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d5nBCl'><strong id='d5nBCl'></strong><small id='d5nBCl'></small><button id='d5nBCl'></button><li id='d5nBCl'><noscript id='d5nBCl'><big id='d5nBCl'></big><dt id='d5nBCl'></dt></noscript></li></tr><ol id='d5nBCl'><option id='d5nBCl'><table id='d5nBCl'><blockquote id='d5nBCl'><tbody id='d5nBCl'></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d5nBCl'></u><kbd id='d5nBCl'><kbd id='d5nBCl'></kbd></kbd>

    <code id='d5nBCl'><strong id='d5nBCl'></strong></code>

    <fieldset id='d5nBCl'></fieldset>
          <span id='d5nBCl'></span>

              <ins id='d5nBCl'></ins>
              <acronym id='d5nBCl'><em id='d5nBCl'></em><td id='d5nBCl'><div id='d5nBCl'></div></td></acronym><address id='d5nBCl'><big id='d5nBCl'><big id='d5nBCl'></big><legend id='d5nBCl'></legend></big></address>

              <i id='d5nBCl'><div id='d5nBCl'><ins id='d5nBCl'></ins></div></i>
              <i id='d5nBCl'></i>
            1. <dl id='d5nBCl'></dl>
              1. <blockquote id='d5nBCl'><q id='d5nBCl'><noscript id='d5nBCl'></noscript><dt id='d5nBCl'></dt></q></blockquote><noframes id='d5nBCl'><i id='d5nBCl'></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2卷  第12期

                显示方式:
                一种基于信任评估的云服务〗属性访问●控制模型
                王静宇, 赵山杉, 郑雪峰
                2015, 32(12): 1-7.
                摘要:
                针对云服务的安全访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任评估的云服务属性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将信任与基于属性访问控制框架相结合,采用一种基于服务质量指标的信任评估方法,融合直接信★任、间接信任和综合信任来评¤估云资源信任度,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正确、有效地抑制云用户对恶意虚假服务的访问,增强了云服务访问的@ 安全性.
                一种新型的无线传感器执行器网络协议
                孔鹏, 余镇危
                2015, 32(12): 8-11,16.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执行器网络节点能量消耗公平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维诺图和度约束最小生成树的ξ协议.协议基于加权维诺图的方法将网络分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执行器节点和一些传感器节点组成.协议将网络运行分成多个循环执行的回合,每个回合根据网络情况重新使用度约束最小生成◣树算法来计算路由路径.仿真结果显示协议可以提∮升网络节点剩余能々量的公平性,延长网络寿命.
                基于干扰避免的Ad hoc网络多路径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刘永广
                2015, 32(12): 12-16.
                摘要:
                在分析了现有多路径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OSPF-MDR的多路径路由算法,新算法通过分别设计源节点、中间节点和目的节点的处理策略,实现了节点不相交多路径,并通过设计一≡种新的基于干扰避免的流量分配方法,达到平衡网络负载的目的.仿真表明,新算法能有效克服基于链路状态的多路径路由所面对的问题♀,降低报↘文平均时延,提高了报★文成功递交率,网络的整体性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基于VLIW微处理器的指令存储器高效能组织模型〇研究
                郑诚玮, 戴紫彬, 李伟
                2015, 32(12): 17-20,25.
                摘要:
                为有效解决目前嵌入式微处理器设计中指令存储器功耗大、能效不高的问题,研究了传统指令存储器实现方式的特点,分析了指令存储器功耗和能效随容量变化的规律,提出了基于时钟控制和Ψ分块管理的指令存储器高效能组织模型,设计并々实现了基于SRAM块矩阵布局方式的指令存储器管理方法.结果表明,本设计能够大幅降低指令存储器功耗,提高指令存储器能效.和传统指令存储器实现∴方式相比,动▲态功耗降低了◤74.93%,能效↘提高了3.99倍.
                基于边缘信息和马尔可夫随机场的图像去模糊
                周岩, 周苑, 王旭辉
                2015, 32(12): 21-25.
                摘要:
                提出了一种结合图像的边缘信息和改进先验知识的图像去模糊模▂型,采用边缘信息和马尔可夫随机场建立了适用于所有类型图片先验知识,根据提出的新模型能更好地估计㊣模糊图像的模糊核,达到了更【好的去模糊效果.对三幅不同类型的模糊图片进行实验,三种算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去模糊方法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得到更清晰的去模糊视觉效果,峰值信噪↑比分别达到了26.79 dB、26.33 dB和29.81 dB,平均结构相似度分别为0.86、0.88和0.90,且相对于现有的算法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高速可伸缩Montgomery模除器设计技术研究
                赵宗国, 李伟, 戴紫彬
                2015, 32(12): 26-30.
