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PssKZH'><strong id='PssKZH'></strong><small id='PssKZH'></small><button id='PssKZH'></button><li id='PssKZH'><noscript id='PssKZH'><big id='PssKZH'></big><dt id='PssKZH'></dt></noscript></li></tr><ol id='PssKZH'><option id='PssKZH'><table id='PssKZH'><blockquote id='PssKZH'><tbody id='PssKZH'></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PssKZH'></u><kbd id='PssKZH'><kbd id='PssKZH'></kbd></kbd>

    <code id='PssKZH'><strong id='PssKZH'></strong></code>

    <fieldset id='PssKZH'></fieldset>
          <span id='PssKZH'></span>

              <ins id='PssKZH'></ins>
              <acronym id='PssKZH'><em id='PssKZH'></em><td id='PssKZH'><div id='PssKZH'></div></td></acronym><address id='PssKZH'><big id='PssKZH'><big id='PssKZH'></big><legend id='PssKZH'></legend></big></address>

              <i id='PssKZH'><div id='PssKZH'><ins id='PssKZH'></ins></div></i>
              <i id='PssKZH'></i>
            1. <dl id='PssKZH'></dl>
              1. <blockquote id='PssKZH'><q id='PssKZH'><noscript id='PssKZH'></noscript><dt id='PssKZH'></dt></q></blockquote><noframes id='PssKZH'><i id='PssKZH'></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0卷  第6期

                显示方式:
                基于移动代理的△油气田虚拟数据云集成模型研究与应用
                杨力, 曹谢东, 刘增良
                2013, 30(6): 1-5.
                摘要:
                针对气田信息分散、异构和跨平台的特点,传统的C/S模式●不能满足信息集成和共享的需要,提出了集中和分布信息相结合的虚拟集成云计算模型,并把移动agent技术引入到气田虚拟信息中心,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分层模型,并引入了缓冲代理机制和XML交换技术,详细分析了各层涉及的各agent功能和agent的工作流程,利用MVC Struts 2框架结合aglet实现了该模型。该虚拟集成云平台在气田中的应用表明,系统灵活性高、可靠性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为相关类似行业虚拟云集成提供了新的方案.
                粒子群算法种群多样性控制方法研究
                陈基漓
                2013, 30(6): 6-9.
                摘要:
                粒子群算法是一直典型的群体智能算法,种群多样性是影响其优化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几种影响种群多样性的方法如微粒的初始位置、迭代过程微粒个体执行变异操作、异步更新策略、带线性递减惯性权重的异步更新策略等进行研究.并通过对典型○测试函数进行实验,给出了几种能提高微粒群算法优化性能的多样性控制方法.
                一种面向HEVC运动估计的高性能VLSI架构
                陈伟伟, 朱惠, 何卫锋, 毛志刚
                2013, 30(6): 10-14.
                摘要:
                HECV是正在开发的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为了进一步提高视频图像的压缩效率,HEVC中引入了不对称划分模式,且最大编码单元达到64×64像素.针对HEVC标准,提出了一种面向超高清视频图像应用的高性能运动估计VLSI架构.该VLSI架构能够支持从4×4到64×64的849种块的划分种类,其中包括168种【不对称划分,并可重构支持3种搜索区间.通过层次化数据∞重用策略和存储访存策略,与传统设计相比将片外数据带宽减少了99.2%.采用TSMC 90nm工艺综合,该电路的最高工作频率可达到330MHz,电路规模86万门,功耗229mW.仿真结√果表明,在280.4MHz工作频率下,能够完成超高清视频图像3 840×2 160p,30f/s的实时编码要求.
                面向安全风险的云计算测〓试技术研究
                刘云龙, 曾晋, 刘法旺, 李维
                2013, 30(6): 15-18.
                摘要:
                对云计算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云计算安全风险框架,并给出了云计算安全测试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针对云计算渗透测试和数据残留检测,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基于签名的双方密钥协商协议
                王天成
                2013, 30(6): 19-21,25.
                摘要:
                双方认证密钥协商是生成会话密钥的重要手段.对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签名的双方密钥协商协议,新协议利用传统的签名方案实现参与者之间信息的隐藏,并通过引入Hash函数来加强协议的安全性.
