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dukwBA'><strong id='dukwBA'></strong><small id='dukwBA'></small><button id='dukwBA'></button><li id='dukwBA'><noscript id='dukwBA'><big id='dukwBA'></big><dt id='dukwBA'></dt></noscript></li></tr><ol id='dukwBA'><option id='dukwBA'><table id='dukwBA'><blockquote id='dukwBA'><tbody id='dukwBA'></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dukwBA'></u><kbd id='dukwBA'><kbd id='dukwBA'></kbd></kbd>

    <code id='dukwBA'><strong id='dukwBA'></strong></code>

    <fieldset id='dukwBA'></fieldset>
          <span id='dukwBA'></span>

              <ins id='dukwBA'></ins>
              <acronym id='dukwBA'><em id='dukwBA'></em><td id='dukwBA'><div id='dukwBA'></div></td></acronym><address id='dukwBA'><big id='dukwBA'><big id='dukwBA'></big><legend id='dukwBA'></legend></big></address>

              <i id='dukwBA'><div id='dukwBA'><ins id='dukwBA'></ins></div></i>
              <i id='dukwBA'></i>
            1. <dl id='dukwBA'></dl>
              1. <blockquote id='dukwBA'><q id='dukwBA'><noscript id='dukwBA'></noscript><dt id='dukwBA'></dt></q></blockquote><noframes id='dukwBA'><i id='dukwBA'></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0卷  第11期

                显示方式:
                一种VLIW-Superscalar混合微处理器结构
                陈峰扬, 杜勇, 郭德源, 何虎
                2013, 30(11): 1-5.
                摘要:
                描述了一款同时支持超长指令字(VLIW)与超标量(Superscalar)的混合处理器结构。该结构在一条流水线上,通过分△发级(DDP)控制逻辑的灵活部署,支持在软件层面使用指令控制该流水线在两种结构模式间的切换。详细描述了该混合结构在Lily2处理器上的设计实现。对该处理器结构的性能评测由一款基于Open64的Lily2编译器提供支持。评测结果表明该处理器在信号处理领域和通用处理领域都有较强的性能优势。
                一种改进的基于混沌系统的数码防伪技术实现
                朱海峰
                2013, 30(11): 6-8,14.
                摘要:
                对文献[5]中提出的混沌加密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通过分析可知该加密系统中所采用的混沌系统在随机性上有所欠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Chebyshev混沌系统应用到该混沌加密系统中,并对改进后的混沌加密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可知该混沌系统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将混沌系统应用到数码防伪技术中,使密钥空间增大,使破译的难度增强,使商品在市场流通中具有更强的防伪性能,可以很好地弥补了数码防伪技术所存在的不足。
                面向数字助听器的低功耗ASIP设计
                薛金勇, 黑勇, 陈黎明, 于增辉
                2013, 30(11): 9-14.
                摘要:
                数字助听器系统因具有便携性对功耗要求严格,同时功能的不断改进与增加,需要设计提供良好的灵活性与计算性能,而ASIC的设计不够灵活,GPP的设计通常不满足系统对功耗的需求.专用指令集处理器(ASIP)具有较好的性能、较低的功耗、较高的灵活性,通过分析数字助听器算法,添加专用指令与加速单元,在设计的各个阶段综合利用软硬件的低功耗设计方法,ASIP可以很好地满足数字助听器系统对设计低功耗以及灵活性的设计需求.设计基于TSMC 130 nm工艺进行了流片,当系统工∴作在8 MHz时钟频率、1.2 V 工作电压时,处理器功耗约0.963 mW.
                联合Harris特征点与Hu不变矩的图像区域复制篡改盲取证
                赵洁
                2013, 30(11): 15-17,22.
                摘要:
                提出了一种将 Harris特征点和 Hu不变矩相结合的图像区域复制篡改检测方法。首先采用 Harris算子检测图像中的角点作为特征点,然后以特征点为中心计算其邻域内Hu矩的前4维低阶矩形成特征向量,最后记录相等位移矢量的发生频率并通过阈值化处理得到匹配的特征点,从而标识复制粘贴区域。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检测多区域复制粘贴篡改操作,而且能够有效抵抗多种篡改后处理操作,包括加性高斯白噪声,JPEG压缩,对比度、亮度和曝光度调整以及JPEG压缩和加噪的混合操作。
                基于SDM的片上网络路由器设计
                周培园, 施慧彬, 杨定定
                2013, 30(11): 18-22.
