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kCphju'><strong id='kCphju'></strong><small id='kCphju'></small><button id='kCphju'></button><li id='kCphju'><noscript id='kCphju'><big id='kCphju'></big><dt id='kCphju'></dt></noscript></li></tr><ol id='kCphju'><option id='kCphju'><table id='kCphju'><blockquote id='kCphju'><tbody id='kCphju'></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kCphju'></u><kbd id='kCphju'><kbd id='kCphju'></kbd></kbd>

    <code id='kCphju'><strong id='kCphju'></strong></code>

    <fieldset id='kCphju'></fieldset>
          <span id='kCphju'></span>

              <ins id='kCphju'></ins>
              <acronym id='kCphju'><em id='kCphju'></em><td id='kCphju'><div id='kCphju'></div></td></acronym><address id='kCphju'><big id='kCphju'><big id='kCphju'></big><legend id='kCphju'></legend></big></address>

              <i id='kCphju'><div id='kCphju'><ins id='kCphju'></ins></div></i>
              <i id='kCphju'></i>
            1. <dl id='kCphju'></dl>
              1. <blockquote id='kCphju'><q id='kCphju'><noscript id='kCphju'></noscript><dt id='kCphju'></dt></q></blockquote><noframes id='kCphju'><i id='kCphju'></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9卷  第12期

                显示方式:
                面向算术单元的FPGA工艺映射算法
                路宝珠, 杨海钢, 郝亚男, 张茉莉, 崔秀海
                2012, 29(12): 1-6.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算术〗单元的FPGA工艺映射算法ArithM.实验结果←表明,与公认ABC中的黑盒子映射算法相比,本文算法能平均减少逻辑◤单元面积7%,减少电路关键路径延时5%.ArithM采用了□ 单元共享、平衡算术链以及吸收邻近节点三种方法来优化算术】资源.
                基于微码▼控制器的NoC网络接口设计
                周帅, 李丽, 潘红兵, 李伟, 何书专
                2012, 29(12): 7-11.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双通道路由器构建的片上网络系统的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集成IP核一侧采←用AMBA协议,网络一侧同时兼容3种片上通信协议以适应不同的NoC应用环境.在该设计中微码控制器通过加载并执行微程序控制@ 整个接口的工作流程,这种可编程的设计使得该网络接口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独立双通道的设计可以同时进行网络包的发送和ω接收,保证了片上通信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网络接口资源∩消耗少,响应延迟低.
                忆阻器实现逻辑门的方法研究
                朱平平, 甘朝晖, 蒋旻
                2012, 29(12): 12-16,21.
                摘要:
                在◥分析忆阻器特性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只使用忆阻器元件实现基本逻辑门的电路方案,理论分析及Spice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所设︻计的逻辑门电路简单,实现的逻辑门◣无需时序操作就能工作,其︻在电路尺寸、集成密度、电路功耗等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
                基于FPGA的高速双精度浮点乘法器设计
                肖鹏, 江先阳, 王高峰, 汪波, 刘世培
                2012, 29(12): 17-21.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双精度浮点乘法器.采用了基4Booth算法产∩生部分积,然后用优化的Wal-lace树阵列结构完成对部分积的累加得到伪和和伪⊙进位,进而对伪和和伪进位采用了部分和并行相加得到最后尾数结果.采用了优化的5级流水线结构的设计在Cyclone Ⅱ EP2C35F672C6器件上经过综合后运行频率可达123.32MHz.在同等优化↑下,相比于Altera IP核在调用DSP乘法︻资源情况下运行速度提高大约11%,相比于不调用DSP乘法资源情况下运行速度提高大约67%.
                基于改进匈牙∞利算法的云仿真资源调度
                岳璐, 傅妍芳, 钟联炯, 高武奇
                2012, 29(12): 22-26.
                摘要:
                针▲对传统仿真系统平台的资源分配存在资源闲置、任务挤压和负①载均衡等优化问题,利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研究并提出了模块化的云仿真平台框架,通过对云仿真资源调度♀策略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匈牙利算法.该算☆法克服了传统匈牙利算法只适用于一对一资源调∩度的不足,实现了多对一的仿真任务与云仿真资源分ㄨ配方案,能尽量避免资源调度负载失衡.通过扩展云计算仿真平台〇CloudSim实现了模拟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调度策略能有效的减小云环境下计︽算机的负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32×32位︾三端口寄存器堆的加固设计
                宋丽丽, 来逢昌, 肖立伊
                2012, 29(12): 27-30,35.