                基于向量相似度匹配准则的图像配准与拼接
                秦佳, 杨建峰, 薛彬, 卜凡
                2013, 30(6): 22-25.
                摘要:
                针对图像配准与拼接中存在的特征点误匹配问题, 提出了基于∑ 向量相似度的特征匹配准则.首先在尺度空【间检测SIFT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ation) 特征点, 生成包含特征点信息的SIFT向量.采用向量相☉似度方法进行特征点匹配, 并通过互映射原理进一步筛选, 删除误匹配点对.然后用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计算初始投影变换矩阵, 并用Levenberg-Marquardt (L-M) 算法对矩阵求精.最后通过图像融合实现了图像拼接.实验结∮果表明该准则提高了特征点匹配精度, 能处理存在投影变换的图像配准与拼接.
                一种故障模型下的Mesh网络容错路由
                荣芳芳, 段新明
                2013, 30(6): 26-29.
                摘要:
                Mesh网络是一种广泛应用在①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的片上网络结构◥,性能和容错是大规模多处理器系统互连网设计面临的两个主要问Ψ题,正因为如此,反而使具有容※错能力的高性能通信技术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基于此首先◤研究一种改进的凸型故障模型,提出了一种高效的Mesh网络容错路由方案,该方案利用转弯模型的思想,在两种转弯模型下只需要使用两条虚拟通道来避免死锁,且这一路由算法在Mesh网络中总能保证路由的连通性,高效性以及无死锁性.
                多维连续不确定XML数据查询处♂理算法
                张晓琳, 霍伟, 刘立新, 崔光月
                2013, 30(6): 30-33.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蒙特卡洛思想的数▓据查询处理算法QueryMC.在查询计算过程中▓,根据小枝查询模式确定待处理多维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密度函数及查询区域,通过构造相同区域上的均匀分布随机变量将查询问题建模成相应复合函数的期望,利用算法同时产生的随机样本集估计该期望的取值作为问题的解,避免了传统的降维操作,有效地减少了处理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取得理想精∩度的同时,算法具有高效性.
                一种面向非规则数据的差别预取策略
                朱会东, 段赵磊
                2013, 30(6): 34-37,42.
                摘要:
                提出一种面向非规则数据的差别〗预取策略,研究数据访问的局部性特征和预取调度机制.差别预取策略通过把访存指令相邻两次访存之间的距离加入到访存流模型中,实现依据访存指令的访存行为动态调整预取操作.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基于访存流模型的数据预取技术相比︾较,差别预取策略能够提高缓存命中率和更加有效地改善非规则数据应用程序性能.
                面向大规模信息的用户分类方法研究
                刘忠宝, 赵文娟
                2013, 30(6): 38-42.
                摘要:
                信息主动推送是个性化搜索引擎@的发展方向.如何通过访★问记录获取用户兴趣以及如何将兴趣相同或相近的用户归为一类,是个性化信☆息主动推送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法,但在互联网环境下,其面临大规模数据分类和隐私泄露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类效率,提出面向大规模信息的用户分类方法.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大规模用户分类问题,还保证分类过程中用户信息安全.
                电路并发性质在GSTE中的研究和实々现
                郑德生, 杨国武, 徐忠林
                2013, 30(6): 43-47.
                摘要:
                由于GSTE的性质描述断言图的时序特性,使其不能够简洁易懂地描述电路的︼并发性质,因此将meet运算符√引入GSTE,重新定义GSTE断言图及其验证算法,使之能更简洁的描述和验证数字电路的并发性质,实验表明引入meet运算符后的算法能够降低验证的复杂度.
                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云存储方法研究
                吴永发, 曾碧
                2013, 30(6): 48-51,56.
                摘要:
                在分析HDFS和Dynamo架构的基础上,引入数据库技术以及动态一致性哈希算法分类处理不同对象组的方法.本方法可根据各个存储节点存储代价,进行综合调度,对外提供最优存储节点.通过算法描述和仿真结果分析表明,此方法可以使系统♀达到负载均衡,并且从整体上提高了系统的效ζ 率,在数据查找定位上也可以满足要求.
