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Q3mSfT'><strong id='Q3mSfT'></strong><small id='Q3mSfT'></small><button id='Q3mSfT'></button><li id='Q3mSfT'><noscript id='Q3mSfT'><big id='Q3mSfT'></big><dt id='Q3mSfT'></dt></noscript></li></tr><ol id='Q3mSfT'><option id='Q3mSfT'><table id='Q3mSfT'><blockquote id='Q3mSfT'><tbody id='Q3mSfT'></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Q3mSfT'></u><kbd id='Q3mSfT'><kbd id='Q3mSfT'></kbd></kbd>

    <code id='Q3mSfT'><strong id='Q3mSfT'></strong></code>

    <fieldset id='Q3mSfT'></fieldset>
          <span id='Q3mSfT'></span>

              <ins id='Q3mSfT'></ins>
              <acronym id='Q3mSfT'><em id='Q3mSfT'></em><td id='Q3mSfT'><div id='Q3mSfT'></div></td></acronym><address id='Q3mSfT'><big id='Q3mSfT'><big id='Q3mSfT'></big><legend id='Q3mSfT'></legend></big></address>

              <i id='Q3mSfT'><div id='Q3mSfT'><ins id='Q3mSfT'></ins></div></i>
              <i id='Q3mSfT'></i>
            1. <dl id='Q3mSfT'></dl>
              1. <blockquote id='Q3mSfT'><q id='Q3mSfT'><noscript id='Q3mSfT'></noscript><dt id='Q3mSfT'></dt></q></blockquote><noframes id='Q3mSfT'><i id='Q3mSfT'></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9卷  第4期

                显示方式:
                基于MAS的RFID物联网数据集成中间件研究与实现
                陈毅红, 冯全源, 校景中
                2012, 29(4): 1-5.
                摘要:
                提出RFID数据集成中间件概念.为了不改变现有各数据库局部模式, 提供各数据库的全局模式, 将MAS和分布式数据技术ξ结合, 提出基于Agent的关系数据库访问技术的联邦模式虚拟集成法.该虚拟集成法基于本体构建分布式数据库;针对网络环境, 基于CIAgent开发包研究设计分布式智能代理DIAgent, 用KQML语言描述DIAgent间协作通信过程, 由多个协作DIAgent构建GDBMS.实现了油田企业数据集成,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软件体系结构的复杂网络社团特性研究
                秦怀斌, 梁斌, 邵明文
                2012, 29(4): 6-9.
                摘要:
                作为系统设计的高层抽象和系统实现的蓝图, SA体现了系统的基本思想和系统开发的早期决策.对所开发系统的SA结构的复杂网络社团特性研究, 是了解整个系统的网络结构和功能特征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复杂网络及复杂网络社团理论和方法, 提出借助复杂网络社团思想进行SA复杂网络社团特性度量.将SA结构转化为复杂网络模型, 并通过SA的模块度、SA的层次性及SA的重叠性等来进行SA结构的复杂网络社团特性研究.最后, 通过实例对所提出的研究思路进行验证.实践表明, 此方法能较好地对所开发系统的SA结构的复杂网络社团特性进行评估及度量, 为系统后续开发等工作提供依据.
                一种多时间间◥隔序列模式挖掘算法
                李广原, 马楠, 曹丹阳
                2012, 29(4): 10-13.
                摘要:
                提出一种多时间间隔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 依据挖掘的实际情况设置可变的时间区间, 采用有效的剪枝策略, 分区间精确显示多时间间隔序列模式挖掘结果.实验证明, 算法具有较高的挖掘性能.
                多通道数字助听器算法及低功耗VLSI设计
                于增辉, 黑勇, 陈黎明, 徐欣锋, 吴兆胜
                2012, 29(4): 14-18.
                摘要:
                改进了多通道数字助听器中的听力补偿和噪声消除算法,并进行了低功耗VLSI设计.听力补偿方面,提出一种改进的多通道宽动态范围压缩(WDRC)算法;该方法降低了存储和计算开销,并抑制了对残余背景噪音的过度放大.噪声消除方面,利用语音谱和噪声谱的帧间相关性,改进了传统的多子带谱相减算法,使之在硬件实现时便于并行运算,同时不影响消噪性能.最后,综合采用多种低功耗设计方法,在SMIC的130nm工艺条件下,完成了基于上述算法的多通道数字助听器VLSI设计.后仿结果表明,该设计总功耗仅为228μW.
