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tr id='yK6zm4'><strong id='yK6zm4'></strong><small id='yK6zm4'></small><button id='yK6zm4'></button><li id='yK6zm4'><noscript id='yK6zm4'><big id='yK6zm4'></big><dt id='yK6zm4'></dt></noscript></li></tr><ol id='yK6zm4'><option id='yK6zm4'><table id='yK6zm4'><blockquote id='yK6zm4'><tbody id='yK6zm4'></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yK6zm4'></u><kbd id='yK6zm4'><kbd id='yK6zm4'></kbd></kbd>

    <code id='yK6zm4'><strong id='yK6zm4'></strong></code>

    <fieldset id='yK6zm4'></fieldset>
          <span id='yK6zm4'></span>

              <ins id='yK6zm4'></ins>
              <acronym id='yK6zm4'><em id='yK6zm4'></em><td id='yK6zm4'><div id='yK6zm4'></div></td></acronym><address id='yK6zm4'><big id='yK6zm4'><big id='yK6zm4'></big><legend id='yK6zm4'></legend></big></address>

              <i id='yK6zm4'><div id='yK6zm4'><ins id='yK6zm4'></ins></div></i>
              <i id='yK6zm4'></i>
            1. <dl id='yK6zm4'></dl>
              1. <blockquote id='yK6zm4'><q id='yK6zm4'><noscript id='yK6zm4'></noscript><dt id='yK6zm4'></dt></q></blockquote><noframes id='yK6zm4'><i id='yK6zm4'></i>
                • 北大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版)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收录期刊

                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5年  第32卷  第9期

                显示方式:
                一种面向分组密码的粗粒度可重构阵列及AES算法映射
                郭岩松, 刘雷波
                2015, 32(9): 1-5.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01
                摘要:
                为了开发具有一定灵活性的高性能低功耗分组密码处理器,提出了一种粗粒度可重构阵列架构BCORE.在对分组密码算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阵列中集成了必要的功能单元和互连,并可以由称为动态部分可重构的配置控制机制在运行时进行配置.分别用非流水线和流水线方式在可重构阵列上映射了AES算法.在流水线方式时利用了动态部分可重构◎能力以提高性能.仿真和综合结果表明最高吞吐率接近2.5 Gb/s,与其他平台的对比表明粗粒度可重构阵列在实现AES算法时平衡了性能、灵活性和实现效率.
                基于多机协同遗传算法自动化类结构设计
                朱林军, 蔚承建, 王开, 于倩, 蒋信厚
                2015, 32(9): 6-9.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02
                摘要:
                针对从需求到●软件结构的自动化问题,提出基于多机协同遗传算法搜索最优软≡件结构的设计和基于耦合内聚量化指标新组合的适应度评价.通过实验表︾明,基于多机协同遗传算法比传统搜索算法收●敛更快,新的适应度评价能更有效地指引搜索获取更优软件结构.
                基于功能重分化的LUT型胚胎电子阵列进化自修复
                朱赛, 蔡金燕, 孟亚峰, 李丹阳
                2015, 32(9): 10-17,2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03
                摘要:
                胚胎电子阵列的进化自修复是在胚胎电子阵列的行/列移除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自▲修复方法。利用演化硬件理论进行进化自修复计算时,求解空间卐大,且需要对所有个体进行电路功能评估,计算量巨大.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重分□化的进化自修复方法,以电子细胞组成的电路网々表为基础,在具有故障电子细胞的胚胎电子阵列上通过物理重映射,搜索对当前阵列具有更大适应能力的目标电路形式,完成进化自修复.详细分析了故障电子细胞对阵列结构的影响,对物理重映射进行了数学建模,并建立了进化自修复流程.该方法无需进行电路功能评估,降低了运ㄨ算量,为进化自修复的快速实现打下了基础.最后,通过一个实验电路的仿真,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
                基于寄存器压力差异化的VLIW DSP编↑译器超块调度算法
                鲍丽丹, 张铁军, 王东辉
                2015, 32(9): 18-2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04
                摘要:
                为了有效开发VLIW DSP处理器的指令级并行性,提出一种基于寄存器压√力差异化的超块调度算法.该算法在传统列表调度的基础上扩展调度区间,同时以启发式的优先级函数综合考虑不同代码段的执行频率特性,设置差异化的寄存器压力敏感度.实验显示该调度算法在有限的寄存器资源下合理开发指令并行度,达到提高程序性能的目的.
