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cOrmzf'><strong id='cOrmzf'></strong><small id='cOrmzf'></small><button id='cOrmzf'></button><li id='cOrmzf'><noscript id='cOrmzf'><big id='cOrmzf'></big><dt id='cOrmzf'></dt></noscript></li></tr><ol id='cOrmzf'><option id='cOrmzf'><table id='cOrmzf'><blockquote id='cOrmzf'><tbody id='cOrmzf'></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cOrmzf'></u><kbd id='cOrmzf'><kbd id='cOrmzf'></kbd></kbd>

    <code id='cOrmzf'><strong id='cOrmzf'></strong></code>

    <fieldset id='cOrmzf'></fieldset>
          <span id='cOrmzf'></span>

              <ins id='cOrmzf'></ins>
              <acronym id='cOrmzf'><em id='cOrmzf'></em><td id='cOrmzf'><div id='cOrmzf'></div></td></acronym><address id='cOrmzf'><big id='cOrmzf'><big id='cOrmzf'></big><legend id='cOrmzf'></legend></big></address>

              <i id='cOrmzf'><div id='cOrmzf'><ins id='cOrmzf'></ins></div></i>
              <i id='cOrmzf'></i>
            1. <dl id='cOrmzf'></dl>
              1. <blockquote id='cOrmzf'><q id='cOrmzf'><noscript id='cOrmzf'></noscript><dt id='cOrmzf'></dt></q></blockquote><noframes id='cOrmzf'><i id='cOrmzf'></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9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一种多核处理系统通信机制的仿真模型
                戴鹏, 魏来, 王明江, 王新安
                2012, 29(6): 1-6.
                摘要:
                设计了一种多核处理系统通信机制的仿真模型,采用面向对象的@ 设计模式对多核处理系统的互联节点、处理单元进行抽象,可快速搭建多核处理系统的硬件架构,支持不同互联结构和数据传输方法的仿真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仿真模型ξ 可对多核处理器中互联节点的通信能力进行精确仿真,可满足设计人员对多核处理系统硬件体系架构的性能评估需求,大幅缩短设计时间。
                基于多核单向共享树的选播路由算法的研究
                张园园, 余镇危
                2012, 29(6): 7-9,13.
                摘要:
                为了更好地在应用层实现选播通信.在对已有选播路由算法PIA-SM和CBT的优缺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核单向共享树的选播路由算法,并给∑出了核节点和选播组成员的选择策略,实验表明,本算法能有效平衡网络和服务器负载,并在网络负载较重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数据包的传送时延.
                基于点密集度的非线性流形≡学习算法
                黄淑萍
                2012, 29(6): 10-13.
                摘要:
                提出一种样本☆点密集度的非线性流形学习算法.该算法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数据点密集参数,能够很好地对非均匀数据的低维嵌入进行约束,其嵌效结果明显优于LLE算法.在人工和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产生了较好的嵌入及分类结果.
                基于Fourier-Mellin矩的彩色图像∮检索
                马自萍, 康宝生
                2012, 29(6): 14-17.
                摘要:
                为提高图像检索效率,本文提出一种Fourier—Mellin矩的彩色图像检索方法,该方法利用彩色图像的Hilbert变换下相位一致性和梯度幅值的结构特征.用Fourier-Mellin矩描述图像纹理特征,既利用相应一致性不受图像亮度和对比度变化的特点,叉利用Fourier Mellin矩的旋转不变性的特点,对彩色图像有很好的检索效果。为验证该算法的效率,在三个彩色图〗像库中进行对比实验,实验表明:该◥算法明显优于文中比较算法。
                基于Balsa-Xilinx FPGA的异步设计流程
                谷佳华, 周端, 杨延飞
                2012, 29(6): 18-22,27.
                摘要:
                针对异步电路设计工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alsa和Xilinx FP(iA的全异步设计↓流程.采用Balsa语言描述异步设计产生网表,导入网表〓在Xilinx下生成可配置文件,达到板级验证并进行布局布线后仿真分析,在完成异步电路设计的同时采用同步EDA工具验证,以实现异步设计与同步软件的结合,最后通过八位异步全加器设计实例♂验证该异步设计流程的可行性.
