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Dfv2yX'><strong id='Dfv2yX'></strong><small id='Dfv2yX'></small><button id='Dfv2yX'></button><li id='Dfv2yX'><noscript id='Dfv2yX'><big id='Dfv2yX'></big><dt id='Dfv2yX'></dt></noscript></li></tr><ol id='Dfv2yX'><option id='Dfv2yX'><table id='Dfv2yX'><blockquote id='Dfv2yX'><tbody id='Dfv2yX'></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Dfv2yX'></u><kbd id='Dfv2yX'><kbd id='Dfv2yX'></kbd></kbd>

    <code id='Dfv2yX'><strong id='Dfv2yX'></strong></code>

    <fieldset id='Dfv2yX'></fieldset>
          <span id='Dfv2yX'></span>

              <ins id='Dfv2yX'></ins>
              <acronym id='Dfv2yX'><em id='Dfv2yX'></em><td id='Dfv2yX'><div id='Dfv2yX'></div></td></acronym><address id='Dfv2yX'><big id='Dfv2yX'><big id='Dfv2yX'></big><legend id='Dfv2yX'></legend></big></address>

              <i id='Dfv2yX'><div id='Dfv2yX'><ins id='Dfv2yX'></ins></div></i>
              <i id='Dfv2yX'></i>
            1. <dl id='Dfv2yX'></dl>
              1. <blockquote id='Dfv2yX'><q id='Dfv2yX'><noscript id='Dfv2yX'></noscript><dt id='Dfv2yX'></dt></q></blockquote><noframes id='Dfv2yX'><i id='Dfv2yX'></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ㄨ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2卷  第8期

                显示方式:
                基于显著点切片的三维模型检索
                霍磊, 吕学强, 李卓, 张凯
                2015, 32(8): 1-6,11.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01
                摘要:
                提出了使用模型显著点进行切片的方法以及基于点分布和Zernike矩的融合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在模型三个方向均匀设定截取平面,然后根据三维模型表面顶点的曲率特性,确定显著点,对截取平面进行更新,获取切片.对得到的切片序列,提取点分布特征和Zernike矩特征,并根据切片包围盒大小确定两个特征的权重.实验〇结果表明,通过所提出的方法获取到的切片序列能较好地描述模型特征,融合后的特征能有效提高三维模型的查准率.
                面向无线通信的多模式信道纠错码译码
                管武, 梁利平, 李婧, 胡巧芝
                2015, 32(8): 7-11.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02
                摘要:
                设计了一种面向无线通信的兼容卷积码、Turbo码和LDPC码的多模式信道纠错码译码器.这种译码器通◎过一个串行运算器,用于各种不同参数的卷积码的Viterbi译码、Turbo码MAX-Log-MAP译码与LDPC码的和积译码;通过多个串行运算器并行数据处理,实现高速的纠错码译码.通过可配置的结构,实现各种不同卷积码、Turbo码和LDPC码的快速解码.在65 nm CMOS工艺下,该译码器资源约为2.1 mm2,slow case下时钟速率600 MHz;工作在600 MHz时,可完成300 Mb/s的卷积码译码和LDPC码译码,及160 Mb/s的Turbo码译码,满足主要标准的信道々译码需求.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垂直切换算法
                郭强, 张晓萌, 朱若函
                2015, 32(8): 12-18,2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03
                摘要:
                针对异构网络融合场景中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选@ 择,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模糊神经网络的垂直切换算法(PSO-FNN).该算法由对信号强度的前向差分预测模块、预判∩决模块、模糊神经网络处理模块和接入判决模块四个模块组成※.其中差分预测模块可以预测出下一时刻的接收信号强度,这样可以缩短切换触发时间,提高判决精确性.预判决模块的执行可以减少进入模糊神经网络模块的样本数.模糊神经网络模块考虑了网络接收信号强度、网络负载、网络带宽和用户终端的◣移动速度四种判决因素,并采用了改进后的搜索能力更好的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选择的网络在业务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提高了用户服务质量.
