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MPEVID'><strong id='MPEVID'></strong><small id='MPEVID'></small><button id='MPEVID'></button><li id='MPEVID'><noscript id='MPEVID'><big id='MPEVID'></big><dt id='MPEVID'></dt></noscript></li></tr><ol id='MPEVID'><option id='MPEVID'><table id='MPEVID'><blockquote id='MPEVID'><tbody id='MPEVID'></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MPEVID'></u><kbd id='MPEVID'><kbd id='MPEVID'></kbd></kbd>

    <code id='MPEVID'><strong id='MPEVID'></strong></code>

    <fieldset id='MPEVID'></fieldset>
          <span id='MPEVID'></span>

              <ins id='MPEVID'></ins>
              <acronym id='MPEVID'><em id='MPEVID'></em><td id='MPEVID'><div id='MPEVID'></div></td></acronym><address id='MPEVID'><big id='MPEVID'><big id='MPEVID'></big><legend id='MPEVID'></legend></big></address>

              <i id='MPEVID'><div id='MPEVID'><ins id='MPEVID'></ins></div></i>
              <i id='MPEVID'></i>
            1. <dl id='MPEVID'></dl>
              1. <blockquote id='MPEVID'><q id='MPEVID'><noscript id='MPEVID'></noscript><dt id='MPEVID'></dt></q></blockquote><noframes id='MPEVID'><i id='MPEVID'></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卐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2年  第29卷  第8期

                显示方式:
                基于PLI算法的AAC反量化和PNS解码模块设计
                张红升, 王国裕, 陆明莹, 蒋涛, 郭光宇
                2012, 29(8): 1-5.
                摘要:
                针对AAC (Advanced Audio Coding)解码器中具有复杂运算因而难以硬件实现的反量化模块和知觉噪音替代(Perceptual Noise Substitution,PNS)模块,提出用分段线性插值(Partition and Linear Interpolation,PLI)进行近似计算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曲线分割成多个区间,在每个区间内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进行近似.利用该方法设计的反量化模块和PNS解码模块获得了较高的运算精度,最大⌒运算误差率分别为2e-4和5e-3,全部运算可分解为简单的查表、乘法、加法和移位运算,易▆于硬件实现.FPGA验证结果表明,反量化模块仅耗用了45个逻辑单元和2 304ROM bits,PNS解码模块仅耗用了21个逻辑单元和144ROM bits,且解码音质良好,没有产生可感知的噪音.
                基于类间距判据的高斯过∏程分类模型核参数选择方法研究
                周亚同, 贾朋朋, 刘龙
                2012, 29(8): 6-8,14.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类间距判据的高斯过程分类(GPC)模型核参数选择方法.将核参数作为自变量,类间距作为因变量,获得类间距随核参数变化的目标函数,然后采用共轭梯度法求取目标函数极值,最终获得核参数的最∑ 优值.实验表明,用DBTC作为判据进行核参数选择,分类正确率与原有参数选择方法基本相当,但GPC模型在进行参数选择时的耗时大幅减少,因而模型训练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基于极速学习的粗糙RBF神经网络
                马刚, 丁世飞, 史忠植
                2012, 29(8): 9-14.
                摘要:
                提出了一种用于训练粗糙RBF神经网络(rough RBF neural networks,R-RBF)的极速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方法,通过引入矩阵的Moore-Penrose逆,将传统的迭代学习方法转换为一种求线性方程的极小范数最小二乘解的方法.实验证明,在训练精度、训练时间上都能够达到非常优越的性能,其泛化精度能够提升50%以上.
                面向蚁群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能路由算法
                高媛, 米奕萍
                2012, 29(8): 15-18.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资源受限、能量约束问题,提出了ESRAC算法.该算法综合PEGASIS算法及蚁群算法的优点,考虑到全网的能量消耗,将能量因子加入到概率选择模型和信息素更新机制中,构造最短∞路由.并且利用混沌扰动,使蚁群算法跳离局部最优解,避免路由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更好地节约了全网能量,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针对一种岛式FPGA布局布线方法的研究与改进
                陈亮, 李艳, 李明, 于芳, 刘忠立
                2012, 29(8): 19-23.