                摘要:
                为了克服集成◥电路在辐射环境下所受的影响,在SMIC0.18μm工艺下,设计一款应用于LEON3处理器核中的加固的32×32位三端口寄存器堆.存储单元内部采用改进的双向互锁存储单元(DICE)结构,外围组合电路采用C-element结构.电路模拟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工作电压为1.8V,寄存器堆工作在200MHz时,能够实现两读一写的功◥能,并能同时消除单粒子翻转(SEU)和单粒子瞬态(SET)效应.与汉明码加固方式相比▼,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抗辐射▂能力和较快的速度.
                基于自律计算的主动入侵检测模型
                曹继邦, 吴庆涛, 郑瑞娟, 张聚伟
                2012, 29(12): 31-35.
                摘要: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系统的被动检」测机制问题,借鉴自律计算思想,提出了一个◤具有自律特性的主动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以自主管理器为核心,在Agent协同层引入◤拍卖机制感知系统环境变化和管理调配被管资源,自主处理入侵↘信息,实现对入侵行为的㊣ 主动响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参数配置ぷ,该模型能有效提高入侵检测系统的自适应性和检测准确率.
                采用全局互连线随机模▆型的硅物理不可克隆函数的设计
                吴志安, 段成华
                2012, 29(12): 36-42.
                摘要: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是一种新颖的从复杂物理系统中提取“秘密”的技术方法,有望在移动设备身份鉴别、密钥的生成和存储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硅PUF电路仅考虑了片上△逻辑器件延时,而忽视了已经作为时序模型主导因素的全局互连延时,不符合■物理电路的实际.本文在PUF的构造中考虑到IC加工工艺『的变化性并结合互连延时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PUF电路.仿真实验是在Synopsys Hspice C-2010模拟设计平台上㊣ 完成的,测量了PUF电路的片间差异和片内差异参数,评估了128位的PUF电路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UF电路是可行的,有望应用于移动计算身份鉴别和核心芯片】防护.
                采用对称结构MRF逻辑的亚微瓦级超低功耗加法器设计
                耿强, 段成华
                2012, 29(12): 43-46.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对称结构改进型MRF逻辑,并由此采用混合设计策略实现了一个8位超前进位加法器.该加●法器在Synopsys HSPICE模拟仿真〓平台上使用台积电的65nm低K电介质工艺器件模型进行了验证.电路仿ω 真结果表明,在0.25V的工作电压下,该加法器的功耗达到了亚微瓦▓级.与先前的对应设计相比,晶体管数量减小44.3%,功耗降低了㊣ 34.9%~38.8%.
                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和2D Log-Gabor滤波器的多模特征层融合识别方法
                晏国淇, 张新曼, 王栋, 刘杨, 许学斌, 田中民
                2012, 29(12): 47-50.
                摘要:
                针对单模生物特征识⊙别在实际应用中易受干扰、识别率低且无法达到零错误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代Curvelet和2DLog-Gabor滤波器的人脸与虹膜特征层融合识别算法.该方法利■用二代曲波变换提取人脸特征,用2DLog-Gabor幅值法提取虹膜特征,通过PCA降维单模特征向量,在特征层进行融合,通过SVM分类识别融合特征向量.在ORL人脸库和CISIA虹膜库构成的多模生物特征库上卐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正确识别率能达到100%,较单模人脸ζ、单模虹膜识别方法的识别率均提高3.33%,为多模生物特征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模型.
                SHA-2(256,384,512)系列算法的硬∩件实现
                刘政林, 董馨, 李东方
                2012, 29(12): 51-54.
                摘要:
                在同一系统中存在着对安全性要求不同的』应用,可能需要对ωSHA-256、SHA-384、SHA-512算法进行选择,目前大部分研究只●是对这几种算法单独地进行了硬件实现.本文提出了一种SHA-2(256,384,512)系列算法的VLSI结构,基于这种结构,根据〗不同的要求,每一种SHA-2算法都可以单独灵活地执行.本文还对该系列算∮法和各个独立SHA-2算法的FPGA实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面积较SHA-256实现增加40%,而与SHA-384/512基本相同的情况下,频率可◢达到74MHz.