                复杂指令集流水线系统设计
                靳文兵, 左琦
                2012, 29(4): 19-22.
                摘要:
                摒弃传统流水线设计必须先将复杂指令集指令转化为精简指令集指令, 然后再按照精简指令集实现流水线的方法.采用拓展的哈佛结构, 设计新型指令流水线前端多指令缓冲和双指令指针, 以及流水线中、后端双总线寄存器组和多端口数据存储器, 优化指令流水线结构, 实现高效率的复杂指令集指令流水线系统.设计从理论上解决了复杂指令集流水线实现的两个难点:寄存器和存储器读写冲突问题, 以及流水线各阶段功能和任务划分.VHDL语言建模, 用ModelSim和Xilinx仿真、测试, 证明复杂指令集流水线系统设计可行.
                一种求解随机期望值模型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
                孙滢, 高岳林
                2012, 29(4): 23-25,31.
                摘要:
                针对随机期望值模型的特点, 将随机模拟技术和松弛选择策略相结合,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差分进化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求解报童问题等模型, 数值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用于生物医学成像的多通道流水线数字化电路设计
                卢双第, 高德远, 魏廷存, 高武, 曾蕙明, 高原
                2012, 29(4): 26-31.
                摘要:
                针对生物医学成像中前端读出电路多通道以及要求高速数字化的特点, 设计了一个16通道的流水线数字化电路.整个电路由模拟多路选择器、单端转差分电路、8-bit 25Ms/s 1.5bit/stage流水线ADC以及数据输出模块组成.模数转换和数据输出在两相邻时间窗口内采用流水线方式进行.电路采用TSMC 0.18μm mixed signalCMOS工艺实现.电路仿真结果表明, 流水线ADC的DNL为-0.62/0.67LSB, INL为-0.39/0.72LSB, SNR为45.99dB, ENOB为6.03bit, 该电路能够在两个相邻时间窗口内完成16通道的信号数字化并输出, 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一种基于索引指针的可扩展IP包分类算法
                李金库, 马建峰, 张德运
                2012, 29(4): 32-35,40.
                摘要: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索引指针的可扩展IP包分类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源/目的端口号和协议类型字段在实际应用中的分布特性, 将这3个字段映射到一个8比特元组上, 压缩了分类维数;算法依据压缩后的8比特元组将分类规则集划分为256个子集, 并为每个子集建立一个索引指针, 指向该子集的存贮起始地址;算法通过计算IP包中“源/目的IP地址联合字段”中各个比特的信息熵值, 找出最优的比特序列作为根和子节点, 为每个规则子集建立一棵Tries查找树, 既保证了存贮空间和查找时间最小, 而且不存在回溯问题.实验结果证明, 该算法分类效率高.
                高效可配置浮点FFT处理器设计
                桑红石, 高伟
                2012, 29(4): 36-40.
                摘要:
                为了克服高精度浮点FFT处理器具有较大资源开销的设计瓶颈, 采用基于单口存储器的FIFO构建共享蝶形结构的R2/22SDF流水可配置结构.采用适合浮点设计的基2/22算法实现流水结构, 不仅有利于可配置电路的实现, 还能够有效减少复数乘法次数, 提高复数乘法器的计算效率.采用双倍数据位宽的单口存储器实现FIFO存储器, 有效避免了双口存储器面积和功耗较大的问题.改进的蝶形共享结构实现两级蝶形的合并, 解决了单路径延迟反馈流水线结构蝶形单元利用率低的问题.与传统流水线结构FFT处理器设计相比, 有效降低了浮点设计中的资源开销, 提高了计算单元的利用效率.
                基于超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新算法
                陈秋琼, 张振娟, 魏旭
                2012, 29(4): 41-44.
                摘要:
                为了研究数字图像在通信中的安全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超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利用改进的Logistic映射对彩色图像的R、G、B三层像素灰度值进行位置置乱,对置乱后的各层像素灰度值采用陈氏超混沌系统异或加密,得到彩色密文图像.使用MATLAB7.0进行仿真.密文图像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完全不同于原始图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密钥空间大,效率高,安全性能好,适用于彩色图像的安全传输.
                云环境下基于虚拟机动态迁移的调度策略研究
                方义秋, 唐道红, 葛君伟
                2012, 29(4): 45-48.