                基于SVA的跨时钟ㄨ域协议验证方法
                范毓洋, 刘万和, 田毅
                2015, 32(9): 23-27,3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05
                摘要:
                现代SoC设计不可避免会遇到跨时钟域的问题,分析了五种常用典型跨时钟域同步电路和各常用典型同步电路的协议,针对跨时钟域电路难以验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SystemVerilog断言的跨时钟域协议验证方法.通过采用SystemVerilog断言定义各常用典型跨时钟域电路的协议,使得跨时钟域同步电路的传输协议在功能仿真中得到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完成跨时钟域电路协议验证.
                一种改进型Data-aware结构的亚阈值SRAM电路
                黄海超, 陈昕, 金威, 何卫锋
                2015, 32(9): 28-3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06
                摘要:
                针对传统Data-aware结构SRAM读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行半选择带来的功耗浪费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data-aware 9T结构的SRAM电路.与传统SRAM相比,该结构通过Cross-Point读的访问方式解决了读过程中被选中行中,由于半选择单元存在读通路引起的位线功耗浪费问题.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SRAM电路,至多可以降低514%位线上消耗【的功耗.测试电路采用0.13 μm工艺,设计了一个16 kb SRAM电路,工作电压为』420 mV,平均功耗为5.37 μW.
                一种基于属性加密的细粒度云访〗问控制方案
                王静宇, 李淑梅, 郑雪峰
                2015, 32(9): 33-39,4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07
                摘要:
                针对云计算环境下精细访问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加密的细粒度云访问控制(FGABE-CAC)方案,该方案设计新的多授权方系统模型,引入多权限树的思想和属性群加密的访问控制方法,允许数据拥有者按其自身需求定义不同的访问结构,制定精细的访问控制策略.通过多个授权方管理用⌒ 户不同的属性域,并结合懒惰重加密和代理重加密技术,在用户权限撤销时实↓现高效的属性层面的撤销.最后给出方案的安全模型,并证明该方案在判定性双线性假设下是选择明文攻击安全的,具有前向安全性和后向安全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方案的正确性及高效性.
                基于DWT结合NSCT的快速图像融合算法
                张少辉, 崔仲远, 于来行
                2015, 32(9): 40-4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08
                摘要:
                将图像的高频信息■和低频信息分开考虑,它们有各自的融合规则.首先通过离散小波变换获得高频系数部分,非下采样√轮廓波变换获得低频和高频信息进行初步融合,最后与离散小波变换的结果进行ζ二次融合.实验结果表明,与几种优秀算法比较,此算法表现出更好的视觉融合效果和更短的运『行时间.
                一种云环境下防火墙策略异常处理的优化方法
                杨川, 刘丹
                2015, 32(9): 45-48,5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09
                摘要:
                针对传统防火墙策略异常处理方法在云环境下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规则风险值和堆排序的优化方法.基于CVSS通用漏洞评估系统标准,结合BP神经网〗络自学习原理,建立策略风险◢评估模型,计算◥规则的风险值.根据策略风险值优化冲突异常处理算法,并引入堆排序提高冗余异常处ζ 理的效率.对比实验表明,改进后的方法能很好地处理冲突异常和冗余★异常,提高了防火墙效率.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故障检测算法
                李希勇, 张义良
                2015, 32(9): 49-5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0
                摘要:
                为了有效解决网络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结合模糊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故障检测算法FDD-FNN(Failure Det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Fuzzy Neural Network).该算法根据特征信息熵建立了■故障检测评价方法和最小偏差的优化模型,设计了模糊神经网络中输入层、模糊化层、模糊规◥则层和解模糊层,并且给出了具∞体的算法流程.通过建立网络仿真平台,深入分析了影∮响FDD-FNN算法◤的关键因素,同时对比研究了FDD-FNN算法与其他算法的性能情况,结果表明FDD-FNN算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基于FPGA的高性能3DES算法实现
                朱欣欣, 李树国
                2015, 32(9): 54-59.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1
                摘要:
                传统3DES算法需要48轮迭代周期,存在吞吐率低的问题,提出二合一的循环迭代结构,该结构完成一次加解密运算需要25个时钟周期,兼容了ECB和CBC两种工作模式.在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 13.0软件上进ㄨ行FPGA实现,选用器件EP4SGX530NF45C3,延时为3.61 ns,吞吐率达到了709.1 Mb/s,面积为650 ALUTs,性能优于同类设计.