                基于CMOS工艺的RFID双频低噪声放大器设计与仿真
                裴世锋, 南敬昌, 毛陆虹
                2012, 29(6): 23-27.
                摘要:
                设计出一种可应用于RFID系统,同时工作在915 MHz和2.45 GHz的双频段低噪声放大器.该↑设计以最大程度降低噪声为目标,采用并联LC网络替代传统单一高●感值电感,并引入电←流复用技术,最终实现高增益低功耗的双频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目标.仿真结果如下:在915MHz和2.45GHz的频率下,噪声系数均小于0.6dB;S(1,1)小于—15dB;S(2,2)小于—11dB;输入驻波比≤1.4;输出驻波比≤1.8;1dB压缩点约为—16.5dBm.仿真结果表明★,在两个频段中的测试结果均优于预期指标的要求,为实际双频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基于压缩矩阵方式的Apriori改进算法
                付沙, 廖明华, 宋丹
                2012, 29(6): 28-32,36.
                摘要:
                针对关联规则中Apriori算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两种基于压缩矩阵方式的Apriori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充☉分利用矩阵并对其进行压缩,以大幅度减少扫描数据库的次数,并提高频╱繁项集的生成效率,从而有效提升算法的运算效率,同时,.,通过实例应用和算法性能兮析证明所提出的两种改进算法部是有效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且比Apri算法具有最好的性能.
                基于T.Cover模型的网格资源分配策略研』究
                郑晓薇, 刘海君, 张建强
                2012, 29(6): 33-36.
                摘要:
                针对网格环境中资源分布性、异构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T.cover最优投资决策模型的网格资源分配策略.采用Gridsim进行模拟☆实验,并将该算法与随机算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分配策略在任务完成〒时间及费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够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对动态、异构的网格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实现了网格资源的平衡分配.
                一→种基于层次式FPGA的扩展布线算法
                李晓磊, 张梅娟, 于大鑫, 徐彦峰
                2012, 29(6): 37-41.
                摘要:
                实现了一种基于Virtex架构的FPGA芯片,测试其单长线及直连开关连通情况的布线算法;巧妙地利用了FPGA结构层次化这︼一特点,采用轮回行布线整体扩展的方法▓进行布线,布线过程中,利用整体分组、多点布线、综合评优等多套策略,有效降低了后期资源冲突几率和回退率,极大地提高了布线质量和布线效率;拆除重布的过程又采用部分而非整体拆除的机制,大大减少了拆线数卐量,显著提高了运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具有布线效率高、单长线资源覆盖率高、故障定■位准确率高等优势.
                基于外壳架构与测试访问机制的数字芯核可测试性设计
                陈圣俭, 李广进, 高华
                2012, 29(6): 42-45,50.
                摘要:
                深亚徽米技术的应用以及芯核的嵌入性特点.使传统的测试方法不再能满足芯核测试的∩需要.IEEEStdl 500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芯核的可测试性设计方案——外壳架构和测试↘访问机制.基于IEEE Stdl 500.以74373与741 38软梭为例,提出数字芯梭可测试性设计的方法,并通过多种指令仿真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设计的TAM控制器复用JTAC-端口,节约了测试端口资源.提供了测试效率.
                一种带自动稳幅的新型电流模LC振荡器
                高兴波, 赵毅强, 宋益伟
                2012, 29(6): 46-50.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型电流模结构的LC振荡器.主要用于向电磁感应式的传感器提供激励信号,自动稳幅设计用于克服线圈在PCB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离散性,与传统的交叉耦合式VCO结构不同,本设计采用电流模式工作在可更容易实现振幅的校准在,LC谐振单元集成于PCB上,处理电路则以标准O.35μm的CMOS工艺实现,电路工作于3.3 MHz,在5 V的电源★电压下消耗O.7~1.9mA的电流.振荡幅度能够至少保持在中心为4.19V的±5 mV范围内,本设计经过RF仿真被证实可用于高频应用.