                基于空间约束分层树模型的彩ぷ色图像分割
                李建华, 李俊山, 陈霞, 朱秋旭
                2012, 29(12): 55-58,63.
                摘要:
                由于数字图像往往体现出很强的层次特征,定义一种★针对图像像素点的空间约束分层树模型,对图像进◥行分割.通过查询像素点等级,对分层树进行概率统计,依照置信度下的等级赋值规则进行剪枝,得出节点的分类结果,从而完◥成图像的分割.为了加快树的生成,增加了空间约束条件.树的剪枝代表了图卐像的分割过程,剪枝条件的设置对最后的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空间约束的分层树生成速■度大大提高,图像分割结果良好.
                面向AHB总线从单元的▓可复用接口○设计
                陈庆宇, 盛廷义, 吴龙胜, 段青亚, 姜兴通
                2012, 29(12): 59-63.
                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进入SoC (System-on-Chip)时代,IP复用在SoC系统设计、集成过程中不可避免,不同IP核与总线之间的接口差异已经○成为IP复用的主→要障碍.通过研究各种IP核的总线接口特〓征,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面向AHB总线从单元的可复用接口,通过硬Ψ 件和软件两个层次的配置,该接口可满足某一具体外设对接口的要求.目前该接口模块已成功应用在三角函数、UART、CAN等外设的集成中.
                基于混沌扩频序列的RFID防碰→撞算法分析
                陈旭辉, 万磊, 龚仁彬
                2012, 29(12): 64-67,71.
                摘要:
                为了解决射频识别系统(RFID)中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在分析了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序列扩频的时≡隙ALOHA算法,该算法的标签ID序列》通过混沌扩频序列Chebyshev序列扩频而获得扩频信号,阅读器通过接收扩频信号并对其解扩得到】标签ID序列.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算法进行了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扩频ALOHA算法可显著提高系统⊙吞吐量,并且当负载G接近于N时,系统吞吐量Sc接近于最大值.
                基于多变量二次多项式的动态图软件水印方Ψ案
                张茂胜, 孙小雁
                2012, 29(12): 68-71.
                摘要:
                针对现有动态图软件水印算法在安全性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多变量二次多项Ψ式的软件水印方案.首先建立◤从基本域到扩域的中心映射,然后利用两个仿射变换将中心映射隐藏,将版权信息从基本域映射到扩域得到水印信息,再将水印信息转换为整数,利用传▅统动态图的方法嵌入程序当中.通过实例验证了》水印证明版权的有效性.
                基于拓扑结构的计算机网络稳定性分析
                毛凯
                2012, 29(12): 72-74,79.
                摘要:
                本文将依据网络拓扑结构按照其传输结点连接度将网络进行分类和建模,并采用克拉索夫斯基稳定性分析方法对网络拓扑结构是否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均质拓扑结构的网络传输结点连接度对其稳定性没有影响,而非均质拓扑结构的网络传输结点连接度直接影响其稳定性.
                大电容负载下的高速、低功█耗动态摆率增强电路研究
                叶珍华, 杨海钢, 李凡阳, 程小燕, 尹韬, 刘飞
                2012, 29(12): 75-79.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大负载电容的高速、低功耗动态摆率▽增强电路设计方法.电路通过直接监测主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的差分电平变化,实现对主放大器的动态电流补偿,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摆率增强效果.通过改变核心MOS管尺寸,可以@实现对摆率增强电路开启阈值的调节.通过引入开关控制,可以实现对摆率增强电路的及时“休眠”,提高电路的能↙效.动态摆率增强电路与主运算放大器为并行「关系,因此适用于所有结构的运算放大器,通用性强.电路采用0.35μm商业CMOS工艺实现,有效芯片面积0.15×0.15mm2.采用5V单电源供▼电,测试■结果表明,本电路针对400pF大负载电容,可以实现7V/μs的正向摆率及10V/μs的负向○摆率,功率消耗6.25μW.该方法与传统的电路结构相比,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PKU-DSPII中SPI接口与Bootrom程序设计
                王腾, 周芝丽, 陈英瑞, 王新安
                2012, 29(12): 80-83.