                面向SystemC的软错误敏感度分析方法
                徐东超, 绳伟光, 何卫锋
                2015, 32(9): 60-6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2
                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不断发展,软错误问题日益凸显,对系统可靠性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影响.通对电路软错误率的分析可以准确评估系统】可靠性,并为系统加固提供帮助.提出了一种面向SystemC的快速软错误敏感度分析方法:以分层抽样策略对系统接口与内部所有信号进行故障注入,结合统计结果与面积因子,评估系统软错误敏感度.实验以基于OR1200处理器最ㄨ小系统的SystemC模型为对象,采用仿真故障注入方法构建测试平台,实现故障注入自动化.通过3个测试程序共计约30万次的注入实验,统计分析表明寄存器文件、PC计算以及指令缓存模块对软错误更加敏感.
                一种基于链路状态感知的Zigbee多径路由算▓法
                谢忠明, 何华冰, 李云飞, 贾俊铖
                2015, 32(9): 65-69,75.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3
                摘要:
                针对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移动过程和恶劣环境中严重的丢←包率和链路失效问题,通过分析AODVjr算法和AODV多径路由算法(AOMDV),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状态感知的Zigbee多径路由算法Link State Aware-AOMDV Junior(S-AOMDVjr).S-AOMDVjr算法在路由发现过程中可以根据链路通信质量建立多条路径,路由维护过〇程中采用AODVjr改进的KEEP ALIVE信息进行维护,该信息包含当前链路的通信质量,当链♀路质量下降至预警阀值时及时通知源节点切换至备用路径,从而〗降低由于链路失效造成的路由延时.仿真结果表明与AOMDV、AODVjr算法相比,S-AOMDVjr的平均传输时延有所降低,并提高了分组投递率,从而提高◥了网络性能.
                基于Hadoop-GPU的RBM云→计算实现
                刘凯, 张立民, 吴莉强
                2015, 32(9): 70-75.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4
                摘要:
                针对受限波尔兹曼机处理大数据时存在的训练缓慢问题,在Hadoop云计算平台和GPU并行加速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Hadoop-GPU框架的的RBM加速计算实现方法.通过对MapReduce机制和RBM训练过程的分析,将RBM训练分割为采用Map端实现吉〓布斯采样,Reduce端︻实现参数更新,并通过GPU实现运算并行加速的方法组合.最后通过MNIST手写数字识别集实验证明,在大规模数据@ 下,Hadoop-GPU平台对RBM的训练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加速比ξ达到20以上,并且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加,加速比呈现更☆为显著的增长.
                万有引力搜索算法的分析与改进
                马力, 刘丽涛
                2015, 32(9): 76-80.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5
                摘要:
                原始的融合粒子群算法的万有引力算法PSOGSA,主要解决连续优化问题.但实际中有很多优化问题∮都是离散的,比如调度问题、Web服务选择问题和路由选择问题.为解决工程实际中众多的■组合优化问题,对原始PSOGSA进行改进,提出了DBPSOGSA算法,该算法对基准◆函数的测试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可行性.
                短时频域分形端点检测算法
                刘悦, 王晓婷
                2015, 32(9): 81-84,89.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6
                摘要:
                为了提高分形端点检测的鲁棒性,使其适用于更多类型的噪声,提出了基于短时频域的分形端点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了频域表征信号能量分布的特点,以及语音谐波分量的强周期、规律性,从短时频域能量分布上提取分形维数来区分语音和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变换到短时频域提取分形维数的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不但适用于较无规律◢的白噪声,还适用于包括坦克噪声在内的时域周期性和规︻律性较强的噪声.
                Grid拓扑认知传感网中面向能耗优化的混ω 合路由策略
                吴云鹤, 熊庆国, 李文翔, 马娅婕
                2015, 32(9): 85-89.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7
                摘要:
                针对方格拓扑传感网的能耗优化利用问题,分析其能耗的影响因素,将总能耗分解为待机能耗和传输能耗两部分,指出时延最小化路由和负载均衡路由分别是最小化以上两种能耗的方法,但均无法实现总能耗的最小化.进而基于多信道双模式TDMA接入方式,提出在不同节点上采用不同路由方法的混〇合路由策略.OMNet++仿真实验证明,混合路由策略兼具负载均衡和时延最小化特性,能实现总能耗的』最小化.