                摘要:
                针对目前云环境资源调度采用静态负载均衡策略易于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限定值的虚拟机动态迁移的调度策略.该策略将当前负载状况与负载过重或过轻时两个限定值比较,选择介于二者之间能耗较低的虚拟机迁移至目标节点.仿真实验表明,该策略能够减少迁移次数,降低虚拟机迁移能耗,从而尽可能达到负载均衡和满足服务等级协议的需求.
                一种低功耗14位10MS/s流水线A/D转换器
                周佳宁, 李荣宽
                2012, 29(4): 49-52,57.
                摘要:
                基于0.6μm BiCMOS工艺, 设计了一个低功耗14位10MS/s流水线A/D转换器.采用了去除前端采样保持电路、共享相邻级间的运放、逐级递减和设计高性能低功耗运算放大器等一系列低功耗技术来降低ADC的功耗.为了减小前端采样保持电路去除后引入的孔径误差, 采用一种简单的RC时间常数匹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 当采样频率为10MHz, 输入信号为102.5kHz, 电源电压为5V时, ADC的信噪失真比 (SNDR) 、无杂散谐波范围 (SFDR) 、有效位数 (ENOB) 和功耗分别为80.17dB、87.94dB、13.02位和55mW.
                基于相位相关的图像三维重建算法
                李达, 潘志斌, 乔瑞萍, 李敬源
                2012, 29(4): 53-57.
                摘要:
                在Muquit M A等提出基于相位相关的三维重建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 对图像进行细节恢复的前处理;利用各个匹配等级之间的结构相关性进行搜索限制;在每个匹配等级下都进行畸点的识别和重定位;对匹配结果进行限制深度的三维模型优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 提出的改进算法比原始算法的三维重建性能有明显提升.
                基于DCT域的任意分辨率视频可伸缩编码
                王峥, 郑江滨
                2012, 29(4): 58-61,66.
                摘要:
                空间分辨率可伸缩编码能够满足网络视频对不同码率的要求以及不同用户显示终端的需求, 成为近几年研究热点.由此提出一种基于DCT域准卷积的任意分辨率下采样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子块与宏块DCT系数之间的关系, 实现了由子块DCT系数预测宏块DCT系数, 通过低通滤波器截取预测的宏块低频DCT系数, 实现任意分辨率下采样.实验证明:该方法适合诸如H.264、AVS等基于DCT变换的视频编码标准, 且提供灵活的空间可伸缩能力.
                音频信号高速率采样中混沌实时加密的实现
                杨健, 王光义
                2012, 29(4): 62-66.
                摘要:
                通过对音频信号高采样率采样过程中实时加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异或运算和循环移位操作的双重置乱混沌加密算法,对高采样率音频信号进行加密和信息掩盖.加密序列和循环移位序列均由混沌系统产生,整个过程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平台进行了验证.此方法运算速度快,安全性高,易于在嵌入式系统中进行应用.
                基于二分法的混合信号接口板的设计
                张乐, 李震, 陈伟, 缪向水
                2012, 29(4): 67-70,75.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二分算法的混合信号接口板.该接口板可通过编程任意配置测试芯片管脚实现模拟或数字信号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的无损连接, 可广泛应用于芯片自动化测试领域.本设计采用二分法来实现管脚的分级, 采用遍历引脚逐一比较的方式来配置引脚连接, 通过控制模拟开关阵列来实现模拟信号的输入与输出端口连接, 通过FPGA实现数字信号的输入与输出端口连接.该设计方案利用极少的开关实现了复杂线路的『配置, 具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 极大降低了芯片测试的难度和成本.
                基于GPU-CPU流水线的雷达回波快速聚类
                周伟, 施宁, 王健, 汪群山
                2012, 29(4): 71-75.
                摘要:
                提出了基于GPU-CPU流水线的雷达回波快速聚类方法.该方法利用GPU与CPU异步执行的特征, 将聚类的各步骤组织成流水线, 大大的挖掘了聚类全过程的的并行性.实验表明, 引入这种GPU-CPU流水线机制后, 该方法比一般策略的基于GPU的并行聚类算法性能有38%的提升, 而相对于传统的CPU上的串行程序, 获得了47x的加速比, 满足了气象实时分析应用中的实时性要求.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动态补偿方法
                王亚伟, 王中宇
                2012, 29(4): 76-79.
                摘要:
                测试系统存在着动态测试误差, 为了准确地复现出被测量的原始信号, 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虚拟仪器测试系统动态补偿方法.该方法不依赖于测试系统的数学模型, 而是根据测试系统的输入和响应数据, 利用神经网络的强非线性逼近能力获得补偿系统的模型参数, 通过LabVIEW构造出测试系统的动态补偿系统.实验结果表明, 将RBF神经网络和虚拟仪器相结合, 对测试系统进行动态补偿具有良好的效果.