                基于动态语音源数的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
                陈胜, 徐岩, 王小军
                2015, 32(8): 19-2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04
                摘要:
                针对特定场合中语音信号源数动态变化的不确定性盲源分离问题,提出了拓展四阶累积量矩阵估计语音信号源数的自适应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盲源分离方法中事先假定已经确定语音信号源个数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盲分离的不足,仅根据观测语音信号数与源信号数目的关系,自适应地选择盲源分离算法实现语音信号的分离.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语音源数估计的自适应盲源分离算法能有效地实现超定、适定与欠定情况下的语◣音信号的分离,而且分离效果及鲁棒性都较好.
                基于多重聚类的网络攻击检测方法研究
                杨宏宇, 张树茂, 江华
                2015, 32(8): 24-29,3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05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多重聚类的网络攻击检测模型(Multi-clustering based network attack detection model,MBNADM).首先,采用改进空间聚类算法(Improved spatial clustering,ISC)进行空间聚类;其次,采用改进密度聚类算法(Improved density based clustering,IDBC)对空间数据集进行细粒度的二次聚合〇分类并对k值进行设定;最后,采用改进证据累积聚类算法(Improved evidence accumulation clustering,IEAC)计算各个孤立点与类簇质心的相异→距离值,运用矩阵聚类算法计≡算检测阈值并判定网络中的攻击行为.通过基于KDD99数据集的攻击检测实验和与不同方法的检测对比实验证明了MBNADM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基于含权概念图的中文语句语义匹配方法的研究
                刘培奇, 曹东川, 刘阳
                2015, 32(8): 30-3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06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含权概念图的语义匹配方法.通过规则将中文语句信息转换为概念图,并且为各个概念节点赋予一个权值.通过语义库进行词语的相似度计算,计算出各个概念节点之∏间的相似度,再与节点权值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出整体概念图的相似度,达到中文信息语义匹配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关键字语义匹配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对于同义异形词和同形异义词的匹配效果更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中文语句的语义匹配,并且语义匹配准确率达到了60%.
                应用混沌变异机制混合反向学习人工鱼群算法
                王培崇, 李丽荣, 彭菲菲, 汪慎文
                2015, 32(8): 35-40.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07
                摘要:
                提出了一种应用反向学习和Tent混沌映射变异的改进人工鱼群算法.选择部分精英个体执行反向学习,引导种群向全局最▲优解逼近,有利于均衡算法的勘探与开采能力.当种群多样性下降到一定程度,并且公告板多次无法↙得到更新时,保留部分精英个体,其他个体执行Tent混沌映射变异操作.在4个Benchmark函数上的测试表明该算法求解精度、收敛能力较AFSA有较大提高.
                基于模糊QoS的云服务资源选择方法
                刘娜娜, 魏汪洋, 吴庆涛, 张明川, 郑瑞娟
                2015, 32(8): 41-4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08
                摘要:
                在整合虚拟云服务资源的基础上,将模糊集理论引入♀到基于服务质量(QoS)的云服务资源选择中.首先,利用哈希算法生成用户QoS需求属性标签,并根据属性标签从云服务资源中检索出初步的候选服务集.然后采用模糊集理论表征无法精确表示的用户需求的ξ 偏好信息,并将用户需求进行归一化处理.最后计算出用户的综合满意度,选择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云服务.
                一种维纳滤波图像复原算法的k值快速估计
                杜苗苗, 杨灿美
                2015, 32(8): 45-47,5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09
                摘要:
                当前对于运动模糊图像的复原技术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硬件上的实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对此从性价比的角度讨论了维纳滤波算法中的关键因素,针对k值的估计♀提出来一种新的高效循环算法.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找到最佳k值,图像复原效果好,为硬件实现♀打下基础.