                摘要:
                为解决传统「方式计算模除周期数过长、灵活性太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始Montgomery模逆算法的高效Montgomery模除算法.该算法相比于模逆-模乘方式计算模除可减少34%的循环次数〒.基于该算法设计了同时支持素数域GF(p)和二进制←域GF(2n)的模除器硬件结构.在CMOS 0.18 μm typical工艺库◤下综合,时钟频率可以达到270 MHz.与原始Montgomery模除运算相比,本设计可支持576 bit以内任意长度、单次模除运算需要的时钟周期数可减少15%;与模逆-模乘方式相比,模除速度提高了45%.
                基于模糊聚类和能量均衡的WSN路由算法
                朱攀, 吴多龙, 吴艳杰, 苏成悦, 王勇
                2015, 32(12): 31-35,39.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能量受限问题,提出了两种不同网络规模下能量均衡的分簇路由算法.在簇的形成阶段,两种算法均采用了改卐进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一次性将传感器节点分╱成预先指定数量的簇.新一轮开始时,两种算法的簇头选择是基于两个〗簇内节点能耗均衡的不同目标函数值.在数据传输阶段,簇内普通节点均直接传送数据到簇头,簇头将融『合好的数据分别通过单跳方式以及单跳和多跳相结合的混合路由方式发送∩到基站.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均衡网络的能量消耗,同时有效地◇降低了网络节点的能量消耗.
                一种优化的改进k_means算法
                张淑清, 黄震坤, 冯铭
                2015, 32(12): 36-39.
                摘要:
                传统的k_means算法随机地选择初始中心,导致最终聚类结果陷入局部最优且准确率低.min_max算法针对初始中心随机选择的缺点提出了改进.但原始的k_means和min_max算法都忽略了利用○原空间欧式距离度量相似性的不合理⌒ 性.对此提出改进算@ 法,利用映射︼函数将输入向量转换到特征空间,在min_max算法基础上确定ω 初始中心后,根据特征空间中的欧式距离来进行分类.实验证明∑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在iris和wine数据集上☆获得了92.86%和72.34%的分类准确率.
                一种超低功耗高精度温度传感器芯片设计
                赵宇佳, 姜汉钧, 张羊, 王志华
                2015, 32(12): 40-43.
                摘要:
                设计了一种基于UMC 0.18 μm CMOS工艺的超低功耗、高精度的温度传感器芯片.该温度传感器芯片以温度相关振荡器感应温度变化,通过温度◆相关振荡器与温度无关振荡器频率的比〓较,将温度ζ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温度相关振荡器采用了新型环▽形振荡器结构,有效降低了功〓耗,并提高Ψ 了温度测量的精度.该温度传感器核心电路面积只有0.08 mm2,仿真结果表明,在1.8 V电压下,传感器芯片消耗电流只有0.2 μA,经过校准后精度为0.1°.
                采用电压特征的模拟电路单元件预测方法研究
                周靖宇, 田书林, 王厚军, 龙兵
                2015, 32(12): 44-48,53.
                摘要:
                为了更好地进行模拟电路单▃元件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提出一种采用电压特征的模拟电路单元件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一种通过欧▃式距离和双测点︾电压斜率模型得到故障指示值的◥计算式,然后根ω 据此式建立的退化模型得到的拟合曲线,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粒子滤波的参数更新式.根据这两个式子计算故障指↓示值,然后通过粒子滤波进行参数更新,从而预测单元件的剩余使用性能寿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性能更好.
                一款VDMOS半超结元胞结构的设计
                刘铭, 冯全源, 庄圣贤
                2015, 32(12): 49-53.
                摘要:
                设计了一款VDMOS 器件的元胞结构,采用半超结结构模型.传统VDMOS结构的导◥通电阻会随着击穿电压的增长而增『长,而半超结结构可以缓和两者之间的矛盾.通过调节工∞艺条件,经过三∮次外延注入生长形成P柱,并采用增大外延层▲浓度和改善电荷平衡的方式,来达到◥减小元胞结构的特征导通电阻和提高击穿电压的目的.最终实现了1 005 V的耐压,特征导通电阻 102.91 mΩ*cm2,栅漏电容5.65 pF/cm2,阈值电压3.45 V的元胞结构,降低了超结结构的工艺难度,并获得较优的性能.