                支持f8、f9算法Snow3G的FPGA设计与实现
                沈超鹏, 李树国
                2015, 32(9): 90-9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8
                摘要:
                f8加解密算法和f9完整性算法广泛地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安全中,但f8、f9算法性能目前仍满足不了移动网络安全高吞吐率的需求.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22合1结构,该结构以Snow3G算法为核心,并且支持f8算法和f9算法.在Quartus II 13.0下采用Altera的Stratix V系列5SGSMD8N2F45I2型号FPGA综合,f8_f9单核模块的时钟频率能够达到292.40 MHz,f8算法吞↙吐率达到了9.36 Gb/s,f9算法吞吐率达到了4.68 b/s.Snow3G作为核心模块,吞吐率能够超过㊣10 Gb/s,占用482ALMs,性能上超过了同◥类设计,满足了高性能的要求.
                基于姿态估计的单幅图像三维人脸重建
                詹红燕, 张磊, 陶培亚
                2015, 32(9): 95-99,10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19
                摘要:
                在已有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使用姿态估计进行深度信息恢复,并用于从单幅图像重建三维人脸模型的方法.首先将已检测到的特征点和通用▓三维人脸模型进行配准得到人脸姿态参数,再将姿态参数作用在通用三维人脸模型上得到特征点的深度信息;接着利用特征点及相应的深度信息对通用三维人脸模型进行全局变形和局部变形,生成人」脸几何形状,并采用保相似的网格参数化方法计算纹理坐标,得到最终的三维人脸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提高重建效率的同时保持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HMAC-MD5的FPGA优化与实现
                蔡啸, 李树国
                2015, 32(9): 100-10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0
                摘要:
                在信息安全领域,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是十分重要的.HMAC-MD5算法是实现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验证的一种算法.HMAC-MD5的软件实现性◥能较低,而它的FPGA硬件实现性能较高.为了提高FPGA实现←的性能,提出了一种二合一的结构,处理512 bit数据周期数降低至33拍,提▆高了吞吐率,同时能够支持HMAC-MD5带密钥输入和不带密钥输入、单MD5运算的模式选择.本设计在Stratix III器件上使用QuartusII 13.0进行综合,在使用了∑预计算、微指令控制器、资源复用等优化策略之后,最终综合出时钟频率为100 MHz,吞吐率达到1.55 Gb/s,逻辑资源使用为】1 120 ALUTs.
                图形处理器剪裁加速器的设计与实现
                田泽, 邓惠子, 张骏, 许宏杰, 黎小玉
                2015, 32(9): 105-108,11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1
                摘要:
                平面剪裁和视景体剪◥裁是图形处理器中3D引擎的核心功能,而在进行复杂场景绘制时,剪裁操作容易成为整个3D引擎的瓶颈.对此提出一种优化的剪裁加速器结构,并完成了剪裁加速器单元的设计与实现.在Xilinx Vertex6 XC6VLX760 FPGA上进行原型验证,电路工作频率○可以达到196 MHz,测试功能正确.在SMIC 65 nm CMOS工艺下,电路工←作频率达到315 MHz,满足设计〓需求.
                求解VRPSDP的多邻域导向局部搜索算↓法
                赵进超, 李红婵, 朱颢东
                2015, 32(9): 109-11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2
                摘要:
                针对有运输容量约束的车辆路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邻域的导向局部搜索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最近邻№法构造初始可行解,然后再从该可行解出发同时在多个邻域内进行局部搜索,当陷入局部最优解时找出解中惩罚效用最大的弧并修改惩罚特征系数和目标函数,在选择↑当前的最优解后从新的目标函数出发重新进行局部优化.通过对54个算例的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在解决卸装一体化车辆路径优化〗问题上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基于MEMS工艺的新型高线性压力传感器设计
                胡智文
                2015, 32(9): 114-118,12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3
                摘要:
                基于MEMS工艺,提出了一种球冠形底部固定极板与复合膜可动上极板结合的电容式微机械压力传感器.改变了经典的上下电极接触过程,并增加了深刻蚀工艺附加深孔结构,使传感器几乎完全工作在线性区间.针对其量程,分析了复※合膜厚度对极板接触状态及线性度的影响,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结构进行了模拟与验证,最后给出了工艺流程说明.该方案可为工作于100~800 kPa的汽车胎压监控(TPMS)提供一种新的传感器实现方式.