                SAR与全色图像快速配准算法研究
                张永梅, 张谦, 顾琳, 叶青
                2015, 32(8): 48-5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0
                摘要:
                针对SAR和全色图像配准算法中,数据计算量大、配准时间长的问题,在Powell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并行优化方法,加快配准速度.引入交叉累积分布熵作为图像匹配测度的基础上,利用生存函数代替密度函数,统计大于某一灰度值的所有直↓方图信息,保持局部区域灰度信息的连续性,有效改善由噪声和计算误差引起的配准精度的损失.Powell算法可︼以将求解最优CCRE多参数极值的问题简化为一维极值问题,减少配准过程中迭代的次数,缩短配准时间.为了更快地完成配准,将串行配准算法中大量数据无关的计算部分,分配给多个线程执行,使大块的数据计算处理并行化,从而加快处理速度.实验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加速效果.
                基于元胞蚁群算法模型的云资源调度
                张水平, 仲伟彪
                2015, 32(8): 54-57.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1
                摘要:
                针对传统蚁群算法易陷于局部最优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的改进蚁群算法—元胞蚁群算法.该算法↘通过元胞自动机本身的演化机制对蚂蚁寻找食物得到的最优解进行二次分配,大大改善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并在CloudSim仿真平台上运用该算法进行资源调度,分析算法的调度性能.结果表明,新算法能有效缩短调度所用的时间,提高了调度的效率,满足云环境下资源调度的要求.
                基于FPGA的粒子滤波算法研究与实现
                王尔申, 范云飞, 庞涛
                2015, 32(8): 58-61,66.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2
                摘要:
                粒子滤波算法在处理非线性、非高斯系统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计算量大限制了其实时性的应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FPGA的高速运算和并行处理的特点实现粒子滤波算法.采用模块化设计,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FPGA中实现了粒子滤波算法的各个模块的设计.设计中利用modelsim进行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粒子滤波算法各个模块工作正常,可用于非线性、非高斯系统的粒子滤波实现中.这对◥粒子滤波的硬件实现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种基于点匹配的╱图像重复区域检测方法
                甘玲, 张鹏飞
                2015, 32(8): 62-66.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3
                摘要:
                针对遭遇了复制-粘贴篡改的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点匹配的重复区域检测方法.在经过特征点提取与匹配之后,提出简单有效的聚类方法对匹配点进行聚类,然后采用RANSAC算法进行类间几何变换估计,据此得到原篡改图像的几何变换副本,最后提出基于像素相关性的区域生长方法来描述重复区域.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聚类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的不足,重复区域描述方法在描述效果和时间效率上,都优』于现下主流方法.
                UM-BUS总线通道故障检测方法
                张家祺, 邓哲, 周继芹, 邱柯妮
                2015, 32(8): 67-71.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4
                摘要:
                UM-BUS总线〖是一种可动态重构的高速高可靠通信总线,提出了一种三段式通道健康状态检测方法,构建了一个通道健康状态表,实现了通道故障的在线实时检测与动态标记,通过动态重构将通信数据动态分配到健康通道上进行传输,保证了总线在通道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的正确通信.通过UM-BUS总线实际系统测试与仿真验证表明,此设计的故障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各种通道与节点故障,能够满足UM-BUS总线系统的应用需求.