                基于虚拟文件系统的安全存储技术的研究
                崔奇
                2013, 30(6): 52-56.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文件系统的加密存储方法.通过文件系统开发技术设计并实现一个虚拟文件系统,该文件系统能够将一个二进制文件映射成虚拟磁盘,而且可以在虚拟磁盘上存取」数据.为了保证虚拟磁盘中的文件的安全性,还在虚拟文件系统上集成了Ψ加密引擎、密钥管理和硬件绑定等模块.这种安全存储技术操作※简单,并且能够提供高效实时的加密/解密措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热力学◥的混合遗传算法及应用
                蒋萍, 唐天兵, 李鼎
                2013, 30(6): 57-60,65.
                摘要:
                在遗传算法中引入热力学的自由能、熵和内能的概念,并将传统小生境技术与Pareto分级结构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种基于小生境的分层选择策略.结合←罚函数和非支配排序的思想,设计了一种用于↙约束优化问题的遗传算法.该算法应用到大规模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调度分↙配优化问题中,所求得的分配优化方案合理有效.
                异构多核系统混合【任务调度算法
                王川
                2013, 30(6): 61-65.
                摘要:
                提出了一种混合静态调度算法—Hybrid Successor Concerned Heuristic-Genetic Scheduling(HSCGS).该算法分为启发式【算法和遗传算法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考虑后继节点的列表启发式调度算法(SCLS)产生一个近似最优的调度结果.SCLS算法在优先级计算和计算单元选择阶段都充分考虑了当前节点的调度对后继节点产生的影响.第二阶段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IGA,对上一阶段的调度结果进行迭代优化.IGA算法在优选之前加入了一个预处理阶段,去除部分重复的个№体,以避免遗传算法由于"再生"现象而陷入局部优化.IGA算法的优选阶段采用三重优选方案,既达到了优化的效果,又保持了种群的多样性.实验部分分别使用随机应用程序和几种标准应用≡程序,将HSCGS与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调度算法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显示HSCGS的调度结果优于其他算法,而且优势随着计算单元间通信带宽异构系数增大而增加.
                前缘调制Buck型DC-DC变换器的周期借用数字电流控制
                史学, 魏廷存, 李峰
                2013, 30(6): 66-70.
                摘要:
                为了解决数字电流控制环路带宽和硬件㊣ 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基于前缘调制Buck型DC-DC变换器的周期借←用数字电流控制方法.针对谷值、平均值和峰值电流控制方法▲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控制律;分析了它们可能存在的次谐振荡,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分析了周期借用数字电流控制变换器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前缘调制的周期借用数字电流控制达到了与无拍差电流控制相同的瞬态响应性能,同时更好地匹配了硬件处理速度.
                基于负相关思想』的异构电路冗余技术研究
                施威, 原亮, 解双建, 满梦华
                2013, 30(6): 71-74,79.
                摘要:
                为提高恶劣环境下电子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负相关思想的异构冗余电路集成设计△方法.利用数字电路门级演化方法设计拓扑结构迥异→的功能电路,在遗传算子中增加故障模式的相关性评估№因子,选择输出故障模式差异较大的电路进行冗余集成.以2位乘法器为实验对象,演化生成多个异构电路用于三模冗余集成.进而,利用故障注入实验对比提出的负相关异构冗余与同构冗余、随机异构★冗余的容错性能.发现电路规模相同时,异构冗余比同构冗余有着更好的容错性能.负相关异■构冗余比随机异构冗余的容错能力更高.以上结果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D图形加速器设计与实现
                刘鑫, 蒋林
                2013, 30(6): 75-79.
                摘要:
                设计并实现了2D(2Dimensional)图形加速器电路,提供基本图元:点、线、多边形的绘制,及任意大小和颜色的字符显示.采用流水线结构,流水线各级间采用握手信号进行信息交互,缩短了处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便于各子模块间的√时序配合.对常∮用的两种二维绘图算法进行研究,使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实现2D图形加速器的硬件电路.与System Verilog搭建的电路行◆为模型对比仿真,输出的图形数据信息结果一致,并在FPGA上进行验♀证.采用SMIC 0.13μm标准CMOS工艺库◣综合,工作频率♀达205MHz.
                一种基于排序划分的聚类初始化方法
                殷君伟, 陈建明, 薛百里, 张健
                2013, 30(6): 80-83,87.