                摘要:
                针对PKU-DSPⅡ芯片,设←计了具有AMBA AXI 3.0接口的SPI主机接口,支持四种传输模式、可变㊣ 传输帧长度、频率可编程时钟输出和五种中断;同时,针对该SPI接口设计了RISC DSP的bootrom程序,包括从FLASH正常启动和@ 对FLASH系统程序进行升级两种工作模式.通过功能仿╳真和FPGA原型验证,PKU-DSPⅡ可以利用该设「计的SPI接口成功通过外部FLASH启动或进行系统升级,证明了硬件设计和bootrom程序的正确∮性.该设计已提交华润上华0.18μm CMOS工艺流片.
                倾向性文本的概念图过滤技术的研究
                刘培奇, 凡星, 段中兴
                2012, 29(12): 84-87.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概念图和简单语义分析相结合的文本过↓滤技术.利用概念图知识表示方法定义文本中概念间的◆语义倾向关系,把文本过滤问题转换成基于概念图的ζ语义匹配问题.在使用概念图匹配♀推理中,利用敏感词汇分■类和词语的褒贬性,有效ω简化过滤的匹配处理.经实际应用表明,基于概念图的倾◎向性文本过滤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和过滤倾向性文本信息.
                机载机电管理计算机双余度设计
                於二军, 吴斌, 李林, 向桂林
                2012, 29(12): 88-90.
                摘要:
                机载机电管理计算机的任务可靠性对¤飞机飞行安全至关重要,而提高任务可靠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进行●余度设计.本文从研究两种常用的双余度容错模型出发,将桥联模型应用于机电管∞理计算机的双余度设计.通过对工作模型的故障容错机制的分析,证明︾该双余度设计可有效提高机电管理计算机的任务可靠性,具备¤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针对光照不均︼的低对比度手指静脉增强
                刘建科, 李洋
                2012, 29(12): 91-93,98.
                摘要:
                为了克服因光照强度和手指厚度对手指静脉图像产生光照不均、对比度较低等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同态滤波的立方卷积插值的直方图均衡『化方法.在进行局部直方图均衡化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同态滤波々变换,对每一个子块的低频信息进行处理,再通过图像插值重新确定灰度值.实验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图像的对比度不足和光照不均.
                一种可逃逸的杂交粒子群算法
                李明, 曹德欣
                2012, 29(12): 94-98.
                摘要:
                针对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在优化复杂函数时容易早熟,收々敛精度低等缺点,根据遗传学中优良个体之间杂交产生优良后代概率大的特性,提出一种▲改进方案√,由于个体最优位置包含的有用信息多于粒子当前位置,在每一次迭代中,对所得到的个体最优位置进行交叉操作,以产生优良后代,并当粒子群陷入早①熟收敛时,运用新的细菌觅食趋化操作使所有粒子在不破坏现有种群结构的情况下,逐步摆脱局部最优的束缚.将其应用※于函数优化中,得到了较好的优化效果.
                基于改进的共轭梯度算法实现的最小二乘隐空间支持◥向量机
                王玮, 娄莉
                2012, 29(12): 99-102.
                摘要:
                本文研究了最小二乘隐空间支持向量机的优化问题.文中采用基于对称超松弛预处理技术改进共轭梯度算法,改进的共轭梯度算法╲只需求解一个阶数为l-1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即可,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最后将其应用于最小二★乘隐空间支持向量机中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Web网站々死链检测方法
                姚卓, 蔡皖东, 姚烨
                2012, 29(12): 103-107,111.
                摘要:
                网站作为大规模的信息集合体,包含了大量的Web链接.有些Web链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因种种原因而失效或者出现错误,从而∏形成死链.本文提出一种Web网站死链检测方法.根据Web链接的卐调度过程,自动获取网站链接信息;根据Web链接的结构特点和网▽页检索操作,对死链进行分析和检测;针对链接的相互引用问题和用户≡体验与页面深度的关系,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死╲链的检测覆盖率和处理效率.
                一种新的Ad Hoc网络主动队列⌒管理方法
                段谟意
                2012, 29(12): 108-111.