                一种用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动态工作集选择方法
                姜宏, 杨孟飞, 于广良, 魏梦捷
                2015, 32(8): 72-76,81.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5
                摘要:
                在航∏天器控制计算机的软硬件协同设计过程中,功耗建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基于工作集选择的支持向量∑ 回归方法是将功耗经验数据训练为功耗模型的有效手段.现有的工作集选择方法利用的是固定的一阶或二阶信息,没有考虑回归参数的影响,导致收敛时间较长.针对这一不足,提出了根据回归参数调整工作集选择策略的动态工作集选择方法DWSS,减少了算法收敛的迭代次数.在数值试验▽部分,对此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的方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
                宽范围低功耗亚阈值电平转换单元的设计
                卢奕岑, 蒋见花, 袁甲, 商新超
                2015, 32(8): 77-81.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6
                摘要:
                在现代集成电路设↘计中,常采用多电压域的设计方法来降低系统功耗.为满足供电电压不同的电压域之间信号电平的转换,需要插入电平转换单元(Level Shifter).提出了一种宽范围低功耗电平转换单元结构,该单元采用多阈值晶体管技术,使用二极管形式连接的PMOS管限制上拉电流,进一步扩展了电平转换范围,能够实现从阈值附近的低电平向较高电平ζ的转换.基于SMIC 0.13 μm工艺,对该单元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该结构在不同的工艺和温度下,能够稳定实〓现从0.18 V到1.2 V的转换,此时最高工作频率为1 MHz,表明该结构在亚阈值工作条件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基于时间数字转换技术的MSK解调器设计
                韩爽, 万美琳, 李聪, 戴葵, 邹雪城
                2015, 32(8): 82-87,9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7
                摘要:
                采用时间数字转换技术(Time-to-Digital Converter,TDC),设计实现了一种新型符合IEEE 802.15.4标准的MSK解调器.该解︾调器由限幅放大器、时间数字转换器和数据恢复电路组成,解调器的输入信号被限幅放大器放大至轨到轨,经过TDC过零检测以提取信号的频率信息,并将其转换为二进制码,提供给数据恢复电路处理,恢ω 复出原始发射数据.对解调器进行了理论建模,分析系统性能的影响因素.该解调器基于TSMC 0.18 μm CMOS工艺设计,版图面积仅为0.1 mm2.理论模型和实际电路的仿真结果同时表明,提出的解调器在误包率(Packet Error Rate,PER)低于1%时所需的信噪比仅为8.7 dB,且功耗小于1 mW,满足低成本低功耗的设计要求.
                基于AHB-Lite总线的祖冲之密码算法IP核研究
                刘政林, 张振华, 陈飞, 邹雪城
                2015, 32(8): 88-9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8
                摘要:
                目前对祖冲之密码算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ZUC算法的优化以及硬件实现上,尚无基于标准总线并包含128-EEA3以及128-EIA3功能的可重用IP(Intellectual Property)核设计方面的研究.设计了基于AMBA AHB-Lite总线结构的祖冲之密码算法IP核,IP核ぷ同时包含了128-EEA3和128-EIA3的功能,并基于ARM Cortex-M0DS处理器搭建SOC(System on Chip)对设计进行了验证,最后在Xilinx Spartan6上对系统进行了实现.
                基于TelosB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声源定位系统
                包舒, 李翔宇, 杨建涛
                2015, 32(8): 93-96,101.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19
                摘要:
                设计了一个基于TelosB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声源定位实验系统,该系统由控制节点和信息采集节点以及基站构成.重点解决了由于信息采集节点的々休眠唤醒延时导致的采样异常,以及串口和无线传输速率限制造成的数据拥塞.在定位算法部分,采用了经典的基于广义互相关函数的时延估计定位算法.为了消除节点器件失配、相关噪声等非理想特性造成的干扰,增加了声音信号预滤波处理和广义互相关函数滤波等改进措施.通过实验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实现的定位系统能够在室内环境实现声源的定位,对于一个面积为9 m2的定位系统,超过70%的定位结果绝对误差小于30 cm.
                一种基于混合整数规划优化网络寿命方案
                胡树煜, 张筠莉
                2015, 32(8): 97-101.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0
                摘要:
                提出基于混合整☆数规划MIP(Mixed Integer Programming)优化网络寿命方案.该方案考虑真实的WSN寿命优化框架,利用完整的链路层握手机制优化数据、ACK数据包的传输功率,并采用正态对数衰落路径衰落模型.此外,利用基于优化框架的MIP分析数据包长度对网络寿命的影响,并依据网络寿命合适选择数据包长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MIP能够利用数据包长度最大化延长网络寿命.