                高速串行接口接收端阻抗校正电路设计
                虞鑫栋, 姚穆, 陈玉虎, 李优, 赵建中, 张锋
                2015, 32(12): 54-58.
                摘要:
                研究并设计了一款应用于高速串行接口●接收端的阻抗自校正电路,用以降低因接收器【输入端阻抗不匹配而造成的信号█反射,提高信号完整性.阻抗自校正电路采☉用由比较器和阻抗校正单元组成的数模混合负反馈环路结构,其中阻抗校正单元由有限状态机和接收端电阻阵列的复制单元构成,且电阻阵列由46个相同的电阻单元和一个半权重电阻单元并联组成.仿真验△证显示,阻抗自校正电路实▽现了3%的校正精度,±35%的校〇正范围,回波损耗(S11)在12.5 GHz时小于-15 dB.该电路在55 nm CMOS工艺设计,面积为218 μm×133 μm,功耗为7.43 mW.
                应用于全〓数字锁相环的高性能数控振荡器设计
                罗宁, 陈原聪, 赵野
                2015, 32(12): 59-62,67.
                摘要:
                全数字锁相环(ADPLL)是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接口电路中的关键部件.数控振荡器(DCO)是ADPLL的核心模块电路,决定了ADPLL的整体性能.对比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单元技术的数控振荡↘器,采用粗调级与精调级级联@ 的结构.该结构中的阶梯型粗调级,能够展宽频率调节范围、降低功耗;精调级采←用插值电路,能够将粗调单元的延时步↙长细化,从而得到更高精度的输ξ 出时钟.基于Tower Jazz 0.18 μm CMOS工艺,对该数控振荡器进行了仿真验证,显示该电路能够工作在不同的工艺角、温度下,输出200 MHz的〖时钟信号,频率分辨率为10 ps,功耗为1.2 mW,而且线性度高.该数控振荡器完全基于标准单元设计,通过数字流程实现,具有更高♀的可移植性,缩短了设计周期.
                具有层次结∩构的K-means聚ω类算法研究
                王吉源, 孟祥茂, 廖列法
                2015, 32(12): 63-67.
                摘要: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层次微聚类的K-means聚类算法,并重新构造准则函数S(k).通过层次聚类生成一颗层次聚类树,根据微聚类思想在该聚类树上动态更新中心「点,利用改进的准则函数S(k)选择合理№聚类个数K和对应中心点,使得聚类结果达到全局最优.标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K-means聚类算法相比,改进后K-means聚类算法的聚类效果和聚类精度都有较大提①高.
                一种特征◣值分解的VLSI实现方法
                施维, 李丽, 沙金, 黄凯
                2015, 32(12): 68-71,75.
                摘要:
                实↓对称矩阵的特征值分解(eigenvalue decomposition,EVD)广泛应用于各类雷达算法.为了@ 克服传统脉动阵列在硬件实现方面消耗资源多,难以扩展的困难,在传统脉动阵列的基础上优化算法流程,采用改进的硬件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消耗资源少,方便实现,易于扩展等优点.
                Agent自我意识的研究
                罗钧旻, 李俊伟
                2015, 32(12): 72-75.
                摘要:
                基于DODL研究了Agent如何认识和解释自身的结√构与状态变化,为实现Agent的自我意识奠定理◣论基础;根据Agent所请求的消息属于其组成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对Agent通信语言(ACL)原有的通信原语进行了归纳,以提√高对消息语义解释的有效性.
                传感网中面向▅连通性的无参数功率控制算法
                何以, 彭月橙, 齐建东, 张强宇
                2015, 32(12): 76-79,84.
                摘要:
                针对现有基于节点度的功率控制算法一般采用调节参数进行♀功率调整而导致的收敛速度慢和高能耗问题,通过引入网络节点分布密度ρ,结合无线传播模型和邻居数量估计模型,提出一种无参数影响的功率调整方案NPPC.仿真实验表明,NPPC使节点更快地达到期望●邻居数量,有效地形成了连通网络,同时收敛速度和能量效率有显著提高,且在不同◥部署密度、规模的网络模型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面向终端的网络安全处★理器体系结构设计
                朱宁龙, 曲思源, 戴紫彬
                2015, 32(12): 80-84.