                摘要:
                针对Ad Hoc网络拥塞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离散时∑ 间Erlang消失系统建立了转移概率矩阵,并且推导了平均队长的数学表达式.同时结合№节点服务率和业务流到达率给出了系统的丢包策略,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深入研究了丢包率与利用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成正相关.
                一种基㊣于直方图的ADC静态参数内建自测试设计方案
                朱洪宇, 李慧云, 徐国卿
                2012, 29(12): 112-115.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Histogram)的内建自★测试(BIST)结构来测试ADC的静态★参数,包括偏移№误差(Offset Error)、增益误差(Gain Error)、积分非线性(INL)和微『分非线性】(DNL).BIST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波形生成控制器、一个基于DDS的数字正弦发△生器、一个数字三角波发生器和一个∑ CPU核.三角波信号被用来作为激励信号,经过数字三角波△发生器和DAC转换而成.这种ADC内建自测试方案可以通过编程实现重配置,主要包括ADC精度(与待测ADC有关)、激励▅信号波形类型△、频率和初始相位▲.整个BIST通过FPGA开发板来◢实现,实验结果表Ψ明此BIST结构可以有效测试ADC的静态参数.
                基于组合赋权的居住健康多指标综合评价系统
                谭励, 刘宇, 于重重, 马萌
                2012, 29(12): 116-119.
                摘要:
                在深入分〓析主、客观赋权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组合赋权方法.该方法通过经验因子〖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权重融合.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基于组合赋权法建立了一个多指标综合评价系统来对居民的居住健康ξ 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组合赋权法的误差百分比明显低于客◤观赋权法.软件系统的实现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基于感应区域像素的无线传感器最小覆盖集近似算法
                洪刚, 汤宝平, 裴勇
                2012, 29(12): 120-123.
                摘要:
                提出了基于感应区域〖像素的最小覆盖集问︾题求解算法.算法通过将节点感应区域离散化为一系列像〗素点,用感应区域像素点的点阵来近似逼近节点【感应区域,通过判定感应区域内所有像素点的被其他节点覆盖的情况即可确定节点是【否冗余.理论分析了算法的可行性以及性能,讨论了〓影响算法精度的因素,并通过实验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通过与CVT算法对※比实验数据表明,算法可以得到和CVT算法相当的最◤小覆盖集,而其时间□复杂度要优于现有的CVT算法.
                基于时态的次协调数据库的研究
                黄慧, 毛宇光
                2012, 29(12): 124-128,132.
                摘要:
                基于时态ζ 的次协调数据库的数据模型是用来处理以时间为推移的数据库中不完全信息和矛盾信息.本文基于这样的数据模々型,首先,提出三史制和超期数据转移算法及时间点抽取算法,这些算法可用于处理大量的过期数据,同时使用双向链表存储此类数据;其次,提出基于时态的次协调数据库查询语言(TPQL)实现此种数据库的相关查询与操作功能.
                基于听觉掩频效应的数字水印算法设计
                邱志宏
                2012, 29(12): 129-132.
                摘要:
                针对音频文件中嵌入数字水印∏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掩频效应的数字水印嵌入原理,详细阐述了利用掩频效应实现音频数字水印的嵌入流程和提取▓流程,给出了数字水印嵌入和提取过程中的关键计算函【数.对所设计的音频数字水印算法进行了实验测试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能够抵御常见的数字水印攻击方法,但在抗采样点的剪切攻击时采样效果性能尚不理想.
                一种基◣于非完备决策表的核特征计算方法
                李德新
                2012, 29(12): 133-135.
                摘要:
                本文基于相容关系构造了非完备决策表的可辨别矩阵,并设计了非完备决Ψ 策表的核特征快速计算方法.由于算法仅利用核特征在可辨别矩阵中的性质,而并不存储矩阵元素,使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得到显著降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别为O (|C||U|2)和O (|U|).
                可配置的2D空域滤波操作VLSI架构研究
                袁雅婧, 桑红石, 张天序
                2012, 29(12): 136-139,14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可配置※的支持红外自动目标识别应用中不同窗口操作的2D空域≡滤波类操作VLSI架构,从SoC角度考虑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的图像处理应用.该架构与已报道的对于该类操作的其他结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新结构具有较高的处理速率.新结构在SIMC0.18μm CMOS工艺下实现,其时钟频率为135Mhz,功耗为52mW,面积约为128.2KGates,峰值处理性↓能达到6.6GOPs.