                一种新型的CMOS亚阈值低功耗基∮准电压源
                孙宇, 肖立伊
                2012, 29(6): 51-56,60.
                摘要:
                利用工作于●亚阈值的NMOS器件,产生两◥个负温度系数的电压源,然后将两个电压源作差,产生稳定的基准电压输出.整体电路采用HJTCl80 nrn标准CM()S工艺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基准ζ源输出电压为220 mV,在-25 ℃到100 ℃的温度范围内的●温度系数为68×10-6/ ℃.电路的最小供电电压可低至O.7 V,在供▲电电压O.7~4V范围内的线性调整率为1.5 mV/V.无滤波电容时,1 kHz的电源抑制比为-56 dB室温下,1.O V电压供电时,电路总体◣功耗为3.7μW.版图设计后的芯片核心面积为O.02 mm2.本文设计◤的电压源适用于低电压低功耗的条件.
                复数域非线性扩散滤波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文武, 苗放
                2012, 29(6): 57-60.
                摘要:
                图像处理中去噪和边●缘保持是一对矛盾体,去噪滤波经常会失々去高频部分的信号,而边缘信息主要以高频信息↑为主.考虑了一种新的方法——复数域非线性扩散方法,该方法通过结合自由薛定谔方程将传统各向异性扩散方程拓展到复数域,复数域实部信号可以很好地滤ζ 波,将复数域扩散项虚部加入shock滤波器,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边缘检测方法边缘保持能力差的缺点.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抗噪性和边缘细节的保持性,边缘检测效果良好.
                一种高可靠大容量星载存储器的设计与研究
                朱晓燕, 邱庆林, 荣金叶, 张伟功
                2012, 29(6): 61-63,67.
                摘要:
                凭借着存储密度大和存储速率高的特点,基于NAND Flash的大容量存储器在星载存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NAND Flash本身存在缺陷,基于NAND Flash的大容量存储器在恶劣环境Ψ下的可靠性难以保证.提出了通∞过FPGA设计SRAM对关键数据三模冗余读取和缓冲、NAND Flash阵列热备份和数据的回放校验以及合理的坏块管理等措施,实现了高可靠性的大容量存储器.实验说明该系统不会因为外在偶然因素而造成数据的不完整,而且整个存储系统的成本开销相对于目前的星载存储器也非常低.
                基于多方向小波期望最大融合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黄晓生, 戴秋芳, 曹义亲
                2012, 29(6): 64-67.
                摘要:
                针对传统图像边缘检测算法抗◥噪能力差,定位准确性☆不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干多方向多尺腰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各尺度间边缘梯度信息的关联及备方向上边缘梯度信息的【互补,首先从多个方向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小波变换.然后将各个方向上小波系数根据期望最大规则进行融合,再通过最大墒阈值处理,形成图像的边缘。宾验结果表明,由于算法省去了求模值过程,使计算更加简单.同时通过多方向小波变换能尽可能地搜索各方◆向的图像边界,使边缘定位更加准确.
                复杂系统多因素估计函数分析及其应用
                陈红英, 王涛, 毛革非
                2012, 29(6): 68-70,75.
                摘要:
                复杂的系统通常有多因素与▓目标相关。这些因素中哪些与目标最相关,以及相关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对复杂系统的分析很重要.首先采用基干信息熵的方法求取最关键因素.然舌对训练集进行聚类,最后采用拉格朗日多项式定义关键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将该方法应用▽干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行车油量分析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种利用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的定位算法
                杨雪, 王辉
                2012, 29(6): 71-75.
                摘要:
                在研究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的基础上,借鉴蒙特卡洛算法思想,提出一种利用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进行定位的算法(EFL).EFL算法把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移动特性和低秩特性作为节点定位的约束条件以提高节点定位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EFI算法,节点的定位精度有较大提高.
                一种求解多维背包问题的和声优化搜索算法
                拓守恒
                2012, 29(6): 76-80,86.