                基于萤火虫群的网络◆状态故障检测算法研究
                张义良, 李希勇
                2015, 32(8): 102-105,109.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1
                摘要:
                结合萤火虫群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检测算法FDD-GS(Failur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lowworm Swarm).该算法首先根据特征信息熵建立了故障检测评▆价方法和最小偏差的优化模型,同时给出了具体的检测算法.最后,通过建立网络仿真平台,深入分析了影响FDD-GS算法的关键因素,并且对比研究了FDD-GS与其他算法的性能情况,结果表明FDD-GS算法的检测误差较低.
                HEVC运动估计模块的三维◇集成电路设计
                王剑峰, 李桃中, 蒋剑飞, 何卫锋
                2015, 32(8): 106-109.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2
                摘要:
                随着特征尺寸不断减小,芯片设计受到物理极限的挑战,基于硅通孔的三维集成电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ω.业界缺乏支持三维集成电路设计的EDA工具,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使用⌒二维商业EDA工具,结合定制脚本,提出一套完整的三维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并使用此流程完成HEVC运动估计模块的三维集成电路设计.介绍了HEVC运动估计模块的三维电路结构划分,以及物理实现方法,包括布局布线、时钟树综合与时序验证.结果显示,三维HEVC运动估计电路相比其二维电路减小了75%占用面积,14.4%总线长,17.1%平均线长和12.3%功耗.
                异构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器的自动任务编译器框架设√计
                楼杰超, 绳伟光, 何卫锋, 毛志刚
                2015, 32(8): 110-11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3
                摘要:
                面向异构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器——GReP,提出了一种对程序员友好的ANSI C扩展语言——GR-C,并设计了全自动的任务编译器□ 框架.任务编译器前端以GR-C语言作为输入,经过解析器解析后生成具有静态单赋值特性的中间表示.后端以中间表示作为输入,经过软硬件划分、代码优化、任务调度和映射等步〖骤生成可执行文件与配置信息.针对IDCT、FIR等几种典型计算密集型算法的实验表明,任务编译器较好地发掘了异构粗粒度可重构处理器的并行可重构计算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加速效果,从而证明了GR-C语言及自动任务编◆译器框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基于Montgomery算法的RSA密码协处理器设计
                曾为民, 刘晶晶, 陈光化, 马世伟
                2015, 32(8): 115-119,12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4
                摘要:
                为了提高RSA协处理器的加解密速度,在传统的Montgomery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从右到左扫◎描的高基快速模乘算法.该方案通过减少一个减法器和一个移位寄存器并预先计算两个值,从而减少了迭代的次数.改进后的模幂算法消除了由Montgomery迭代引起的额外因子R-1,从而大大减少了硬件∑ 电路的复杂性,从右到左的扫描法有效缩短了大数模幂运算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在电路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基于0.18 μm CSMC标准单元库工艺下,在10 MHz的时钟频率下,RSA密码协处理器加密1024位的明文平¤均仅需330 ms,等效单元门为26 kgate.较之其他设计,在速度和面积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基于Hough变换的矿物薄片图像线特征检测方法
                蒋宜勤, 周基贤, 闵涛, 滕奇志
                2015, 32(8): 120-12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5
                摘要:
                提出了基于经典Hough变换的部分矿物薄片图像线特征检测方法.首先使用Laplace算子得到图像的特征边缘,然后用Otsu对梯度图像进行二值化,接着去除小连通域的噪声,采用与目标大小相关的自适应变换参数对图像进行Hough变换得到直线特征.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出部分矿物的线特征.
                基于高层LISA功耗模型的RISC处理器热量分析与仿真方法
                岳丹, 徐抒岩, 聂海涛, 王刚
                2015, 32(8): 125-129,13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6
                摘要:
                为了优化集成电路芯片的布局封装,提高芯片性能及可靠性,对处理器级别的实时片上温度调节技术进行评估,给出了一种实时计算芯片单元模块功耗和温度的仿真方法.采用高层LISA功耗模型,得到RISC处理器上通用应用程序的实时功耗;利用芯片后端设计软件Cadence Encounter对芯片进行布局规划设计,获得RISC处理器的floorplan信息;将实时功耗、floorplan信息及芯片规格参数作为输入信息,利用HotSpot热量分析工具,实现对RISC处理器快速低代价的热量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分析芯片的热分布,获得反映芯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热量分布的数据,为优化集成电路芯片的布局封装、分析芯片性能及可靠性等提供最直接的温度信息.