                面向多视频节点的自适应压缩融合跟踪方法
                方武, 王典洪, 王勇
                2015, 32(9): 119-12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4
                摘要:
                近年来,为了实现以减少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的通信数据量的方式来节约能量,一些研究引入压缩感知算法对图像序列进行压缩.然而传统的压缩感知算法采用固定的测量值对图像进行采样,当图像稀疏度变化较大时,并不能获得最少的压缩数据量.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面向多视频节点的自适应压缩融合跟踪方法,根据跟踪效果自动调节测量值,结合基于置信度的多节点融合策略能以更高的压缩比和精度对目◆标进行跟踪.实验证明该方法在保证跟踪效果的同时可减少约85%的通信数据量.
                基于CMMB的LDPC分层算法研究及应用
                李佳, 杨改改, 赵志强
                2015, 32(9): 124-127.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5
                摘要:
                LDPC(Low-density Parity-check)分层译码算法能有效降低硬件复杂度并且显著减少译码迭代次数,因而被广泛应用于LDPC译码器设※计.为了提高译码器性能,该算法根据可靠度大小对校验节点进行有序更≡新,同时把信息节点对数似然比绝对值的最小值与次小值的和作为可靠度判定方法.基于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1/2码率的LDPC码对一般分层算法和改进的分层算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误比特率条件下,该译码算法的性能提高了近0.4 dB,收敛速度明显加快.
                基于自∏适应分群粒子群进化的节点定位算法
                刘政
                2015, 32(9): 128-13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6
                摘要: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节点容易受到测距误差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调整惯性权重的分群进化式∏定位算法.以当前粒子与种群⊙最优值之间的差异度为依据,改进算法对惯性权重做非线性调整,抑制局部最优和早熟收敛.通过粒子筛选进化进程将种群划分成以优胜粒子为中心的多个小群,搜索各个小群的区域解空间,在个体最优和小群最优的引导下对种群最优解集定期更新,缩小搜索区域,提高粒子→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对测距误差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节点定位精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基于HLS的SURF特征提取硬件加速▂单元设计与实现
                丁帅帅, 柴志雷
                2015, 32(9): 133-137,14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7
                摘要:
                SURF算法广泛用于目标检测、跟踪和匹配等视频图像处理领域,但其计算复杂度高,在通用CPU上计算速度慢、实时性差,但SURF特征提取算法具备良好的可并行性.因此,根据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支持细粒度并行的特点,基于HLS(High-level Synthesis)设计并实现了★适合FPGA的SURF特征提取硬件加速单元.实验结果表明,相比通用CPU,基于FPGA的SURF特征提取加速效果明显;相比HDL方式,基于HLS设计算法@开发效率高、可移植性好.
                云环境下能耗感知的虚拟机「动态迁移策略研究
                钱育蓉, 于炯, 卞琛, 英昌甜, 孙华
                2015, 32(9): 138-14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8
                摘要:
                针对云计算服务环境下静态阈值的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动态迁移算法无法根据云任务负载实时优化系统能耗和负载均衡的问题,(方法)提出利用工作负载历史数据的统计学规律自适应地确定迁移阈值,实现云计算环境下虚拟机(Virtual Machine,VM)动态调度的自适应节能算法.(结果)采用动态电压频率调节(dynamic voltage frequency scaling,DVFS)--实现系统部件静态节能,又通过两种自适应主机超○载判定(Adaptive Host Overloading Detection,AHOD)算法实现云数据中心的VM动态迁移,在Cloudsim云仿真平台下对比实现DVFS静态节能和2种AHOD动态@ 节能策略,(结论)结果表明:DVFS和AHOD策略可以显著节能68%以上,虽然AHOD策略中VM动态迁移引起的服务等级协定违例(Service Level Agreement Violation,SLAV)将导致云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降低,并造成数据中心综合性能下降,然而合理建模并找到能耗与QoS的平衡点,即安全阈值为1.2的AHOD算法不但能够实现自适应负载均衡的虚拟机动态迁移,还实现云环境下的高效节能.
                低碳供应链环境下物联网RFID可信度研究
                杨传明
                2015, 32(9): 144-147,15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29
                摘要:
                针对低碳供应链环境下物联网可信度的相关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供应链的RFID改进随机Hash锁协议.结合随机预言模型安全理论(ROM),运用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议实现了访问认证、匿名安全、防重传性、防追踪性、数据问责、缩时增效和成本优势,可有效提升低碳供应链环境下物联网可信度.