                Sigma-Delta小数分频频率综合器系统建模和仿真
                刘宝宝, 李国刚, 杨骁, 凌朝东
                2012, 29(4): 80-83.
                摘要:
                行为级仿真平台的建立, 可以对小数频率综合器的设计提供快速全面的时域仿真.重点分析了2/3多模可编程分频器和MASH结构调制器电路, 并给出了一种计算环路滤波器参数的新型工程方法.建立了的Simulink仿真模型, 可用于检验电路结构的正确性.
                基于硅光电倍增管的PET前端读出ASIC设计
                沈林凯, 高德远, 魏廷存, 高武, 曾蕙明
                2012, 29(4): 84-88,93.
                摘要:
                针对SPM探测器的特点,采用TSM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基于SPM的PET前端读出ASIC芯片,包括RGC前置放大器、积分器、整形器、采样保持电路等能量测量电路,以及鉴别器、单稳态电路等时间测量电路.Hspice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完成对SPM探测器输出信号的读出和处理功能,满足PET系统设计要求.
                自组织容错系统的设计及其可靠性分析
                巨政权, 满梦华, 原亮
                2012, 29(4): 89-93.
                摘要:
                以生物神经系统的容错机理为基础, 借鉴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的构建方式, 结合电子电路的构造特点, 提出了一种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 构建了自组织容错系统, 并对构建的容错系统建立可靠性模型.通过可靠性分析发现, 对于同功能不同拓扑的承载电路, 当其占用神经元越少、在各层上分布越均匀时, 其可靠性越高.
                一种基于E语言的芯片验证平台优化方法
                张妮娜, 王万财, 窦衡
                2012, 29(4): 94-96,100.
                摘要:
                针对传统基于E语言的ASIC芯片验证环境的仿真低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手段, 即在E语言实现的验证环境里只做数据相关处理, 时序的处理采用verilog实现, 以减少软件Specman Elite与verilog仿真器的通信次数.最后以SDH处理芯片的验证为例进行实验对比, 结果证明了此种实现方式的可行性, 并且测试用例的仿真时间在原基础上能缩短50%~70%, 对降低芯片的整个设计周期具有显著意义.
                基于图着色的事务调度算法的设计
                刘智珺, 李腊元
                2012, 29(4): 97-100.
                摘要:
                将处理对象抽象转换为事务, 对于事务的调度问题提出了基于图着色思想的算法.将事务以〗及之间的联系建立事务调度模型, 同时等价地转化为图着色问题, 通过对图中的顶点着色来实现具有冲突的事务的调度.与一般图着色处理方式不同的是, 本算法思想采用了对节点进行着色的思想来实现事务调度.基于图着色的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使多事务多冲突问题得到解决、并且最大程度满足事务执行所需各元素的特殊要求.
                一种改进的基于混沌理论的木马检测器生成算法
                秦杰, 司群, 颜会娟, 闫付亮
                2012, 29(4): 101-103,109.
                摘要:
                在分析现有应用于入侵检测系统中的检测器生成算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木马检测器生成算法, 通过混沌的初值敏感性实现了广⌒ 泛的搜索空间.结合加权欧式距离, 并利用混沌的遍历特性产生了均匀的检测器集合.采用Microsoft visual 2008和Matlab进行仿真实验, 结果表明, 改进的算法能有效保持抗体的多样性, 并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
                基于全局和局部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
                林晨航, 潘志斌, 邹彬
                2012, 29(4): 104-109.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全局和局部颜色特征的图像检索方法.首先在符合视觉感知特性的Lab颜色空间中提取全局颜色特征;再对图像进行图像子块划分, 同时利用具有人眼视觉特性的高斯加权系数对其进行加权, 然后利用二值化得到的颜色位图作为局部颜色特征, 并进一步加入了方向性的考虑, 对图像子块进行垂直和水平投影, 最后合理地融合了全局和局部颜色特征的相似性进行图像检索.对Corel图像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 此算法具有良好的检索效率.
                基于属性扩展图的聚类算法研究
                任巍英, 高媛
                2012, 29(4): 110-113,117.