                摘要:
                提出了一种解决多维背包问题的和声优化搜索算法.算法采用n进制编码初始化和声记忆库,采用自适应◢的和声保留概率、音调调节概率和音调调节步长产生新解.通过修正算子修正不可行解,以保证解满足约束条件,然后利用非劣解集更新算法优化最优前端,使其扩大覆盖率,保证均匀╲性.通过20次随机★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的克服早熟收敛。能够保持种群多样性和求解精度,具有解决复杂多维背包问题的能力。
                雷达实时仿真中的动目标检测技术研究
                陈勇, 姚新宇, 潘玉林, 唐小凤
                2012, 29(6): 81-86.
                摘要:
                在雷◥达实时仿真系统中,基于FFT多普勒滤波法,利用FPGA实现了动目标检测(MTD)模块.根据系统通用性要求,定义了标准的模块接口界面,并给出波门矩阵的存储格式.硬件中采用流水处理技术,从资ζ源最小化角度设计了单RAM集中式结构,同时为了放宽时序约束,提出双RAM交替式改良结构.最后设计了成组滑动MTD电路,将目标距离、速度信息更新率提高了数十倍.试验结果表明,多种方案完成了预期功能,处理延迟达到微☆秒级.
                基于嵌入式的电容触摸屏接口设计
                刘秋菊, 王树森, 段其昌
                2012, 29(6): 87-90,95.
                摘要:
                提出了基于嵌入式的电容触摸屏接口设计,根据电容式触摸屏控制器FF5202的工作原理和功能,采用S3C2410作为主机,设计了S3C2410与Fr5202的硬件接口电路,实现了S3c2410对FT5202访问控制的驱动程序,并通过划痕和图片缩放功能测试得以验证.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混合噪声自适应ζ 滤波算法
                王小兵, 孙久运, 汤海燕
                2012, 29(6): 91-95.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混合噪声自适应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中值滤波进行预处理以去除脉冲噪声,然后对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分解得到高频和低频子图像.根据各高频子图像噪声分布特征,分别设计出新的结构元素进行形态学滤波,随后定义一种新型阂值判〖别函数对高频和低频子图像分别设定不同调节参数,以进一步滤除残余噪声.最后进行小波系数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去噪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几种算法,从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图像混合噪声滤除方法.
                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的移动节点覆盖优化
                王建华, 史明岳, 王婷婷
                2012, 29(6): 96-99,103.
                摘要:
                提出了基于量子粒子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由于在量子空间中粒子满足集聚态性质完全不同,使得该算法可以在整个可行区域内搜索.全局搜索能力远远优干基本粒子群,克服了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基本粒子群算法拥有更好的覆盖↙优化效果。
                基于排队网络模型的数据库系统瓶颈问题研究
                李斌臣, 苏桂平
                2012, 29(6): 100-103.
                摘要:
                针对数据库系统中所遇到的性能瓶颈问题,以排队论理论为基础,建立基干数据库系统的排队网络模型,提出排队系统中的性能指标及其关系,对数据库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分析,为排查解除系统瓶颈、提升系统性能,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UML类模型的VDM++形式化规约
                胡文生, 赵明, 杨剑峰, 贾国荣
                2012, 29(6): 104-107.
                摘要:
                利用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形式化验证语言VDM++在描述系统模型的语法和语义上的精确、一致的特点,结合VDMTOOLS和Rational Rose工具把UML类模型中的各个元素转化成VDM++表示,从而实现对UML类模型中所包含的各个元素进行语法和语「义的检查。进一步提高UML的建模质量。
                基于链接信息的网页分类算法
                秦杰, 闫付亮, 朱海丰, 司群, 谢蕙
                2012, 29(6): 108-112.
                摘要:
                为了提高网页文本分类的准确性.克服传统的文本分类算法易受网页中虚假、错误信息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链接信息的网页分类算法.通过对K近邻方法的改进.利用当前网页与其父网页的链接信息对网页实沲分类,用空间向量表示待分类网页的父链接信息。在训练集合中找到K篇与该网页链接信息向量最相似㊣ 的网页,计算该网页所属的类别,通过实验与传统文本分类算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真彩图像和视频加密新方案的研究与实现
                林纯, 盛苏英, 陆国平
                2012, 29(6): 113-116.