                摘要:
                k-means聚类算法,是在d维空间Rd里把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K个类,其划分原则是计算每个数据对象与K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其分配到最近※的一个类.传统直接k-means算法是随机选取初始中心的,不∴同的初始中心会产生不同的聚类结果,针对这个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排序划◥分的聚类初始化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将其应用在真实数据集★和模拟数据集上,实验表明在处理非高维数据上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聚︼类精度和效率.
                基于开源软件MJPG_Streamer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肖儿良, 毛海军, 鞠军平, 林蔚
                2013, 30(6): 84-87.
                摘要:
                针对目前开发数字化的视频监控设备普遍成本较高、周期较长的特点,在ARM+Linux嵌入式平台,应用开■源免费软件MJPG_Streamer实现视频图像的采集以及通々过TCP/IP网卐络协议传输到上位机进行远程显示.同时提出了一种结合三帧差分算法和卐背景减法的目标检测算法,实现智能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进行实时的、远程∮的监控,同时能够快速对入侵目标进行语音报警.
                一种兼容AHB总线的Nor Flash控制器IP设计
                田鹏, 聂泽东, 张正平, 王文丞, 王磊
                2013, 30(6): 88-91,96.
                摘要:
                为满足医学系统芯片(SOC)的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的需求,定制了⊙一款兼容AHB总线接口的NorFlash控制器IP.该设计针对常规Flash控制器功能繁杂,读写数据需长时间等待等缺点,采用了硬件解锁、简化块擦除模块和增加写操作数据寄存器等优化设计方卐法.该设计最后进行了FPGA原型验证并进行了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IP功能正确,总线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在系统时钟10MHz下,选用S29L V008J Nor Flash芯片,按连续存储16个32位数据计算,本设计比常规设计减少总线占用时间165μs,设计达到了预期结果.
                基于MapReduce面向列的数据库存储方案研究
                李爱武, 刘宁, 严升则
                2013, 30(6): 92-96.
                摘要:
                将传统的◇并行DBMS技术应用到△Hadoop框架,在此基础上将面向列的数据库存储技术引入Hadoop的复制和调度机制,进而获得高效的编程模型与编程API.实验表明,提出的方案主要应用在map phase阶段,同时能够↑使得MapReduce的性能提高两倍.
                分布式无线传感器节点覆盖集近似算法研究
                洪刚, 汤宝平, 裴勇
                2013, 30(6): 97-100,104.
                摘要:
                针对实际网络中节点感应半径不一致,且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调度算法查找冗余节点效率低的问@ 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节点覆盖集算法.用感应区域像素点的点阵来近似节点感→应区域,进而判定节点是否冗余.讨论了影响算法精⊙度的因素,将算法与现有的节点覆盖集算法作了对比⊙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对初始覆盖有较小影响的情况下,算法能有效地判定在各种感应半径下的冗余节点,扩展了算法的适应面.
                一种基于动态网格技术的K-means初始质心选取算法
                张真, 任贺宇
                2013, 30(6): 101-104.
                摘要:
                针对K-means算法随机选取中心点而无法得到↑全局最优误差〗平方和SSE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网格技术的K-means中心】点选取算法,该算法在明显减少K-means算法的迭代次数的同时,近似得到SSE的全】局最优.
                DA器件的∑ 瞬态效应研究
                陈莉明, 范隆, 岳素格, 郑宏超, 董攀, 马建华, 杜守刚
                2013, 30(6): 105-108.
                摘要:
                主要对国内某款抗〒辐射加固DA器件进行了单粒子瞬态效应的试验研究.被测器件在加速器上采用不同的粒子进行辐照,同时在真空罐外利用一款高速示波器对DA器件的输出端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瞬态脉冲︻即捕获并保存.试验发现随着辐照粒○子LET的升高,DA器件的瞬态效应越明显,发生的次数也越○多,产生的瞬态脉冲的脉宽也不断增大.
                一种基于@ 离群指数的初始聚类中心优选算法
                李向, 刘素红
                2013, 30(6): 109-112.
                摘要:
                传统K-均值聚类算法的初始聚类中心是随机选择的,不同的初始︽聚类中心会得到不同的聚类结果,聚类结果随机性较大、稳定性差.采用局部离群指数优化K-均值聚类算法,通过计算所有数据样本的局部离群指数,选择k个相互距离最远的局部密集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消除局部离群点对算法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降低K-均值聚类算法初始聚类中心选取的敏感度,减少迭代次〗数,得到更为准确的聚类结果.