                基于电场分布特▅性的环形栅器件SPICE模型研究
                张波, 肖立伊, 付方发
                2012, 29(12): 140-144.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更加通用的环形▆栅器件版图等效宽度提取←方法,用于解决目前商用SPICE模型中版图宽度提⊙取方法不适用于环形栅器件这一问题.该方法基于环形栅■中沟道电场分布特性,可用卐于提取多种形状环形栅版图宽度.提出了SPICE模型中模型参数的修改方法,使SPICE环形栅器件模型仿真更为精准.通过T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种仿真途径对该模型进〇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一种风车形状层次结构的WSN组播模型
                许建真, 李韩芬, 李方菊
                2012, 29(12): 145-148.
                摘要:
                提出一种面向特定区域的高效节能的风【车形状层次结构WSN组播模型(HWSM),该模型首先构建层次化风车环状结构,在每个环中选举出一个首节点,构成风车“轴心”,同时选举出来的各个首节点构成上一级①风车环状结构.环内节点采用组播方式进行数据分发,由首节点通过辐射路由一次遍历其它所①有节点,完成数据传输.仿真实验证▂明,该模型可降低环〒内节点的能量消耗,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延ζ 长网络生存时间.
                保护环对130nm体硅PMOS抗单粒子瞬态特性的影响
                曹琛, 王俊峰, 岳红菊, 唐威, 吴龙胜
                2012, 29(12): 149-153.
                摘要:
                基于TCAD (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仿真软件,通过对带有不同宽度保护环的130nm体硅PMOS器件进行单粒子辐照▃仿真,研究了保护环结构对深亚微米器件因单粒【子辐照所产生的寄生双极效应.仿真结果表』明,保护环结构能够大幅缩短器件SET (Single Event Transient)电ω 流的脉冲宽度,有效抑制寄生双极电荷收集,这种抑制作用随着保护环宽度增加而增强,最终趋@于稳定.通过对加固器件的面积和抗辐射性能的】折衷考虑,改进了保护环结构,并以宽度为0.38μm的保】护环为例,证明了改进后的结构能够在保证器件抗单粒子性能及电◇学特性,同时节省29.4%的面积.
                表面粗糙对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电流的影响
                陈智, 王子欧, 李亦清, 李有忠, 毛凌锋
                2012, 29(12): 154-156.
                摘要:
                建立了单栅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处于栅氧化层界面平整时的电流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氧化层界〖面粗糙度对源漏电流的影响.研究表明:粗糙界面会导致源漏电流有所下降;且粗糙度越大,源漏电流下降◎越多.
                基于@ 路径函数和BDD的网络可靠度分析
                潘竹生, 陈荣根, 莫毓昌
                2012, 29(12): 157-162.
                摘要:
                现有的@ 二终端网络可靠度评估方法,多◆数基于不交积和,由于没有充分利用普遍存在的同构子网特性,导致存在大︽量冗余计算,无法适用于大型网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路径函数和BDD的网络可靠度分ㄨ析方法,利用图Hash技术识别同构子网,从而简化路径函数〖的构建,再利用BDD高效地操纵路径函数计算网络可靠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稳定且高效,适用于更大规模的网络可靠性分析.
                基于LBP算子与EMD的人脸识别算法
                付朝霞, 王黎明
                2012, 29(12): 163-165.
                摘要:
                提出了基于LBP算子与EMD的人脸识别算法.该方法先通过图像预处理,把◎光照变化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然后提取图像的局部LBP特征,获∑得图像的LBP直方图.EMD可以准确地计算直方图的距离,因此本∩文采用EMD方法对LBP直⌒方图进行计算,完成对图像相似性的度量.在GTAV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光照变化和噪声更加鲁棒,EMD测度方法□比χ2测度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一种低功耗2D DFT芯片的前端设计与验证
                谢新辉, 唐立军, 邓敏
                2012, 29(12): 166-170.