                摘要:
                针对一种岛式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VS1000的架构,开发了一种布局布线工具VA,该工具在VPR的基础上做了两方面改进.第一,在传统布线算法的布线资源图基础上建立了全局信号布线资源图,完成了对全局信号的布线,使全局信号布线与其他信号布线独立起来,以达到减少全局信号相对延时和节省通用布线资源的目的.第二,提出了两种新的々布线顺序:高扇出线网优先和高关键度线网优先.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标准测※试电路,高扇出优先的布线顺序平均可减少21.8%的迭代次数,高关键度优先的布线顺序平均可减少22.3%的关键路径∞延时.
                云计算环境中多维数据集的查询与分布策略研究
                潘惠勇, 高丽平, 刘扬
                2012, 29(8): 24-27.
                摘要:
                针对多维数据集的特点,首先定义了查询等价集等概念,并结合云计算环境提出了多维数据集的查询算法.根据算法过程中各类因素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云计算环境中多维数据集的数据分布策略.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均表明,将本文提出查询与分布策略应用于云计算环境中的多维数据集,能有效的☉优化数据分布,提高数据查询的效率.
                基于兴趣区域的H.264/AVC会话视频传输算法
                李凡
                2012, 29(8): 28-32.
                摘要:
                针对会话视频的严格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H.264/AVC会话视频的错误抵抗编方法;建立一种低复杂度的感兴趣区域分割算法;基于所提分割算法,对感兴趣区域进行长期参考帧预测编码,从而达到提高感兴趣区域的视频传输质量的目标.所提方法具有低复杂度的特点,能够满足会话视频的实时性要求,并且易于移植入H.264/AVC编码器.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鲁棒性和编码有效性.
                一种流水线CPU设计中的Hazard消除法
                刘秋菊, 李飞, 刘书伦
                2012, 29(8): 33-36,41.
                摘要:
                采用基本五步流水线CPU设计,而Hazard是流水线CPU设计中必须要处【理的问题.介绍了三种Hazard类型,并提出了解决这三种Hazard问题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
                极低功耗单片AC/DC电源管理IC的设计
                姜伟, 赵野, 黑勇
                2012, 29(8): 37-41.
                摘要:
                为了进一步降低AC/DC电源管理IC在正常工作和待机工作时的功耗,本文从分析整个系统的功耗出发,分别设计出相应的电路,有针对性的降低每一部分功耗,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提高系统¤的效率.整个系统实现控制电路和大功率管的单片集成,采用QR、PFM和BURST三种工▼作模式.在CSMC 1μm 700VBCD工艺下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电源管理IC达到了预期的性⌒ 能要求.
                基于HMM的微控制器旁路模板指令序列恢复
                余浩, 陈开颜, 张阳, 邓高明, 吴恒旭
                2012, 29(8): 42-46.
                摘要:
                针对微控制器代码旁路逆向恢复的问题,采用逆向工程思想与旁路攻击方法,依据不同的指令在芯片内执行时,会产生不同的功耗旁路泄漏信号这一特点,在已实现的单条指令旁路模板恢复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程序的“上下文”信息,运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对该问题进行建模描述与求解.对AT89C52微控制器中运行的数据加密标准(DES)加密算法的部分指令序列的恢复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的恢复出微控制器芯片中☆运行的指令序列.
                一种16位专用微控器存储器接口取指逻辑的设计
                李艳军, 沈绪榜
                2012, 29(8): 47-49.
                摘要:
                为了弥合微控器和存储器的速度差,加速复杂指令集微控器取指过程,在存储器接口处设计了从PC,从而加速CPU的取指过程,并给出了从PC的电路结构.进一步详细介绍了主PC和从PC配合取指的过程,并对从PC进行了功能验证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从PC技术能有效加速CPU的取指过程.
                衰减记忆无迹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研究
                王朝辉, 徐一兵, 许亚伟
                2012, 29(8): 50-52.
                摘要:
                无迹卡尔曼粒子滤波算法作为典型的粒子滤波改进算法,有效提高了滤波精度.但旧的数据影响过大,导致滤波发散,借鉴衰减记忆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思想,通过引进衰减因子实现对当前测量数据利用的加强,减小历史数据对滤波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衰减记忆无迹卡尔曼滤波的粒子滤波算法.仿真实验表明,算法能够提供优于传统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跟踪精度.
                基于FPGA的NoC路由节点的设计
                许川佩, 任智新
                2012, 29(8): 53-57.