                摘要:
                提▆出一种新的混沌真彩图像和视频加密算法.在对图像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Henonlsine复合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对预处理后的图像矩阵进行位置置乱和灰度值替代结合的方法加密.通过性能分析,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加密效果.将该算法应用于视频加密之中,并引入“一帧一密”的技术,仿真和通信平台的成功测试表明该算法对视频加密的适用性和良好性能.
                USB3.0物理层中弹性缓冲的设计与实现
                朱小明, 王小力, 程曾
                2012, 29(6): 117-121.
                摘要:
                弹性缓冲用于在不同的时钟域中同步数据以保持数据的完整╲性㊣ ,在USB、PCIE等高速串行总线的物理层中普遍应用.通过分析弹性缓冲的作用机制,根据USB3.O的协议要求,采用具有写指针屏蔽、指针跳跃、断点保存与握手、输出控制等具有创新功能的异步FIFO来设计弹性缓冲,很好实现了时钟频率补偿的目的.所设计的弹性缓冲采用并行10位数据,读写时钟可达到500 MHz的频率.该研究结论可用于满足USB3.0协议的弹性缓冲等高速弹性缓冲的场合,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多Agent网络教学系统模型
                徐林
                2012, 29(6): 122-125,129.
                摘要:
                目前的网络教学系统还面临着许多问题:缺乏先进学习理论的指导;动态交互功能不强;智能性较低;缺乏有效的№引导等,目前,随着心理学家对人娄学习过程中认知规律ω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的新的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主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并引用智能Agent技术,构建了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的多Agent网络教学系统模型。
                基于MIPS处理器的AES算法指令集扩展方法与实现
                李爱国, 冯国松
                2012, 29(6): 126-129.
                摘要:
                由于MIPS处理器数据总线宽度的限制,其扩展的AES(高等加密标准)指令集无法有效实现其并行性○的特点.为了提高AES扩展指令集的并◆行处理能力,利用MIPS处理器中乘法结果寄存ω 器.可以一次实现对64比特数据的AES处理,有效利用处理器自身资源提高指令集的并行处理能力.同时,利用MIPS处理器的空闲流水周期可以流水化AES中的关键运算,缩短其关键路径以降低扩展执行□ 单元对流水周期的影响,对不同实现方式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缩短了AES算法中复杂运算的关键路径长度从而使处理器的工作频率不受增加的功能单元的影响,同时有效地减少了芯片面积,并且继承了软件编程灵活性的优点。
                3~5 GHz超宽带无电感CMOS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王巍, 宫召英, 杨铿, 马晓英, 唐政维, 王岳生
                2012, 29(6): 130-133,137.
                摘要:
                基于TSMC O.18μm RF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无电感并联负反馈的超宽带低噪声放大○器(LNA).在3~5 GHz工作频率范围内,电阻电流复用技术为整体电路提供自偏置,使其在足够的带宽范围内均可实现较高增益;同时噪声相消技术又可消除部分沟道热噪声,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放大器的噪声系数,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到:LNA在3~5 GHz内实现了良好输入输出匹配和较好的线性度,同时得到了较好的电压增益和◎噪声性能;并且其在整个频带范围内增益达到11~13.9 dB,噪声系数小于4.6 dB.整个设计最大的优点是没有用到片上电感,使得芯片面积大大缩小,这对商业应用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基于Kalman滤波预测主动段卫星测控信号质量的方法
                张垚, 龚宜, 王巧
                2012, 29(6): 134-137.
                摘要:
                通过建立卫星运动学模型,采用kalnmn滤波算法得到主动段卫星飞行弹道的最优估计以及卫星飞行姿态变化情况,利用其与卫星天线辐射方向图的对应关系,修正星地理论接收电平,最终实现主动段卫星姿态变化情;兄下,星地测控信号质量的预测,为地面决策指挥提『盐科学的信息支持。
                改进的TOPSIS法在计算机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李虎雄
                2012, 29(6): 138-141.