                摘要:
                介绍了片上网络虚电路交换技术中的TDM和SDM的路由器设计方案,指出TDM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SDM 交换技术的路由器设计方案。相对于TDM 路由器以及同类SDM路由器,比路由器设计复杂度较小,功耗和面积也不大。
                CPU与GPU之间接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石茉莉, 蒋林, 刘有耀
                2013, 30(11): 23-26.
                摘要:
                在构建CPU(Central Process Unit,CPU)与GPU(Graphic Process Unit)或者CPU与其它设备协同计算的过程中,通过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总线将GPU等其他设备连接至CPU,承担并行计算的任务。为了解决PCI接口芯片与GPU芯片之间的异步传输和时序匹配问题,基于 PCI总线规范与GPU 芯片的时序规范,采用跨时钟域信号的处理方法,设计了一个CPU与GPU 之间跨时钟域连接的时序匹配接口电路。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电路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工作在252 MHz频率下,能够满足GPU 与CPU 间接口电路对速率和带宽的要求。
                一种适用于嵌入式图形处理器的多端口纹理Cache的设计
                许强, 陈杰, 刘建, 王云, 胡哲琨
                2013, 30(11): 27-30,34.
                摘要:
                为了提高嵌入式图形处理器的纹理单元效率,提出了一种多端口纹理高速缓存(Texture Cache)结构。该结构采用了基于块的光栅化和块交错的纹理内存组织,能够充分发掘数据间相关性,提高了Cache命中率;此外该结构采用Cache预取技术,有效隐藏了访存延迟;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吞吐率,设计了4个读端口,可支持并行读取4个纹素。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Cache可达到92%左右命中率,访存性能可达到零延迟内存系统的90%,数据吞吐率是单端口Cache的3~4倍。
                基于鱼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转发能效研究
                盛光磊, 李文泽
                2013, 30(11): 31-34.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能耗问题,基于概率神经网络和鱼群算法提出了一种刻画有效转发能效比的方法(Energy Efficiency based on Probability neural network and Fish swarm,EEPF)。该方法首先利用概率神经网络来实现转发节点的聚类,并且通过鱼群的四种行为来刻画有效转发距离和转发能耗,以此计算网络的有效转发能效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算法,EEPF算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基于改进的KPPCT编码的防篡改动态图水印方案
                陈艳琳, 杨秋翔, 陈够喜
                2013, 30(11): 35-38.
                摘要:
                针对动态图水印中的KPPCT编码的数据率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KPPCT (Improved Radix-k Planted Plane Cubic Tree, IKPPCT)编码方案。该方案利用二叉树左右分支的唯一性进行系数编码,扩大了水印值的表示范围;并且引入了防篡改的思想,用以验证水印结构是否被破坏,加强了保护的功能。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提高了数据率和鲁棒性,是一个较好的方案。
                基于区域深度特征的人头检测方法
                何扬名, 杜建强, 肖贤波
                2013, 30(11): 39-42.
                摘要:
                根据摄像机自上而下拍摄检测人头的特点,提出了以目标及其周围像素为候选匹配区域进行匹配来计算视差的人头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用左视图检测所有可能的人头目标,然后选取目标及其周围像素作为匹配的整体,根据一些匹配♂的约束条件,用其来和右视图进行匹配,算出以目标及其周围像素为整体的视差。将目标及其周围像素作为整体,克服了人头区域纹理比较弱额缺点,使得匹配的准确率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了视差计算的准确度。
                基于单尺度Retinex雾天降质图像增强算法
                刘松, 孙东, 卢一相
                2013, 30(11): 43-46,50.
                摘要:
                针对雾天采集的图像的退化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单尺度Retinex的雾天图像增强的算法。此算法首先把图像从RGB空间转∩换到 HSI空间,对亮度I分量用单尺度Retinex估计出与场景深度信息相关的雾气遮罩度,从亮度I分量中除去所估算的雾气遮罩度,即可得到亮度I分量的『反射分量;然后利用双边滤波器,提取雾气遮罩度的反射分量,将该反射分量和亮度I的反射分量进行融合,并对饱和度S进行线性拉伸;最后转换到RGB空间即可得到增强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雾天退化图像效果较好。
                粗糙集的属性正域扩展方法
                苗碧舟, 周健
                2013, 30(11): 47-50.