                摘要:
                在对NoC设计技术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满足要求的NoC路由节点模型,该模型采用规则的2D-Mesh拓扑结构,基于虚通道技术的虫洞数据交换方式以及无死锁的确定性XY维路由算法实现.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完成各部分的功能设计,在ModeSim仿真软件下进行功能仿真,并且在基于FPGA的NoC系统上实现了路由节点的功能.
                基于RTX的实时处理系统设∴计
                张前福, 王华闯, 许俊平, 杨建军
                2012, 29(8): 58-61,65.
                摘要:
                在图像视频实时处理领域,针对传统的专用处理系统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的缺点,提出了一种RTX (Real-Time Extension For Windows)加Windows的通用系统架构.采用了PCI作为传输总线,使用DMA加中断¤的数据传输模式,保证了数据的实时传输性能;处理算法工作在RTX下,设计了RTX和Windows的进程间通信功能,保证了系统处理的实时性能同时还减轻了开发的难度,缩短了系统的开发周期.最后通过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把视频图像的实时处理任务移植到该系统下是可行的.
                移动网格可分任务调度研究
                鞠宏军, 杜丽娟
                2012, 29(8): 62-65.
                摘要:
                解决独立、等长度任务在性能异构且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一组固定和移动资源上的调度问题,其中移动设备具有间歇连卐接性.提出动态循环调度DCS算法,用环结构组织任务,调度过程体现了重调度策略和复制策略.对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算法性能和移动资源的间歇连接特征、任务运行跨度、移动资源数量、任务长度等因素相关.
                基于本体的面向短文本的饰品设计知识服务
                郭磊, 刘运通
                2012, 29(8): 66-69.
                摘要:
                针对产品设计过程中大量知识是以短文本的方式存储,难以进行高效、准确的知识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短文本知识集成方法.首先,构建产品设计的领域本体;然后,根据」本体所蕴含的语义信息,对短文本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蕴含用户所需知识的相关短文本,并通过■知识服务将其提供给设计人员.并在某企业的饰品三维辅助设计环境下进行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高效、准确的饰品辅助设计知识.
                基于模拟的故障注入技术在高可靠处理器的应用
                魏方巍, 刘海南, 黑勇
                2012, 29(8): 70-73.
                摘要:
                高可靠处理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不同阶段采用适当的故障注入技术,对其可靠性进行验证和评估.以LEON3高可靠处理器中的TMR (Triple Module Redundancy) flip-flop为例,使用基于模拟的故障注入技术对高可靠处理器进行故障注入.通过实验表明,采用此类故▼障注入技术,可以在设计前期对加固设计的可靠性进行快速验证,缩█短开发周期,降低验证成本.
                一种基于Gm-C的高Q值模拟中频带通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段冲, 李卫民, 文武
                2012, 29(8): 74-77.
                摘要:
                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Gm-C二次节(Biquad)结构的6阶切比雪夫Ⅰ型模拟中频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为46MHz,带宽为2.046MHz.其中Biquad结构中加入了负阻抗单元,增加输出阻抗,实现滤波器的高Q值(品质因数).跨导放大器(Operational transconductance amplifier,OTA)单元使用源极负反馈技术,优化了OTA的线性性能.整个滤波器电路采用0.35μm CMOS工艺实现.经过仿真验△证,滤波器的通带纹波是2.704dB,1.5倍带宽处衰减大于21dB.在3.3V电源←电压情况下,滤波器的总电流消耗为8.87mA.
                空间多载荷协同工作信息可视化研究
                李博权, 王红飞, 李绪志
                2012, 29(8): 78-81.
                摘要:
                针对载人航天器有效载荷多、数据量大、运控工作信息不便于总结分析管理的问题,利用GIS可视化显示功能,在地图上显示对地观测载荷观测区域;统计有效载荷的工作时间、任务号使用量、工作次数,数据量,利用ZedGraph控件将其进行可视化显示对比,并通过甘特图实时显示载荷的工作进程.通过验证,可展示各载荷间协同工作时序关系,并友好显示载荷的工作信息,方便决策者根据显示的工作信息分析载荷的工作进展.
                基于嵌入式Linux的细胞特征提取算法设计
                甘岚, 龚礼武
                2012, 29(8): 82-85,90.