                基于〓适应度的多Agent层次任务分配方法
                陶雪丽, 郑延斌
                2013, 30(6): 113-116,121.
                摘要:
                为了解决动态环境中的任务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层次任务分配方法,利用基于适应度的全局分配方法为Agent分配合适的任务,当环⊙境发生变换时,通过基于能力和偏好的局部调整来解决任务和Agent之间的匹配问题,使得每个Agent能够根据局部信息◤选择理想的任务来执行,提高了分配算法的鲁棒性和多Agent整体效用.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能够解决动态环境中的任务分配问题.
                基于免疫和灰色系统理论的网↘络认知研究
                王伟, 王辉, 张潇
                2013, 30(6): 117-121.
                摘要:
                针对传统TCP控制协议在异构网络中效率低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免疫和灰色系统理论的网络认知研究.该研究利用人工免疫系统分析各参数的特性和利用灰色关联度建立该网络各参数与当前网络性能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对网络进行准确、高效的认知.该研究采用传输控制协议TCPL进行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证々明:该算法Ψ能够在不同背景流的条件下稳定发送窗口,减少拥■塞发生并提高吞吐量,改善了网↑络性能.
                基于GSPN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可靠性▲分析
                谷春英, 姚青山
                2013, 30(6): 122-125,130.
                摘要:
                以广义随机Petri网(Generalized Stochastic Petri Net,GSPN)为数学工具,提出一种基于GSPN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可靠性建模与分析方法.在给出GSPN形式化定义和模型要素图形化表示和用法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单元GSPN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描述结构简单的计算机硬件系统,而对于逻辑结构关系复杂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由于其建模粒度过于精细势必造成组合爆炸问题.为此,对该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单元GSPN模型进行精化设计,得到的精化模型可以用于描述结构复杂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实例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可以为计算机硬件系统可靠性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一种融合反向学习和量子优化的粒ξ子群算法
                肖文显, 刘震
                2013, 30(6): 126-130.
                摘要:
                为了克服标准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结合@量子优化和反向学习的思想,提出一种混合反向学习和量¤子优化的粒子群算法.该混合算法在种群初始化、种群的卐跳越和种群最优个体的局部改进三方面上提高了量子粒子群算法的性能,有效地避免粒子群陷入局部最优并加速种群收敛.数值实验表明,混合算法在不同的函数优化方面具有较高的性能.
                彩色图像质量自适应最佳化方法
                郑凡, 谢正祥, 吕霞付, 陈勇
                2013, 30(6): 131-136.
                摘要:
                光照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对图像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求取彩◎色图像质量最佳化的方◆法.该方ξ 法通过人类视觉感知图像质量的四参数(信息熵、平均灰度、平均对比度、层次因子)对彩色图像质量☆评价,继ξ 而建立了基于Zadeh-X变换的最佳变换参数自动寻优模型,最后实现了自适应于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彩色图像的最佳化效果.实验表明,处理后的彩色图像的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同时明亮区域或黑暗区域的可视细节显¤著提高,实现了彩色图像质量最佳化.
                VHF/UHF数据链中的越区切♀换算法
                梁爽, 赵伟光
                2013, 30(6): 137-140.
                摘要:
                越区切ω换是VHF/UHF数据链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它可以拓展飞机关注区域.针对现有VHF/UHF数据链中越区切换算法⌒的不足,在分析已有越区检测算法和VHF/UHF数据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基于数据融合的越区切换算法,以提高跨区域通信的可靠性和无缝性.该算法具有越区检测虚警率和漏报率低、地空间通信可靠性强等优点.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宽带波束优化设计
                宋志宏, 肖瑜
                2013, 30(6): 141-143,147.
                摘要:
                针对々常规加权波束形成器获得恒定束宽波束时,存在々工作频率带宽较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宽带恒定束宽波束形成器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将工作频段分成若干窄带频率区间,采用二阶锥规划方法使各︼子带中心频率上的波束最佳地逼近期望波束,并得到相应的权向量,使各子带中心频率上的波束图主瓣宽度恒定.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宽带波束优化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基于块匹配的粒子图像测速算法
                王一, 盛惠兴
                2013, 30(6): 144-147.