                摘要:
                针对现有正域扩展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对现有☆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引入抖动率,使其能够有效减少扩展了的属性正域里的噪声数据。实验说明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
                一类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
                廖苑蓉, 陈光喜
                2013, 30(11): 51-55.
                摘要:
                提出一类非线性循环程序的终止性是可以判定的。该类程序的终止性与其赋值矩阵的正特征值相对应的特征向量有关。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定这类程序终止性的方法,该方法跟循环迭代的次数和变量的初始赋值息息相关。通过这个方法,不但能判定这一类程序是否终止,还能对不是所有初始值都终止的程序,给出能使该程序终止的初值〓建议。
                一种多种群协同量子遗传多峰函数优化方法
                耿焕同, 冯慧菁, 贾婷婷
                2013, 30(11): 56-59,63.
                摘要:
                量子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概率的进化算法,在求解多峰函数优化问题时其旋转门的更新策略容易导致整个种群陷入局部最优,并且在有多个最优解的优化问题中不能找全最优解。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种群协同量子遗传算法(MPSGQA),来寻找多峰函数优化问题中的所有全局最优←解。其思想是在初始种群中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划分 m个子种群,然后每个子种群分别进化更新,当子种群之间的相似性接近时采用量子变异策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在多峰优化函数 F1~F4上进行实验与比较,结果表明,相比传统量子遗传算法,M PSGQA可以很好地跳出局部最优,并能找全多峰函数的多个最优解。
                基于LLVM的指令并行调度与实现
                屈秋雯, 梁利平
                2013, 30(11): 60-63.
                摘要:
                IME-Diamond处理器是一款VLIW结构的多核处理器,具有多个通道,可并行执行多条指令。为了充分利用多通道并行执行的特性,IME-Diamond处理器需要编译器提供并行度信息来实现指令并行。开源的LLVM 编译器架构为编译器的移植和优化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可以配置和插入相应的Pass模块对指令进行分析与静态调度,并根据分析结果插入Paralink指令来显式的指示出指令的并行度,指导硬件并行发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并行调度后,生成代码的性能提升了16%~30%。
                浮点矩阵向量乘法的FPGA设计与优化
                薛永江, 宋庆增, 王瑞昆
                2013, 30(11): 64-67.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754的32 bit、64 bit浮点数格式,二叉树数据流(binary tree data flow)的矩阵向量乘法器。其在FPGA上流水线和高度并行化的高效执行。以Altera公司的EP2C70为实现设备,研究了设计的硬件规模,时钟速度,和峰值GFLOPS能力。
                基于粒子群的视距估算方法
                陈霞, 李俊山, 李建华
                2013, 30(11): 68-71,75.
                摘要:
                提出了一种视距估算的粒子群方法。通过对现有的目标视距估算方法进行ξ 详细分析,在确保精度的基础上,给出了其中一些较复杂参数的求取方法,并通过确定目标与所处背景的实际温差ΔTa,以及目标本身的空间频率 f 这两个较难求取的参数范围,引入粒子群概念,最终确定目标在相应的分辨概率情况下的最远被探测距离。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缩小目标最远探测距离范围,提高计算精度,同时该方法也可以用于任何目标的最远距离探测。
                基于硬件行♀为的TD-LTE关键技术仿真方案
                梁学俊, 杨夏喜, 吴伟民, 吴震
                2013, 30(11): 72-75.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硬件行为的TD-LTE关键技术仿真方案,为算法设计和硬件实现之间建立起衔接。该方案采用时间驱动,实现定点仿真功能,即可为产品研发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也可准确评估产品的最终性能,从而保障了仿真结果和产品性能的一致性。
                一种基于图像质量评价的自适应图像复原算法
                李孟, 李俊山, 张士杰, 杨亚威, 孙新立
                2013, 30(11): 76-79.