                摘要:
                针对TOPSlS法本身的缺Ψ 陷.对其进行了两方面的改进.首先.采用序关系分析法来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避免采用客观权重导致的各评价指标重要性主次颠倒或人为指定权重导致的备评价指标权重重要性偏差过大的问题.其次,采用向量投影法来避免传统TOPSIS方法在方案评选过程中存在距离理想解近的方案与负理想解也近的问题.最后,应用改进的方法对多个计算机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价,取得了合理的结果.
                稀疏城市车载网络中的静态结构动态权重路由
                张新潮, 伍民友
                2012, 29(6): 142-149.
                摘要:
                以上海市4 000辆出租车为期两年的GPS数据为依托,设计仅存在于理论意义上的车载网络路由最优算法并对其进行仿真,一方面,最优路由算法的结果揭示了现有路由算法的不足;另一方面,根据最优路由算法的宴际路径特点,设计了基于地图的静态结构动态权重的路由策略来逼近车载网络路由的理论最优性能,这一路由算法相对干传统的地理路由和其变种算法在性能方面有超过50%的提升.
                基于断言的WISHBONE到AHB转换桥验证
                张挺, 陈岚, 冯燕
                2012, 29(6): 150-152,157.
                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功能验证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种新兴的▅验证方法,基于断〖言的验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基于断言的验证方法.及其在WISHBONE到AHB转换接口验证中的应用,总结了断言验证在功能验证中的优势和特点.
                基于Web的实时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
                蒋大卫, 周俊, 孔令和, 伍民友
                2012, 29(6): 153-157.
                摘要:
                首先对实时信息以及实时信息系统给出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时信息价值评估方式以及实时信息系统的性能评估方式.然后结合两个个现有的实时信息系统,实时路况系统以及微博客系统,探讨实时信息系统在设计以及实现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并且针对这些挑战,对现有的实时信息系统设计提出改进思想.根据这些改进思想,设计了INFOCOM LIVE实时会务系统.这个系统已经在国际顶级网络通信学术会议IEEE INFOCOM 2011的会场进行∞了实地运营.
                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非锐化掩模图像增强算法
                朱莉
                2012, 29(6): 158-160,166.
                摘要: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非锐化掩膜(UM)图像增强算法.它首先利用拉普拉斯算子值检测局部细节特征。然后依据定义的期望增强特性获取增强控制参←数,最后利用上述步骤得到的参数计算增强后图像值.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极大地提高了增强算法的稳定性,减少了︾计算量.使用本算法对标准测试集中○的若干图像进【行了增强,从增强结果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DV、BV值不定期捍,该算法部优于原有的算法.
                模型预测控制在网络闭环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苏小会, 徐淑萍
                2012, 29(6): 161-166.
                摘要:
                在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系统中,通过Internet进行信息传输的】时间延时的不确定性对实时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带来较大的困难.研究了网络传输延时对网络闭环控制系统的影响,提出了通过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方法解决存在网络随机延时的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并预测该测量数据所代表的网络路径之间的时延特性,并能在基于Internet的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中有效地替代实际网络进行研究;而所用的¤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能用于在线学习网络模型并对网络的时延值进行预测,为基于Internet的远程闭环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基于总间╳隔的模糊v-相对间隔机的研究
                龙章勇, 刘建华, 卢涵宇
                2012, 29(6): 167-171.
                摘要:
                类间间隔和类内聚类性是影响分类器分类性能的两种重要因素.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和总间隔思想,提出一种基于总间隔的模糊v-相对间隔机(TMF-vRMM),本方法本质上是传统相对间隔机(RMM)的扩展,但可取得比RMM更好的分类性能.TMF-vRMM通过使用差异成本和引入总间隔和模糊隶属度,同时解决了不平衡训练样本问题和传统软间隔分类机RMM的过拟合问题,显著提升学习机的泛化能力.分别采用人造和实际数据集进行分类实验,结果显示TMF-vRMM具有优于相关方法的稳定分类性能.