                摘要:
                在粒子图像测速◥(PIV)算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块匹配的PIV算法.针对算法中的匹配区划分和匹配准则选择,给出了匹配〓区划分的一般准则,即匹配区尺寸必须显著大于粒子直径;同♀时提出了以最小绝对误差/最小均方差匹配准则替代传统的互相关准√则的PIV算法.实验证明,采用最小绝对误差和最小均方差准则替换传统的∩互相关评价准则,在保证估计精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算法的运行时间减少超过50%,运行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匹配区划分准则的正确性.
                基于块编码和交替更新的目标检测算法
                薛茹, 宋焕生, 付洋
                2013, 30(6): 148-151.
                摘要:
                目标检测是视频监控技术的基础,提出建立两个学习区域对视频图像不∞间断的学习,用学习后得到的编码交替对视频进行检测.实验证明块编码和交替更新的学习检测方法能有效记录像素块的变化】,及时剔除干扰像素块,建立的背景模型稳定可靠,提取的前景有较好的鲁棒性.
                基于商用工艺的抗辐射标准单元库设◤计
                朱海博, 桑红石, 李茜, 李娅
                2013, 30(6): 152-155.
                摘要:
                为了实现与商用CMOS工艺兼容和最好的抗辐射效果,采用环形栅结构消除NMOS管中由总剂量效应引起的漏电流,采用保护环减轻单粒子闩锁效应和消除电势不同的有源区间场区漏电流,采用双互锁Ψ存储单元结构提高时序单元的抗单粒子翻转能力.利用这些加固方法,实现了在0.18μm CMOS logic工艺下小规模☉、混合高度、高密度标准单元库设计.利用数字集成电路前后端工具验证单元库设计,结果表明此设计内容完全可行.
                重路由匿名通信跟踪技术研究
                程昊
                2013, 30(6): 156-158,164.
                摘要:
                在匿名代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定位和控制的前提下,对匿名通信中重路由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分类的同时,还介绍了一些针对发送者匿名、接收者匿名和通信关联Ψ关系匿名的跟踪方法和相关技术.
                基于偏好的资源动态融合选择方法
                王玲, 余志林, 肖海军
                2013, 30(6): 159-164.
                摘要:
                动态决策转化为粗糙性信息下的分类问题,并基于简单赌局和融合分类法来实现动态选择.该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决策者有效降低因决策信息的粗糙性给决策带来的影响,而且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动态选择.矿产资源动态选择全过程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在多种矿产资源选择的动态决策中具有可行性↓、有效性和优越性.
                基于ARM-FPGA的PLC通讯与▲编译的设计
                蒋玉新, 蔡启仲, 李克俭
                2013, 30(6): 165-168.
                摘要:
                为了提高PLC(可编程控制器)的通讯稳定性及指令执行速度,采用╱一种以ARM为控制模Ψ块FPGA为并行处理模块的PLC主机结构.一方面,ARM控制模块通过CAN总线与手持编程器及人Ψ机界面通讯,组成控制局域网,实现点对点通讯,提高信息传输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另一方面,针对新型指令系统按照FPGA并行运算的特点设计PLC源程序的编译方法,提出两次编译,静态编译与动态编译,用链表∩数据结构组织PLC指令将它们重新编译成适合FPGA并行运算的新用户指令序列,并通过ARM与FPGA之间的信息交换接口按照通信规范发送给FPGA处理.通过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基于自然梯度的两步盲源分离算法
                李思怡, 王永威, 黄琰, 陈惠娟
                2013, 30(6): 169-172.
                摘要:
                基于自然梯度的盲源分离算法通常有固定步长和自适应变步长两种算法.固定步长算法在求解初阶段具有较快的收★敛性,但是随迭代的进行,稳定性★较差;自适应步长算法步长可调有较好的全局〓收敛性,但降低算法的收敛速度.针对算法∏收敛速度和算法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基于自然梯度的两步盲分离算法.首先,在自适应步长公式中引入高阶相关系数;其次,综合固定步长以及改进的自适应☆步长算法,提出两步盲源分离算法.仿真实验证明,两步盲分离算法可以有效提高盲分离算法的稳定性和收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