                摘要:
                针对图像盲复原过程中出现的振铃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质量评价的自适应图像复原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梯度的复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可以对复原图像的清晰度『和振铃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评价方法用于模糊图像点扩展函数尺寸估计,并将估计出的点扩展函数作为迭代盲复原算法的初始点扩展函数;最后,迭代复原模糊图像,对每次迭代得到的复原图像进行质量评价,检测到复原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下降后自动停止迭代,质量评价指标最高的复原图像就是最终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复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所得结果与人眼视觉相符,点扩展函数尺寸估计准确,复原图像质量较高、振铃效应得到了较好地抑制。
                基于粒子群算Ψ 法和云模型的车型识别
                唐朝霞, 俞扬信, 张粤
                2013, 30(11): 80-83.
                摘要:
                分析了车辆的︼大小、形状和边缘特征,将粒子群算法和云模型理论具体运用到车型识别问题中。通过粒子群编码,设计适应值函数,然后训练样本,通过5类车型的云模型参数和属性相似度计算各特征的在分类中的权值,然后通过单分类器和多分类器进行车型识别,车型分类效果较好。
                基于小波变换和Wiener滤波的SAR图像相干斑噪声去除
                赵辉煌, 王耀南, 孙雅琪
                2013, 30(11): 84-87.
                摘要:
                先介绍了小波变换和Wiener滤波,为提高去噪性能,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Wiener滤波的SAR图像speckle噪声去除算法,利用Wiener滤波对小波分解系数去噪。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能较好地提高SAR图像的去噪效果。
                Steiner树遗传蚁群算法在路径选择中的应用
                侯燕
                2013, 30(11): 88-93.
                摘要:
                基于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的原理,通过整合这两种算法各自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Steiner树遗传蚁群的改进算法。新算法利用遗传特征淘汰不必要的搜索节点,再通过蚁群算法加速解的收敛,有效地找出问题的最优解。新算法在GPS系统中得到良好应用,和传统算法相比,可以减少路径搜索的时间和空间的复杂度。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基于云模型的信任评估模型
                蔡红云, 田俊峰
                2013, 30(11): 94-97,103.
                摘要:
                针对现有的基于云模型的信任评估模型中云滴权值考虑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云模型的信任评估模型。模型基于评价次数和评价一致性度量评价向量的可信程度,以实体间的可信历史评价数据集为定量论域,基于加权逆向云生成算法计算评价属性集中任一属性的信任云,引入不确定因子和侧重因子进行信任决策。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卖方实体的特性,从而为电子商务网络中交易对象的选择提供有利的参考。
                Kinect深度图像修复算法
                徐欢, 郑江滨
                2013, 30(11): 98-103.
                摘要:
                针对Kinect深度数据不稳定,深度图像与彩色图像存在偏差,图像噪声较大和空洞等问题,提出了一种Kinect深度图像修复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Kinect标定方法,完成深度图像与彩色图像对准;第二,利用深度数据的时间相关性,实现了深度图中不稳定数据的重计算;第三,借助于深度数据空间相关性,并结合颜色一致性约束,填补了深度图中(缺失的数据)空洞;最后,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双边滤波器,在平滑深度图像数据的同时保留了边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修复后的深度图像整体平滑、边缘清晰,与原始深度图像相比,空洞明显减少,深度图像质量大大提高。
                云计算环境下基于效益最优的资源调度策略
                熊安萍, 黄凯, 杨川
                2013, 30(11): 104-107.
                摘要: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资源调度存在调配不灵活,资源不能合理按需配置、负载不均衡以及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益最优的资源调度策略,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提高系统吞吐量、减少任务周转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用户能够在云计算环境下获得更大的计算经济效益。
                带相对时间的轨迹序列模式挖掘
                刘素杰
                2013, 30(11): 108-111.
                摘要:
                针对带有时间约束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时空效率低的问题,引入相对时间,提出带相〓对时间的轨迹序列模式挖掘。该算法利用相对时间作为约束条件,首先基于网格划分计算相对时间内的网格密度,接着对密度网格进行扩展得到兴趣区域,然后在兴趣区域的基础上挖掘轨迹序列模式。使用真︽实数据进行实验,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序列模式挖掘算法相比,该算法的挖掘效率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明显提高。
                基于DBL模型的网络节能研究
                吕振, 张宇
                2013, 30(11): 112-114.