                基于信度的BP神经网络
                裴松年, 杨秋翔, 刘忠宝
                2015, 32(9): 148-152.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30
                摘要:
                针对传统的误□差反传(Error Back Propagation Network,BP)神经网络算法中学习速率固定不变、收敛速度慢且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度的BP神经网络方法.该方法在各层权值和偏差调整中,通过引入各个权值对误差的贡献率使学习速率根据误差和贡献率连续变化,而且结合动量系数法快速跳出局部极小值区域,消除训练过程振荡,提高网★络学习效率.仿真实验表明,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比传统的BP神经网络不仅提高了网络学习速度▓,而且具有良好的收敛性.
                GPU并行实现多特征融合粒子滤波目标跟踪算法
                赵嵩, 徐彦, 曹海旺, 杨恒
                2015, 32(9): 153-156,160.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31
                摘要:
                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融合粒子滤波跟踪算法,并利用GPU(Graphic Processing Unit)技术对算法进行了并行优化.针对单一特征描述目标模型的缺陷,此算法采用了具有互补性的灰度与梯度直方图特征建立目标模型,从而提高粒子滤波算法跟踪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针对粒子滤波计算量大的缺点,此算法对粒子滤波进行了基于GPU的并行优化设计和实现,从而提升跟踪算法的计算速度.可以满足算法的实时性应用.
                Android恶意软件的静态分析方法及评判模型研究
                郑鹭斌
                2015, 32(9): 157-160.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32
                摘要:
                针对Android软件的特殊※格式,利用反编译的控件库ㄨ,实现APK安装包的内容解析,并读取软件的配置文件、smail文件、代码文件等内容.归纳现有的恶意软件静态分析方法,提出一种更全面的静态分析方法,分析内容包括申请权限、头文件、服务、系统API、常量等关键代码特征信息,并建立恶意代码特征库,然后,利用正则表达式进行特征模糊匹配,检测软件的可疑恶意代码.最后,提出一个恶意系数的量化判定模型.
                一种新颖的▓活动轮廓模型方法
                张海艳, 高尚兵, 周静波
                2015, 32(9): 161-163.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33
                摘要: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活▆动轮廓模型。该模型有效地利用了测地线活动轮▲廓(Geodesic active contour,GAC)模型的光滑性和局⊙部区域型CV(Local Region-based Chan-Vese Model,LRCV)模型的局部区域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分割精度高、对初始轮廓不敏感等优点.
                基于模糊逻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选择算法
                罗琴, 王小明
                2015, 32(9): 164-168.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34
                摘要:
                在LEACH协议的基础上,将节点的剩余能量、分布密度以及到基站的』距离作为簇头选举的重要因素,根据经验制定模糊规则,通过模糊推理系统得→出节点当选为簇头的概率,并用其值∑ 改进阈值公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簇头选择算法.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LEACH协议,该算法可以使网络能耗更均衡,有效地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一种基于时间自动机的测试用例生成和构造方法
                刘晓建, 杜慧秋, 朱智林
                2015, 32(9): 169-176.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35
                摘要:
                为了解决嵌入式控制器功能测试的一致性、完备性和自动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需求模型的嵌入式控制器测试方法.首先给出了一种形式化描述嵌入式控制器功能结构和▓行为的方法,然后在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并给出了缩减测试用例个数和构造典型测试用例的若干条规则,证明了这样产生的测试用例集对于任意被测功能的完整覆盖性.最后通过一个测试案例说明了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以及实际效果.
                一种改进的三模冗余任务同步方法
                王猛, 岳素格, 赵元富, 陆振林
                2015, 32(9): 177-180.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36
                摘要:
                为了实现三模冗余计算机三机之间精确、快速的同步,采用SOPC构建微型化三模冗余计算机平台.在传统♀任务同步的基础上,利用FPGA纯硬件通路和管脚众多的优势,采用数据并行传输和纯硬件表决〖的方式,提高了任务同步的精◣度.通过软硬件协同,大大缩短了三机同步时间开销.同时,完善的故障判决机制能更快定位同步故障,提高了三模冗余系统的可靠性.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新的8B/10B编码器设计
                舒志兴, 黄鲁, 杜学亮
                2015, 32(9): 181-184. doi: 10.19304/j.cnki.issn1000-7180.2015.09.037
                摘要:
                在深入研究8B/10B编码原理的基础上,分析编码的内在关联性和逻辑性,给出了一种新的8B/10B并行逻辑编码方法,并在Quartus II上进行EDA综合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8B/10B编码方法,该编码器逻辑运算量小,速度快.