                一种用于16位流水线ADC的多比特子DAC电容失配校准方法
                丁洋, 王宗民, 周亮, 王瑛, 刘福海
                2012, 29(6): 172-176,179.
                摘要:
                多比特子DAC的电容失配误差在流水线AIX:输出中引入非线性误差,不仅严重降低AEK、转换精腰.而且通常的校准技术无法对非线性误差进行校准.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16位流水线ADC的多比特子DAC电容失配校准方法.该设计误差提取方案在流片后测试得到电容失配误差.进而计算不同输入情况下电容失配导致的MDAC输出误差,根据后级的误差补偿电路将误差转换为卡乏准码并存储在芯片中,对电容失配导致的流水级输出误差进行校准.仿真结果表明.卡《准后信噪失真比SINAD为93.34 dB.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为117.86 dB,有效精度EN()B从12.63 bit提高到15.26 bit.
                Schnorr数字签名的零知识证明
                汤鹏志, 李彪
                2012, 29(6): 177-179.
                摘要:
                为防止数字签名的任意传播,提出一种Schnorr数字签名的零知识证明协议.签名者提供给接收方的不是消息的签名信息,而是提供零知识证明协议的交互信息.接收方通过交互信息不能获知任何与签名相关信息,但可确信签名者拥有签名信息.通过方案分析可知,该协议已经具备安全性和可行性.
                模板技术在内容管理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
                南轶, 李先国
                2012, 29(6): 180-184.
                摘要:
                论述了运用模板技术的相关理论、系篪的设计思想、系统开发中用到的相关技术及一╲个基于NET的网上购物网站中模板技术的设计与实现过程.自主开发了一套模板引擎,利用正则表达式和缓存技术,提高了标签的解析速度和系统的执行效率,详①细介绍了该系统中模板引擎的设计和实现。
                一种基于图论的RFID防冲突建模与优化方法
                陈泰伟, 吴黎明, 吴学文, 项颖
                2012, 29(6): 185-188,192.
                摘要:
                针对RFID系统的超高频段、多读写器的静态拓扑结构,研究读写器冲突问题,并提出了一种图论的图着色算法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防冲突干扰方法.该静态预定义算法对读≡写器冲突建立图论模型,将读写器时隙分配问题公式化为图论模型的K一顶点着色№问题,优化遗传算法并用于求解图的K一顶点着色问题,以求得读写器网络所需的最小时隙数和最优的时隙分配方案.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实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并能够有效地防止读写器冲突干扰.
                一种改进的时态关联规则算法
                陈宫, 牛秦洲
                2012, 29(6): 189-192.
                摘要:
                针对传统关△联规则挖掘中可能会忽略具有时间因素的关联规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时间约束的改进时态关联规则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模式平均支持度、数据集平均支持度、模式集中度等参数来判断Apriori算法所得到的模式是否在某一时间区域数据集上具有较高支持度,再对该数据集进行进一步挖掘,以找到更精确的和时间相关的模式,从而得到单个或不同时间区间上的关联规则以及跨时间区间和跨事务的关联规则.通过实验分析,该算法是可行的↓,并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意义.
                一种基于LDPC码的高质量通信的信道编码方式
                王晓军
                2012, 29(6): 193-196.
                摘要:
                主要研究了LDPC码高质量通信信道编码技术.在传统的BP算法、LLR BP译码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最小和算法在检验节点更新的过程存在外信息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LDPC译码算法.算法首先对BP算法进↑行了缩放,使其更接近实际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的算法有效的提高了LDPC码最小和译码算法的纠错性能.
                无线传感器网络阈值敏感的按需路由算法
                归奕红
                2012, 29(6): 197-200.
                摘要:
                针对路由算法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能效影响很大,将AODV协议和TEEN协议进行优势组合并加以改进,提出一个阈值敏感的移动式基站按需路由算法.算法通过设置门限值和数据聚合减少了数据的传输,提高了网络的能效;采用移动式基站并配合按需路由,平衡了整个网络的能量消耗并节省了内存开销;采取CSMA传输方式和故障自动修复等方法,确保了网络的吞吐量.通过对网络能耗和活跃节点数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优秀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