                摘要:
                在无线传感网络中,多跳的分簇路由协议大多采用固定层边界的模型。层边界固定的模型使得节点的备选簇头数量受限,这样就会制约网络的生存时间。针对PMRC(Progress Multi-hop Rotational Clustered)固定层边界模型对网络寿命的限制,提出一种DBL(Dynamic boundary layer)模型,即层边界动态变化的模∏型,该模型可动态的改变相邻层的边界结构,来平衡同一层簇头的能量消耗。通过仿真实验表明此方法能够很好的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使网络生存时间得以延长。
                切线圆弧光滑支持向量回归机收敛性研究
                冯咲, 杨志晓, 范艳峰
                2013, 30(11): 115-118,122.
                摘要:
                传统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目标函数是一个严格凸的二次规划函数,但是由于加号函数的不可微性,不能用通常的求解最优化问题算法。针对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文中提出使用切线圆弧光滑函数替换原来目标函数中的加号函数,光滑化传统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的目标函数。分析了切线圆弧光滑函数的性质,证明了切线圆弧光滑支持向量回归机的收敛性,并且给出了满足精度要求时,光滑因子的取值方法。
                基于贝叶斯的入侵检测模型与仿真研究
                章倩, 周健
                2013, 30(11): 119-122.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网络数据包关键属性、消除冗余属性、降低维数,再用贝叶斯分类器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效率,而且也加快了检测速度,更适合当前的复杂网络检测。
                汽车控制系统CAN总线的网络演算建模及分析
                单桂军, 王国俊, 戴永前, 王玉周
                2013, 30(11): 123-125.
                摘要:
                针对汽车控制系统CAN总线的实时性问题,提出一种汽车控制系统CAN总线的网络演算模型。利用网络演算分别建立了汽车控制系统CAN总线的达到曲线和服务曲线模型,有效地模拟了汽车控制系统CAN总线的确定性行为特性。最后,以某汽车控制系统CAN总线为例,计算得到了各个消息帧的最大延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用于汽车控制系统CAN总线的设计与性能评价。
                基于忆阻器的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
                尹力, 甘朝晖, 段宗胜
                2013, 30(11): 126-131.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的正弦波振荡电路难以起振和调频不便的问题,使用由忆阻器构成的等效忆容电路和等效忆感电路,设计了一种正弦波振荡电路.SPICE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所设计的振荡电路,在起振、调频方面相比于传统的正弦波振荡电路具有很大优势.
                一种改善CMOS图像传感器性能的复位控制电路设计
                晋孝峰, 岳素格, 刘丽艳, 赵岳, 王春芳
                2013, 30(11): 132-135.
                摘要:
                像素复位控制电路是CMOS图像传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性直接影响着图像的质量。为了改善传统复位控制电路对CMOS图像传感器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CMOS图像传感器的双斜率积分复位与软硬结合复位原理的高性能复位控制电路。通过该控制电路可以实现双斜率积分复位、软硬结合复位以及独立的硬复位与软复位方式。可以根据应用条件,进行动态范围的扩展或低噪声无图像滞后的复位。
                基于分簇与自适应加权的WSN数据融合算法
                陶志勇, 王雪
                2013, 30(11): 136-138,142.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能量有限需要节能的问题,提出了网络的最优分簇规模算法;考虑到簇首的负担较重,提出要选择剩余能量较高的节点作为簇首。这样可以有效延长WSN的生命周期,提高WSN的使用效率。最后结合按测量方差的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算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融合,减少数据传输,进一步达到节能的作用。
                一种深亚微米复杂芯片物理设计的时序收敛方法
                郑天华, 梁利平
                2013, 30(11): 139-142.
                摘要:
                深亚微米工艺下超大规模芯片的物理设计面临很多⌒挑战,互连延时和串扰效应成为影响时序收敛的关键因素。文中介绍了一种采用二次综合、区域约束和串扰预防等措施实现渐进式时序收敛的方法。在65纳米工艺下,通过530万门多核DSP芯片设计验证了该方法。实例设计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互连延时和串扰问题,实现复杂芯片的时序收敛。
                一种异构并行计算仿真模型设计
                刘清涛, 于立新
                2013, 30(11): 143-148,153.
