的指纹识别算法对指纹的细节匹配精确度较低,难易对细节信息进行准确的提取,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对点模式指纹识别匹配算法进行了改进,主要创新点在于改进的算☆法在模式匹配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匹配权重系数,有█效地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确度,同时给出了指纹识别硬件系统结构,将提出的改进的算法成功应用在嵌入式应用中【,实例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安全加密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基于边缘融合的图像非真实感特效渲染算法
                罗莎
                2012, 29(10): 185-189.
                摘要:
                针对传统的图像非真实↓感渲染制作受场所、设备√的限制以及依赖人工绘制的周期长、效率低的不足,研究了彩色图像的非真实感渲染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融合的彩色图像非真实感渲染方法.根据非真实感图像的特殊性质,在进行渲染时必须考虑边缘和颜色两个重要因素.方法首先将RGB彩色图像转换为Lab彩色图像,并对L通道进行梯度滤波〇,获取边缘梯度图.然后对L通道进行灰度量化,并合并量化后的ㄨL、a、b三个通道,将其转换为RGB图像,最后将边缘梯度图和量化后的RGB图像融合,得到非真实感渲染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前人提出的基于扫描线的非真实感∞渲染算法相比,方法能克服扫描出现的颜色突兀跳变与虚假条纹,有一定的实①用意义.
                无线传感网死亡节点优化避绕方法研究与仿◥真
                李冠楠, 许雄轩, 李强
                2012, 29(10): 190-193.
                摘要:
                无★线传感网络的节点部署随机性很强,每个节点的利用率不同,经常用到的节点可能会←能量耗尽死亡,传统的网络协议将传感网络随机分为不同的簇,簇头能量很微弱的节点可能仍被选为簇头,造成了节点▂死亡,其没有避绕死亡节点的机制,造成通【讯稿效率不高.为此提出微粒群优化LEACH的无线传感网络通信优化方法,结合LEACH的优点,簇头选择时使用微粒群的高度智能优化的特点将簇头当前能量与原始能量作为选择因素构造目标函数.通过适应度值避让节点中的死亡节点.实验仿真结果证明》,簇头微粒群优化后传感网络能量损耗大大降低,死亡节点通信数目也变◆小.提高了通讯效率.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PID参数自整定方法
                霍延军
                2012, 29(10): 194-197.
                摘要:
                PID控制在工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以直流电机模型为№被控对象,提出了基于ㄨ量子粒子群算法的PID参数自动整定方法.应用ㄨ经典的Ziegler-Nichols方法整定PID参数,被控对象性超调大往往难以满足要求.粒子群算法是通过模拟鸟群觅食过程中的迁徙⌒ 和群聚行为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的全︻局随机搜索算法.将量子粒子群算法用于优化PID参数,并与Z-N法整定的PID控制器性能进行对比.仿真结果发现,与Z-N法相比,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PID控制器,系统超调明显减小.除QPSO-PID (ITSE)对应的系统具有较长调节时间外,虽然应用不同优化目标优化后▃的PID参数不同,控制对象的响应性能却非常相似.
                基于扰乱器对DES加密算法安全性提高的论证
                王建华, 李金
                2012, 29(10): 198-201.
                摘要:
                DES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和成熟的⌒数据加密算法.在深入剖析DES加密算法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DES加密方案,该方案通过对64位密钥变换后的结果进行扰乱,使得设计后的加密体系安全性更高;同时对扰乱器的原理进行了数学验证,证明了改进方案的可靠性;而软件设计结果,进一步论证了改进ξ方案的可行性.
                参数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在盲源分离中的应用
                杨汉华
                2012, 29(10): 202-205.
                摘要:
                独立分量分析(ICA)是盲源信〓号分离中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其应用过程需要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传统粒子算法(PSO)对其进行优化时,存在易陷入局部最◎优、稳定性差等缺陷,针对此问题,提出采用参数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对ICA进行优化.首先采用对PSO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提高粒♂子的搜索能力,然后对粒子群进行混沌扰动,提高算法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使用参数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可以有效解决ICA的目标函数优化问题,极大提高了ζ 盲源信号的分离效果.
                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电极效应研究
                张涛, 解忧, 刘婷, 周胜男
                2012, 29(10): 206-208.
                摘要:
                运用传输线路法推导了薄膜体声波谐振器(Thin 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FBAR)的输入阻抗公式.利用输入阻¤抗公式,研究了不同材料FBAR构成中电极材料和厚度对FBAR有效机电耦合系数的影◣响,FBAR最大有效机电耦合系数优化理论.由结论可知,FBAR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随电极的厚度和密度变化明显,在低密度电极材料时,电极厚度增大明显降低了FBAR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同时,在电极厚度较厚时,电极密度越大越有利于获取高的有效机电耦合系数.所得结论,可应用于FBAR设计与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