                摘要:
                提出了一种面向终端的网络安全处理器体系结构设计.该设计采用基于宏流水的总线结构,提⊙高了数据平面的数据传输速率,缓解了总线仲裁压力.将流存储机制应用到处理器的层次化存储结构中,结■合经过指令集优化的网络安全处理引擎,提高了多任务并行计算能力.同时设计了安全防护电路,用于保证处理器自身的安全性.实卐验和分析证明了提出的网络安全处理器具有较高∞的性能,能够满足终端设备的通信需求※.
                新型二阶系统自调整模糊PD控制器
                郑伟勇, 李艳玮
                2015, 32(12): 85-89.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的自调整模糊比例微分控制器(NST-FPDC)以提高相∮应的控制精度,利用模糊控制原理在控制过程中实时调整控制器的比例及微分参数,实现了输出比例因子①(SF)实时调节.此外,采用了一种简单的经验法则对控制变量的误差进行定义和归一化变№换,使控制器的闭环增益连续变化.仿真结果表明:NST-FPDC的超调量和上升时间等↙关键性能均优于现有控制器的10%以上,部分性能则远优于其他控制器,验证了NST-FPDC的优越性及→有效性.
                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动态】信任模型
                黄荣, 游静, 冯辉, 田松, 孙玉强
                2015, 32(12): 90-94.
                摘要:
                通过分析复杂网络环境下网络实体的特性,建立基于自主信任决策的动态信任模型:定义信任的相关概念,提出了同构、非同构关系和基于这两种关系下直▓接信任、传递信任和自荐信任的计算方法,并在信任度值的计算中加入时间衰减因子、权重因子等动态因】素,给出了信任⌒决策和信任度值的更新算法,最后通过实验分析该信任模型的▲可行性和可信性△.
                基于部分重构的SRAM型FPGA单粒子々翻转模拟
                李林, 徐宇, 卢凌云, 贾海涛, 蔡刚, 李悦, 杨海钢
                2015, 32(12): 95-99,104.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部分重构技术的SRAM型FPGA单粒子」翻转模拟方法.针对SRAM型FPGA的单粒子翻转特性,建立了一种能够模拟不同线性能量转移(LET)值和注量率(Flux)重离子入射的故◎障注入模型.该模拟㊣ 方法可用于对SRAM型FPGA应用电路采〖用的抗辐照加固效果进行定量预评估↘,验证不同加固方案的有效性,同时还可减少辐照试验的次数,降低试验成本∑ .基于Virtex-4 SRAM型FPGA,针对三模冗余(TMR)的单粒子翻转加固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估.评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模拟了入射粒子LET值和系统电路失效率之间的关系,验证了三模冗余加固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领域构件的余度管理软件平台研究与实现
                刘海亮, 屈华敏, 武方方, 姚龙辉
                2015, 32(12): 100-104.
                摘要:
                采用基于面向特征领〓域分析方法对余度管理进〗行领域分析与建模的技术,构建了余度管理软件需求与设计构件库,并建立构件库管理分类检索机╲制,实现了一种余度管理『软件共性构件快速配置和组装方法,搭建了具备跨平台验证和开发能∩力的层次化余度管理软件通用开发平台.实践证明,该软件开发平台可以有效提高余△度管理软件的可靠性,并显著缩短软件开发周期.
                基于直方图修改的图像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
                郑淑丽, 李丹丹, 胡东辉, 张云玲
                2015, 32(12): 105-109,115.
                摘要:
                提出了々基于块平滑度排序和直方图修改的图像密文域可逆信息隐藏算法.首先对图像进行分块,块平滑度排序以及对每块进行ぷ置乱加密;然后依据直方图修改的规则在密文块中隐藏秘◣密信息;最后既可@ 以先进行图像解密再提取信息,也可以先提取信息︼再进行图像解密.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不仅实现了信息提取和图像解密@ 完全分离,且与现有算法相□ 比,在实现零误差高隐藏容量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非满载情况下的图像质量.
                一种基↑于混合核函数PSO_SVR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
                李方伟, 罗嘉, 朱江, 张海波
                2015, 32(12): 110-115.
                摘要:
                为了对错综复杂的网络安全形势做出可靠的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核函数PSO_SVR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本模型针对基于传统支持向量机(SVR)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模型精度不够高,其核函数的选择及参数的设定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构造了一∩种兼顾插值能力和外推性能的混合ω核函数.并引入粒子群算法(PSO)对基于※混合核函数的SVR进行参数寻优,有效地提高了SVR预测能力.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相比与传统的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预测精度上更有◥保障.