                摘要:
                依据多连通域图像四邻域跟踪原理设计了嵌入式Linux下的细胞特征提取算法.本算法解决了嵌入式下图像处理API封装不够完善以及硬件资源欠缺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比较准确地提取细胞的周长、面积等特征参数.该算法移植至移动嵌入式设备中解决了传统PC机携带不便的难题.
                基于UVM验证方法学的AES模块级验证
                田劲, 王小力
                2012, 29(8): 86-90.
                摘要:
                分析了基于System Verilog语言的UVM (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高级验@证方法学,并使用该方法↓学对AES (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模块进行了功能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此验证平台能够实时监测覆盖率,控制验证进程,优化验证事务.该方法提高了验证的效率验和证平台的可重用性,较好地满足了芯片验证需要.
                基于代理的协同计算模型研究与实现
                李永
                2012, 29(8): 91-93,97.
                摘要:
                针对大规模多数据源实时协同计算结构模型的可扩展进行研究.分析目前协同计算体系结构的缺点,提出一个三层的协同计√算结构模型.然后给出该模型中最重要的覆盖层的构建方法,即以自治域为单位征集或部署代理节点,并在每个自治域选出一个或多个代理作为核心代理,核心代理节点采用点对点的Pastry协议互联构成自治域间的覆盖网.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多视点云拼接中的ICP算法优化
                姚晓山, 刘健鑫, 柯维
                2012, 29(8): 94-97.
                摘要:
                为了提高多视点云拼接算法的稳定性及其拼接的精度和效率,对现有的ICP算法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混合定位点云预拼接方法,对两块点云进行了粗略拼接,获取了两块点云中可匹配部分的对应点集,并给出了具体的算法,进而提出了基于总体最小二乘法的点云精确★拼接算法,对两块点云进行了精确拼接,实现了现有ICP算法的优化,保证♀了拼接的全局收敛性和算法的稳定性,减少了算法的迭代次数,提高了点云拼接的精度和效率.
                一种工控领域内存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王焱, 徐新国, 朱廷劭
                2012, 29(8): 98-101.
                摘要:
                设计与实现了一种工控领域的内存数据库.给出了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方法,重点给出了适合实时数据库特点的实时事务管理的方法和流程.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稳定而高效≡的运行.
                一种降低高频噪声的前置全差分运算放大器
                马琳, 杨志飞, 黄武康, 周长胜
                2012, 29(8): 102-106.
                摘要:
                提出了一种降低高频噪声的前置全差分放大器.运放内部采用了两组偏置电路,一组用于单位增益缓冲器电路,一组用于放大电路.为了确保电路稳定性又不增加设计难度,将单位增益缓冲器电路与共模反馈回路结合起来.设计采用HHNEC 0.18μm BCD工艺,Cadence Spectre仿真表明,正常工作时共模反馈的环路增益84.93dB,单位增益带宽ㄨ9.52MHz,相位裕度67.62°;启动时单位增益缓冲器电路的环路增益85.18dB,单位增益带宽8.93MHz,相位裕度67.2°;关断时,单位增益缓冲器电路的环路增益63.26dB,单位增益带宽2.28MHz,相位裕度88.66°.实测表明,设计降低了D类音频功放在开启和关断时的噪声.
                功耗分析攻〇击中滤噪方法的研究
                陈艾东, 孙敦灿, 杨航江, 王飞雁
                2012, 29(8): 107-110,114.
                摘要:
                在真实环境的功耗分析攻击中发现,功耗曲线经常受到大量噪声的影响.为了提高攻击效率,分析了几种常用滤波方法的特点,针对具体的功耗分析问题在真实环境下进行了实验.对几种滤波效果进行了对比,得出滑动平均滤波最适合解决此类问题的结论.
                基于CORDIC算法的DDS的FPGA设计与优化
                陈义和, 佘磊, 李交美
                2012, 29(8): 111-114.
                摘要:
                采用CORDIC算法计算三角函数值来实现DDS,可以减少存储资源,便于在FPGA中实现.通过对传♂统CORDIC算法流水结构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在迭代过程采用不同位宽的寄存器存储角度值和幅度值的优化方法,可以节省资源而不影响计算精度,并且在FPGA中实现了该方法.