                摘要:
                提出一种新的图聚类算法, 结合结点的结构及属性特性, 使用统一的随机移动距离计算结点间的相似度, 在邻接随机移动距离矩阵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属性扩展图的聚类算法在图拓扑结构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了各个结点所拥有的属性特点, 得到的聚类结果将更好的切合实际的应用.
                基于网格和遗传算法的移动代理路由算法研究
                刘欢笑, 杨晓飞
                2012, 29(4): 114-117.
                摘要:
                针对一类基于移动代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内移动代理的迁移路由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和遗传算法的移动代理迁移路由算法.该方法通过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获取迁移的基路径信息, 再结合网络网格化和路由修复策略来实现路由节点失效时的路由修复, 从而有效降低能耗和实现成功迁移.
                基于混沌的网络化制造文件安全传输系统设计
                雷正桥
                2012, 29(4): 118-122.
                摘要:
                利用一种新颖的混沌安全算法可以同时完成加密散列运算的特点, 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网络化制造安全文件传送系统.由于在系统设计中充分利用了算法的组合优点, 可以同时完成对文件的加解密和散列功能, 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文件安全传输系统, 使得整个系统具有安全性好、操作方便、运行效率高的特点, 实际推广潜力大.
                基于遗传算法的基因微阵列数据聚类
                许珊娜, 祁云嵩
                2012, 29(4): 123-125,130.
                摘要:
                微阵列基因数据用以挖掘特定的生物信息, 聚类分析对于研究基因功能和基因调控机制有重要意义.结合改进的遗传算法对基因微阵列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并且通过实验与K均值聚类进行比较.仿真实验表明, 该算法可以有效改进基因微阵列数据的聚类准确率.
                AVS插值预测的一种高速自适应硬件结构设计
                黄有源, 何明华
                2012, 29(4): 126-130.
                摘要:
                针对AVS解码器中插值预测计算复杂度大的问题, 提出了亮度、色度插值计算的一种高速和自适应流水线的硬件结构.根据亮度插值算法的对称性提出一种转置滤波器组的结构, 减少了亮度插值计算过程中滤波器的数量和缓存的大小, 同时, 提取出色度插值中复用的计算单元, 节省了的硬件资源的使用.在SMIC 0.18μm工艺库下综合, 最高时钟频率为200MHz, 占逻辑门数约为82k, 在参考帧为2时预测一个宏块最多只需要512个时钟周期.仿真与综合的结果表明, 该硬件结构极大的提高了处理速度, 能够满足1080p@30fps的AVS-P2视频实时解码的需求.
                基于门限哈希函数的有效代理签名机制的设计与研究
                齐爱琴
                2012, 29(4): 131-133.
                摘要:
                当今的代理签名技术是在原有签名机制上的改进, 无法提供强大的安全保证机制.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对数的门限哈希函数的方法来构建安全代理签名机制, 并提供了详细的安全和性能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机制安全性高、性能稳定.
                ETL应用优化设计与实现研究
                张靖, 雷航, 唐雪飞, 孟帅朋
                2012, 29(4): 134-137.
                摘要:
                分析和研究了传统ETL工作流程处理过程,采用JAVA技术,提出了ETL工作流程优化方案,对传统ETL性能问题提出了优化办法,并进行优化处理,很好地解决了数据集成处理过程数据融合、数据一致化和数据同步更新等重要问题,减轻了瓶颈制约,节约了处理时间开销.实际应用证明,优化后的ETL流程方案有效地减少了传统ETL工作流的时间花费,执行效率好,具有良好的实践应用价值.
                基于AdaBoost算法和光流匹配的实时手势识别
                王凯, 于鸿洋, 张萍
                2012, 29(4): 138-141.
                摘要:
                着眼于更宽泛和更便捷的应用需要, 提出了基于AdaBoost算法和光流匹配的实时手势识别方案.只需连接到计算机的摄像头读取二维手势视频片段就能对手势作为较为准确的识别.其中, 采用AdaBoost算法遍历图像, 完成静态手势的识别工作;在动态手势的识别过程中, 运用了光流法结合模板匹配的方法.整个系统对静态和动态手势的识别均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一种面向机械领域文本分类器的设计
                董丽丽, 魏胜辉
                2012, 29(4): 142-145.
                摘要:
                提出了一种面向机械领域的文本分类器.特征选择采用基于文档频率的特征提取法和灰色关联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 有效降低了特征维数, 削弱了特征词之间的关联, 为采用贝叶斯分类创造了条件.分类阶段引进了基于类别区分度的加权因子对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进行优化.实验证明, 该分类器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领域文本分类的召回率和正确率, 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基于MATLAB仿真的神经元锋电位序列的生成
                刘培龙, 黄乐天, 林凌鹏
                2012, 29(4): 146-149.