                一种面向FPGA器件软错误的MUX结构设计
                熊力孚, 何卫锋, 毛志刚
                2015, 32(8): 130-13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7
                摘要:
                在航空和工业领域,FPGA器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SRAM型FPGA极易受到空间高能粒子的影响发生单粒子翻转软错误.对此针对实▼际FPGA器件内部的MUX结构,利用MUX真实存在的冗余配置位进行重新编码,设计出一种新颖的抗软错误MUX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MUX结构能够在较低的面积开销下实现对单粒子翻转软错误的完全≡防护.
                基于距离阈值及样本加权的K-means聚类算法
                安计勇, 闫子骥, 翟靖轩
                2015, 32(8): 135-138.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8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阈值及样本加权的K-means聚类算法.该算法首先采用样本集的样本均值作为第一个初始族中心;其次基于距离阈值的方法动态确定初始族中心及个数;最后基于样本加权的方法来降低离散点对聚类效果的影响,使带权值的样本点参与整个「聚类过程,采用轮廓系数来衡量不同算法的聚类质量.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的K-means聚类算法和文献[1]中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质量.
                基于归一化前景和二维联合熵的人员非法聚集图像检测
                孔素然
                2015, 32(8): 139-141,145.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29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归一化前景和二维联合熵的人员非法聚集图像检测方法,将若干高斯模型依据可靠性度量按照降序排列,用排在前面的高斯分布描述背景分布.将前景面积当成人员非法聚集图像检测模型中的一个参数.对原有前景面】积公式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二㊣ 维联合概率密度运算二维联合熵.将场景划分成网格状统计区间,计算所有统计区间的前景概率密度,结合香农信息熵理论,求出前景的二维联合分布熵,得到¤人员非法聚集检测模型.引入遮挡因子对其进行调整,调整体现场景人员非法聚集程度的参考指数并设定其阀值,确定场景是否发生大规模人员非法聚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Linux内核中的内存访问监控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何川, 陈莉君
                2015, 32(8): 142-145.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30
                摘要:
                针对Linux内核中内存访问引起的系统安全漏洞,设计了一种可扩展的内核内存访问监控框架.该框架包含核心组件和监控组件,其中核心组件利用缺页技术捕获所监控内存的访问,监控组件实现具体的访问处理过程和错误报告.实验结果表明,该监控框架能有效地监控Linux运行时的内核内存,准确地报告出错误,对系统整体性能影响■较小.
                一种FPGA配置加载管理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李磊, 张春妹, 赵翠华, 张洵颖, 龚龙庆
                2015, 32(8): 146-149,15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31
                摘要:
                基于Xilinx Virtex系列FPGA提供的Slave SelectMAP配置加载模式,针对FPGA上电后需要配置和重配置比特流文件,提出了一种FPGA配置加载管理电路的设计结构,并采用VHDL语言对设计进行了硬件描述.该电路最多可支持四路FPGA通过Slave SelectMAP模式进行配置加载,同时支持多种类型FLASH存储器对比特流文件的存储.用户可根据需求,灵活地选择一路或多路FPGA所需的存储器类型.采用SMIC 0.18 μm工艺对电路进行流片,测试结果表明,该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通用性强,满足空间电路系统的要求,可嵌入到星载电路中.