                一种基于贝叶斯博弈的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
                郑耿忠, 刘秋梅
                2012, 29(8): 115-119.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算法将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簇头选择抽象为一个多人的博弈过程,节点之间通过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实现簇头的合理分布.算法在支付函数的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节点能耗和路径◎损耗等因素,因此通过博弈该算法能实现簇头的合理分布.仿真结果表明,算法在保证数据传输实时性的前提下可使网络能耗更加稳定、能量分布更加均匀,有效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最大熵算法在汉语拼音标注中的研究与实现
                张丽青, 寿永熙, 马志强
                2012, 29(8): 120-122,126.
                摘要:
                经过对最大熵模型的研究,找到一种适合汉语拼音标注的最大熵模型算法.利用该算法解决了多音字单字成词的情况,从而使得所有包含多音字的词都是两字或多字词.使用该算法随机抽取“读者文摘”中的一篇文章进行标注实验,实验表明拼音标注正确率达到了96.6%以上.
                一种快速瞬态响应的无片外♀电容LDO的设计
                杨洁, 曾云
                2012, 29(8): 123-126.
                摘要:
                基于上华0.5μm工艺,设计了@输入电压范围为3.5~6.5V,输出电压为3.3V,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的CMOS无片外电容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提出了一种自动检测№网络用来快速感应负载电流的变化,抑制输出电压的跳变,改善了负载瞬态响应.在稳定性方面,采用miller补偿,加之第二级采用了输出电阻很小的buffer结构[1],这样主极点和次极点分离很远使得系统稳定.仿真表明,该LDO在VIN=6.5V和VIN=3.5V下under-shoot分别为156mV和135mV,overshoot分别为145mV和60mV,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分别为0.023%和0.5%.
                基于双重混沌映射的数码防伪技术研究
                魏旭, 陆国平, 陈秋琼
                2012, 29(8): 127-129,133.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混沌映射系々统对商品的生产号进行数字加密的加密算法.在加密的过程中用二维lo-gistic映射和Henon映射联合对商品的生〗产号进行加密,得到商品的防伪码,并对双重混沌映射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双重混沌系统的伪随机性、初值敏感性、遍历性等所特有的性质,得出双重混沌映射具有良好的密码学特性,提高了算法的复杂度,增大了算法的密钥空间,增加了破译的难度,使商品在流通的过程中具有更强的防伪性能.
                惯性系统中加速度计标定方法研究
                陈剑, 孙金海, 李金海, 阎跃鹏
                2012, 29(8): 130-133.
                摘要:
                在惯性导航系统中,传统的加速度计标定方法有些对转台依赖性比较高,对转台无依赖性的方法精度又比较低.对此,提出一种∮无需转台的加速度计高精度标定方♀法.该方法只需要采集十二个位置的静态加速度计输出数据,即可对加速度计零偏、标度因数、安装误差等系数进☆行高精度标定.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与传统无转台加速度计标定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精度.
                并行行旁路乘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商丽卫, 刘耀军
                2012, 29(8): 134-137.
                摘要:
                为了进一步降低乘法器运算过程中的延迟,减少功耗,在行旁路乘法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出一种并行行旁路(PRB)乘法器,并用≡有限状态机进行了实现.在行旁路的基础上,通过对乘数进行重新编码并行输出部分积,使乘法运算中产生的部分积数量减少,提高运算速度;利用有限状态机实现PRB乘法器,有效减少了电路中逻辑元件的数量,降低〓了功耗.在Quartus平台上进行的仿真表明PRB乘法器在整体性能上有较大的改善.
                部分耗尽SOI工艺器件辐射效应的研究
                张晓晨, 岳素格, 李建成
                2012, 29(8): 138-143.
                摘要:
                对0.13μm部分耗尽SOI工艺的抗辐射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三维仿真研究了单粒子事件中的器件敏感区域,随后通过实验分析了器件的总剂量效应.三维仿真研究了离子入射位置不同时SOI NMOS器件的寄生双极效应和电荷收集现象,结果表明,离子入射在晶体管的体区和漏区时,均可以引起较大水平的电荷收集.对SRAM单元的单粒子翻转效应(SEU)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体区和反偏的漏区都是翻转的敏感区域.通过辐照实验分析了器件的总剂量效应,在该工艺下对于隐埋氧化层,关断状态是比传输门状态更劣的辐射偏置条件.
                用于卫星电视调谐器的整数频率综合器设计
                刘惠强, 王良坤
                2012, 29(8): 144-148.