                一种面∴向多核DSP芯片的低功耗验证方法
                孙健, 时鹏飞, 冯春阳, 蒙玲, 张辉
                2015, 32(12): 116-121,125.
                摘要:
                随着芯片设计进入纳米时代,芯片的规模和工作频率不断提高,尤其在工艺发展↘到65 nm及以下时,芯片的功耗已经成为继面积和性能之后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面对低功耗设计技术要求的不断增加,对面向低功耗设计的仿真验证也提出了更高ω 的要求.对此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低功耗设计的相关背☆景、原理和不同层次的优化技术,通过对一款多核DSP芯片的低功耗验证,针对低功耗设计的各种①策略,构建了基于SystemVerilog的仿真验证环境,实现了』一种高效可行的低功耗仿真验证方法.
                声表面波煤矿瓦斯传感器声光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制备
                张涛, 周晨蕾, 李海龙, 周亚洪, 兰鹏涛, 姚顺奇, 张旭辉, 郝迎吉
                2015, 32(12): 122-125.
                摘要:
                基于传统瓦斯传感器对应的打Ψ 点声光报警设计,具有反应周期长,并不能完成自动控制的缺点,应对新→出现的声表面波瓦斯传感器的应用,选用高性能处理器STC89C52RC芯片,采用直接计数测※频法,完成对高频移信号的自动循环频率检测,驱动语音芯片产生声光报↙警动作。该设计中SAW器件传感器频率测量具有与微处理器接口▂简单、工程上容易实现的高精度频率测量.并使用12 MHz的有源晶振以提供时基频率,以更好地提高频率测量过程中的精度,从而满足应用需求.
                基于事件驱动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
                尹忠海, 张凯成, 杜华桦, 周拥军, 梁晓龙, 孙强
                2015, 32(12): 126-129.
                摘要:
                讨论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事件驱动特性,针对目前基于框⌒架事件模型没有充分考虑事件生命周期和事件融合的缺陷,为保证事件响应⌒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提出了事件的多元组表示方法.多元组包含▆事件的类型、观察者、发生对象、发生或产生的时间和△地点、描△述的变量属性、可信ξ度值等要素,通过基于事件机制」的无人机编队控制仿真,验证了相关定义与方法的有效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数据融合的时变速率路㊣ 由算法
                薛亮, 王燕龙, 李志华, 赵继军, 关新平
                2015, 32(12): 130-135,140.
                摘要:
                考虑了一个双层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针对上层簇首节点进行研究,分析簇首节点数据产生速♀率时变情况下的路由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方法的时变速率路由算◆法(Time-varying Bit Rate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Data Fusion, TBRRDF).在簇首节点时变速率均值已知的情况下,通过时变速率路㊣ 由算法得到的路由方式使网络的寿命最长.还证明↙了通过该算法得到的路由方式是最优的,仿真结果分析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一种基于Folksonomy的信任预测方法
                王树锋, 王文
                2015, 32(12): 136-140.
                摘要:
                社会学认为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圈子中的用户表现出相似的行为和共同的偏好,这些有别于信任图拓扑结构的信息也可以用于信任预测中.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Folksonomy的信任预测方法TPMF(Trust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Folksonomy),整合社会网中信任信息和Folksonomy中∏的用户资源信息和用户标记信息,利用优化技术预测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关系.在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性能.
                虚拟¤计算环境下并行编程模型的研究与实现
                刘晓东, 王淼
                2015, 32(12): 141-146,150.
                摘要:
                针对目前面向大数据处理的并行编程模型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利用BSP模型性能可ξ预测、易于编程、消息传递不产生死锁等优点,将BSP模型与虚拟计算环境相结合,提出一种虚拟计算环境下分布式内存与共享内存混合的并行编程模型BSPCloud.利用Java语○言实现了BSPCloud并行编程模型原型系统,在虚拟计算环境下对其性能可预测性和加速比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BSPCloud具有很好的性能和可◣预测性.
                一种DC-DC转换器中斜坡与反斜坡补偿电路的设计
                万超, 代辛恩, 张国俊
                2015, 32(12): 147-150.