                摘要:
                为了加快异构体系调度算法的验证速度,降低时间成本和验证复杂度,本设计采用软件仿真技术建立了一种异构体系多任务并行执行模型。针对调度算法运行的硬件环境不同,使用ERT 矩阵、通信因子矩阵、输出量数组和机器时间数组抽象出了硬件并行执行模型。通过建立存储器及通信端口模型,用串行语言模拟了异构体系中任务的并行执行过程,实现了通信数据的转送和乱序调度,从而加快了调度算法的验证速度。为增加可移植性,模型设计时未使用任何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
                基于多核并行遗传算法并行生成测试用例
                陈清媛, 钟诚, 李智
                2013, 30(11): 149-153.
                摘要:
                通过将种群划分为多个子种群,对每个子种群执行遗传操作,p个核心并行执行遗传算法搜索测试路径,以加速测试用例的生成;通过在处理核心之间迁移子种群的个体,使得交叉变异后得到的种群个体变得丰富,算法能更好地全局寻优,可以寻找到较多能够覆盖全部路径的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串行遗传算法生成测试用例相比,多核并行遗传算法并行生成测试用例能够生成较多覆盖全部路径的测试用例且运行时间少。
                DSP随机测试程序自动生成技术
                罗汉青, 梁利平, 叶甜春
                2013, 30(11): 154-158,164.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指令集结构,并可与硬件设计和测试环境相契合的自动随机测试生成方法ARTG(auto-matic random test program generation).它包含用于构造指令的指令树、动态生成策略、分支跳转指令生成算法、流水线冲突预测算法和一套自动结果检查机制.整个测试程序生成过程具有很高的自动化,验证遇到bug时能够减少调试时间迅速找出bug方位.ARTG已应用于自主研发的IME-Diamond数字信号处理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产生的测试代码灵活高效,加速了验证过程,并且复杂度低.
                一种基于EDT的低功耗可测性设计技术研究
                陈首智, 王小力, 张先娆
                2013, 30(11): 159-164.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ED T的低功耗可测性设计技术,并提出该技术在设置功耗阈值时的优化方案.该低功耗可测性设计技术通过对测试图形进行0填充,使电路在测试过程中的WSA得到有效降低,从31.55%优化到了25.12%.通过设置功耗阈值,降低了测试功耗峰值,实验电路的LST最大值从49.76%优化到21.21%,RST 最大值从45.73%优化到25.00%,并使WSA和SET的最大值得到相应优化.理论研究和实验表明,缩短扫描链长度能够有Ψ效提高设置功耗阈值时的测试覆盖率.
                带有电压比例缩放模块的低调谐曲线增益压控振荡器
                刘荣江, 郭桂良, 阎跃鹏
                2013, 30(11): 165-16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电压比例缩放模块的低调谐曲线增益的压控振荡器。电压比例缩放模块由电阻分压网络和电流垛电路组成。电阻分压网络比例缩小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电压,进而能得到较低的调谐曲线增益。电流垛模块电路向控制电压节点注入或抽取电流提供不同的直流电位,实现将调谐曲线变为多个子调谐曲线。由于电流垛模块和电阻分压网络具有很好的线性度,因此所实现的压控振荡器具有更线性的调谐范围。仿真结果显示调谐增【益曲线小于20MHz/V,并且具有好的线性度。
                低信噪比下改进的频率估计器
                孙冬, 李滚, 肖波
                2013, 30(11): 168-170,176.
                摘要:
                在高斯白噪声环境下,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单频信号频率估计方法。首先将采样数据分成M 段,每段K个数据点,然后对各段数据进行相加实现平均滤波,最后利用Kay频率估计器中相位差分的方法得到单频信号的频率估计值。该频率估计器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和更低的信噪比阈值,其值为6-20log(K)dB。
                粒子群优化的集成电路多端点线网全局布线方法
                董晨, 陈震亦, 尚艳艳
                2013, 30(11): 171-176.
                摘要:
                集成电路(IC)规模激增,从可计算角度上来看,基于传统▼图论的全局布线方法对解决多端点线网的布线问题已不可行。针对多端点线网互连问题重新建模,设计了新型的构建最小矩形斯坦纳树方法,提出了一种带变异机制的基于改进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多端点线网全局布线方法(MDPSO -RA)。该方法重新设计了粒子群编码及算法的相关操作,在粒子群优化算法全局寻优、快速收敛的基础上,引入遗传算法变异机制,提高了算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全局寻优能力、鲁棒性强等特点☆,可在时限内,快速得到最优或近似最优多端点线网布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