                摘要:
                设计了一个用于模拟卫星电视调谐器的整数频率综合器.锁相环本振输出频率范围覆盖1.25GHz到2.8GHz,参考频率可配置为62.5kHz或31.25kHz.环路滤波器采用三阶有源滤波器,环路带宽为1kHz.电荷泵输出电流可配置为50μA或250μA.压控№振荡器(VCO)采用差分反馈型结构,在偏离中心频率10kHz处的相位噪声小于-76dBc/Hz.分频器采用脉冲吞咽型结构,有15位控制位.P计数器从输入到输出只经过两个触发器和一个逻辑门,能有效减少由多级异步分频器产生的相位噪声.电荷泵充放电电流的不匹配会恶化参考杂散,这里引入了对电流过冲不匹配的考虑,在鉴频鉴相器(PFD)和电荷泵中加入了减少充放电电流过冲的措施.电路采用0.18μm RFCMOS工艺实现,面积1.3mm*1.5mm.
                一种宽频可编程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实现
                李娜, 刘文平, 吴龙胜, 唐威
                2012, 29(8): 149-153,157.
                摘要:
                设计了一种宽频率工作范围、可编程的频率合成器.引入自偏置的DLL结构及启动电路扩展系统频率范围,消除误锁定,在保证DLL系统╱稳定性及不改变系统锁定状态的基础上,实现倍频器倍频因子的随意转换.同时使用两位寄存器配置初始电压,保证系统的快速锁定.该频率合成器用0.13μm 1.8VCMOS工艺实现,工作频率范围为14~700MHz,可供选倍频数为1,2,4,8.在输入时钟为50MHz、倍频数为8、输出时钟频率为400MHz的工作频率下,系统功耗为28.44mW,周期抖动约为9.8ps.
                一种应用于模拟卫星电视调谐器的单端晶体OSC
                邢云皓, 王良坤, 陈路鹏
                2012, 29(8): 154-157.
                摘要: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模拟卫』星电视调谐器的单端晶体OSC实现方法,本结构所有负载电容都集成在片内,片外只需连接晶体的单个管脚,片内所有电容都由MOS管栅电容实⊙现,从而大大减小了芯片的面积,在0.18μm1P6MCMOS工艺下,整体版图面积只有0.023mm2.电路可实现外接晶体模式或外接激励模式自由切换,外接晶体时可在2-10M晶体下正常工作,振荡稳定产生轨到轨正弦波形,起振时间在1ms内,外接激励模式下可满足0.1~3.3V的正弦波输入.
                改进的基于蜜蜂进化型遗传算法和蚁群系统混合的元件贴装优化
                王超学, 孙有田, 董惠, 崔杜武
                2012, 29(8): 158-163.
                摘要:
                针对PCB板的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蜜蜂进化型遗传算法和蚁群系统的混合智∏能算法(the Hybrid Intelligent Algorithm based on Bee Evolutionary Genetic Algorithm and Ant Colony System,BAHA).该算法的关键有4点:①通过两个种群的融合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②采用改进的OX的交叉算子,合理保留优秀个体基因的排列顺序;③加入局部搜索算子,在当代最优解附近进行更加精细的搜索;④信息素重置防止陷入局部最优解.用TSP30问题、eil51问题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测试,仿真结果表明BAHA收敛速度快,寻优能力强.通过对5种不同PCB板的元件贴装顺序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BAHA能有效的〓提高贴装效率.
                文本情感文摘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樊娜, 王超, 安毅生
                2012, 29(8): 164-168.
                摘要:
                为『了快速获取网络文本中主题内容和情感信息,提出了文本情感文摘的概念,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随机场模型的情感文摘提取方法.首先提取文本中的句子长度、提示词以及情感词语作为基本特征,同时应用浅层狄利赫雷分配的主题模型,分析文本潜在主题信息,提取主题特征,将这两类特征同时应用到条件随机场模型中,从而获取文本的情感文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细腻刻画了文本的主题信息,同时考虑了文本主题的情感色彩,文摘提取效果较理想,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要.
                混沌数码防伪技术研究与应用
                盛苏英, 陈轶
                2012, 29(8): 169-174.