                摘要:
                介绍了一种基于2 μm BJT工艺的斜坡和反斜坡补偿电路.分析了分段线性斜坡补偿给负载能力∮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反斜坡补偿电路结构.该结构在保证斜坡补偿☉的补偿效果情况下,消除了斜坡补偿使峰值☉限制电流下降的缺点,有效地提高了电路的负载能力.最后基于2 μm BJT工艺对电路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强干扰环境下窄带信号检测滤波优化算法
                朱文忠, 蒋华龙, 周述文
                2015, 32(12): 151-154,158.
                摘要:
                提出一种新的强干扰环境下窄带信号检测滤波算法,通过检测滤波算法存ω在的问题,建立强干扰环境下的信◣号模型,对信号序列Ψ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及进行频域处理,对经频域处理后的信号再此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获取频域中最强信号的幅度,并进行能量归一化处理※和逆向频移,得到滤波后的原信号,实现强干扰环境下窄带信号的检测滤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进行窄带信号检测得到的信号质々量好,效率高.
                基于DSU的Nor Flash在线编程方法研究
                焦淼, 袁成军
                2015, 32(12): 155-158.
                摘要:
                针对现有Nor Flash在线编程方法操作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DSU片上调试单元并通过PC机串口直接编程的Nor Flash通用在▆线编程方法.Flash编▓程软件读取存储在配置文件中Nor Flash的编程命令序列和待编程目标文件中的数据,通过串▓行口发送给DSU单元并由其完成编程操作╱.应用█结果显示卐,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基于云遗传算法的阈值图像√分割法
                李婷, 杜永贵
                2015, 32(12): 159-162,168.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云遗传算法的阈值图像分割法.该算法将图像分割最佳阈值选取问题转化为遗传算法的寻优问「题,根据正态隶属云期望曲线方程的特点将云模型引入遗传算法中,采用X条件云发生器算法产生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避免在寻找最佳阈值的过程中陷入局部ㄨ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收敛速度有很大提高,且得到的阈值范围相比于传统遗传※算法更加稳定.
                基于FPGA的片上网络路由器并行测试研究
                许川佩, 邱凭婷, 万春霆
                2015, 32(12): 163-168.
                摘要:
                近年来,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 NoC)作为一种以通信为核心的复杂片上系统的IP核集成方法,已逐渐被大家熟知及认可而成为集成电路研究的热点.在对NoC技术研究的同时,对其测试方法的研究也至关重№要.对此提出一种NoC路由器并行测试方☆法,设计一个共享的内建自测试(Build-In Self Test, BIST)控制器代替专用的BIST测试模块,采用改进多播路由算⌒法并行传输测试数据包,将测试激励电路和响应分析电路加♂在被▲测电路中,结合重用NoC资源作为测试存取机制▼,实施并行测试以节约硬件开销.通过采取测试与数据传输并行执行策略,减少了测试」时间;通过改进测试算法提高了故障的覆盖率,并实现了故障定位.实验验证了测试策略※的有效性.
                一种适用于FPGA的可配置、兼容多标准差分【驱动器电路
                文艺, 张健
                2015, 32(12): 169-172,176.
                摘要: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FPGA器件,且可配置、兼容多种差分标准的驱动器电路设计,通过灵活的可配置电〖路结构和精确的驱动电流控制电●路,实现了LVDS25、LVDS33、LVDS25-EXT、LVDS33-EXT、LDT25等5种主流差分标准的驱动器,这已成功应用∑ 于多款FPGA芯片设〗计中.
                一种改进CHAMELEON算法的聚类算法●COCK
                朱烨行, 李艳玲, 杨献文
                2015, 32(12): 173-176.
                摘要:
                通过对现有的CHAMELEON算法进行改进,并借鉴ROCK算法的计︾算步聚,提出了一个新的层次聚类算法COCK.改进之处在于:合并的簇的内部紧密性、合并的簇的内部互连性、相对紧密性和相对¤互连性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变,并取消了CHAMELEON算法原有两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由簇U和簇V合并∏构成的簇W的内部紧密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簇U和簇V本身的内部紧密性@的加权和,另一个是簇U和簇V之间的○绝对紧密性;簇W的内部互连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簇U和簇V本身的内部互连性的加权』和,另一个是簇U和簇V之间的绝对△互连性;由簇W和簇J合起来的簇的相对紧密性的计算方法是,先求出簇W和簇J内部√紧密性的加权和,用这个々加权和去除簇W和簇J之间的△绝对紧密性;计算两个簇W和J之间的相对互连性的方法是,把簇W和簇J之间的绝对互连性除以簇W和簇J内部①互连性的加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