                摘要:
                为了更加逼真地模拟和分析神经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锋电位序列生成方法,这种方法既简单又高效.通过二分高斯(Dichotomized Gaussian DG)模型模拟产生了具有特定相关性系数的二进制锋电位序列,并且做了相关仿真及分析.另外,对这种生成机制扩展到不同时间上的相关性作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模拟产生相关的锋电位计数.
                支持多种精度小数的运算单元设计
                冯寅翀, 张盛兵, 黄嵩人, 樊晓桠
                2012, 29(4): 150-153,157.
                摘要:
                针对DSP在应用中大量的使用不同精度的小数运算, 对数据运算单元进行详细设计.通过对Q15格式小数计算特点的分析, 增加多精度累加型数据格式, 满足乘累加过程中对于精度的要求.同时, 对执行部件的时延进行分析评估后, 合理的划分流水线, 在满足DSP计算功能的同时, 还能够达到较高的工作频率.通过典型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核心, 对本设计性能进行量化分析.在TSMC 65nm的工艺条件下, 其时钟频率达到500MHz.
                基于Windows的滑翔增程弹飞控系统半实物仿真研究
                杨黔龙, 周凤岐
                2012, 29(4): 154-157.
                摘要:
                通过引入外部硬时钟,在普通Windows工控机上,实现了精确定时以及稳定的多线程串口通信,满足了滑翔弹飞控系统实时仿真的要求.该系统不仅成本低,而且稳定性高、通用性好以及第三方软硬件资源丰富,并在实际仿真过程中得到了应用.
                基于元数据的海量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
                刘斌
                2012, 29(4): 158-161.
                摘要:
                分析了试验数据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基于RDF元数据模型的试验数据描述语言 (Test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 TDL), 给出面向海量试验数据管理的系统平台设计思路和架构、以及具体▓试验数据解析算法.通过对设计架构的分析, 表明该设计架构能够有效满足试验数据管理的系统平台化需求, 提高了科研产品研发效率, 降低了试验成本, 同时为数据管理平台化建设积累了经验.
                一种基于聚类的GRBF网络机械缺陷识别方法
                刘涛
                2012, 29(4): 162-164,168.
                摘要:
                针对煤矿机械缺陷超声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利用小波包和基于聚类的广义RBF神经网络进行缺陷的智能识别.重点研究了利用小波包方法提取反映不同缺陷性质的特征值和GRBF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并以机械焊接缺陷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缺陷分类准确率↘.
                井下人员无线定位关键技术研究
                程文波, 王华军
                2012, 29(4): 165-168.
                摘要:
                针对现有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亟待解决的功耗、漏检率和定位精度等技术问题,从探讨基于ZigBee通信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架构出发,对人员无线定位系统中的传感器终端设计、定位机制及无线网拓扑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给出了传感器节点设计、定位算法以及无线组网等工程实现过程,及各单元模块所采用的技术优化或改进策略,改善了现有系统的综合性能.
                约束蚂蚁聚类算法
                徐晓华, 潘舟金, 陆林, 陈崚
                2012, 29(4): 169-172.
                摘要:
                通过对真实世界蚁群的模拟仿真, 提出一种基于随机游走的约束蚂蚁聚类算法来处理以must-link和can-not-link形式出现的约束聚类问题.在人工数据集和UCI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算法优于无监督的蚁群聚类算法和COP-Kmeans算法.
                基于亮度分量的多聚焦彩色图像融合
                徐月美, 张虹, 贾丽
                2012, 29(4): 173-176.
                摘要:
                针对小波变换在图像融合中的平移变性和有限的方向选择性等缺陷和多聚焦彩色图像融合的复杂性, 将Q-Shift双树复小波变换应用于多聚焦彩色图像融合.首先对IHS模型的亮度分量I进行Q-Shift双树复小波分解, 根据多聚焦图像的成像特点和分解后的高低频系数相关性, 对分解后的高频系数和低频系数采用“选择取大”的融合准则进行融合和逆变换, 得到融合后的亮度分量, 再根据融合前后亮度分量值的接近程度来确定融合后的色调分量和饱和度分量, 从而实现多聚焦彩色图像的融合.通过对实验评估指标信息熵、平均梯度、方差和相关系数等实验值的比较, 所研究方法的各参数值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获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