                摘要:
                基于混沌密码技术,提出并完善了一种混沌密码数码防伪技术,以解决数码防伪技术长期︼面临的技术难题.研究一种混沌加密算法以生成商品防伪码和验证码,并提出一种支持多种查询方式多次查询验证的“双向验证”算法,形成并优化了“双标双码、双向验证”防伪工作机制;同时构建了一套既可现场识别又可通过电话、短信、网络(Internet、WAP)查询验证的全方位数码防伪系统,实现了防伪查询智能鉴别,以此证明所提数码防伪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视频客流量统计中阈值选取研究
                金凯, 何野
                2012, 29(8): 175-178,184.
                摘要:
                针对两条虚拟检测线特征提取中人工调节阈值设置的缺陷,为了保证系统能长期在无人值守的状态下高精度稳定运行,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阈值自适应技术以解决阈值选取的问题.利用BP网络工作信号正向传播、误差信号反向传播特性,自动修正各层连接权值,最终产生误差极小的输出.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在实际应用环境中获得较为适合的▂阈值.
                一种新型的定点到浮点转换的全流水线FPGA实现
                张益, 袁著, 罗金选
                2012, 29(8): 179-184.
                摘要:
                利用FPGA器件完全采用底层自主设计,实现定点数到浮点数的转换.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实现方法,变对数为减法,通过占用1%的逻辑资源,实现3个时钟周期输出数据.避免了▅局限于使用IP core的束缚,为后续ASIC设计打下了基础.
                一种动态频率补偿LDO的电路设计
                彭振宇, 吕长志, 郭敏, 杨娟
                2012, 29(8): 185-188.
                摘要:
                设计了一种动态频率补偿、高稳定性的LDO电路.针对具有Buffer缓冲器的LDO环路稳定特性随负载变化而变化的特点,给出一种新型的LDO频率补偿结构.这种补偿结构能很好地根据负载电流的变化,动态地改变环路次级极点的位置,进而提高环路稳定性.设计采用TSMC 0.35μm标准CMOS工艺,利用Spectre工具对电路的性能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此电路结构在整个负载变化范围内相位裕度均大于88°,系统具有高稳定性.
                基于ZigBee的缓变数据采集与处理研究
                宋志强, 周献中, 李华雄
                2012, 29(8): 189-192.
                摘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一直受能量的制约,因此如何降低系统能耗始终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问题.研究了一类基于ZigBee的缓变数据监测系统中的数据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数据精简算法.该方法ξ 考虑了测量误差,通过综合数字滤波法及改进的数据精简算法,降低了数据通信量,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采用三次样条数据插值,对温度数据进行插值,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得到的温度曲线较为平滑,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一种改进的忆阻器的SPICE模型及其仿真
                段宗胜, 甘朝晖, 王勤
                2012, 29(8): 193-199.
                摘要:
                忆阻器(Memristor)是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无源电子元件,其概念由蔡少棠于1971年提出.2008年HP实验室发现了一种基于电阻开关的二端非易失记忆器件,从而证实了忆阻器的存在.在研究HP实验室发现的忆阻器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一些忆阻器模型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忆阻器模型.经过PSPICE仿真验证,该模型成功地模拟了◆HP实验室发现的忆阻器物理模型的基本特性.
                基于ODMRP的稳定节能路由协议
                杨秋翔, 杨扬
                2012, 29(8): 200-203.
                摘要:
                针对Ad Hoc网络拓扑变化频繁及节点能量有限的问题,提出基于ODMRP的稳定节能路由协议SEE-ODMRP,通过贪婪转发机制建立主路径,在综合考虑路径保持连接时间和节点剩余能量的基础上,引入路径质量模型建立备用路径,实现节点能耗的最小化,从而提高协议的鲁棒性.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协议的有效性.
                基于混沌二进制粒子群优化的KNN文本分类算法
                徐辉
                2012, 29(8): 204-208.
                摘要:
                中文文本分类的主要问题是特征空间的〓高维性.提出了基于混沌二进制粒子群的KNN文本分类算法,利用混沌二进制粒子群算法遍历训练集的特征空间,选择特征子空间,然后在特征子空间中使用KNN算法进行文︽本分类.在粒子群的迭代优化过程中,利用混沌映射,指导群体进行混沌搜索,使算法摆脱局部最优,扩大寻找全局最优解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分类算法对中文文本分类是有效的,其分类准确率、召回率都优于KNN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