                基于符号判断的C-S直线裁剪算法改进◆
                李竹林, 张根耀, 郭万鑫
                2015, 32(8): 150-15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32
                摘要:
                C-S(Cohen-Sutherland)直线段裁剪算法因直线段分类的不完全和直线与窗口边界求交点次数多而降低算法效率.提出了一种改进C-S裁剪算法,基本思想是首先根据裁剪窗口的顶点与直线的关系对直线的分类条件进行改进,然后利用直线分类时运算的符号值判断直线与窗口边的相交情况.改进的算法能准确地判断出三类直线,同时,在不需要任何辅助操作与运算的情况下,使得求交点次数降为最多两次,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算法思想简单,直线判断与裁剪过程容易,有利于编程实现,而且该算法可推广到任意凸多边形裁剪窗口.
                基于半结构特征分割的Web数据挖掘算︾法
                杨丽萍
                2015, 32(8): 154-157,16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33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半结构特征分割的Web数据挖掘算法.进行Web热点数据的信息流信号模型构建,对Web热点信息流进行包络特征分解,为了提高数据挖掘的纯度和抗干扰性能,采用前馈调制滤波器进行数据干扰滤波,采用半结构特征分割进行Web热点数据的特征提取,实现数据挖掘算法改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提高对Web数据特征的检测性性能,数据挖掘中受到的旁瓣干扰较小,挖掘精度较高,性能优于传统算法.
                基于主题相关性和时间因素的改进PageRank算法
                耿瑞, 李石君, 尹为民
                2015, 32(8): 158-16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34
                摘要:
                提出一种将主题相关性和网页新旧程度与PageRank算法结合,得到改进的PageRank算法TRTPR(Topic Relevance and Theme PageRank).本算法通过链接分析来评估网页的新旧和主题相关性,据此对网页排序.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在基于时间和主题相关性上比传统的PageRank算法有更好的效果.
                基于拟蒙特卡罗和Taubin平滑的三维图像重构算法
                金显华, 睢丹
                2015, 32(8): 163-166.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35
                摘要:
                传统的图像三维重构方法采用三角网和TPS变换重建方法,当多个采样点距离很近时重建表面容易产生褶皱,效果不好,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拟蒙特卡罗和Taubin平滑的三维图像重构算法.采用拟蒙特◥卡罗思想进行图像测量点特征提取,进行模板构建及校准,计算网格模型上匹配点以及非匹配点的形变位移向量,对整个网格模型实施Taubin平滑,使用最小夹角原则对图像低频部分进行全域矢量分解,寻找采样云中每个采样点在网格模型上的匹配点,构建图像结构纹理信息网格,通过Taubin平滑进行三角网格表面渲染,实现图像三维重构算法改进设计.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对左右心房的三维重构效果较好,心内膜表面具有良好的局部贴合性,保留了图像大部分的细节信息,重建表面的最大误差为1.383 4±0.939 4 mm(P<0.05),满足动态图像导航需求.
                分支预测对超标量流水线性能影响分析
                张世远, 于立新
                2015, 32(8): 167-171,176.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36
                摘要:
                随着RSIC处理器体系结构的发展,指令级并行度的提高成为微处理器架构研究热点,分支预测技术作为解决流水线中控制相关问题的关键技术,对指令级并行度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超标量处理器中流水线性能与分支预测相关的因素的关系分析,以及和标量处理器性能的对比,基于合理的假设条件得到它们之间关系的解析函数,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分支预测算法中分支预测正确率、分支指令所占比例、分支预测错误时刻、程序指令数大小、流水线深度以及指令并行发射宽度对流水线性能影响,为现代RISC处理器的研究以及分支预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NTRU的双向认证安全芯片设计与实现
                邢小亮, 詹鑫, 邹雪城, 刘政林
                2015, 32(8): 172-176.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8.037
                摘要:
                针对嵌入式系统软硬件设计方案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NTRU公钥密码算法的双向认证模型和保护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双向认证安全芯片.通过一种轻量级NTRU硬件引擎结构,实现了芯片的小面积、低功耗.采用华虹NEC 0.35 μm工艺库综合,芯片规模约为2.38万门,平均功耗3.17 mW.测试表明此款芯片能够达到保护嵌入式系统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