                摘要:
                本文基于Nangate 45nm CMOS开放工艺库,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数字图像处理的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2-Dimensional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2DDFT)芯片,并对其进行了前端验证.该芯片采用时域抽取法基-2快速傅里叶算法(Radix-2 Fast Fourier Transform)以及优化的流水线结构,使▅得设计难度大大降低,处理速度得到较大提升.功能验证和逻辑综合后的结果显示,该芯片能够在250MHz时钟频率下工作,只需延迟1211个时钟周期即开始输出︽一个由16位单精度定点数构成的32×32位复数矩阵的DFT值,且在0.9V电█压下功率为143mW,表明芯片在速度、精度以及功耗上均满足〇低功耗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要求.
                基于TMS320C6678多核处理器体系结♀构的研究
                郝朋朋, 周煦林, 唐艺菁, 肖瑜
                2012, 29(12): 171-175.
                摘要:
                为充分挖掘多核DSP性能,从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对TI的TMS320C6678的认识,开展了对多核DSP体系结↓构的研究.在C6678单核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片内互联网络①,共享存储结构↓及核间通信技术,并采用相关算法验证多核DSP的性能,最后提出了多核①DSP的发展方向.
                一种利用自组织映射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网络拥塞预测方法
                葛彦强, 汪向征, 于江德
                2012, 29(12): 176-179.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利用自组织映射(KSOM)和径向基函数(KR)神经网络进行网络拥塞预测的方法.目前的█研究表明,预测网络拥々塞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数据集比较小的时候.因此,为了使网络▃拥塞问题预测精度高,在预测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原有的数据集中每个数据之间的关系.现在为了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位置信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去满足不同数据的情况,包括使用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这一过程使网络能满足不同类型的数据.在本文网络拥塞♀预测中,采用同一原始数据集,分别对利用自组织映射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算法和另←外两种算法的性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自组织映射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算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3G基站射频前端LNA阻ㄨ抗匹配优化设计
                宋燕辉, 李丽, 苏钢, 余文奇
                2012, 29(12): 180-183,188.
                摘要:
                针对1.9GHz的3G基站射频前端LNA电☉路中的阻抗匹配问题,把厂家提供的小信号S参数制成S2P文件,然后将其※导入EDA软☉件中搭建LNA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口匹※配电路,并结合噪声系数和最大增益进行了阻抗匹配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LNA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LNA电路的增益得到提高的同时,反射系数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达到了阻抗匹【配优化设计的目的.该设计方法是解决3G基站射频前端LNA阻抗匹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P2P流媒体】服务平台可视化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戴瑾, 谭良良, 王钦辉, 袁征帆, 叶保留
                2012, 29(12): 184-188.
                摘要:
                基于P2P技术的流媒体服务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P2P流媒体服务系统中拓扑结构的动态性与用户行【为的自主性使得流媒体服务质量面临挑战.本文以南京大学研制的交互式P2P流媒体服务平台NJUVoD为背景,基于协同↓过滤机制及聚类算法,设计了一【个面向P2P流媒体服务平台▓的可视化Web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用︼户行为、拓扑结构、系统状态的在线分析,为了解系统︽运行状况、优化系统性能提供了决策依据.
                基于硬件虚□拟化的主动防御模型研究
                徐鲲, 廖小飞
                2012, 29(12): 189-192.
                摘要:
                基于HOOK内核代码的传统主动防御软件在放行恶意驱动后对于高危险的恶意代码无法¤做到有效防御,因此在在已有的病毒行为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硬件虚拟化的主动防御模型.详细阐述了硬件虚拟化的主动防御系统的主体构︻架和实现,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及实现原♀理,行为视窗监控、黑白名单等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从更底层的角度进行行为检测防御,并通过影子页表可以实现高强度的自我保护.
                基于差异化∩数据集多层分类融合的用户感知反馈算■法
                贝玉昌, 吴栩欣, 万海
                2012, 29(12): 193-196.
                摘要:
                在用户感知反馈计算的过程中,传统的反馈∩算法在多层次用户感知不一致的情况下,数据的差异会使得感知结果产〗生分类摇摆,导致感知反馈结果不准.为解□ 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差异化数据集分层融合的用户感知反馈算法,通过QOE-KQI-KPI三层体系模型获取用户感知反馈结果并且进行分类,计算多层系统感知反馈聚类加权的均值,设定每个层次反馈的加权平均值,消除多层数据的差异性,解决由于数据差异过大带来的感知计算不准的问︻题.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有效融合多层用户感知结果,取得◣了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